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抛弃
十八岁生日的第三天,沈来妹把最后一件工装塞进蛇皮袋时,拉链卡在了线头处。他拽了三次,线头像根固执的筋,终于崩断时,蛇皮袋发出声疲惫的嘶响。
客厅的茶几上放着个牛皮纸信封。母亲坐在沙发上看电视,她的目光没离开屏幕:“钱够你活三个月,以后别再找我们。”
父亲在厨房洗碗,水流声哗啦哗啦的,像在冲刷什么脏东西。
沈来妹拿起信封,纸角割得手心发疼。他没说 “再见”,也没回头,防盗门在身后关上时,弹簧发出声沉闷的叹息,像在替他送行。每一步都踩在积灰的台阶上,扬起的尘埃钻进鼻腔,呛得他直咳嗽。
火车站的候车厅里,烟味混着泡面的味道,在空气里凝成块黏糊糊的东西。
沈来妹坐在角落的塑料椅上,显示屏上的 “D城” 两个字闪着绿光,那里离家足足有两千公里,足够把那些指指点点、窃窃私语、还有 “他做小三” 的阴影,都隔在另一边。
火车开了好久。沈来妹靠着车窗,看外面的风景从熟悉的平原变成陌生的山地,又变成望不到边的河流。
同座的大妈嗑着瓜子,问他去D城干什么,他张了张嘴,没发出声音。
瓜子壳落在他的裤腿上,像些细碎的鳞片,他没拍掉,任由它们黏在布料上。
出D城火车站时,天刚蒙蒙亮。站前广场上,清洁工正挥动着大扫帚,落叶和纸屑在地面上打着旋。
沈来妹跟着人流往前走,蛇皮袋的带子勒得肩膀生疼,右腿的旧伤在潮湿的空气里隐隐作痛。他没看路牌,也没问方向,只是跟着前面那个人的背影,像个被线牵着的木偶。
最终在城中村停下。
这里的房子挤得像沙丁鱼罐头,电线在头顶缠成张乱麻,墙面上的小广告层层叠叠,撕下来一张,底下还有新的。
有个老太太举着 “租房” 的纸牌,看见他就迎上来:“要租房不?顶楼,便宜。”
顶楼的房间比他想象中还小。
八平米,放了张单人床和掉漆的书桌就满了。
窗户正对着别人家的后墙,墙头上堆着些破花盆,里面的野草长得比人高。
“一百五一个月,水电费另算。”
老太太把钥匙扔给他,“别惹事,不然立马走人。”
沈来妹把蛇皮袋扔在地上,灰尘在从窗户钻进来的微光里跳舞。他没打开袋子,也没收拾东西,只是坐在床沿,盯着墙角的蜘蛛网看。
蜘蛛在网中央一动不动,像颗灰黑色的痣,他看了三个小时,直到太阳落山,才站起身,把蛇皮袋拖到床底下。
…
日子开始变得像盘卡壳的磁带。
当楼下妻夫的争吵声像针一样扎进清晨的寂静时,沈来妹的眼皮只是懒懒地掀了掀。
那些尖锐的咒骂、摔砸东西的脆响,在他耳中不过是老旧收音机里模糊的杂音——声波撞进耳蜗,却激不起半点情绪的涟漪。
他盯着天花板上那块霉斑,看它像地图般蔓延,心里既不烦躁,也不厌恶,就像在观察墙上自然生长的青苔,一切都与自己无关。
直到阳光爬到床脚,才慢吞吞地起来,摸出蛇皮袋里的面包,就着自来水咽下去。
夜里右腿的旧伤隐隐作痛,像有细针在骨头缝里钻,沈来妹只是无意识地蜷了蜷腿。
那股熟悉的钝痛,既没让他皱眉,也没勾起对坠楼那天的回忆,就像身体里装了个独立运行的疼痛装置,和 “他” 这个主体隔着层厚厚的玻璃。
他甚至低头看了眼石膏拆除后留下的浅白色疤痕,指尖划过皮肤时,感觉像在摸一块不属于自己的木头,没有知觉,更没有情绪的附着。
当街上理科补习班的广告撞进眼帘时,胃里翻涌的恶心感是真实的,但那之后,没有愤怒,没有委屈,也没有对过往的怀念。
那些穿着校服的笑脸、运动会奖牌的金光,像被按了快进键的旧电影,闪过就消失了,留不下半点情绪的残渣。
他趴在厕所的马桶上干呕,眼泪顺着下巴掉,可心里清楚,这不是悲伤的泪,只是身体的条件反射,就像打哈欠会流泪一样,与内心的感受无关。
钱像指间的沙,不知不觉就少了下去。沈来妹开始计算着花钱,早上买一个馒头,掰成两半,一半当早饭,一半当晚饭。
他没去找工作,招聘启事贴满了巷口的电线杆,红的黄的,像些刺眼的伤口,他看都不看。
有天下雨,雨水顺着窗户缝渗进来,在墙面上洇出片深色的印子。
沈来妹躺在床上,听着雨点打在铁皮屋顶上的声音,噼里啪啦的,像在敲鼓。他想起家里的阳台,父亲在那里种了盆绿萝,不知道现在死了没有。
夜里,他做了个梦:梦见自己从三楼坠下,却没有落在冰冷的地面上,而是掉进了一片柔软的云里——邹老师站在云端,举着教案笑,随即变成了一头猛兽向他冲过来,风里全是那些人的辱-男-词和咒骂声。
他疯狂的逃跑,最后从云里掉下去,惊醒时,额头上全是冷汗。
窗外的天快亮了。沈来妹躺在床上,看着微光一点点爬上墙,照亮那些斑驳的印记。
他知道,这样浑浑噩噩的日子过不了多久,钱总会花完,到时候总要找点事做。
可他不想动,像生了根,扎在这八平米的房间里,扎在D城的灰里,不想拔出来。
巷子里传来卖早点的吆喝声,和家里楼下的声音有点像。
沈来妹翻了个身,把脸埋进枕头里。
枕头套上有股霉味,像他此刻的生活,潮湿,阴暗,看不到一点光。他闭上眼睛,等着新的一天开始。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