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山雀儿 > 第50章 第 50 章

第50章 第 50 章

雪后初晴的集训队靶场,阳光泼在积雪上,反射出刺目的光,晃得人不得不眯起眼睛。53 式步骑枪整齐架在墨绿色武器架上,木质枪托在晨光里泛着温润的旧木纹,枪管却透着冷硬的金属寒气,这是苏慈第一次实弹触碰这把抗美援朝时期的老枪,指尖刚贴上枪身,马卫东的严厉声音就又在耳边响起:“今天 100 米固定靶,三发子弹,八环合格!六环以下晚上加练举枪,啥时候能稳了啥时候停!”

队伍里的男兵早忙活开了,李铁牛蹲在雪地上,粗粝的手指熟练拉开 53 式枪栓,对着阳光眯眼打量枪管内的膛线,指腹在凹凸的纹路里轻轻摩挲,那熟稔的模样,像在摸老伙计的手。“这老枪膛线还没磨平,好好调调标尺,十环跑不了!” 他说着,从迷彩服口袋里掏出块洗得发白的细纱布,蘸了点枪油,仔细擦拭机械标尺上的锈迹,原本模糊的 “1-10” 刻度,在纱布摩擦下渐渐清晰,泛出淡淡的金属光泽。

苏慈蹲在旁边,手指反复蹭过 53 式的标尺,心里却发虚:这枪没有光学瞄准镜,就靠一块冷冰冰的金属标尺找靶心,100 米外的靶心在视野里只剩指甲盖大小,要精准对齐 “三点一线”,比在边防连打 81 式难上不止一星半点。她想起老周笔记本里写的 “老枪靠手感,标尺得留余量”,可真到了实弹射击,那点理论知识根本撑不起底气,万一像上次体能测试那样拖后腿,“女兵不行” 的话又要在耳边飘了。

“苏慈,发啥愣呢?该你装弹了!” 林芳的声音从旁边传来,她已经把三发黄铜子弹压进弹仓,53 式弹仓比 81 式宽出一截,子弹也更沉,林芳捏着子弹的动作却毫不费劲,指尖的老茧蹭过弹壳,发出轻微的 “沙沙” 声。苏慈回过神,拿起子弹,指尖触到弹壳上的防滑纹路,第一发压进弹仓时,指节都绷得泛白,弹仓弹簧比她想象中硬,压到第三发,手指已经开始发麻,她心里暗叹:连装弹都这么费劲,待会儿开枪还不知道要出啥岔子。

“手腕再用点劲,别光靠手指硬顶,” 林芳见她费劲,伸手过来帮着推了一把,掌心的温度透过枪身传过来,“这枪后坐力大,握不稳的话,子弹能偏到靶外去。我昨天加练时,三发都上了九环,你别慌,按你那适配法调姿势,肯定能行。”

苏慈点点头,刚站直身子,马卫东的哨声就炸了:“第一组,卧姿射击!” 她赶紧趴在雪地上,冰凉的雪粒透过迷彩服渗进来,后背瞬间凉透,牙齿都忍不住打了个寒颤。按训练时的姿势,她把 53 式架在肩窝,枪托抵实,左手托着枪管下方,右手攥紧枪柄,眼睛凑向机械标尺,可视线里的靶心像隔了层雾,标尺缺口和准星总对不上,稍微动一下,准星就偏到了靶纸边缘。怎么连瞄准都这么难?难道她真跟这老枪犯冲?

“苏慈!标尺调对没?100 米用‘1’字刻度,别瞎调!” 马卫东的声音从靶场边缘传来,他手里举着望远镜,镜片反射的光直直落在苏慈身上,那催促的语气,像在敲警钟。苏慈赶紧低头看标尺,果然是自己慌了神,把刻度拨到了 “2”,她慌忙调回去,指尖碰到冰凉的标尺,连这么基础的事都做不好,也太丢人了。

旁边的李铁牛已经开了枪,“砰!” 的枪声在空旷的靶场里回荡,子弹稳稳命中靶心。报靶员举着小红旗晃了晃,高声喊:“李铁牛,十环!” 李铁牛得意地吹了声口哨,拉开枪栓准备第二发:“我说吧,这老伙计跟我对脾气!” 第二枪、第三枪,他连打两个十环,靶纸上三个弹孔凑得紧紧的,男兵们立马围过去,七嘴八舌地讨教技巧。苏慈看着那靶纸,心里不服输的劲一下子冒了上来,绝不能就这么认输!

“铁牛,你咋调的标尺?我刚才总觉得准星偏!”

“诀窍就是盯着靶心上方半厘米,老枪子弹下坠快,得留余量!” 李铁牛边说边用手指在标尺上比划,“还有啊,扣扳机别太急,跟摸姑娘手似的,轻着点来!”

苏慈深吸一口气,掏出老周的笔记本快速翻到 “三点一线” 示意图,照着图把标尺缺口、准星尖和靶心对齐,可刚要扣扳机,胳膊就开始发抖,53 式比她想象中沉多了,卧姿架枪虽然比立姿稳,可坚持两分钟,小臂就酸得发麻,准星又慢慢往下掉。她咬着牙撑着:再坚持会儿,绝不能让别人看笑话!

“别硬扛!腰腹使劲,把枪的重量往地上卸!” 林芳打完第一枪,余光瞥见苏慈的枪身在晃,压低声音提醒。她刚才那枪也是十环,此刻正调整姿势准备第二枪,枪身稳得像焊在雪地上。苏慈赶紧照做,腰腹微微往上顶,肩膀放松下来,果然觉得胳膊的压力小了些,准星重新对准靶心。她屏住呼吸,食指慢慢扣向扳机 ——

“砰!”

枪声炸响的瞬间,后坐力顺着枪托撞向肩窝,苏慈没防备,肩膀瞬间麻了,头也跟着往后仰了一下,眼泪都差点被震出来。她赶紧抬头看靶场,远处的报靶员举着小红旗晃了晃,示意这一枪只打了七环。她心里一沉:还是没合格,刚才的劲都白使了?

“啧,差一环合格。” 李铁牛凑过来,手里拿着自己的靶纸,三个十环的弹孔格外扎眼,“苏慈,你这准头不行啊,是不是没摸透老枪的脾气?我跟你说,这 53 式得‘哄’着来,标尺多调半格,后坐力提前扛住,保准能上九环。”

苏慈没理会他的调侃,揉着发麻的肩膀,心里的不服输劲却更足了。不就是后坐力大、瞄准难吗?多练几次总能摸出窍门!

第二发子弹上膛时,苏慈特意放慢动作,从口袋里掏出块提前剪好的软棉布,垫在 53 式枪托上,这是她按枪械适配法琢磨的,0.5 厘米厚的棉布刚好顶住肩窝凹陷处,能缓冲后坐力的冲击。她重新架枪,眼睛盯着机械标尺,这次没急着扣扳机,而是先感受枪身的重量,手腕轻轻调整角度,直到准星和靶心严丝合缝。她在心里默念:别慌,按适配法来,腰腹发力,轻扣扳机……

“砰!”

又是一声枪响,这次苏慈提前用腰腹顶住了后坐力,枪身只轻微晃了一下。报靶员再次举旗,这次是八环,刚好合格。苏慈松了口气,心里的石头落了一半,可还没等她缓过来,就看到林芳的靶纸被报靶员举了起来,上面赫然两个九环、一个十环,总分二十七环,男兵们的议论声飘过来。

“林芳可以啊!老枪玩得这么溜!”

“人家可是‘铁姑娘’,力气大,瞄准又稳,肯定厉害!”

林芳只是笑了笑,掏出棉布擦拭枪身,目光不经意扫过苏慈:“别松劲,还有一发,争取再上八环。我刚才听马教官说,下周要打 200 米移动靶,到时候难度更大,现在得抓紧练。”

苏慈点点头。第三发子弹上膛时,她想起老周说的 “机械标尺留余量”,又记起李铁牛的 “靶心上方半厘米”,两者一结合,她赶紧调整标尺,把准星轻轻往上抬了抬,刚好对着靶心上方半厘米的位置。她闭上眼睛,回忆小时候打弹弓的感觉:当年在山里打鸟,她从不是盯着鸟本身,而是盯着鸟的飞行动线,提前算好弹丸落点,枪和弹弓虽然不一样,但 “预判” 的道理是相通的。

她深吸一口气,睁开眼的瞬间,食指扣动扳机。“砰!” 子弹飞出的刹那,苏慈清晰感知到后坐力的方向,腰腹跟着发力,枪身稳得像块石头。报靶员举旗时,小红旗在空中划了个圈,十环!

“可以啊苏慈!最后一枪居然打了十环!” 林芳走过来,拍了拍她的肩膀,“我就说你能行,刚才看你调整标尺的样子,就知道你琢磨出窍门了。” 李铁牛也凑过来,眼里带着惊讶:“行啊,没看出来你这么快就摸透老枪的脾气,下次咱们比一场,看看谁的十环多!”

苏慈笑了笑,没说话,只是低头用棉布仔细擦拭 53 式的枪管,心里却满是激动:做到了!不仅合格了,还打出了十环!

可高兴没两分钟,马卫东就拿着所有人的靶纸走了过来,脸色算不上好:“你们自己看看,今天这成绩像话吗?看着是合格了,可别忘了,下周要打 200 米移动靶,到时候标尺得调到‘2’,子弹飞行时间更长,现在就沾沾自喜,下周等着加练吧!”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队列,最后停在苏慈身上:“尤其是苏慈,你最后一枪打得不错,但前两枪暴露了问题,握枪还是不够稳,后坐力预判也差着劲。下午加练卧姿举枪,你跟李铁牛一组,让他教你怎么扛后坐力;林芳跟我一组,练移动靶的预判。”

苏慈心里一紧,随即又松了口气 ,虽然还有不足,但至少找到了改进的方向。她暗暗下定决心:下午一定好好学,把握枪和后坐力预判的问题解决掉,下周 200 米移动靶考核,必须拿个好成绩!

下午的加练,李铁牛倒真没藏私。他趴在雪地上,让苏慈凑过来看姿势:“你看,左手托枪的位置得往前挪点,这样能扛住后坐力;腰腹得贴紧地面,别留空隙,不然枪身容易晃。” 他边说边演示,扣动扳机时,枪身只轻微抖了一下,“还有啊,扣扳机得用指尖的巧劲,别用手掌硬攥,不然准星容易偏。” 苏慈看得认真,把每个细节都记在心里:李铁牛虽然爱调侃,但真有真本事,得好好学。

练了半小时,李铁牛突然说:“咱们来比一场,三发子弹,看谁的环数高,输的人晚上给对方打热水!” 苏慈眼睛一亮:“比就比!我可不会输!” 心里想着:正好趁这机会检验学习成果,也跟李铁牛好好比一场,看看自己到底进步了多少。

两人同时举枪,阳光透过标尺缺口,在靶纸上投下细小的光斑。“砰!砰!” 两声枪响几乎同时炸响,报靶员举旗示意:李铁牛九环,苏慈八环。“差一环!” 李铁牛得意地笑了,“晚上记得给我打热水!” 苏慈不服气:“还有两枪呢,谁输谁赢还不一定!” 心里有点着急,但很快又冷静下来:别急,按刚才学的方法来,肯定能追上!

第二枪,苏慈调整姿势,按李铁牛教的技巧,指尖轻轻扣动扳机 —— 十环!李铁牛却只打了八环。第三枪,两人都屏住呼吸,枪声响起,报靶员举旗:“李铁牛九环,苏慈九环!平局!”

李铁牛愣了一下,随即哈哈大笑:“行啊苏慈,你这进步速度够快的,下次再比,我可不会让着你!” 苏慈也笑了:“谁要你让着,凭本事赢才有意思!”

旁边的马卫东看着两人的互动,嘴角几不可察地扬了扬。他走过来,从帆布挎包里掏出本旧训练手册,扔给苏慈:“这是我当年集训时用的,里面有 200 米移动靶的预判技巧,你拿去看看,下周考核别掉链子。” 手册封面上印着 “53 式步骑枪射击技巧”,纸页已经泛黄,里面还夹着几张手写的纸,是前辈总结的不同距离标尺调整参数。

苏慈接过手册,指尖触到泛黄的纸页,她翻开手册,里面的字迹工整,还画着不同姿势的射击示意图,“200 米移动靶” 那页,用红笔标注着 “靶纸每秒移动 0.5 米,标尺需右调 1 厘米”。她心里踏实了:有了这本手册,再结合我的适配法,下周的考核肯定没问题!

晚上回到宿舍,苏慈趴在书桌上,就着昏黄的台灯,把手册里的参数和自己的适配法结合,在笔记本上画新的示意图:左边画着 53 式的机械标尺,右边画着 200 米移动靶的轨迹,还在旁边标注 “风速二级,准星右调 0.8 厘米;靶纸移动,标尺再右调 0.2 厘米”。林芳走过来,看到她的笔记本,忍不住蹲下来:“你这是把手册参数和适配法结合了?”

“嗯,” 苏慈点点头,指着图解释,“手册里说 200 米移动靶要调标尺,我再加上风速的影响,应该能更准。明天咱们一起练,你帮我看靶纸移动速度,我来调整标尺。” 林芳笑了:“行啊,咱们一起练!”

苏慈看着林芳真诚的笑容,在集训队里,有这么个既是对手又是战友的伙伴,真好。她盯着笔记本上的示意图觉得,就算力气不如男兵、不如林芳健壮,只要肯动脑子,把老枪的 “脾气” 摸透,把每个细节都算清楚,再加上不服输的劲,一定能在 200 米移动靶考核里交出好答卷,让所有人知道,女兵照样能把狙击枪用好,照样能在集训队里闯出一片天。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狩心游戏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朕真的不会开机甲

三号风球

空中孤岛[末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