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我在大唐搞建设 > 第23章 曲江流饮诗剑心

第23章 曲江流饮诗剑心

第二十三章曲江流饮诗剑心

开元盛世的春光,似乎格外眷顾长安。曲江池畔,柳丝如烟,碧波荡漾,正是新科进士及权贵子弟们“曲江流饮”、宴游赋诗的好时节。这类聚会,不仅是风雅的娱乐,更是拓展人脉、展示才华的重要场合。

李瑜身为新晋左拾遗,虽非进士出身,但其“制科高第”及近来在朝中的名声,也使他收到了多份请柬。他本无意参与过多应酬,但其中一份来自国子监祭酒的请帖,却让他颇为重视。祭酒在请柬中特意提及,届时会有多位学士、博士及重视文教的宗室到场。

这是一个接触清流文臣、了解学术思想动向的机会。李瑜斟酌再三,决定赴约。

曲江宴上,衣香鬓影,觥筹交错。李瑜一身浅绿官袍,身处众多绯紫贵胄与宽袍文士之间,略显素净,但他气度沉静,举止从容,倒也无人敢小觑。他谨言慎行,多数时间只是倾听他人高谈阔论,偶尔应答,亦能引经据典,切中肯綮,令人不敢因其年轻而轻视。

酒至半酣,按惯例进入了诗文唱和环节。主持人以“春江”、“剑器”为题,请众人赋诗。才思敏捷者已纷纷吟哦出口,或绮丽,或豪迈,引来阵阵喝彩。

轮至一位宗室子弟,其人性情骄纵,素来看不起李瑜这等“幸进”之臣,有意刁难,便倨傲道:“久闻李拾遗诗才敏捷,曾作‘不知园柳’之句,清雅可人。然我辈男儿,当有吞吐天地之志,岂能总效小儿女态?今日既有‘剑器’为题,何不作一首真正有金戈铁马气的诗来,让我等开开眼界?” 言语之间,暗讽李瑜只会写些婉约小品,无丈夫气概。

席间顿时一静,目光都聚焦在李瑜身上。这已非简单的诗文切磋,带着明显的挑衅意味。

李瑜面色不变,心中却是一哂。他来自信息爆炸的时代,脑中库存何止万千?既要“金戈铁马”,又要贴合盛唐气象,还不能过于超前惊世……他略一沉吟,已有计较。

他并未立刻开口,而是缓缓起身,走到临水的栏杆旁,目光仿佛穿越了眼前的繁华,投向了遥远的时空。然后,他转过身,声音清越,却带着一种沉雄的力度,朗声吟道:

“《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诗仅四句,却如巨石投湖,瞬间在席间激起千层浪!

开篇“秦时明月汉时关”,时空交错,意境苍茫辽阔,将边塞的永恒与征战的悲凉渲染得淋漓尽致。“万里长征人未还”,道尽了无数戍边将士的牺牲与家庭的离散,情感深沉。最后两句“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笔锋陡转,豪情迸发,充满了对良将的渴望与卫国靖边的坚定信念!

这哪里是“无丈夫气概”?这分明是吞吐山河、气贯长虹的盛唐之音!其气象之雄浑,格调之高亢,意境之深远,瞬间将在场所有描写春江花月、个人感怀的诗作都比了下去。

席间寂静片刻,随即爆发出雷鸣般的喝彩!

“好!好一个‘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国子监祭酒率先击节赞叹,激动得胡须微颤,“此诗有汉魏风骨,开盛唐气象!李拾遗胸怀韬略,心系边关,真乃诗剑胆魄!”

先前挑衅的那位宗室子弟,面红耳赤,讷讷不能言,彻底被这首诗的气势所慑服。

在场的文士、官员无不叹服。他们这才意识到,这位年轻的左拾遗,其才华远不止于经济实务,在诗文一道,亦有着足以傲视同侪的底蕴与胸襟。此诗一出,李瑜“诗人”之名,将不再仅仅局限于那首《春暮园中偶题》,而是真正跻身于长安一流文士之列。

更有人从中读出了深意:“龙城飞将”何在?是否暗含了对当前边将人选或边防策略的某种期许或隐忧?这使得李瑜的形象,在“能吏”、“直臣”之外,又增添了一层“心怀天下”的光环。

这次曲江流饮,李瑜凭借一首《出塞》,不仅轻松化解了挑衅,更极大地提升了自己的文名与声望。诗与剑,文采与抱负,在他身上得到了完美的统一。许多原本因他出身或行事风格而对他抱有偏见的人,也不得不重新审视这个年轻人。

消息很快传开,就连深居宫中的玄宗皇帝听闻此诗后,也对左右笑道:“这个小李瑜,倒是文武兼资,心思不小。” 言语间,欣赏之意更浓。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还有此等好事?

在全A男团中假装Alpha

狩心游戏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道姑小王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