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我家的在编□□ > 第5章 理想与现实的碰撞

第5章 理想与现实的碰撞

2018年的春天,人大校园里的海棠花盛放如荼,然而毕业季的焦虑已如无形的雾霭,悄然笼罩在每个大四学生的心头。

李哲变得比往常更加忙碌。除了撰写毕业论文,他还在备战选调生考试,每天在图书馆的逗留时间超过十二小时。他的书桌上,《申论宝典》和《行测真题》堆积如山,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地记录着时政要点。

林薇则全神贯注于毕业创作。她的装置艺术项目《像素中国》入选了全国美院毕业生联展,每天在央美的工作室里熬夜打磨作品。那是由一千个手机屏幕组成的中国地图,每个屏幕播放着普通人记录的日常生活短视频。

他们已经两周没有好好见面了,只能通过微信简短交流。通常是林薇深夜发来作品进展的照片,李哲则在早晨回复一句“很棒,注意休息”。

直到四月初的一个周五,林薇终于完成了作品的主体部分,硬是把李哲从图书馆拉了出来:“再学下去就要成书呆子了!陪我去看那个很火的沉浸式艺术展。”

在地铁上,李哲仍在刷时政题库。林薇夺过他的手机:“拜托,休息一下好吗?你都瘦了。”

李哲揉了揉太阳穴:“选调生考试竞争太激烈,今年我们学校的报名人数比去年多了40%。”

“为什么非要考选调生呢?”林薇终于问出了憋在心里好久的问题,“以你的成绩,保研或者去企业都很有优势啊。”

李哲望着窗外飞驰而过的广告牌:“记得大一时我们去平谷调研吗?那次对我影响很大。我觉得...基层才是最能实实在在做事的地方。”

林薇沉默了一会儿:“但我听说基层很辛苦,工资也不高。而且...”她斟酌着用词,“体制内会不会太束缚你的发展?我记得你以前说过想参与制定政策,在基层能实现吗?”

“政策制定离不开基层经验。”李哲回答得很坚定,“而且现在的基层和以前不一样了。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后,农村正是需要年轻人的时候。”

展览馆里,他们穿梭在光影交织的艺术空间中。在一个名为《未来城市》的展区,AI根据观众的脑电波生成理想城市的模样。李哲生成的是一座智慧生态小镇,而林薇的则是充满艺术装置的创意之都。

“看,这就是我们的区别。”林薇指着两个截然不同的画面,“你追求的是有序、高效、普惠,我追求的是自由、创意、个性。”

李哲认真地看着她:“但这不矛盾啊。美好的社会既需要秩序,也需要艺术。”

看完展览,他们在世贸天阶找了家咖啡馆。夜幕降临,巨大的天幕上开始播放星空影像,仿佛整个银河系倾泻而下。

林薇搅拌着拿铁上的奶泡,突然说:“我拿到深圳一家艺术机构的offer了。”李哲愣了一下:“什么时候的事?”“上周。他们做数字艺术孵化,很有前景。总监说,深圳是创新之都,比北京更适合年轻人发展。”她抬起头,“他们...也希望我能去。”

李哲沉默了很久。远处天幕上,流星划过虚拟的夜空。“所以你已经决定了?”“还没有。”林薇轻声说,“但我希望...你能和我一起去。深圳也有公务员考试,以你的能力肯定能考上。而且那边改革力度大,说不定更有发展空间。”

李哲望着杯中晃动的咖啡:“我去过深圳实习,确实很有活力。但是林薇,我想去的地方是农村,是那些还没有发展起来的地方。”

“为什么非要选择最艰苦的路呢?”林薇的声音有些激动,“我们可以一起在深圳奋斗,买房子,成立工作室。你考深圳的公务员,我做艺术项目,这不也很好吗?”

“是很好。”李哲点头,“但那不是我最想做的事。”

两人之间第一次出现了长时间的沉默。天幕上变换着不同的星系,咖啡馆里流淌着轻柔的爵士乐。

最后还是林薇先开口:“你还记得我们大二时讨论过的那个话题吗?最好的时代是变化触手可及。可是李哲,变化不一定要用牺牲个人幸福来换取啊。”

“这不是牺牲。”李哲认真地说,“这是我想要的价值。你看——”他打开手机,给她看一张照片:平谷那个返乡创业的小陈的朋友圈截图。照片上,小陈的民宿扩建了,还带动了五户村民一起创业。

“因为他们的成功,让我觉得自己的选择有意义。”林薇看着照片,眼神柔软下来:“我明白你的理想。可是...异地恋很辛苦的。如果你去基层,我在深圳,可能半年都见不了一次。”

“现在交通很方便,高铁朝发夕至...”“那不一样!”林薇打断他,“生活不是靠高铁连接的。我需要的是每天能分享的温度,而不是手机里的问候。”

又是一阵沉默。邻座的情侣在甜蜜地分享蛋糕,对比着他们的僵局显得格外刺眼。

李哲轻轻握住林薇的手:“给我三年时间。让我去基层锻炼三年,如果确实没有发展,我再考虑其他选择,好吗?”

林薇的眼眶红了:“为什么一定要用我们的感情来赌一个不确定的未来呢?”“不是因为不确定,”李哲一字一句地说,“而是因为太确定——我确定这就是我想走的路。”

天幕上开始播放航天员从太空看地球的影像。那颗蓝色的星球在黑暗中静静旋转,国界消失不见,只剩下文明的光点在闪烁。

林薇忽然说:“你看,从太空看地球,根本分不清哪里是城市,哪里是农村。为什么你非要执着于某个具体的地方呢?”

“正因为从太空看都一样,才更要让每个地方的人都过上好生活。”李哲回答。

这句话让林薇怔住了。她想起第一次见到李哲时,那个在图书馆一丝不苟整理书籍的男生;想起在平谷农村,他认真记录每家每户情况的样子;想起他为了一个治理方案在实验室熬通宵的背影...

她终于明白,这种执着不是一时冲动,而是他骨子里的特质。

“我有点乱。”林薇站起身,“我们先回去吧。”

回学校的路上,两人一路无言。在地铁站分别时,林薇突然抱住李哲,把脸埋在他胸前:“我不是不支持你的理想,我只是...害怕距离。”

李哲轻轻拍着她的背:“给我一点信心,也给我们一点信心。”“那你要答应我,不管去哪里,每天都要视频。”“好。”“每周都要写邮件,像以前那样手写。”“好。”“每年都要一起旅行,不管多忙。”“好。”

林薇破涕为笑:“你怎么什么都说好?”“因为这些都是我应该做的。”李哲认真地说。

那天晚上,李哲在日记本上写道:“2018年4月15日。今天差点失去最重要的东西。理想很珍贵,但爱也是。也许真正的成长,不是坚持自我,而是学会在坚持与妥协之间找到平衡。”

与此同时,林薇在工作室对着未完成的作品发呆。她打开那个叫《像素中国》的地图,找到平谷区的位置——那里还缺一个视频。她想了想,开始剪辑去年去农村调研时拍的素材:李哲和村民聊天的侧影,孩子们奔跑的脚印,夕阳下的农田...

最后,她在画面上加了一行字:“所有的远方,都从脚下开始。”

夜深了,北京城依旧灯火通明。这座城市见证过太多理想与爱情的碰撞,有的双输,有的双赢,而更多的,是在碰撞中找到新的可能。

林薇最终给深圳那边回了邮件:“非常感谢您的认可,但我可能更适合留在北京发展。”她没有告诉李哲这个决定。有些选择,需要时间证明对错。

而李哲在睡前收到一条微信,是林薇发来的:“刚才查了数据,深圳公务员录取率是1:87,某省选调生是1:53。从概率学上看,你还是考选调生比较划算。加油:)”

他对着手机笑了。这就是林薇式的妥协与支持——用数据说话,但末尾不忘加个笑脸。

窗外,海棠花瓣在夜风中悄然飘落。这个春天,注定要在理想与现实的碰撞中,找到新的生长方向。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狩心游戏

出格

北岛长夜

我在虫族监狱写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