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盛京小厨娘 > 第2章 第 2 章

第2章 第 2 章

“弟妹,你一个寡妇带两拖油瓶,哪扛得住这份家业,倒不如把这院子,还有渔船都交与我打理,也省得你日日熬心。”

许大往前凑了半步,汗味直扑人面,豆粒大的浑眼中满是算计,偏生要装出副热络模样,还有几个短衣敞怀的地痞,嘴里呼哨声此起彼伏,那污言秽语夹着浪笑,烂泥似的泼过来。

陶含露将女儿拢在身后,咬住下唇,眼尾悄悄泛红,偏强忍着没落泪,身子微颤,几乎要撑不住的模样。

“便依你了……只是家中还有先夫几件旧衣,容我留三日理一理。”

此言一出,王阿婆怔然,泛起嘀咕,方才陶娘子不是说有法子吗,怎的被吓一吓就把屋子舍了出去?

“娘!”念安呜咽唤了声,爹没了,如今要是被赶出屋子,那还有何处能让她们安身?

泪珠子顿时如断了线一般落在地上,连傻呵直乐念溪也抿嘴,被吓出哼唧啜泣。

陶含露心中发颤,方才满脑子都在想怎么应付许大,一时竟忘了这俩孩子本就敏感不安,连忙蹲下轻拍两人后背,凑到她们耳边,轻声耳语道:“莫怕,娘是故意的。”

许大见她娘仨这副柔弱模样,只当是走投无路认了命,当即撇撇嘴:“三日便三日,可别耍花样!”

语罢,便呼喝地痞无赖们走远。

把西川乳糖拿出来哄两只小哭猫,见她们展颜露笑,陶含露才松口气,向王阿婆问询附近有没有人放利子钱。

浣纱巷杂居大批三教九流之士,治安极差,便是没有许大吃绝户一事,她也琢磨搬走。

“毗邻灰尾巷口的曾大牛,专替赌坊放利子钱,娘子是想将屋子抵换成现银?”王阿婆人老成精,听得只言片语就推断出她的打算,“只恐许大算盘落空,定会报复你等。”

陶含露眼底那点方才装出的柔弱散去,露出几分狡黠笑意。

“我选上国子监司业赵家的厨娘了,可随宅居住。”

王婆恍然大悟,自古民不与官斗,任凭许大在浣衣巷能聚集多少地痞无赖,他也断没有去官邸闹事的胆子。

陶含露投桃报李,家中拿不走的器具用品,任凭王婆挑选。

等她抵房契和渔船换了二十两银子回来后,破屋已经“焕然一新”,剩下的衣裳多破旧,也不适合带去赵府穿,索性带着念安和念溪添置两身新衣裳。

出了浣衣巷便是安平坊,两侧铺席连绵,茶坊酒肆幡旗招展,行人间杂着挑担的货郎、赶脚的客商,摩肩接踵,闹嚷嚷的声气裹着烟火味,直往人心里钻。

陶含露牵着念安、念溪往成衣铺走。

“娘,新衣裳上……会有花吗?”

陶含露脚步微顿,目光柔和了些,声音清冽如溪泉,缓缓洗去惶恐:“念安想要什么花,娘便给你挑什么花,念溪也是。”

年幼的念溪还弄不懂什么衣裳什么花,小脑袋晃了晃,圆黑的眼珠转了两圈,忽的亮起来,仰着脖子脆生生喊:“娘,要、要豆花,软乎乎的豆花。”

天真烂漫的童语逗人,成衣铺门帘就被掀了道缝,里头的娘子探出头来,眼角弯成了月牙:“哎哟,这布上可绣不出会冒热气的豆花,不过蜀葵、海棠,还有银莲花的样式倒有好几匹,配小娘子正合适。”

陶含露拂过一匹银莲花纹布,染得鲜亮。

念安凑过来,眼睛亮得像浸了露:“娘,这个好,像去年爹带我们去城外看的花。”

正说着,街面上忽然传来一阵马蹄声,起初是零星的哒哒声,渐渐变得密集,还裹着车轱辘碾过青石板的闷响。

铺外的行商货郎纷纷收了挑子往檐下躲,茶肆里的酒客都扒着窗棂往外瞧。

一队黑衣卫士先沿街而来,个个腰悬弯刀,肩上皂色披风垂到脚踝,走动时朱红衬里一闪而过,足有二十余人。过后跟着三辆乌木车,车轮裹着厚绒,碾过路面竟悄无声息,最前头那辆车格外宽大,车窗挂着月白绫帘,帘角绣着暗金的“荣”字。

“竟是荣王府的仪仗,听说荣王府不久前才找回失踪二十三年的世子爷。”

成衣铺娘子嗟叹一声,继而拿起一匹鸢黛花缎向陶含露热情介绍,旁侧念安好奇难忍,探出脑袋往外看去,恰好熹风卷过,掀起的半寸绫帘,露出车中人半截侧影,绰绰约约,竟与前些时日溺亡的爹,有几分说不清道不明的相似。

“爹……”念安脱口而出,又忙咽了回去,只当是自己太过想念爹爹,才瞧着旁人也觉相似罢了。

次日天色微亮,陶含露将细软收拾妥当,用过隔壁王阿婆送来的炊饼当朝食,便携念安和念溪前往锦章巷赵府,门房已得了管事吩咐,问过名讳后入内通报章妈妈。

章妈妈引路,穿越几重月洞门,遇到婆子丫鬟们纷纷行礼避让,可见大娘子的治家功夫非凡,待陶含露记住前往三小姐居所绣荷院的路后,再行至府邸西南角的仆居处。

“大娘子听闻你新寡带双女,心善,特意吩咐给你留了这间独屋,里头床榻、桌凳都齐整,但你不算府里的家奴,两个孩子的吃用,也需自行打理。”

这是自然,陶含露还没觍颜无耻到占东家的便宜养孩子,忙屈膝道谢:“多谢大娘子体恤,也谢章妈妈提醒,民妇省得分寸,绝不敢给府里添麻烦。”

章妈妈见她知礼,神色稍缓,让她快些安置,便转转身离去。

不想误了午膳时辰,陶含露将衣裳细软叠进箱笼,母女三人合力将东西归置好。

“娘,这屋子真好,像在梦里。”念安摸着床沿软褥,嗫喏道。

陶含露揽过俩孩子的脑袋。

“不是梦,咱们再也不用担惊受怕了。”

歇过片刻,陶含露嘱咐念安看好妹妹,莫要出院子乱跑,便按着章妈妈指引的路,往绣荷院去,穿过两道栽着芭蕉的回廊,便见院角一方小厨房,青灰瓦檐下挂着铜铃,风过铃响,倒添了几分活络气。

进了厨房,里头已有人在忙活,三个粗使丫鬟正围着大水缸洗菜,袖子挽得老高,溅得满手水珠,另有两个配菜婆子坐在案前,一个切着葱姜,一个拣着菌菇,刀刃落在案板上笃笃响,外间还有两名杂役正往灶间搬柴,见陶含露进来,都暂歇了手看过来。

此处的管事妈妈姓刘,是个面慈心善的,见了陶含露便笑着迎上来,指了指灶旁的空位。

“这位便是新来的陶娘子吧,你来得正好,先熟悉熟悉火侯,方才大丫鬟雯玉姑娘来说,三小姐午膳想用春笋蒸鲥鱼,还说要鲜灵的滋味,可仔细些别怠慢了。”

陶含露忙应下,挽起衣袖便去净手。

春笋蒸鲥鱼讲究的就是本味鲜,取最肥美滋润的鲥鱼,搭上嫩到能掐出汁的春笋,两相宜章,一口下去清润不腻,最合闺阁小姐的胃口。

配菜的张婆子已将鲥鱼打理干净,鱼身划了细纹,旁边竹篮里摆着刚剥好的春笋,切成薄厚匀净的片,还浸在清水中去涩,倒省了她不少功夫。

鲥鱼银鳞泛着莹光,鱼腹丰腴,正是当季佳品,陶含露将姜丝与泡软的陈皮丝填进去,去鱼腥还能添丝清苦回甘,又把春笋片沥干,围着鱼身码成圈,淋半勺花雕,撒少许细盐,才端进蒸笼。

刘婆子也不得空闲,将小丫鬟们指挥的前后打脚。

“按三小姐份例,再配个清炒马兰头、鸡丝拌豆苗,汤用冬瓜丸子汤。”

陶含露听着,忽想起昨日试菜时三小姐的偏好,便问张婆子:“可有晒好的梨干与磨细的糯米粉?”

并非多么稀罕的食材,小厨房柜子里自然是备齐了的,张婆子取来梨干和糯米粉。

陶含露将梨干泡软切碎,和着少许蜂蜜拌匀,糯米粉加温水揉成小团,擀成薄皮,包入梨干馅,捏成半月形,表面刷层油,放进小烤炉慢烘。

不多时,甜香混着梨的清润漫开,她又撒了把炒香的芝麻在上面,取名梨香糯米盏。

待春笋蒸鲥鱼出锅,鱼皮莹亮,春笋吸满鱼鲜,陶含露将糯米盏与菜肴一同摆进食盒,雯玉来取时,见了那甜盏,嘴角噙笑:“这点心看着雅致,三小姐定是欢喜。”

陶含露轻声道:“有劳雯玉姑娘了,若不合三小姐口味,往后我再调整。”

雯玉提着食盒去后,灶间的蒸汽渐渐散了,刘妈妈便拍了拍手,从柜里取出半袋糙米,又指了指墙角的菜筐转头对陶含露道:“三小姐的膳食送过去了,咱们也该备下人们的午膳了。”

“今日余下些冬瓜边角、老萝卜,再切些腌菜,煮锅糙米饭,配个冬瓜腌菜汤,再蒸一笼杂面馒头,够底下人吃了。”

陶含露应着,刚要动手,刘妈妈却摆摆手:“你初来乍到,先歇着,让小桃她们洗切菜,张婆子来做就行。”

刘妈妈又掏出个小账本,一边盯着火候一边记着什么,想来是核计用了多少米粮菜蔬。

这油水丰厚的采买差事,自然轮不到她这个外来户沾手,陶含露也不恼,只是瞧着张婆子舍不得添油加盐的做法,油星刚沾锅便慌着倒菜,冬瓜腌菜汤里只撒了点盐,杂面馒头也揉得发僵。

“怎的又让张婆子做的菜啊,次次不是淡得没味,就是嚼着发柴,这馒头更是能当石头用,往后天天吃这个,可怎么熬啊!”小桃嘀咕抱怨。

陶含露正擦着案台,听得真切,又瞥见灶间其他人或是皱眉,或是叹气,心里已有了主意。

她初来小厨房,若能借吃食拉近关系,往后做事定能少些阻碍。

“今日我初到,是该做东请诸位尝个鲜。”陶含露放下擦案台的粗布,转身面向灶间众人,“咱们小厨房本就有现成食材,等下我列个单子,用了多少米面,按府里采买的市价折算,我一并把钱给刘妈妈记账,正好我也想露两手,让大伙尝尝我的手艺。”

“陶娘子这话实在!有你这话,咱们可就等着尝鲜啦!”小桃捧场。

陶含露说干就干,先跟刘妈妈核了小厨房余下的食材取了块带皮五花肉、半只脱毛鸡、一把青蒜、几颗鸡蛋,还有泡软的干豆角。

先将五花肉切成薄片,热锅不放油,直接把肉片下锅煸炒,逼出的猪油润着锅底,待肉片缩成卷、泛出琥珀色,便捞出油渣,留着油底爆香姜片与干辣椒,再把泡软切段的干豆角倒进去翻炒,加半勺酱、少许糖,最后倒回肉片同炒。

让干豆角吸满肉香,盛盘时撒把葱花,油亮喷香的干豆角炒肉便成了。

接着取鸡胸脯肉,切成细丝,用料酒、少许盐抓匀腌片刻。

热锅倒油,倒入鸡丝快速滑散,待肉丝变白,便加入切好的青蒜段,再淋两勺生抽,翻炒十几下,青蒜的辛香裹着鸡肉的鲜,一盘青蒜炒鸡丝就成了,吃着清爽不腻。

剩下的边角五花肉,陶含露剁成肉末,打两颗鸡蛋搅匀,热锅刷油,倒入肉末蛋液,转着圈摊成厚蛋饼,煎至两面金黄,切成菱形块,便是喷香的肉末蛋饼,咬着外酥里嫩。

最后用温火熬了锅小米粥,就着刚热透的杂面馒头,这是方才张婆子做完剩下的主食,陶含露特意在灶上烘了烘,更加松软。

小桃机敏,早趁着陶含露忙活时将念安和念溪带来,一路上避着人到了小厨房,刘妈妈眼皮掀动,倒也没说什么,至于其他等着席面的张婆子等,更是吃人手短,念不出半分闲话。

灶间的方桌被临时收拾出来,陶含露刚把最后一碗小米粥摆上桌,金黄油亮的干豆角炒肉、翠绿爽口的青蒜炒鸡丝、外酥里嫩的肉末蛋饼便占满了桌面,热粥的香气混着菜香,勾得人食指大动。

小桃第一个端起碗,夹了一筷子干豆角塞进嘴里,豆角吸满了肉汁,嚼着带劲,五花肉煸得油香四溢却不腻口。

“陶娘子,您这手艺也太绝了!比前头李厨娘做的还好吃,这干豆角我以前总觉得柴,经您一炒竟这么香!”

“不过是炒的时候注意火候罢了。”

陶含露笑着摆手,又给念安和念溪各夹了块蛋饼,看着两个孩子小口小口吃得满足,眼底满是柔色。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满是恭维,灶间的气氛热闹又融洽,连之前沉闷的杂役也放开了胆子,大口吃着烧饼就着菜,赞不绝口。

就在这时,院外忽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伴着丫鬟慌乱的呼喊:“刘妈妈在吗,快,出事儿了!”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狩心游戏

我在虫族监狱写小说

出格

北岛长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