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过早饭到达村口时,只看到李越和副镇长常远站在路边。李澄澄便上前跟两人打招呼,“常叔,姐,你们吃早饭了吗?”
她跟常远的儿子常明耀是发小,小时候经常去他家写作业,所以跟常远也是很熟悉的。
两人应下,李澄澄站在李越旁边跟她大眼瞪小眼,投资人还没到,李澄澄挤眉弄眼,村长咋没来?
李越表示这次的项目覆盖了附近四五个村子,盘子就这么大,这个村多了就意味着那个村少,常远怕各村村长在投资人跟前说三道四干扰项目进行,就没让人跟。
一辆黑色轿车开进村口,后座率先走出来一个身穿灰色风衣的瘦高身影,待他走近两步,李澄澄在心里吹了一声流氓哨。仔仔细细打量着他,这小脸,这鼻梁,这细腰,啧啧,这不是男模吧。
边睿瞥到了旁边那个女孩一直盯在自己身上的目光,几不可察的皱了皱眉,与常远和李越打了个招呼。
李越也把李澄澄介绍给他们,还说昨天中午的饭馆就是李澄澄家的。
“是你啊,爱哭的小姑娘,”边睿身后站着的年轻男人笑着开口跟李澄澄打招呼。
李澄澄这才把眼睛从边睿身上撕了下来,朝他右后方看,竟然是自己失恋后从市里回家时打到的顺风车司机。
当时她一时情绪上头哭的稀里哗啦,这大哥一边开车一边手忙脚乱的安慰了她一路。
李澄澄尴尬的扯了扯嘴角,“呵呵,是你啊,好心的大哥。”
“别说你不哭的时候还挺好看,我叫宋柯,叫我宋哥就行,”宋柯十分自来熟,也让李澄澄心里轻松不少。
边睿一行还有一个看起来三十出头看起来利落干练的评估师叫郑妍,宋柯则是边睿的助理。
一行人走在通往村里的水泥路上,宋柯鬼鬼祟祟的凑到李澄澄身边,小声说,“澄澄,你坐我顺风车的事情一定要保密,别让我老板知道。”
“怎么?你们公司不让赚外快?”
宋柯一脸羞愧,嘟囔道,“不是,因为我开的是老板的车。”
李澄澄噗嗤一声笑出来,这大哥也太有才了,开老板的车赚自己的钱。
“我不是为了赚钱,就是开车路上很无聊嘛,顺路接个人还能聊聊天解闷。但是我老板有洁癖的,千万不能让他知道。”
李澄澄憋着笑点点头表示自己会保密的。
边睿跟常远一路聊着,瞥到自己的助理跟那个眼神奇怪的姑娘偷偷摸摸的凑在一起,嘴角下拉,沉声问宋柯在聊什么,宋柯只能硬着头皮瞎编说在讨论李澄澄家的菜色。
边睿板着脸评价道,“口味还行,没什么特色,做做周边游的农家乐还行,吸引不了中高端消费人群。”
李澄澄听完脸都要耷拉到了地上,这人可真能装啊,高贵个什么劲呢。
但她不能拆堂姐和常叔的台,呲着牙笑笑,“我们就是普通农村人,当然比不上您这种高端人。”之后不看边睿反应就低头调手里的相机。
常远笑着打圆场把话头岔开,两人又继续聊着村里的布局和老民居的情况。
大岚村东边还保留了挺多老房子,石墙灰瓦,古色古香。得益于村子占地面积大,很多村民建新房子时直接在空地上起房子,把老房子都保留了下来。
其中有一条很清澈的小河,从东向西流淌着,小河边栽种了很多白杨,李澄澄爷爷奶奶的老房子就正对着河岸。
这几年旅游的风很大,附近的村镇都做了一些尝试,河边还有城里人开的一家咖啡馆和一家民宿,生意可见十分惨淡。
常远边走边给边睿介绍,李越作为本村人最了解情况,也适时地做补充。
这些老房子,村里一直想要统一规划后自己改造,这样村民们也能自己开民宿增加一份收入,但这几年镇里做的一些旅游宣传都收效甚微,镇里没有资金开发,村民们看不到收益也不想自己投资改造。
“由村民自己运营民宿,住宿环境和服务质量参差不齐,很难抬高房价,统一租给我们是最好的选择。”边睿听到他们的诉求后,直截了当的说。“而且御景山庄那边未售出的别墅和住宅,我们也会改造成度假酒店,到时你们没有任何竞争力。”
常远只能表示后期规划时希望能以改造为主,不要破坏太多原来的建筑。
郑妍把这些都记录了下来,并表示这些房子是否能改造还需要后续建筑公司专业人员还做评估,他们设计时一定会以适当的改造为主。
一行人把这些老民居区都转了一遍,又去参观村子中间那棵千年古槐。那棵古槐种植于宋代,高10米左右,粗四米多,树冠直径10米左右,树龄大概有1000年,是林业局挂牌保护的珍惜古树。
槐树的枝叶郁郁葱葱,夏天时很多村民都会在树下乘凉,李澄澄的奶奶也会拿着玉米皮和麦秸秆坐在树下,一边忙活着手里的草编,一边跟老姐妹聊天。
村子之前想要发展旅游时也做过古树的宣传,奈何周边实在没什么配套的游乐设施,产生不了什么经济效益。
村子里转完,边睿提出要去村子的农田和山上看看,还不想开车,嫌车速快,要走着慢慢看看。
听到这个要求,在场三个当地人都是一愣,要知道现在这个时代,连李澄澄那七八十的爷爷下田干活时也会骑电动三轮车,愿意走着的人真不多了。
李澄澄低头看了眼常叔脚上蹭亮的皮鞋,挠了挠头,不忍心的开口,“常叔,你年纪大了,要不就先回镇上去吧,我跟越姐带他们逛。”
常远原本还想反驳他年纪哪有那么大,眼睛看向周围几座山,及时打起了退堂鼓,“好啊,边总,我这腿关节炎,接下来就不方便奉陪了,麻烦她们俩姐妹带你们去转转。”
边睿礼貌的表示理解,目送常远离开,然后开口道,“那咱走吧。”
李澄澄说,“我们村平地上的田只有村口往北那一片,刚刚来的时候已经见到了。其他的果园之类的,都在山上,北山西山和南山,咱今天都要去吗?”
宋柯笑呵呵的问,“那你们没有东山?”
李澄澄翻个白眼,“我们东边的山就是云灵山,我还小的时候就承包出去了,不是又刚转给你们吗?”
云灵山原本是大岚村的,山上多石头不利于种植,山形是南北两侧的山体夹着一道山谷,本地一直有传说王阳明曾在山谷里悟道,还有一些石刻保留。在很多年前就有人承包里云灵山开发景区,在山上盖了一些道观,但经营情况一般,今年初就转手了。
“都去吧,先去大概看一下你们这边农作物的种植情况和野生植被。”这时边睿开了口。
李澄澄不是很理解,大领导不是应该坐在办公室看别人画好的图纸或者模型就行了吗?没听说过还有翻山越岭自己看的。
好吧,既然你自己想看,那就尊重你。
李澄澄弯腰紧了一下鞋带,点点头,“咱们现在站的这条路,顺着往南都能到南山,先去那边吧。”
上山的路虽然是土路,偶尔有石块,但是步行还是很顺畅的,李越边走边介绍,有些农作物她看不太出的,就由李澄澄补充。
同时李澄澄没忘记自己的本职工作,手里举着运动相机,一会儿拍全景,一会跑到田边拍特写,致力于拍下每种作物的生长时刻。
现在只有桃花和杏花开了,大岚村的南山相对来说地势比较平缓,山脚有溪流经过,所以种的果树不是很多,附近的田地一般都被留作菜地或种一些粮食作物,自家吃的玉米、花生、大豆之类的。
种的早的田里已经冒出了一些小小的绿叶,还有一些地空着,是因为还没有到播种的时节。
还有河边那一大块空地,那家人这几年通常是在那种大蒜或者大姜拉去城里卖,行情还不错。
宋柯看李澄澄对村里的农田这么了解,激动地问,“澄澄,你是一直在村里种地吗?怎么知道的这么清楚?”
李越笑笑,说,“澄澄从小就经常跟着干农活,亲戚家有活她在家时也会去帮忙,热心又能干。”
边睿闻言挑了挑眉头,这丫头看起来就怪里怪气的,竟然还有勤快朴实这种美好品质。
正说着,李澄澄快步走到溪流边的一个田埂上,从自己挎的大帆布包里掏出一个塑料袋和一把很小的铲子,把运动相机放在旁边就铲了起来。
李越跟上前看堂妹在挖什么,李澄澄揪起一把叶片还很细嫩的野蒜给她看,笑的眼睛弯弯,“我就猜到能挖到野菜,所以带了工具。”
李越回头看了看边睿三人,压低声音,“以后再挖行吗,别让人等着。”
“姐,你先带他们往前走,来都来了,哪有不挖的道理,而且挖野菜没准也能成为咱的一个体验项目,这玩意挖起来多上瘾啊。”
李越想跟边睿说先往前走,没想到宋柯也凑到李澄澄跟前蹲了下来,问这是什么菜,他也想体验一下。李澄澄把小铲子交给他,指导他挖野蒜。
郑妍也走过来,拿出手机拍了一下野蒜的照片,还用搜索软件识图看了一下植物图鉴。
挖完继续往前,到了有些坡度大的地方,前面是被铁丝网围住的围墙,中间一道同样是铁网的门,李越说,“这是成阳哥承包下来建的养鸡场,全部是散养的走地鸡,大概养了几百只吧,要进去看看吗?”
边睿听完皱了下眉,宋柯想到老板的洁癖,进去鸡飞狗跳的养鸡场不得发疯,赶紧拒绝,说以后建设起来餐厅,可以再来谈合作。
“那咱就去西山吧,”李澄澄开口道。南山对她来说就是小土坡,还是西山好玩一些。
顺着来时的路下了山,又从村里向西走,走到最西头还没到山脚的地方,有三排蔬菜大棚,正坐在门口给来采摘的客人结账的中年阿姨热情的喊住李澄澄和李越。
“越越、澄澄,你们去哪啊?”
“宝婶,我们去西山看看”,李澄澄也笑着答话。
宝婶用小竹篮端了几个西红柿过来,“先吃个西红柿解解渴吧。”
李澄澄也不假客气,今天出门确实忘带水了,笑着道了谢,把西红柿都拿到水龙头下面洗了,分给他们几个人。边睿从口袋掏出纸巾仔细的擦了一遍才吃了一口,李澄澄看到他那个讲究样子就有一点无语。
胖婶棚里种的是草莓西红柿,酸甜可口,汁水还足,李澄澄大口啃着,熟络的跟胖婶聊最近的生意。
“这个西红柿卖的好,哪怕不来人采摘,我去收购的市场也能卖掉,黄瓜不太行。今年冬天那个棚要不然还是换回草莓。”
“你不是说草莓去年价格太低,唉,马家村那边有在大棚里种火龙果的,要不咱也试试?”
胖婶赶紧说,“我打听了,那个火龙果,全是靠卖给城里来采摘的人,都没有收购的,万一没人来摘,那不就白种了。”
李越听了也叹气,早些年附近这些村子几乎全都种苹果,但这两年苹果销量缩减,价格一年比一年低,农资肥料价格却越来越高,冷库里每年都有积压的苹果。
最近几年慢慢也有村民换成其他的作物,但是没有像苹果一样的大收购商,并不敢大规模种植,生怕靠自己卖不掉。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