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太后娘娘万福金安 > 第11章 打起来啊我喜欢看2

第11章 打起来啊我喜欢看2

腊月的西北风,裹着砂砾,刀子似的刮过戈壁。

一支打着朝廷旗号、由王家旁支将领王琰率领的精锐,正艰难地行进在通往匈奴小股部落聚集地“黑石滩”的路上。

王琰年轻气盛,是王家在军中着力培养的少壮派。他得了王谢的密令和资源支持,一心想拔掉这颗匈奴钉子,既立军功,也为王家在西北军务中钉下一颗楔子,打破薛家一家独大的局面。

然而,王琰的冒进和急于求成,在薛家经营多年的西北,如同黑夜里的火把一样显眼。

“将军,”王琰身边的副将皱着眉劝道,“黑石滩地势复杂,匈奴虽是小股,但狡诈异常。我们长途奔袭,人马疲惫,是否先扎营休整,派出斥候摸清情况再……”

“休整?”王琰不耐烦地打断,马鞭指向远处隐约可见的矮丘,“战机稍纵即逝!斥候回报,那伙匈奴抢了商队,正得意忘形!此刻不击,更待何时?传令!全军加速!直扑黑石滩!”

薛家帅府。

薛镇岳听着斥候的急报,面无表情。

胞妹已经从京城递出来消息,这个新来的王小将军的性格好大喜功又刚愎自用,他太知道怎么调理这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小崽子了。

他指节粗大的手指在粗糙的沙盘边缘敲了敲,点在王琰孤军深入的路径上。

“大哥,要不要……”旁边的心腹将领做了个拦截的手势。

薛镇岳缓缓摇头,眼神锐利如鹰隼:“不必。让他去。”声音低沉,带着西北风沙磨砺出的粗粝,“年轻人,不吃点苦头,不知道天高地厚。我们的人,按兵不动,守住各处隘口,别让匈奴的大股趁机溜进来就行。”

他的策略清晰而冷酷:让王琰去撞个头破血流,让朝廷派来的人,用鲜血证明薛家军不可替代的价值。至于王琰的生死?那不在薛镇岳的考虑范围内。一个不知天高地厚的王家子弟,折了也就折了。

黑石滩。

王琰以为的突袭,却一头撞进了匈奴精心布置的陷阱。看似散乱的帐篷里,涌出的是悍不畏死的匈奴骑兵!他们利用熟悉的地形,分割包围,箭矢如雨!王琰的部队猝不及防,阵型大乱,陷入苦战。

“顶住!给我顶住!”王琰在乱军中嘶吼,肩膀已中了一箭。他这才惊觉,情报有误!这绝非小股流寇!

呼啸的北风,卷着血腥味和绝望的喊杀声。

一场毫无悬念的屠杀。王琰拼死杀出重围,身边只剩下寥寥数十骑,个个带伤。粮草辎重,尽数丢弃。

消息传到京城紫宸殿东值房时,王谢的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

他盯着军报上“遇伏溃败”、“损失惨重”、“王琰重伤”的字眼,指节捏得发白。他派王琰去,是立功的,不是去送死的!更让他愤怒的是薛家的按兵不动!这分明是借匈奴的刀,来杀他的人!

“薛镇岳……”王谢的声音像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他明白薛家的算盘:坐视王琰失败,再以救世主姿态收拾残局,向朝廷证明——离了薛家,西北寸步难行!

灰衣人垂手立在阴影里,补充道:“王爷,王琰将军残部退至骆驼岭,被匈奴残兵咬住。薛镇岳的骑兵……刚刚‘适时’出现,击退了匈奴追兵,‘救下’了王将军残部。现在……薛家军正在‘打扫’黑石滩战场。”

“打扫战场?”王谢冷笑一声,眼中寒意更盛。打扫什么?自然是打扫王琰丢下的那些精良的军械辎重!薛家不仅借刀杀人,还要坐收渔利!

这记闷棍,打得又狠又准。王琰的冒进成了薛家彰显自身价值的绝佳背景板!王谢在西北的布局,第一步就摔了个大跟头,还白白给对手送了份大礼!

慧安宫。

薛令仪听完锁心的禀报,端起茶盏,轻轻撇去浮沫,动作优雅从容。她脸上没什么得意之色,只有一种尽在掌握的平静。

她的哥哥,本就有能力继承父辈衣钵,有能力传承西北。

“兄长辛苦了。”她淡淡道,“王琰将军……可惜了。年轻人,立功心切。”语气里听不出半分惋惜,倒像是点评一件无关紧要的事。

她看向锁心:“给西北去信,就说本宫知道了。让兄长好好‘安抚’王将军,朝廷……不会忘记薛家将士的忠勇。”

重点是“忠勇”二字,这是提醒薛镇岳,要把“力挽狂澜”的戏份做足。

慈宁宫小佛堂。

锁桃将西北的变故,尤其是薛家“及时”救下王琰残部、击退匈奴的消息,低声告知了裴芳言。

木鱼声依旧笃笃,节奏平稳。

裴芳言闭着眼,捻着佛珠。锁桃的话,像冰锥,刺破了她这段时间刻意维持的平静假象。

王琰败了,惨败。这在意料之中,一个被硬塞进去、急于证明自己的王家子弟,在薛家经营如铁桶的西北,能有什么好结果?

而薛家的“及时”出手,不是救王琰,是救朝廷的脸面,更是救他们薛家自己的地位!

这比薛家坐视王琰全军覆没更让她心惊。

这说明什么?说明薛家对西北的掌控力已经到了收放自如的地步,他们能精准地控制事态发展,让王家的人去碰得头破血流,然后自己再以救世主的姿态出现,收割威望和实利!

他们用王琰的血,王家的脸面,给朝廷、给王谢、也给她裴芳言,上了一堂血淋淋的课:在西北,薛家说了算!没有薛家点头,朝廷派去的人,连骨头渣子都剩不下!

一股寒意从心底蔓延开来。她第一次如此清晰地看到薛家这头盘踞西北的巨兽,不仅獠牙锋利,而且心机深沉!薛令仪在宫中的底气,比她想象的还要足得多!

木鱼声没停,但裴芳言捻着佛珠的指尖,冰凉一片。

朝堂之上,气氛微妙。

兵部尚书硬着头皮禀报了黑石滩的“战况”:王琰将军轻敌冒进,遇伏受挫,幸得征西将军薛镇岳及时率军驰援,击溃匈奴,救下王将军残部,并夺回部分辎重。

奏报措辞谨慎,两面讨好,将王琰的失败轻描淡写为“受挫”,重点渲染了薛镇岳的“及时驰援”和“力挽狂澜”。

薛家一系的官员立刻出列,盛赞薛镇岳将军忠勇为国,临危不惧,力保边疆不失,当为首功!更有人话里有话地感慨:“若非薛家军坐镇,及时反应,后果不堪设想啊!”

王家一派的官员脸色铁青,却又无法反驳。王琰的败绩是事实,薛家救了人也是事实。他们只能憋屈地沉默着。

珠帘之后,薛令仪的声音适时响起,带着悲悯和不容置疑的威严:“王琰将军虽有小挫,然其为国效力之心可嘉,负伤更显忠勇。薛镇岳将军临危受命,力挽狂澜,实乃国之柱石!西北边陲,关乎社稷安危,非宿将不能镇守!着,厚恤阵亡将士,嘉奖有功之臣!望薛将军再接再厉,固我边疆!”

没有明着打王家的脸,甚至“肯定”了王琰的“忠勇”。但“小挫”、“宿将”、“固我边疆”这些词,像一个个软钉子,扎得王家人生疼。

这道懿旨,更是将薛镇岳的“柱石”地位和西北军权,再次牢牢地钉死!王谢之前的布局,在黑石滩的失败和薛家的“及时救场”面前,显得苍白无力。

王谢站在御座旁,面无表情。袖中的手,却已紧握成拳。他看着朝堂上薛家一系官员掩饰不住的得意,看着己方官员的憋屈沉默,看着珠帘后那个模糊却掌控一切的身影。

这一局,薛家赢得漂亮。用最小的代价,换取了最大的政治利益。而他王谢,吃了个哑巴亏。

裴芳言在佛堂里,听着锁桃复述朝堂上的一切。她慢慢站起身,走到窗边。外面天色阴沉。

裴芳言眉毛微微蹙起,她意识到,王谢并没有她想象中那么中用。

薛令仪……这才是真正的高手。

不过聪明的愚笨的,都终将为她裴芳言所用。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六十二年冬

天幕:皇帝聊天群

宁得岁岁吵

当我在地铁上误连别人的手机蓝牙后

貂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