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时空友人 > 第6章 旁观

第6章 旁观

“三太子说,天太热了,想去河边洗澡。那河水,可真凉啊。”

桌上的云幕突然打开,中心如水波纹般泛起涟漪。红孩儿看着他向母亲请示,离开。

他提笔写下:七岁时出门。

哪吒惊讶地看了空中一眼,没待细看,就倒身下拜:“孩儿要出关外闲玩。禀过母亲,方敢前去。”

红孩儿没吱声。

殷夫人答应后,要哪吒带一名家将领他去,又拉住他叮嘱:“不可贪玩,快去快回。恐怕你爹爹练过兵后回来。”

哪吒答应道:“孩儿晓得。”转身时又抬头看了眼空中,脚步一顿。

“小哪?”

哪吒摇头,总觉得红孩儿心情不太好。

脸色很阴沉。

正是五月天气,温度灼灼,扭曲气流,晒得皮肤发烫。让人以为蝉鸣声响彻,鼓噪在耳边。

哪吒没出过门,心里高兴,一路走走停停,向红孩儿问东问西,没有得到回应也不恼。

最近哥哥都不太理他。

他其实隐约知道是因为什么,不过相处时,只要裂口不大,就能包容。毕竟相逢是缘。

哪吒不怕帮不上红孩儿的忙。

家将听着他自言自语,心里发毛,不敢说话,只亦步亦趋跟着走。

他身上闷出很多汗,混着寒意,有种冷热交替的难熬。

哪吒原是好动的,嘴就没合拢过。不久,汗滴落,他才皱了下眉。

“李哪吒,你可知你为什么不叫水吒?”再次说了这样的话,红孩儿有意卖三太子个好,故意引这人去玩别的,但此时他说的话没有传过去。

圣婴大王沉吟。

哪吒看不到他了。

云幕可以传送不真实的影像?红孩儿眉心紧蹙。

哪吒走得汗流满面,难以再继续下去,惊喜地看到前面有一片树荫,就问家将:“看前面那边,可好纳凉?”

在地面都反出刺目的光的时候,阴影就像是及时雨。人还没到乌云下,就觉得空气湿润起来。

家将快步走到绿柳荫中。此处有风荡过,不失为一个僻静清幽之处,他又急忙走回来,对哪吒禀告道:“禀公子,前面清凉,可以避暑。”

哪吒听说后,喜形于色,几乎是跑过去。直到过去才发现,此处清凉是因为挨着一条河。

河水滚滚,波浪拍打石壁,飞溅而出,声音悦耳动听。他觉得心静了下来,就原地休息了会,默默无言。

哪吒慢步走到河边,扭头对家将说:“我们走了一里有余,浑身是汗。我去石上洗个澡。”

家将想了想,担心地劝说:“公子仔细,只怕老爷回来。夫人说得早些回去。”

如果李靖得知,不免要责骂公子。

哪吒回:“不妨。”解开混天绫放在水里,蘸着水洗澡,不知这河是九湾河,在东海口上。他心想,水真凉。水珠从掌心滑落,没入清澈的河水里。

圣婴大王对“命运”感到有趣。给哪吒的选择很少,三太子只能往这里走,由此,像真正的故事,该到了矛盾冲突的时候。

然而这并非坏事,百因必有果。

封神榜之争、周伐纣是因。与之对出的灵珠子转世,先行官是果。无论怎样,哪吒势必将先行贯彻到底了。

他即为第一杀,给这出戏正式拉开帷幕。

九湾河……红孩儿想,他这边也有一个九曲溪。

真是巧了。

红孩儿不清楚事情如何发生,他记忆力很强,却只知哪吒惹怒李天王。关于这位神仙的传说多种多样。

只有护世救人是不变的。

“你可知你为什么不叫水吒?”

“为什么?哥哥教我罢。”哪吒配合道。

“因为你命中有一劫。”记忆里红孩儿笑得不怀好意,“最终东风压倒西风。”

降魔天神,正义之师。

哪吒却满不在乎:“我生于丑时,正犯了一千七百杀戒。”

神仙多少载光阴,又怎能记住呢?他连李天王都不在意了。

红孩儿不再说话。

这位三太子的师父,太乙真人,真的不知云幕吗。红孩儿对云幕的来历有了些猜想,若是如此……

三太子有些发觉哥哥不让他见海,疑心这是他的天命一环。只是他如今太小,还未能理解。

突兀的,哪吒回想起红孩儿的话,听是听进了,心想,我是灵珠子转世,可不怕他欺人!

却也知不去主动惹事。何况龙王在海里,哪吒如何能碰上呢?

那天,红孩儿躺在草地上,山里的白天,凉风,鸟雀鸣叫。一切都如此清幽。

心中尚且犹豫。

哪吒在床上看着,喊他:“哥哥。”

红孩儿从鼻尖发出一声嗯,他没有睁开眼,手枕在脑后。他能感到发梢微动,轻风拂面。

眼前浮现三太子的面容,唇红齿白,神仙童子。红孩儿奇异地什么也没想,平静道:“睡觉吧。”

相处这些日子,他也委婉提醒过几回。情理上哪吒已怪不了自己。三太子亦非会迁怒他的人。

他下定了决心。

哪吒笑起来。之前还会托人给伙伴们捎个信。他平时待在家里,随着天气越来越热,和常在一起玩耍的孩童,也渐渐少了来往。

不过,他心里一直记得红孩儿。

红孩儿把手掌放在云幕中央,很清晰地看见上面渐渐显出二字——观影。

原来如此。他若有所思。

头回知晓这故事的时候,红孩儿听见说书人这样说:“李天王斥骂三太子,气得责怪殷夫人,怎生了此子!”

“……”

他自然以妖为首,对神仙满是偏见,觉得他们和人也没有区别。故事都是起承转合,再落幕。你方唱罢我登场。

此刻与云幕中的场景交替映照,圣婴大王的耳边,不止有了两个时空的声音,还回荡他曾经的想法。

小妖们已经麻利地把书生抬了上来,甚至给了他整理衣襟的时间。

那位书生休息一天后,心态好了不少,不见狼狈,姿态落拓,继续说:“玲珑塔化解父子恩仇!三太子尊如来为义父。如来又赐李天王手中塔,让三太子见塔如见父。”

“天便下起了大雨。百姓无不欢呼雀跃,为几年的大旱终于画了句号。”

红孩儿抬手做了个停止的手势。书生立刻闭嘴,心又开始七上八下,腿比哪吒那受惊的家将还软,控制不住抖着。

倒是一样的面无血色。

他一哂:“把这书生送回去。”

小妖们很惊讶,仍然依照大王的命令行动起来,威胁地看了书生一眼,自以为是书生让大王不满意了。

“快走!”

书生不敢多言,顺从地离开,直到回了自己的住所,仍觉得在山上的日子,如梦似幻,不似人间。

外表年少,气势十足的妖王、被管理得井井有条的眷属。精怪是畜牲化身,群魔乱舞,口吐人言。

他迷蒙着,昏倒在地,醒来生了场大病,慢慢忘却一切。

“李哪吒!”红孩儿心中恶意沸腾,带着蛊惑大叫,“这水族的斧头慢得像龟爬,你乾坤圈是摆设吗?发什么呆!”

云幕中哪吒笑道:“把我的乾坤圈都污了。”就到石上坐下,洗圈子。

圣婴大王要亲自看这场戏落幕。

他不由讥笑:这夜叉李艮、龙子,先出杀招对七岁小儿,可见平时也蛮横,若打死了人,也不用费什么代价。而这龙王现在却要状告天庭了,想必是踢到铁板,才不得不如此做。否则直接死无对证,或以身份强压过去。

对贵人来说,百姓挡在马前是该死的。他们可不会发善心勒马。

红孩儿颇有些不屑。

所谓神仙,不过如此。何来伟力?

满是虚伪。

他此前想了想,还是没有直接提醒哪吒,看场好戏,却是要紧的,如今有些遗憾。

他们的冲突并不强烈。李天王和哪吒才是这场戏的重点。众人传唱时,也多把重点放在父子二人身上。

不过,不是这件事,也会有那件事。对三太子来说,哪件都一样。一千七百杀戒,是哪个都无所谓。

也只有在他少时,羽翼未丰,父子矛盾才能进行下去,有这个故事。

故而,灵珠化身“一人做事一人当”,对李家无碍。李哪吒的第一劫,以自我蜕变结束,再屠九十六洞妖魔,终成元帅。

谁想李靖竟丝毫不解释,一开始就对哪吒无丝毫慈悲之心。

“你竟惹下大祸,”他手指向哪吒,又责骂殷夫人,“看看你生下个什么!”

好似生儿育女都与男人无关。

殷夫人垂泪不敢言,只附和,受多少苦辛,才生下此子。

“父亲。”哪吒开口,“他们先动手。”

红孩儿的妖瞳中闪过嗜血的兴奋。

--

乾坤弓、震天箭自从轩辕黄帝大破蚩尤,传留至今,乃陈塘关之宝,并无人拿得起来。

哪吒自思以后当先行官,如何能不练习武艺,故而练习射箭。轩辕箭一出,万里以外,只射到骷髅山白骨洞,没入截教弟子身中。

自此,不愧先行之名。

以哪吒的性子,做了便会承认,如何能想到这不是常物,只道:“石矶娘娘赖弟子射死她的徒弟。”

因此先下手为强。

红孩儿大笑,觉得哪吒颇对胃口。不愧是战神。

他心里疯长的警惕,盖过了对三太子年龄的轻视。

石矶的事虽然阴差阳错,但有争议确实能理解的,角度不同。也可参考石矶在三教里是魔头,作者挺喜欢《哪吒传奇》里的石矶。

选自《中国文学史》【由于李靖对儿子的冷酷、自私,所以哪吒可以不听父命,而且直接用行动来反抗。这里作者所表现的反对封建孝道的观点(尽管是不彻底的),却是值得珍视的,它和上面肯定武王伐纣的思想是一致的。虽然,哪吒的反抗没有得到最后的胜利,终于被迫投降,向李靖认罪,但在当时无疑是一种很进步的观念。】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6章 旁观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还有此等好事?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女帝的日常

狩心游戏

假少爷回村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