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我是替女主背锅的堂姐 > 第22章 第 22 章

第22章 第 22 章

清茗轩雅间内,茶香犹在,烛火微晃。那一声“合作愉快”的盟约落下,空气中弥漫的却并非全然是轻松,而是一种沉甸甸的、交织着风险与希望的凝重。

苏瑾回到疏影院时,已是夜深。她没有丝毫睡意,立刻铺纸研墨,就着跳跃的灯焰,开始草拟那份关乎瑾绣坊未来的契约。条款需得极其缜密,既要满足谢砚提出的利润与份子要求,又必须最大限度地保障她对绣坊的绝对控制权,杜绝任何被蚕食鲸吞的可能。

她逐字推敲:

“谢砚公子,享有瑾绣坊三成纯利分红之权,此分红仅限源于其引荐之宫廷及三品以上官员府邸订单……”

“谢砚公子,占有瑾绣坊三成份额,此份额仅为分红凭证,不涉绣坊日常经营、人事任免、图样设计、原料采购等一切具体事务,东家苏瑾拥有一切最终决定权……”

“双方契约由永嘉长公主殿下见证,契成之日,谢砚公子需助瑾绣坊获得首份宫廷定制订单,并确保内务府撤销‘收归官办’之议……”

“若谢砚公子未能履行上述义务,或意图干涉绣坊经营,此契约及份额约定即刻作废……”

条款清晰,权责分明,几乎堵死了所有谢砚可能借机渗透的路径。苏瑾写完后,又反复看了几遍,确认无误,才小心吹干墨迹,收入匣中。这是一场赌博,她必须将规则定得对自己尽可能有利。

次日,苏瑾通过青黛,将契约草稿并一封言辞恳切的信,送到了永嘉长公主府上,恳请殿下见证。她赌的是长公主对她那份《秋山访友图》的真心喜爱,以及那份对于“匠心”的尊重。

等待回音的日子,苏瑾并未闲着。她深知,即便契约达成,盟友到位,自身若不够强大,一切仍是空中楼阁。她加快了绣坊内部的建设。

她正式设立了“瑾绣坊规”的补充条例,明确了绣娘等级晋升制度,依据技艺、工龄、贡献,将绣娘分为学徒、熟手、巧手、匠人四级,每级对应不同的工钱基数和分红比例,极大地激发了绣娘们钻研技艺的热情。同时,她开始着手整理自己改良的绣法,编撰成简易的《瑾绣针法初探》,作为内部培训教材,只在核心绣娘中小范围传授,以此构建技术壁垒。

另一方面,她对原料的掌控也更加严格。所有重要原料的采购,最终决定权必须经她签字画押,入库时需由林绣娘和赵娘子双重查验,并记录在册。她甚至在考虑,是否要秘密筹建一个小型的染线作坊,以彻底掌控核心丝线的来源与品质。

三天后,永嘉长公主府给了回音。严嬷嬷亲自来了一趟疏影院,带来了长公主的口信。长公主并未对契约本身多做评价,只淡淡说了一句:“既是你们双方商议妥当,本宫便做个见证。苏瑾,记住你今日之选择,莫要辜负了你这双手和这份心气。” 随即便在苏瑾呈上的正式契约的见证人一栏,盖上了自己的私印。

这已足够。有了长公主的印记,这份契约便有了超越寻常商业协议的份量。

苏瑾心中一块大石落地,立刻将盖有长公主印鉴的契约副本,让青黛送往砚记。

契约送出的当天下午,谢砚便派人送来了一封短笺和一个小巧的锦盒。短笺上只有四个字:“如君所愿。” 锦盒里,并非金银,而是一枚看似普通的乌木令牌,令牌上只刻了一个小小的“砚”字,触手温润,隐隐带着一丝檀香。

“公子说,” 送东西来的小厮恭敬道,“若遇急事,或需传递紧要消息,可凭此令牌至任何一家砚记商铺,自有人接应。”

这既是信物,也是一种无声的宣告——同盟关系,正式确立。

同盟既成,反击的序幕也随之拉开。

谢砚的动作比苏瑾预想的更快。仅仅过了五日,内务府那边关于“收归官办”的嘈杂议论声,便诡异地低了下去,仿佛从未兴起过一般。取而代之的,是一道经由尚服局下达的、措辞客气的“问询函”,询问瑾绣坊是否有意承接为即将举办的“端阳宫宴”绣制一批宴会所用桌屏、椅披等物,并附上了具体的规制、数量和要求,请瑾绣坊报价。

这不是贡品,却是由宫廷采办、用于宫廷宴会的物品!其象征意义远大于实际利润!这无疑是谢砚运作的结果,是他在履行契约,也是他为瑾绣坊争取到的第一块“敲门砖”!

消息传来,瑾绣坊上下欢腾!林绣娘等人激动得热泪盈眶,她们从未想过,有朝一日,自家绣坊的东西,竟能进入那九重宫阙!

苏瑾心中亦是波澜起伏,但她很快压下激动,召集核心人员,仔细研究那份“问询函”。宫宴用品,规制严格,用料、颜色、纹样皆有定例,不能像以往那般随心创作。但这恰恰是证明瑾绣坊“懂规矩”、“有能力”的最佳机会!

她亲自带队,选用内务府指定的云锦为底,严格按照要求的“五毒”、“艾虎”、“祥云”等纹样,但在针法和细节上,融入了瑾绣独有的渐层晕色和细腻的立体感,使得原本略显呆板的吉祥图案,变得生动鲜活起来。她日夜监督,确保每一件绣品都完美无瑕。

就在苏瑾全力准备宫宴订单时,谢砚再次邀她至清茗轩。

这一次,他带来的不再是危机预警或合作条款,而是一份……礼物。

“苏姑娘,此物,或许是你一直想找的。”谢砚将一个密封的铜管推到苏瑾面前,神色有些严肃。

苏瑾心中一动,隐约猜到了什么。她接过铜管,打开,抽出里面一卷薄薄的纸。纸上记录着几行简洁却触目惊心的信息:某年某月某日,太子府管事张禄,于珍宝阁购得“藕荷色冰丝线”二两,记录在册;同日,苏府大姑娘苏玥房中丫鬟画屏,曾与张禄于茶楼私下会面;贡品房失窃前夜,有巡夜家丁隐约见一身影潜入,身形与画屏相似……

下面还附了一小段证词,是那个曾被苏瑾利用后又发卖了的丫鬟春桃的画押供述,提及曾听画屏醉酒后炫耀,说自家姑娘手段高明,能借他人之力除去绊脚石……

虽然没有直接指向苏玥毁坏贡品的铁证,但这几条线索串联起来,已然勾勒出一个清晰的轮廓,矛头直指苏玥与太子府的某些人有所勾结!

苏瑾握着那几张轻飘飘的纸,指尖却感到千钧之重。这是贡品案的线索!是能彻底洗刷她前世冤屈、将苏玥打入深渊的证据!谢砚果然查到了,而且在她最需要稳固同盟关系的时候,交给了她。

“这些……”苏瑾抬眸,看向谢砚,声音微哑,“公子为何此时给我?”

谢砚端起茶杯,氤氲的热气模糊了他眼底的情绪:“此前时机未到,给了你,恐打草惊蛇,反遭其害。如今你羽翼渐丰,又有盟约在身,这份‘礼物’,或可助你……了却一些旧怨,也让某些人,有所忌惮。”

他话说得含蓄,但苏瑾明白。这份证据,此刻在她手中,已不仅仅是为自己平反的工具,更是一枚可以牵制苏玥、乃至她背后王氏家族及太子府某些势力的棋子。她可以选择公开,也可以选择握在手中,作为谈判或自保的筹码。

“多谢公子。”苏瑾将纸张小心折好,收回铜管,郑重收入袖中。这份礼,太重了。

“不必言谢。”谢砚看着她,目光深沉,“盟友之间,自当如此。只是,如何使用它,还需姑娘自行斟酌。宫廷水深,牵一发而动全身。”

苏瑾点了点头。她明白,现在还不是动用这份证据的最佳时机。端阳宫宴在即,瑾绣坊正处在关键时刻,不能节外生枝。但手握利刃,心中终究多了几分底气。

离开清茗轩,苏瑾走在回府的路上。夕阳的余晖将她的影子拉得很长。她袖中的铜管沉甸甸的,里面不仅装着证据,更装着她与谢砚正式缔结的盟约,以及即将到来的、在宫廷视野下的第一次亮相。

前路依旧莫测,但她的手中,已不再空空如也。契约已定,锋芒暗藏。她将以瑾绣坊为剑,在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中,为自己,劈开一条生路。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西江的船

六十二年冬

狩心游戏

臣妻

貂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