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我家的在编□□ > 第7章 备考联盟

第7章 备考联盟

2019年的初秋,北京城还残留着夏日的余温,但公务员考试培训的热度已经提前进入了白热化阶段。李哲站在中关村一栋写字楼前,仰头望着“公考联盟”的巨大招牌,深吸了一口气。

“李哲!这边!”刘小川在门口挥手,他比暑假时瘦了些,但精神抖擞,“就知道你也会来这个班。”

培训教室比想象中还要拥挤。两百多个座位密密麻麻地排开,几乎座无虚席。空气里混合着打印资料的油墨味和年轻人的汗味,每个人面前都堆着厚厚的参考书。

“这阵仗...”李哲咋舌,“比高考还夸张。”

“那可不!”一个熟悉的声音从后面传来。赵明远戴着墨镜,拎着咖啡走过来,“今年国考报名人数又创新高,平均竞争比68:1。咱们这个班是北京通过率最高的,自然爆满。”

李哲惊讶地看着他:“你不是要去约翰霍普金斯吗?” “延期一年。”赵明远推推墨镜,“突然觉得,也许在国内做点实事更有意义。”

上课铃响,一个四十多岁、精神矍铄的男子走上讲台。他就是传说中的“公考名师”周教授。 “同学们!”他的声音洪亮有力,“从今天起,你们就要开始一段艰苦的旅程。但记住——你们备考的不仅是场考试,更是对未来职业生涯的预备!”

第一堂课是申论。周教授在黑板上写下两个大字:“格局”。 “申论不是作文比赛!”他敲着黑板,“要站在公务员的角度思考问题。什么是格局?就是跳出个人视角,站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看问题。”

他展示了一道真题:关于老旧小区改造。 “普通人看到的是停车难、环境差。你们要看到什么?”周教授目光扫过全场,“要看到城镇化进程中的存量更新问题,看到基层治理创新,看到民生保障与经济发展的平衡...”

李哲飞快地记着笔记。这些角度是他自学时从未想过的。

课间休息时,三人挤在走廊上喝咖啡。 “感觉怎么样?”刘小川问。 “比想象中难。”李哲实话实说,“不是知识难,是思维方式的转变难。” 赵明远点头:“所以我报了这个班。自学容易走偏。”

第二天行测课更是震撼教育。速度与准确度的双重压力下,教室里只剩下笔尖划过答题卡的沙沙声。 “时间到!”老师按下秒表,“正确率不足60%的站起来。” 将近一半人站了起来,包括李哲。

“行测不是考你会不会,是考你快不快!”老师严厉地说,“从今天起,刷牙时背公式,吃饭时练推理,上厕所时记常识!要把解题变成肌肉记忆!”

真正的考验在周末模考。三百人的大教室,完全模拟考场环境。当李哲看到自己的第一次模考排名——第87名时,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正常!”刘小川拍拍他,“我第一次模考排一百开外呢。这东西得练。” 赵明远倒是考了第9名,但他一点也不满意:“错了三道不该错的资料分析。”

最让李哲意外的是,他在培训班遇到了林薇的高中同学陈璐。她辞去了外企的工作来备考。 “996太累了,想找个稳定点的工作。”陈璐苦笑,“没想到备考比996还狠。”

渐渐地,培训班里形成了各种“联盟”:有“晨读团”每天六点占座背书,有“刷题组”互相监督每天做够五百题,还有“面试圈”对着练结构化面试。

李哲和几个同学组成了“申论研讨组”,每周末一起分析时政热点。他们发现,公考培训不仅是应试,更是对国情政情的系统学习。

“你们看这个数据——”赵明远在某次研讨会上展示图表,“2012年到2019年,中央财政扶贫资金增长了三倍,但贫困人口减少速度更快。说明什么?” “资金使用效率提高了?”有人猜测。 “不止!”李哲接口,“还有精准扶贫的作用——钱用在了刀刃上。”

这种讨论常常持续到深夜。有时保安来催,他们就转战到24小时快餐店继续。在那些夜晚,李哲真切地感受到一群年轻人如何在对国家发展的思考中快速成长。

压力最大的时候是国庆前后。培训强度加大,模考频率增加,很多人开始出现焦虑症状。

李哲第一次见到有人哭着冲出考场——一个女生因为行测来不及涂答题卡,五十多题全部作废。 “这很正常。”心理辅导老师说,“公考不仅是智力竞赛,更是心理战。”

十一月初,李哲自己也差点崩溃。连续三次模考排名下滑,申论总是差几分上不了70线。那天晚上,他一个人在教室待到凌晨。林薇突然视频来电:“猜你在加班,给你点了个夜宵。”

半小时后,外卖小哥送来热腾腾的饺子和一张纸条:“吃饱才有力气改变世界哦~”

最让人感动的是同学们之间的互助。当刘小川因为家里出事差点放弃时,大家偷偷帮他整理了所有错题集;当赵明远申论遇到瓶颈时,李哲陪他一字一句修改范文;当陈璐面试练习总是紧张时,大家轮流当考官给她模拟。

“我们不是竞争对手。”周教授在一次课上这样说,“公务员队伍需要的是合作者,不是竞争者。你们现在的互助精神,就是未来工作中最需要的品质。”

考前最后一周,培训班的氛围变得凝重而悲壮。很多人明显瘦了一圈,眼里布满血丝,但眼神却格外明亮。

最后一堂课,周教授没有讲题。他给大家放了一段纪录片——关于不同岗位的公务员日常工作:海关关员在查验进出口货物,基层干部在走访贫困户,外交官在国际会议上据理力争...

“记住,”视频放完,周教授动情地说,“你们备考不是为了一个铁饭碗,而是为了获得一个参与国家治理的机会。无论考上与否,这段经历都会让你们更懂中国。”

考试前一天,李哲收到一个快递。是林薇寄来的“加油包”:里面有各种考试文具、能量棒,还有一本手工相册。第一页是她画的李哲在培训班学习的场景,配文:“你奋斗的样子,就是□□的样子。”

凌晨四点,李哲突然收到赵明远的微信:“紧张得睡不着。” 很快,群里其他几个人也回应:“同样。” 于是视频会议打开,六个人隔着屏幕默默陪伴。没有人说话,只是偶尔有人举起咖啡杯示意。

天快亮时,李哲突然说:“你们记得周老师说的那句话吗?” “哪句?” “公考之路,重要的不是终点,而是沿途看到的风景和同行的人。” 屏幕里,六张疲惫的脸都笑了。

考场外,人山人海。李哲看到有父母陪着来的,有恋人送考的,还有挺着大肚子的孕妇考生。进考场前,他回头看了一眼——刘小川对他比大拇指,赵明远在做深呼吸,陈璐在检查文具...

铃声响起的瞬间,李哲突然感到前所未有的平静。他想起培训班的日日夜夜,想起那些挑灯夜战的日子,想起同伴们的笑脸。

笔尖划过答题卡的那一刻,他仿佛看到的不是一道道试题,而是一条正在展开的道路——这条路通往无数个需要年轻人的地方,通往这个时代最真实的现场。

交卷铃响,李哲长长舒了口气。不管结果如何,这段备考经历已经让他收获了比一个职位更重要的东西——对国家治理的深刻理解,和一群志同道合的同行者。

走出考场时,夕阳正好。他拿出手机,在备考群里发了一句: “无论结果如何,很高兴与你们同行。”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狩心游戏

朕真的不会开机甲

出格

北岛长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