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山雀儿 > 第25章 第 25 章

第25章 第 25 章

自那次在靶场摸过枪,苏慈心里就像揣了颗裹着火星的小石子,总在寂静的夜里悄悄发烫。每天她都会借着窗外透来的月光,模拟端枪的姿势,右手虚握想象中的枪柄,指节微微用力,左手托着 “枪管” 下方,胳膊肘抵紧腰侧,肩膀轻轻后收,眼睛盯着墙上木纹的交叉点,像瞄准百米外的靶心般聚精会神,连呼吸都放得又轻又慢。

她会反复对比拉弹弓与端枪的差异:弹弓靠手腕突然发力,橡皮筋 “啪” 地回弹时带着震颤,石子飞出去的轨迹全凭手感;而步枪握在手里是沉甸甸的金属质感,枪托抵着肩膀时能感受到冰凉的温度,扣扳机前要先稳住呼吸,让手臂与身体形成稳定的三角,连指尖的力度都要精准控制。两种瞄准的感觉在她脑海里反复交织,她更喜欢步枪对准目标时的沉稳,那种击发瞬间的后坐力顺着肩膀传来,子弹穿透空气的 “咻” 声在耳边回荡,比打弹弓时的兴奋更强烈,像有股力量在胸腔里翻涌。

可苏慈不好意思再开口让王群带她去靶场。她记得赵刚说过,营区枪械管理有严格规定,子弹、枪支都要登记在册,上次能摸到枪,还是沾了 “体验训练” 的光。躺在床上,她翻来覆去睡不着,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枕头下的老枣木弹弓,木柄被磨得泛着暖光,新换的黑色橡皮筋绷得紧实,这是她最熟悉的 “武器”,可现在,她总忍不住琢磨:能不能把它改一改,让它更像真正的枪?

这个念头刚冒出来,就像野草般疯长。她悄悄爬起来,从背包里掏出笔记本,翻到空白页,用铅笔飞快地画起弹弓的草图:在木柄中间挖道浅槽,装一根细金属管当 “枪管”;把橡皮筋换成更粗的,再用布条缠紧增加张力;甚至连 “子弹” 都想好了 —— 把溪边捡的鹅卵石磨成圆润的小颗粒,裹上融化的蜡,说不定能减少空气阻力,飞得更稳。笔尖在纸上 “沙沙” 作响,画到兴奋处,她还会用手指比划 “枪管” 的角度,直到窗外传来哨兵换岗的脚步声,才赶紧把本子藏进背包。

第二天一早,天刚蒙蒙亮,苏慈就背着弹弓、揣着小铲子往后山去了。黑石跟在她脚边,似乎知道她要干 “大事”,默默不出声。她在溪边找了块青黑色的硬石,蹲在地上琢磨怎么打磨弹弓木柄 —— 先在木柄一侧用铲子刻出浅浅的槽痕,再用石头一点点磨平边缘,想试试能不能固定一根细铁丝当 “准星”。

“要是有根空心的金属管就好了。” 苏慈小声嘀咕,手指摸着弹弓的分叉处。上次在靶场,赵刚给她讲过步枪的枪管是空心的,里面有螺旋状的膛线,能让子弹旋转着飞出去,就像陀螺转起来不容易倒一样。她从口袋里掏出一根细铁丝,是昨天从营区捡的,弯成简易的 “枪管” 形状,用藤蔓紧紧绑在弹弓分叉中间。可一拉橡皮筋,铁丝就晃得厉害,根本没法瞄准。她不气馁,又找了几根更细的藤蔓,把铁丝缠得更紧,反复调整角度,直到拉动橡皮筋时,铁丝能稳稳地对准前方,才满意地笑了,还对着远处的松树试了试,感觉 “准星” 真的能帮她更好地瞄准。

接下来几天,苏慈总在琢磨枪的构造。战士们训练间隙保养枪支时,她会站在不远处,假装看风景,实则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看他们怎么用布条擦拭枪管,怎么用小刷子清理弹仓,甚至连枪托上的螺丝拧几圈都记得清楚。有次赵刚拆枪清理撞针,她站在旁边看了半个多小时,直到王群喊她去吃午饭,才恋恋不舍地离开,走的时候还忍不住回头望了眼桌上的枪零件。

“王叔叔,枪里面为什么能装好几发子弹呀?” 晚饭时,苏慈终于忍不住问。王群放下筷子,拿过桌上的空碗当 “枪”,耐心解释:“枪下面有个弹仓,能装五六发子弹,就像这个碗能装饭一样。扣扳机时,撞针会先把子弹推到枪管里,再击中子弹底火,让子弹在枪管里爆炸,产生的力量把子弹推出去。” 苏慈听得入迷,又问:“那枪管里的纹路是干什么的?摸起来麻麻的。”“那叫膛线,是螺旋状的,能让子弹旋转着飞出去,这样就不会偏离方向,飞得更准。” 王群一边说,一边用手指在碗沿画着旋转的轨迹,“就像你扔陀螺,转得越快,站得越稳。”

这些话像种子一样落在苏慈心里,她更迫切地想知道枪的原理,如果能搞懂这些,说不定真能改装出自己的 “枪”。她开始在营区里搜集能用的材料:从废品站捡来薄铁皮,想剪成类似 “枪管” 的形状;把王浩穿坏的旧胶鞋里的内胎剪下来,代替橡皮筋增加张力;甚至还把王浩用完的铅笔芯攒起来,琢磨能不能当 “撞针” 的模型,在纸上反复模拟击发的动作。

离暑假结束只剩一周时,苏慈终于鼓起勇气,找到正在操场看训练的王群。她的手指攥着衣角,指尖都有些发白,眼睛里满是期待:“王叔叔,我能不能再去一次靶场?我想跟着您学怎么拆枪、装枪,就看一眼,我保证不碰子弹。”

王群愣了一下,随即笑了。他记得上次打靶时,这丫头盯着枪的眼神格外认真,连赵刚讲零件名称都记得清清楚楚,不是一时兴起。“好啊,明天上午我带你去,不过得跟着赵刚一起,他是营区的枪械保养员,比我懂行,能更细致地教你。” 苏慈听到这话,高兴得差点跳起来,连忙点头:“谢谢王叔叔!我一定认真学,记不住的地方我就记在本子上!”

第二天一早,苏慈背着装着小本子和铅笔的背包,跟在王群、赵刚身后往靶场走。靶场周围围着绿色的铁丝网,地上插着一排排红色的靶纸,远处的射击位还留着昨天训练的弹壳。赵刚从武器库拿出一把保养得锃亮的步枪,黑色的枪身泛着冷光,放在铺着军绿色帆布的桌子上。“拆枪前第一步,必须检查弹仓,确保里面没有子弹,这是铁规矩,不能忘。” 赵刚一边说,一边拉开枪栓,让苏慈看空无一物的弹仓,“你看,这里面要是有子弹,拆的时候很危险,说不定会走火。”

苏慈凑得很近,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赵刚的动作很熟练,手指捏着银色的螺丝刀,轻轻拧下枪托底部的螺丝,“咔嗒” 一声,枪托与枪管分离开来;接着又依次拆下扳机组件、撞针、膛线套管,每拆一个零件,就放在帆布上对应的位置,还会拿起零件给苏慈讲解:“这是撞针,用弹簧顶着,扣扳机时会弹出去击中子弹底火;这是复进簧,能让击发后的零件复位,这样才能连续开枪;这是膛线套管,里面的螺旋纹路就是膛线,决定子弹的旋转方向。”

苏慈赶紧掏出小本子,笔尖飞快地记录:“拆枪步骤:1. 检查弹仓(关键!);2. 拆枪托螺丝(轻拧,防坏螺纹);3. 分离枪管与枪托;4. 拆扳机组件(注意弹簧,别弄丢)……” 她的字迹工整,还在每个零件名称旁画了简单的示意图,比如用圆圈代表弹仓,用直线代表枪管,生怕记混。赵刚看到了,笑着拍了拍她的肩膀:“丫头真细心,比咱们营区刚入伍的新兵还认真,有的新兵拆枪都记不住步骤呢。”

轮到苏慈自己拆枪时,她的手心微微出汗,却动作沉稳。她按照赵刚教的步骤,先拉开枪栓检查弹仓,确认空无一物后,才拿起螺丝刀拧螺丝,一开始,螺丝有点紧,她屏住呼吸,手腕轻轻用力,终于把螺丝拧了下来;拆到扳机组件时,她特意放慢速度,手指小心翼翼地捏着弹簧,生怕不小心弹飞,连王群都在旁边点头:“慢点没关系,安全最重要。”

拆完枪,苏慈又开始尝试组装。她按照帆布上零件摆放的顺序,先把膛线套管装回枪管,再对准卡槽固定扳机组件,最后拿起枪托,慢慢拧上螺丝。过程中,她有两次把零件装反了,一次是复进簧放错了方向,一次是扳机组件卡错了卡槽,自己发现后,又耐心地拆下来重新装,直到所有零件都归位,枪身恢复成完整的样子,她才松了口气,举起枪对赵刚说:“赵叔叔,我装好了!您看看对不对?”

赵刚走过来,仔细检查了一遍,连螺丝的松紧都试了试,点点头:“不错,装得很整齐,没有装反的零件,比我第一次装枪时强多了。要不要试试射击?给你装一发空包弹,感受一下击发的节奏,没有实弹危险。” 苏慈眼睛一亮,接过枪,按照之前学的姿势端好,枪托抵紧肩膀,左手托着枪管,眼睛、“准星” 与靶心连成一条直线。“砰” 的一声,空包弹的后坐力比实弹小,却依旧让她的肩膀微微发麻,硝烟味在空气中散开,带着淡淡的火药香。

她看着远处的靶纸,突然皱起眉头,刚才射击时,总觉得枪管的角度有点别扭,好像稍微偏一点,瞄准线就会偏离靶心,握枪的手也有点酸。“怎么了?是不是后坐力太大了?” 王群注意到她的表情,连忙问。苏慈摇摇头,伸手摸着枪管与枪托的衔接处:“王叔叔,我觉得这把枪好像有点地方能改改,比如枪管的角度,要是能稍微往上调一点,瞄准的时候手就不用太用力,说不定会更准。”

赵刚愣了一下,随即笑了,拿起枪比划了一下:“丫头还真观察得仔细!这把枪是老型号的‘五六式’,枪管与枪托的角度确实有点固定,长时间瞄准容易累。现在新出的枪已经做了改进,把枪管角度调大了点,握起来更舒服。你第一次装枪就能感觉到这点,已经很厉害了,比很多老兵都敏锐。”

苏慈把枪递给赵刚,心里默默记下这种 “不舒服” 的感觉,那种 “能改进” 的念头,像颗小种子,在她心里扎了根。她知道现在自己还不懂怎么改枪,但只要记住这种感觉,以后多看书、多琢磨,说不定就能找到办法。

从靶场回来后,苏慈更痴迷于研究 “改装” 了。她把之前画的弹弓草图重新修改,在旁边标注上从赵刚那学到的枪械原理:“1. 枪管要固定,用铁丝缠紧防晃动;2. 子弹要磨圆,裹蜡减少阻力;3. 击发装置要稳定,像扳机一样有明确触发点。” 她还找王磊帮忙,从营区工具房借了把小锉刀,一点点打磨弹弓木柄上的槽痕,把边缘磨得更规整,方便装 “准星”。

王磊看着妹妹蹲在院子里,手里拿着锉刀认真打磨的样子,忍不住问:“你真要把弹弓改成‘枪’呀?这能行吗?” 苏慈抬起头,眼里满是坚定:“慢慢来,总能行的。就算改不成真正的枪,多琢磨琢磨,也能让弹弓更准,以后在后山打野物更方便。” 王浩也凑过来,拿着她画的图纸看,手指指着 “枪管” 的位置:“妹妹,要是改好了,能不能让我试试?我也想打靶,上次看你打枪,我都羡慕了!” 苏慈笑着点头:“等改好了,咱们在后山设个靶子,一起练。”

暑假的最后几天,苏慈每天都泡在后山。她会先用改装后的弹弓练习瞄准,铁丝做的 “准星” 果然管用,二十步外的松果,她能十发中八;练累了,就坐在溪边回忆拆枪、装枪的步骤,把每个零件的形状、作用在心里过一遍,还会用树枝在地上画枪械分解图,巩固记忆。黑石总是陪在她身边,她练习时,它就趴在旁边看着;她画图时,它就用爪子扒拉树枝。

离开营区那天,苏慈把改装后的弹弓小心地放进背包,还有那个画满枪械图纸的小本子。王群送她到汽车站,从口袋里掏出一个蓝色布包,递给她:“这里面有本《枪械基础知识》,是我刚入伍时学的,里面有枪械构造、保养的内容,你要是感兴趣,就看看。不过记住,安全第一,别随便摆弄危险的东西,有不懂的就写信问我。”

苏慈接过布包,指尖能摸到书本的棱角,用力点头:“谢谢王叔叔,我会好好看的,以后放假,我还来营区!” 汽车开动时,她趴在车窗边,朝着营区的方向挥手,远处的白杨树渐渐变成小小的黑点,靶场的铁丝网也看不见了。

她打开布包,拿出那本《枪械基础知识》,封面上印着红色的 “为人民服务” 字样,书页里还夹着一张赵刚画的枪械分解图,标注得清清楚楚。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狩心游戏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朕真的不会开机甲

三号风球

空中孤岛[末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