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我家的在编□□ > 第10章 成功上岸

第10章 成功上岸

五月的北京,杨絮飘飞如雪。李哲站在省直机关驻京办事处的公示栏前,目光紧紧锁定那张红头文件。当他在拟录用人员名单中看到自己的名字时,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仿佛将这半年来所有的紧张与期待都融在了这一口气中。

“恭喜啊,李科长!”身后传来刘小川熟悉的调侃声。他一把搂住李哲的肩膀,另一只手指着公示栏上自己的名字,“看!咱们又成战友了!”

两人相视而笑。此时,李哲的手机开始不停震动,备考群里已经热闹非凡。赵明远虽然未能上岸,却第一时间发来祝福:“今晚必须庆祝!我请客!”

最让李哲意外的是陈璐的消息:“我也调剂成功了!某部委下属事业单位,以后还在一个系统呢!”

回学校的路上,李哲特意去花店买了一束向日葵。推开林薇工作室的门时,她正对着电脑屏幕皱眉。

“林大艺术家,有什么烦心事吗?”李哲将花藏在身后。林薇头也不抬:“客户又改需求了...说要更‘元宇宙’一点,我都不知道什么叫更元宇宙...”

李哲轻轻将花递到她面前:“那先庆祝一下?我上岸了。”林薇猛地抬头,眼睛瞬间亮了:“真的?太好了!”她跳起来抱住李哲,差点碰倒桌上的数位板。

但很快,她的眼神又黯淡下来:“可是...你要去省里工作了?”“嗯,某省发改委。不过先要下基层锻炼两年。”李哲注意到她的表情,“怎么了?”

林薇拉着他走到电脑前:“故宫数字博物馆项目给我发正式offer了,为期三年。”屏幕上的offer letter闪着金光,薪资待遇远超应届生平均水平。

两人一时相顾无言。半年前的分歧再次浮现,但这次他们都成熟了许多。

最后还是林薇先开口:“这次不能再让你为我牺牲了。你去省里,我留在北京,我们可以...”

“周末高铁很方便。”李哲接话,“而且你不是经常出差采风吗?可以顺便来看我。”

林薇眼睛一亮:“对哦!你们省可是文化大省,正好去采风!”两人相视而笑,这次的笑容里多了份理解和包容。

庆祝宴设在中关村的一家火锅店。赵明远果然兑现承诺,包了个大包间。不仅备考班的同学来了,连周教授也特意赶来。

“今天不讲课,只喝酒!”周教授难得地放开,“你们是我带过的最特殊的一届,经历了疫情,经历了线上面试,你们都成长了!”

酒过三巡,刘小川红着脸说:“说实话,我到现在还像做梦一样。记得第一次模考我才考了110分...”

“那你后来怎么追上来的?”陈璐问。“因为李哲啊!”刘小川搂住李哲的肩膀,“这家伙天天拉着我刷题,我想偷懒都不行!”

赵明远虽然未能上岸,却显得很豁达:“我拿到了一家智库的offer,做政策研究。说不定以后还能给你们提供咨询呢!”

周教授听着学生们聊天,突然感慨:“你们知道公考最公平的地方在哪里吗?不是题目,不是流程,而是给了每个人改变命运的机会。”他指着在座的人,“有小城市来的,有农村来的,有985的,也有普通高校的...但在这个考场里,你们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这话让大家都沉默了。李哲想起培训班里那个坐轮椅的考生,后来听说他也考上了某残联的岗位。

饭后,年轻人意犹未尽,又转战KTV。刘小川抢着话筒唱《追梦赤子心》,跑调得厉害,但每个人都跟着合唱。

李哲被推上台唱《阳光总在风雨后》,他看向台下——林薇正和陈璐说笑,赵明远在点歌屏前手忙脚乱,刘小川还在声嘶力竭地吼着...

这一刻,他忽然无比清晰地意识到:这个充满奋斗和友情的夏天,将会成为他一生中最珍贵的记忆。

第二天,李哲带着录取通知书回老家。高铁驶过华北平原,麦浪金黄,正是收获的季节。

父亲早早等在村口,见到他第一句话是:“你妈准备了一桌子菜,全是您爱吃的!”母亲果然做了一大桌菜,还破天荒地开了瓶红酒:“我儿子有出息了!”

饭后,父亲拉着李哲在村里转悠。变化太大了——水泥路通到了每家每户,垃圾分类箱整齐摆放,甚至还有了快递服务站。

“这都是乡村振兴的成果。”父亲指着远处的温室大棚,“我现在在那帮忙,一天一百五呢!”

最让李哲惊讶的是村委会有了大学生村官——是个活泼的女生,正在教老人们用智能手机上网。

“李哥是吧?常听叔叔提起你!”村官小陈热情地介绍,“我们现在搞数字乡村建设,正缺您这样的专业人才!”

李哲心里一动。他原本以为基层工作就是写写材料,没想到已经这么现代化了。

晚上,高中同学听说他回来了,非要聚会。在县城的KTV里,同学们的变化让李哲惊讶——当年调皮捣蛋的王涛现在做了电商,把本地特产卖到了全国;文静的学习委员张莉考上了教师编,在镇中学教书...

“就剩你了哲子!终于也有着落了!”王涛举杯,“以后当了大官,别忘了老同学!”

李哲连忙摆手:“什么大官,就是个小科员。”“那不一样!”张莉说,“你是从咱们这儿考出去的,代表的是希望!”

这句话让李哲沉思良久。他想起周教授说的:公考给了普通人改变命运的机会。而他,正在成为这种改变的见证者和参与者。

回北京的前一晚,李哲和林薇视频。她正在收拾工作室,准备搬去故宫提供的办公区。

“你看!”她举起一个相框,里面是两人在雄安的合影,“我要把这个放在新办公桌上。”李哲心里暖暖的:“我也要带一张去单位。”

“对了,告诉你个好消息。”林薇神秘地眨眨眼,“我的项目需要各地采风,第一个点就定在你们省!”两人隔着屏幕击掌,仿佛已经看到了未来的美好时光。

离京前夕,李哲特意去培训教室看了看。空荡荡的教室里,桌椅依旧整齐排列,黑板上还残留着申论写作要点。

他一个人坐在曾经的位置上,回想这半年的点点滴滴:刷过的题海,写过的范文,模拟过的面试...每一个奋斗的日夜都历历在目。

手机响起,是录用单位发来的邮件:报道时间、地点、注意事项...最后一句是:“欢迎加入为人民服务的行列!”

走出教学楼时,夕阳正好。李哲在门口遇到来取东西的周教授。

“要走了?”周教授问。“明天的高铁。”周教授点点头:“记住,考试容易,做人难。以后在工作中会遇到更多考验,但只要你记得为什么出发,就不会走偏。”

“谢谢老师这半年的教导。”“不是我教导你们,”周教授微笑,“是你们让我看到了国家的未来。”

最后告别的是宿舍兄弟。刘小川考回了成都,张猛去了深圳,赵明远留在北京。四个人最后一次在宿舍吃泡面,约定每年都要聚会。

“别忘了咱们的约定!”刘小川红着眼睛说,“谁先结婚,其他人当伴郎!”“谁先当处长,要请客!”赵明远补充。“谁先犯错误,其他人要骂醒他!”张猛说得最实在。

高铁站里,李哲和林薇相拥告别。“下周我就去采风!”林薇说,“你要带我吃遍当地美食!”“保证完成任务!”李哲立正敬礼。

列车启动时,李哲看着窗外飞速后退的北京城。四年前,他怀着憧憬来到这里;四年后,他带着使命离开。

手机里,备考群改名为“人民公仆交流群”。刘小川发了张办公室照片:“报到第一天!”陈璐分享着培训心得。每个人都在新岗位上开始了新生活。

李哲打开笔记本,写下第一行字:“2020年6月15日,赴任途中。从今天起,我不是为自己而活,而是为信任我的人们而活...”

车窗外,田野如画,村庄如诗。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无数个像李哲一样的年轻人正在走上岗位,将自己的理想融入时代洪流。

列车穿过隧道,光明重现时,李哲看到远处山坡上“乡村振兴”四个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他微微一笑,知道自己的旅程,才刚刚开始。

抵达省城那天,天空飘着细雨。李哲拖着行李箱走出高铁站,一眼就看到举着接站牌的发改委同事。对方是个三十来岁的科长,热情地帮

单位安排的宿舍在老城区,是一套六十平米的老式两居室。李哲简单收拾后,就接到通知要参加第二天的新人培训。培训会上,他见到了同期入职的二十多个新人,有来自名校的选调生,也有基层考上的“老兵”,大家互相交换着联系方式。

“记住,”人事处长在结业讲话时说,“你们现在都是公务员队伍的新鲜血液,但更重要的是要成为群众的贴心人。”这句话让李哲想起周教授的教诲,默默记在了笔记本上。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狩心游戏

朕真的不会开机甲

出格

北岛长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