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历史 > 武则天演绎 > 第4章 登上后位

第4章 登上后位

首先是反武派。反武派以陇关贵族为主,前面提到的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人都是陇关贵族的代表人物。他们为什么强烈地反对武则天称后呢?

要知道这些陇关贵族都是既得利益者,他们更倾向于维护自己现有的利益,而任何政治上的变动对他们而言都意味着不确定性,意味着风险。所以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他们反对武则天称后。

另外一方面,这也是历来皇族的传统。皇后没犯什么错,没有正当理由,不能废后。

所以这些人强烈反对武则天。

接下来再来看看“挺武派”。“挺武派”的人以李义府、许敬宗等人为代表,这些人大多数出身低微,怀才不遇,他们急切地需要支持一个崭新的政治力量登上舞台,从而维护他们自身的利益。因此“挺武派”的人支持武则天上台。

中间派的李蹟又代表什么力量呢?李蹟是军方人物,手握兵权。这样的人本来皇帝就会有所忌讳,一旦李蹟在这种时候明显表现出自己的站队,很有可能得罪了皇帝或是大臣。而且李蹟深知,军队的力量应该留在关键时候使用,至于废后这种小事,他不需要动用自己的力量。而且李蹟本身是个极度圆滑的人,所以他当然不会站对,他要保持中立。

这样一来,三股力量以及这些力量背后的人物就被明显地区分了开来。

现在事情好办了,李治和武则天原本投鼠忌器,现在明确地知道了李蹟不会干预“废后”,武则天和李治都松了口气。

武则天和李治已经明确地知道了是哪些人在跟他们对着干,而且跟他对着干的这些人手里还都是文官,要对付起来简直不要太容易。

于是很快,“反武派”里面的褚遂良就先辈贬官长沙,接着又一贬再贬。

贬褚遂良起到了“杀鸡儆猴”的作用,其他“反武派”的人一看反对武则天没有好下场,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都不敢公开反对武则天了。

这样一来,武则天和李治扫清了“废后”的障碍,准备废除王皇后了。

废除皇后得找个理由啊,于是公元655年10月12日,唐高宗下诏:“王皇后和萧淑妃暗中谋划下毒,废为庶人,她们二人的母亲和兄弟被除名,发配岭南。”

且不管谋划下毒一事是否是真的,总之皇帝要搞这两个人肯定能找到借口。

武则天则在“挺武派”大臣的支持下,由唐高宗下诏书,登上后位。

到此为止,武则天终于实现了自己当皇后的梦想。但野心勃勃的武则天是不会就此收手的。

王皇后和萧淑妃被关到了太极宫,关进了“小黑屋”。

王皇后和萧淑妃不允许出来,只在小黑屋上面挖了一个洞,每日餐食从这个洞送进去。

从原本高高在上的皇后和淑妃如今落魄到如此境地,每天的日子简直生不如死。

王皇后和萧淑妃日夜啼哭,希望唐高宗能回心转意,放她们二人出来。

王皇后和萧淑妃盼星星盼月亮,等啊等,终于等来了事情的转机。

一个月后,唐高宗突然想起了皇后和萧淑妃,内心颇为思念,于是信步来到了二人被关的太极宫。

李治见王皇后和萧淑妃处境如此凄惨,不由得心痛落泪,对着洞口喊道:“皇后、淑妃在吗?”

很快,王皇后哀怨的声音从洞口传来:“我们二人有罪,还如何配得上这种尊称?”

王皇后的话显然是带着怨气的,意思是我们有罪,配不上皇后和淑妃的称号。

但是过了一会儿,王皇后撒了怨气,语气又换成了恳求:“皇上,如果你念及昔日恩情的话,放我们两个出来吧。我们出来之后一定细心革命,重新做人。就把这个院子改为‘回心院’吧,作为一个新的起点!”

李治的性格虽然心软多情,但也是个优柔寡断的人。

落泪归落泪,但一听到王皇后和萧淑妃要出来,李治模棱两可地说道:“我自有安排。”

说完李治就走了,谁也不知道他到底打算怎么安排。

这件事情很快就传到了武则天的耳中——武则天可是擅长搞情报工作,在李治身边安插了不少眼线,李治的一举一动武则天都能很快知道。

所以武则天很快就知道了李治溜达到太极宫去找王皇后和萧淑妃了,而且她还知道了王皇后和萧淑妃这两个人竟然请求李治放她们出来!

这下子可把武则天气坏了,心里忍不住骂,这两个贱婢,至今还不肯消停!

既然你们不肯消停,那就只能让你们帮你们消停了!

于是,武则天立马找到李治,言辞恳切地对李治说道:“皇上,听说您去看皇后和萧淑妃了。您不久前刚刚废除皇后和萧淑妃,现在又去看她们,大臣会怎么想?现在朝廷局势还没有稳定下来,您这样做对我们很不利啊!您想想您这样做对吗?”

李治立刻清醒过来了,他想起了他对付王皇后和萧淑妃是为了打击她们背后的势力,收拢权利,而如今这样做只能显得自己朝令夕改,难以令群臣信服。

他首先是个皇帝,其次他才是个有感情的人。利益在感情面前不值一提。

如此犹豫不决,只会让他和武则天刚刚取得的胜利成果毁于一旦。

于是,李治立马道歉道:“我错了,不如杀了这两个人,永绝后患。”

于是,在李治的授意下,武则天先让人把王皇后和萧淑妃杖责一百大板。

这还不算完,接着她还下令让人砍去王皇后和萧淑妃的手足,把王皇后和萧淑妃扔到酒缸里。下手之狠毒,令人不寒而栗。

王皇后知道死期已至,到死也不保持着贵族的气节,悲怆道:“感谢武昭仪的恩惠,我死在你手里,是我应得的。”

王皇后到死也不肯喊武则天一声“皇后”,凛然赴死。

萧淑妃的情绪就比较激烈了,死前对武则天骂道:“阿武你这个妖孽狡猾的人,等我死了我就变成一只猫,你变成一只老鼠,我要把你活活掐死!”

王皇后和萧淑妃死后,武则天还不解气,又要给王皇后和萧淑妃改姓,把王皇后改姓蟒,意思是王皇后狠毒,像蟒蛇一样;把萧淑妃改姓枭,意思是萧淑妃是一种凶恶的鸟。

后宫其他人见识到了新皇后的狠毒,于是没有敢造次的,后宫稳定了下来。

接着,武则天准备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

在对付王皇后的过程中,武则天亲眼目睹了王皇后的悲剧,没有自己的子嗣下场是何等得悲惨。

王皇后嫁给李治后,多年无子嗣,为了稳固自己的地位,王皇后收养了李治和一个不知名的宫女所生的儿子李忠为太子,希望能借李忠来巩固自己的地位。

现在王皇后已经被杀了,王皇后的养子李忠自然每日战战兢兢,精神压力巨大。

于是李忠主动给李治上疏,表示自己不适合再继续当太子了。

李治收到李忠的请求之后,并不着急废李忠。

改立太子可不是一件小事,不能他一个人说了算,需要有人主动请愿,这样才名正言顺。

武则天的心腹大臣许敬宗立刻领悟到了皇帝的意思,改立太子已经是势在必行,他作为大臣此刻站出来,顺水推舟就可以了,这样既顺了李治的心意,又讨好了武则天,一举两得。

于是,许敬宗上奏道:“皇上,先前是由于皇后没有子嗣,所以让‘彗星’来暂时取代太阳的位置。现在皇后有自己的儿子,您怎么还能继续把‘彗星’放在‘太阳’的位置上呢?而且立太子的事情是国家的根本,现任太子出身低微,心里必然十分惶恐不安,对国家来说是一件祸事啊。虽然我知道我这样说是在挑拨你们父子的关系,您可能会降罪与我,但我还是必须要这么说。”

许敬宗后面的话都是表面措辞,他很清楚皇上根本不会怪罪于他,不仅不会怪罪于他,还会在心里夸他干的漂亮,因为他替皇上说出了心里话。皇上早就有换太子的心思了,只是不便于自己讲,必须有人带头把这个话讲出来。

而许敬宗就站出来当了这个带头人。

唐高宗见现在换太子的时机已经成熟,于是便顺水推舟地说道:“其实李忠早就主动提出要辞去太子的职位了。”

许敬宗马上搭话道:“既然这样,那说明太子是个品德高尚的人,我们更应该成全太子了。”

于是,唐高宗废掉太子李忠,改封他为梁王,武则天的长子李弘被立为新太子。

儿子被立为太子之后,武则天在后宫的地位就更加稳固了。

宫内稳定之后,接下来武则天又把目光瞄向了外廷。

当初她冲刺后位的时候,外廷有一部分大臣支持她,现在这部分大臣要给于赏赐,让所有人看到,支持她武则天是有好处的。

同时,外廷可是有不少大臣反对她,这笔旧账也是时候该清算一下了!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帝少宠妻有点甜

景明春

陆少,请指教

三国:每周签到一个大礼包

嫡女当嫁:王爷的天才小医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