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结束后的日子,并没有想象中的纵情狂欢,反而陷入了一种奇怪的失重状态。像一艘突然失去风帆的船,在平静的海面上漫无目的地漂浮。紧绷了太久的弦骤然松弛,带来的是无所适从的空虚和焦灼的等待。
贺长青在家睡了整整两天,像是要把过去一年缺的觉全都补回来。醒来后,面对突然多出来的大把时间,却感到一阵茫然。书桌上的课本和练习册还没来得及收起,但它们的历史使命似乎已经完结,蒙上了一层淡淡的尘埃。
周晓薇打电话来,兴奋地讨论着要去哪里旅行、要看哪些攒了很久的电视剧、要去染什么颜色的头发。贺长青听着,嘴上应和着,心里却始终悬着一块石头,沉甸甸的,让她无法真正轻松起来。
那块石头,叫做成绩。
答案早已公布,她对着参考答案粗略估了分,结果似乎在她预期的范围内,但又充满不确定性。每一道主观题,每一个步骤分,都可能带来天差地别的结果。而这种不确定性,在正式成绩公布前,将持续折磨着每一个考生。
她不敢想象如果考砸了会怎样。不仅辜负了自己的努力,更辜负了……那份星空下的期许。
她也会下意识地想起魏林樾。他此刻在做什么?以他的性格,大概不会对着答案反复纠结,可能真的如他所说,出去走走了,或者只是在家看看闲书。他的人生,似乎从交卷的那一刻起,就已经稳稳地驶向了下一段辉煌的轨道。
他们之间,自那天十字路口分别后,再无联系。□□头像一直是灰色的,手机也再无短信。仿佛那段隐秘而紧张的高三时光,随着考试的结束,也悄然落幕,只存在于回忆里。
这种失联,让贺长青心里的不安又加深了一层。他……考得怎么样?应该毫无悬念吧。他还会……记得那个关于“发光”的约定吗?
等待的日子格外漫长。每一天都像被无限拉长,在期待和恐惧的反复煎熬中度过。
终于,到了成绩公布的那天。
凌晨时分,贺长青就醒了,或者说,几乎一夜未眠。心脏跳得飞快,手心冰凉又潮湿。家里安静得可怕,父母似乎也一夜没睡好,早早起来,在客厅里轻声走动,气氛压抑而紧张。
时间一分一秒地挪动。距离官方公布的查询时间越近,贺长青就越感到呼吸困难。她甚至不敢坐在电脑前,只能在房间里来回踱步,像一头被困在笼子里的兽。
手机突然尖锐地响了起来,是周晓薇。
“长青!成绩出来了!可以查了!快点!!”周晓薇的声音因为激动和紧张而劈叉,背景音里还有她家人的惊呼和议论。
贺长青的心脏猛地一缩,几乎要跳出胸腔。她颤抖着手点开电脑上早已收藏好的查询页面,输入准考证号、身份证号、密码……每一个数字都按得异常艰难。
点击“查询”按钮的瞬间,她闭上了眼睛,不敢去看。耳边只能听到自己震耳欲聋的心跳声和血液奔流的声音。
几秒钟的加载时间,漫长得像一个世纪。
她猛地睁开眼。
屏幕上跳出了她的成绩单。
各科分数,总分,排名……密密麻麻的数字,像冰冷的代码,宣判着她的未来。
她的目光第一时间捕捉到了那个最重要的数字——总分。
比她预估的最高分还要高出十分!
心脏像是被猛地攥紧,然后又骤然松开!巨大的、难以置信的喜悦像海啸一样瞬间席卷了她,冲垮了所有的不安和恐惧!
她捂住嘴,眼泪毫无预兆地夺眶而出,不是悲伤,而是极致的激动和宣泄。
“多少分?多少分?!”电话那头的周晓薇焦急地喊着。
贺长青哽咽着,几乎说不出完整的句子,报出了自己的分数。
电话那头传来周晓薇兴奋的尖叫和欢呼:“啊啊啊!长青你太棒了!稳了!绝对稳了!比我估的还高!!”周晓薇也考得不错,两人激动地隔着电话又叫又笑,语无伦次。
父母听到动静冲进房间,看到电脑屏幕上的分数,母亲瞬间红了眼眶,父亲用力拍着她的肩膀,声音哽咽:“好!好孩子!好!”
家里瞬间被狂喜和 relief 淹没。
激动过后,贺长青慢慢平静下来,但手指依旧因为肾上腺素的作用而微微颤抖。她看着那个分数,心里一块大石终于落地。这个成绩,足够她稳妥地进入魏林樾当初给她圈出的那几所重点大学,甚至可能够到更好一点的学校。
那么……他呢?
这个念头立刻冒了出来。他考得怎么样?虽然毫无悬念,但她还是迫切地想知道一个确切的数字,想知道他是否依旧闪耀。
她颤抖着手,点开了班级群和年级大群。里面早已炸开了锅,各种分数截图、欢呼、感叹、安慰……信息刷得飞快。
她屏住呼吸,手指飞快地滑动屏幕,急切地寻找着那个名字。
找到了!
有人晒出了年级前十的排名截图。
第一名,魏林樾。后面跟着一个高到令人瞠目结舌的分数,几乎逼近满分!如同预想的那样,毫无悬念,一骑绝尘。
下面是一长排的惊叹和膜拜。 “卧槽!魏神还是魏神!” “这分数是人考出来的吗?!” “给大佬跪了!”
贺长青看着那个名字和那个刺眼的分数,心里涌起的不仅是替他高兴,更有一种难以言喻的、复杂的情绪。他果然做到了,站到了她只能仰望的顶峰。他们之间的差距,清晰地体现在这两个冰冷的数字上。
她为他感到骄傲,也为自己那点刚刚升起的、关于可能同城的微弱希望而感到一丝苦涩的现实。
她关掉了群聊,不想再看那些喧嚣。喜悦过后,一种淡淡的失落和迷茫悄然蔓延。目标达成之后,下一个目标又在哪里?
就在这时,她的手机突然又震动了一下。不是群消息,是一条单独的短信。
来自那个她几乎以为不会再亮起的号码。
内容极其简短,只有两个冰冷的数字,是他的总分。
没有任何前缀,没有任何语气词,甚至没有标点。就像他这个人一样,直接,高效,不掺杂任何多余情绪。
贺长青看着那两个数字,心脏再次剧烈地跳动起来。他……主动给她发了他的成绩?
这是一种分享?一种告知?还是……一种无声的回应,回应她之前那句“无论你去哪里,都一定会发光”?
她盯着那条短信,看了很久很久。指尖在冰冷的屏幕上摩挲,仿佛能透过这两个数字,看到他此刻平静无波的表情。
她深吸一口气,颤抖着手指,也回复了过去。同样简练,只有两个数字——她的总分。
没有比较,没有祝贺,只是信息的交换。像是一种心照不宣的、只属于他们之间的、冷静的确认。
发送成功。
她握着手机,等待着。心脏在胸腔里不安分地鼓噪。
他会回复什么?一句“恭喜”?还是就此沉默?
几秒钟后,手机屏幕再次亮起。
他的回复来了。
依旧简短得令人发指,只有三个字:
【知道了。】
贺长青看着这三个字,先是愣了一下,随即,一种难以言喻的情绪慢慢从心底升起,驱散了刚才那点淡淡的失落。
没有客套的祝贺,没有虚伪的寒暄。一句“知道了”,更像是一种认可,一种“如我所料”的淡然。仿佛她的努力,她的成绩,一直都在他的预期之内。
这种独特的、属于魏林樾式的回应,反而让贺长青觉得无比真实和……安心。
她甚至能想象出他发出这三个字时,那副没什么表情却眼神清亮的样子。
窗外,阳光灿烂,蝉鸣依旧。
成绩的宣判已经落下帷幕,几家欢喜几家愁。
而对于贺长青而言,这场沉默的、通过冰冷数字完成的对话,却比任何喧嚣的庆祝都更让她感到踏实。
指尖残留着颤抖过后的微麻。未来依旧模糊不清。但至少这一刻,她知道,她没有辜负那段时光,也没有辜负……那片星空。
接下来的重头戏,就是志愿表了。那将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选择和博弈。而他的那句“知道了”,又为这份选择,增添了一份难以言说的重量。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