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是个好孩子,街坊邻居都这么说。
作为家中最小的孩子,他从小被父母捧在手心,含在嘴里怕化了,但这份宠爱并未将他惯成骄纵的性子。
他听话懂事,对长辈礼貌有加,在学校成绩名列前茅,没有老师不喜欢这样的学生。可就是这样一个乖顺的躯壳里,藏着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
L顺风顺水地度过了小学和初中,随后遵从父母的安排,考入市一中。
这所C市升学率最高、师资最优的重点高中,是无数家长心目中的理想学府,入学门槛自然极高。
好在L成绩优异,加上中考前被父母安排的密集补习轮番轰炸,最终顺利被录取。
优秀似乎已成为他的一种习惯,他依旧保持着努力的姿态。
但天之骄子远不止他一个,在强手如云的新环境里,他在几次重要考试中频频失利。既有初次离家寄宿的不适应,也有激烈竞争带来的重压。
在一个难得的假期,他循着旧习,去见了那个“秘密”里的人。
奇怪的是,对方这次并未如往常般给出鼓励,只是安静地听他倾诉。L讲了很多:
自幼被父母全方位掌控——上什么学校、读什么书、交什么朋友,人生每一步都被精心安排。
外人只看见他光鲜亮丽的羽翼,却无人看见羽毛生长时扎入皮肉的刺痛。
他还讲了新学校的格格不入,讲了对手太强、压力太大……
将所有郁结一吐而快后,L觉得心中畅快了不少。生活总要继续,不能永远沉溺于抱怨。
和以往一样,他倾诉完便准备告辞。但这一次,对方叫住了他,说出了最长的一段话:
“我要去国外求学,几年后才能回来。你……在这边好好的。如果生活不如意,你可以试着逃开。”
怎么逃?对方没有给出答案便离开了。
L的生活似乎又恢复了以往的平静。生活嘛,总该按部就班地继续。但并非所有人都活成他这样。
比如那个叫葛婵的同班女生。
顶撞老师、逃课、抽烟喝酒……L也曾见过葛婵父母当众训斥她,而她脸上写满不在乎。那种离经叛道、不受掌控的生活,仿佛是他渴望却不敢触碰的镜像。
于是,在老师投来提醒目光时,他迅速收回视线,继续扮演乖巧好学生的角色。
L常在脑海中幻想,幻想自己挣脱父母束缚,像葛婵一样肆意妄为。他原以为永远没机会实践,但生活往往出人意料。
不知从何时起,L与葛婵开始频频“偶遇”,就连葛婵平日绝不会踏足的实验室,两人也能“邂逅”。
L心中既窃喜又排斥。
这情绪源于浅薄的生活阅历和对未知本能的畏惧。最终,他选择了冷处理:不理会葛婵的死缠烂打,故作冷淡地拒绝一切邀约,将全部精力投入学习。
这一切都被老师们看在眼里。他们偏爱省心又努力的孩子,班主任方鸿景也不例外。拥有L这样的学生在办公室是值得夸耀的资本。作为对L“识趣”的回应,方鸿景当众严厉训斥了葛婵,甚至默许全班孤立她。
果然,此后班上几乎没人再和葛婵说话。但对葛婵而言,这不算什么,她的朋友本就大多来自校外。
反倒是L不由自主地为她担心起来。
不知是担心她被孤立的日子不好过,还是担心她会因此放弃制造那些“巧合”。
少年人多叛逆,越被禁止越要反抗。原本只花一半心思纠缠L的葛婵,几乎放弃了所有社交和时间,变本加厉地出现在他周围。
事情愈演愈烈,处于漩涡中心的两人却各做各的:一个埋头苦读,一个恣意玩闹。真正推波助澜的,是周围那些渴望看戏的“观众”。
L并非毫不动摇。
葛婵于他,象征着失控的人与生活。这都是他内心深处渴望的。但他仍被名为“父母师长期许”的绳索死死捆住,需要一把剪刀斩断束缚。
很快,“剪刀”来了。某个周末,他在学校侧巷被人拦截。来人衣着言语皆流里流气,话里话外不离一个名字:“葛婵”。
L明白,自己即将代人受过。
殴打过程中,L并未感到太多□□痛苦。尽管拳脚相加令他浑身不适,内心却异常平静。
小巷虽非必经之路,却是不少学生抄近道的选择。在那些匆匆逃离现场又忍不住回头看几眼的学生当中,L看见了好几个同班同学,包括班长和学习委员。
他忍着伤痛竟笑了笑。
施暴者见他不仅不惧反而发笑,顿时恼羞成怒,又唤来几人加入围殴。模糊间,L看清新来者……
哦,又是同班同学。
《大话西游》里紫霞仙子说:我的意中人是个盖世英雄,有一天他会踩着七彩祥云来救我。
是不是意中人说不准,算不算英雄也不知道。
但在L近乎昏厥时,葛婵真的带着另一帮人将他从围殴中救出。
看见少年浑身是伤,她怒气冲冲地抡起木棒驱散施暴者,然后在同伴帮助下将L搀起送医。
一路上,葛婵不断说话试图让他保持清醒。但L一句都没听进去,脑海里只盘旋着一个问题:若葛婵是英雄,我莫非成了话本里待救的美人?
这荒诞念头未持续多久,他便失去了意识。再睁眼时已躺在病床上,父母焦灼地守在两侧。
对于儿子突遭横祸,夫妻俩既忧心又不解。他们的关怀中总不自觉带着埋怨,而L选择了沉默。
父母回去取换洗衣物后,葛溜进了病房。少女一手捏鼻,另一手使劲扇风,试图驱散消毒水味。
一举一动灵动俏皮。
这是L第一次仔细打量葛婵。以往在学校总需避嫌,即便绯闻闹得沸沸扬扬,他连她具体长相都不清楚。
她个子不高,生就一副古灵精怪的模样,行事大胆放肆。他原以为她是飒爽女侠型。
鬼使神差地,L抬起没受伤的手揉了揉她的头发。对方却像受惊的兔子般猛地躲开。
似乎觉得这反应有损“英雄”形象,葛婵立刻伸出食指,趁L虚弱挑起他下巴:“你既然摸了我头发,以后就是我的人了。”
L没有否认,反而冲她笑了笑。
乖巧清秀的男孩笑起来很甜,葛婵只觉得他在犯规,手指触电般缩回。强装镇定地咳了几声后,她露出可爱虎牙,霸气宣告:“就这么定了,你是我的。”
L住院期间,葛婵总趁他父母不在时溜进病房,有时讲笑话逗他开心。
少年人的喜欢纯粹简单,有时一个微笑、一句话便已足够。
两人秘密往来终被察觉。
“告发”他们的是病房护士,虽只是无伤大雅的打趣,却让L父母瞬间变色。客客气气送走护士后,他们不顾L反对,强行将他接回家中休养。
闻着母亲特意买来净化空气的鲜花,L却只想呕吐。
他仍是笼中鸟,可怜又可悲。
半个学期后,L终于返校。他第一次为能到学校感到开心:
既暂时摆脱父母监视,又能见到那只“兔子”。她一定也很高兴吧?
果然,当两人视线交汇时,默契地低头笑了。
明面上,一个是优等生,一个是问题少女;私底下,两人相处亲昵。尽管极力掩饰,但同上回一样,终究纸包不住火。
若上次纯属意外,这次定是有人故意为之。被叫到办公室时,方鸿景桌上铺满了他们私下相处的照片。
看着这些照片,L心中涌起难以言喻的火辣与畅快。彼时的他并未料到事态会如何发展,以为置之不理即可。
但有些东西只在暗处发酵,比如流言。
开始有人恶意抹黑他,说他玩弄女生感情——证据是别人递情书时的照片(但他拒收的后半段未被拍下);说他私德败坏——证据是他身旁的垃圾桶外的饮料瓶和另一张他手持同款饮料瓶的照片(却无人指出并非同一天)。
诸如此类,漫天飞舞。
L不知道这些谣言有多少出自同班同学之手。他的课桌上出现粉笔字和刀刻的辱骂话语。
少年哪里懂得,往往最不起眼的言语,伤人最深。
此前他被殴住院的事被传成为葛婵争风吃醋得罪社会人士。
若其他尚可忍受,这句无疑给了L致命一击。而葛婵仿佛被流言说中般,开始疏远他。
成绩一落千丈,同学的冷嘲热讽甚至恶语相向。在铺天盖地的谎言中,没有一人为他辩解。
被校方请来的父母,眼中只剩失望。
原来所有宠爱都建立在“为他们挣脸面”的基础上。
他如行尸走肉般徘徊在校园里。
流言愈演愈烈,甚至有人开始动手。他没有反抗,默默承受一切。以方鸿景为代表的老师们对此视若无睹。
这些L都可以不在意,他仍留在学校只为一个理由:他想从葛婵那里得到一个答案。
可他等来的,是致命一击。
当他终于找到葛婵时,她正和当初围殴他的那帮人在一起。所有人谈笑风生,仿佛熟稔已久。
有什么东西,在那一刻彻底破碎。原以为总有一件事握在自己手中,原来也没有。
当晚,L偷偷溜出学校,爬上最近的高楼顶端,毫无犹豫地纵身跃下。没有遗书。
L的死并未平息流言。
报纸上不断出现他的名字,那些谣言被当作事实刊登,夺人眼球的标题一个比一个不堪。
以至于,后来若有人问起市一中的学生L是谁,总会有人毫不犹豫地回答:
那个坏学生,早恋、打架、败坏学校名声。
写这一章的时候有点压抑,言语是最容易也是最凶狠的武器。言语暴力也会是暴力。
(ps.遭遇相似的处境,留存证据,及时寻求帮助。生命只有一次,且行且珍惜。)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4章 沉默八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