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山雀儿 > 第23章 第 23 章

第23章 第 23 章

1982 年夏天,苏慈站在院中,指尖捏着 “小学毕业成绩通知书”,里面 “总分年级第一” 的钢笔字被她摸了好几遍,这是她在小学的最后一份成绩单,也是她用三年努力换来的勋章。

“慈儿!重点中学录取通知书来啦!” 李娟的声音传来,手里攥着个牛皮纸信封,另一只手还提着半袋通红的西红柿,水珠顺着果皮往下滴,在水泥地上晕开小小的湿痕,“晚上给你做西红柿炒鸡蛋,再蒸碗白米饭,好好庆祝庆祝!” 苏慈笑着把成绩单叠好塞进书包,目光却飘向家属院外的公路 ,每年这个时候,她都盼着去王群的营区,盼着后山那片浸着松针香的山林,还有在露水未干的草丛里,那些带着土腥味的草药。她前两年去营区后山发现了蒲公英,就想起在柳河村的时候,李大叔蹲在田埂上教她认蒲公英:“丫头你看,这绒毛能带着种子飞,根煮水喝能祛火,是山里的‘清凉药’。” 后来回来后,她又从市医院老中医那借了草药图谱,把一些草药的特征背得滚瓜烂熟,连叶片上的锯齿数都记得分明。

三天后,苏慈刚下汽车,苏慈就看见穿着军装的王群从人群里走出来,他接过苏慈的背包,指尖触到包侧的弹弓和硬邦邦的草药书,忍不住笑:“丫头长这么高了,比去年又蹿了大半个头,都和你李阿姨一样高了。” 苏慈跟着他往营区走,黑石从王群身后蹿出来,尾巴摇得像朵盛开的向日葵,凑过来用毛茸茸的头蹭她的手心。黑石前段时间被王群借来了营区执行一个任务,它见到苏慈以后就一个劲绕着她转。

营区的白杨树又粗了一圈,操场边新搭了几个木质训练架,漆成了军绿色,远远看去像几座小木屋。提前被王群提溜过来的王磊和王浩早就在宿舍楼下等着,王磊比苏慈高了一个头,手里拎着个掉了漆的铁皮饭盒,里面装着张师傅特意留的绿豆汤,还塞了两个暄软的白面馒头;王浩还是一副咋咋呼呼的样子,见到苏慈就晃着手里的粗布布袋:“妹妹,后山的野果肯定熟了,咱们明天就去摘!我还带了去年装草药的竹篮,你说今年能找到蒲公英不?上次张师傅说蒲公英泡水能祛火,我想摘点给妈带回去,妈总说早上起来嗓子干。”

苏慈刚把背包放在宿舍的木板床上,“明天进山可以,但还是得跟你哥俩一起。” 王群拿着三瓶橘子味汽水走过来,“啪” 地拧开瓶盖,气泡 “滋滋” 冒出来:“山里不比城里,我不放心你一个人。” 苏慈笑着接过汽水。这三年,她从没停下认草药的本事,周末总去城郊的树林,蹲在草丛里辨植物;还跟着老中医学过炮制,知道蒲公英要晒干、柴胡要切段;去年邻居张奶奶咳嗽,她还煮了蒲公英水,喝了三天就好了。如今的她,早就能凭着叶子、气味,一眼认出山里的常见草药。

第二天一早,天刚蒙蒙亮,晨雾像薄纱似的裹着山林,露水沾在草叶上,一踩就沾湿了裤脚,凉丝丝的。苏慈背着军绿色水壶,揣着老枣木弹弓,把草药书塞进背包侧袋,提着个编得细密的竹篮出了门。王磊和王浩跟在后面,王磊手里拿着把小铁铲,木柄是新磨的,露出浅棕色的木纹,握在手里格外趁手;王浩则揣着个小布兜,嘴里不停念叨着 “要摘满一兜野果子”,却时不时被路边的野花吸引,停下来摘两朵插在口袋里,黄的、紫的,像别了两簇小火焰。

刚进山走了百十米,苏慈停下脚步,鼻尖轻轻动了动,空气中飘来一缕淡淡的清苦香,混着泥土的湿气,是蒲公英独有的味道!她顺着香味望去,只见路边的岩石缝里,几株嫩绿的蒲公英正顶着晨露冒头,锯齿状的叶子像被精心修剪过,边缘还卷着细细的白色绒毛,沾着的水珠晶莹剔透,轻轻一碰就 “嗒” 地落在泥土里,没一会儿就渗了进去;最顶端的花萼刚抽出一点白色,像顶着一团小小的、蓬松的棉絮,风一吹就轻轻晃,透着股招人疼的娇憨劲儿。

苏慈从背包里拿出小铁铲,先在蒲公英周围轻轻划了一圈,把表层的湿土松动,再把铲子斜着插进泥土,贴着根部慢慢撬动 —— 泥土 “簌簌” 落下,露出半截黄褐色的根,像个迷你的小胡萝卜,上面还沾着湿润的泥土,带着股清新的土腥味。

“要带着根挖,根的药效才好。” 苏慈小心翼翼地把整株蒲公英挖出来,轻轻抖掉根上的泥土,放进竹篮里,王磊也蹲下来,学着苏慈的样子观察,手指轻轻碰了碰蒲公英的叶子:“我以前都没注意,原来蒲公英的叶子这么特别,锯齿长得真整齐。” 他拿起小铁铲,在旁边找了株蒲公英,照着苏慈的动作慢慢挖。

王浩也忍不住凑过来学,可刚把铲子插进泥土,就急着往上撬,“咔嚓” 一声,蒲公英的根断了半截留在土里。他急得直跺脚,脸都红了,手里的铲子差点掉在地上:“哎呀!怎么又断了?我明明跟你学的!” 苏慈憋着笑,拿过他手里的铲子,握着他的手:“你太急了,铲子要贴着根,手腕用巧劲,不是用蛮力。你看,像这样 ——” 她引导着铲子慢慢撬动,泥土一点点松动,终于把一株完整的蒲公英挖了出来。“你试试,慢慢来。” 王浩跟着试了一次,这次虽然慢,却真的挖了株完整的蒲公英,他举着跑去找王磊炫耀:“哥!你看我挖的!没断!比你挖的还长呢!”

往山林深处走了约莫半个钟头,松树林越来越密,阳光透过枝叶的缝隙洒下来,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像撒了满地的碎金子。苏慈在一棵老松树下停住,眼睛一下子亮了 —— 树根旁的草丛里,几株半人高的植物正立着,茎秆直立挺拔,带着细细的白色绒毛,用手一摸,软乎乎的像摸着棉花;叶子是细长的披针形,边缘带着细小的锯齿,像一把把迷你的小锯子,轻轻划一下手心,有点痒;最顶端还顶着淡紫色的小花苞,鼓鼓的像马上要炸开的小灯笼,凑过去闻,还能闻到一缕淡淡的药香。“是柴胡!” 苏慈压低声音,怕惊动了周围的小动物,“这可是好东西,治感冒发热特别管用,去年营区有个战士感冒,喝了两天柴胡煮的水就好了,比吃西药温和。”

她蹲下来,指给王磊和王浩看:“你们看,柴胡的茎上有细毛,叶子是披针形的,跟旁边的杂草不一样,杂草的叶子又宽又圆,茎是光滑的,一拔就断,柴胡的茎很结实,得用铲子挖。” 说着,她拿起小铁铲,在柴胡根部周围挖了个浅浅的坑,露出深褐色的根,比蒲公英的根粗多了,像小小的树根,还分着叉,沾着的泥土里还缠着几根细须。“柴胡的根要挖深点,不然容易断,它的根扎得深,药效都在根里。” 她一边说一边挖,手腕用力却稳,泥土顺着铲子边缘往下掉,终于把一株完整的柴胡挖了出来,根须上还沾着湿润的泥土,浓郁的药香更明显了。

王磊赶紧拿出个小笔记本,是他用省下的零花钱买的,封面印着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他用铅笔快速画下柴胡的样子,还在旁边写:“茎有细毛,叶披针形,根深褐,治感冒发热,要深挖。”

又走了一阵,前面传来 “哗啦啦” 的流水声,是条小溪。溪水清澈见底,能看到水底的鹅卵石,有的还带着花纹,像一块块小宝石;溪边的岩石上,几株肥厚的植物正贴着岩石生长 —— 叶片是椭圆形的,翠绿得像一片片小翡翠,边缘光滑,摸起来肉乎乎的,还带着点黏液,沾在手指上凉凉的;顶端开着小小的白色花朵,只有指甲盖那么大,花瓣薄得像纱,风一吹就轻轻晃,像在跳小舞。“是马齿苋!” 苏慈眼睛更亮了,声音都带着点兴奋,“这个能清热解毒,夏天吃最好,凉拌、炒菜都好吃,还能治拉肚子,上次我在城里菜市场看到,要两毛钱一斤呢,比青菜贵多了!”

她踩着溪边的石头走过去,石头上长着青苔,有点滑,她就扶着旁边的树枝,慢慢挪到岩石旁。马齿苋的根扎得浅,她用手指捏住根部,轻轻一拔就出来了,连带着细小的根须,叶片上还沾着溪水,亮晶晶的像撒了碎钻。“这个不用铲子,用手拔就行,根浅,明年还能再长。” 苏慈把拔下来的马齿苋放进竹篮里,“你们看,它的叶子多厚,水分足,吃起来脆生生的,张师傅肯定喜欢,晚上能给大家加个菜。”

王磊和王浩也跟着拔,王浩拔得太急,把马齿苋的叶子扯掉了几片,他赶紧捡起来放进竹篮,小声说:“叶子也能吃,不能浪费,张师傅说过‘爱惜粮食,爱惜蔬菜’。” 苏慈笑着点头:“对,叶子、茎都能吃,洗干净了,放点醋、酱油和香油,凉拌着吃,特别开胃,夏天吃着还不腻。” 黑石在溪边喝着水,舌头 “嗒嗒” 舔着水面,偶尔抬起头,尾巴摇得更欢了。

竹篮渐渐满了,蒲公英、柴胡、马齿苋挤在一起,透着股清新的药香和草木香,闻着就让人觉得舒服。苏慈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泥土,泥土沾在掌心,带着点湿润的凉意:“差不多了,咱们回去吧,把这些草药交给张师傅,让他晒干了,以后战士们有需要就能用,不用再跑老远去镇上买药。”

快到营区时,远远就看到张师傅站在食堂门口张望,手里还拿着个大竹筐,看到他们就笑着挥手:“苏慈丫头,你们可回来啦!我还想着要不要去找你们呢,快把草药给我,我这就拿去晒,晚上咱们凉拌马齿苋,再炖个山鸡汤!”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狩心游戏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朕真的不会开机甲

三号风球

空中孤岛[末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