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倒没什么要紧任务,无非是再深挖些电竞行业的资料——毕竟再过两天,秋季赛的战鼓就要擂响了。
“茵姐,你来啦!”周叮音揉着惺忪的眼,指尖还捏着速溶咖啡的包装袋,热水刚冲进杯子,白色的泡沫正滋滋往上冒。
“嗯。你们倒是来得早。”许茵点头应着,目光扫过办公区。
组员们都已坐定,反倒显得她是最后一个进门的。
“一会儿主编要开会呀,你没看群消息?”周叮音啜了口热咖啡,舌尖被烫得轻轻缩了缩,说话带着点含糊的热气。
“是吗?”许茵挑眉,顺势坐到自己的工位上,从帆布包里掏出手机。
屏幕刚点亮,微信消息就弹了出来,是主编李绥之的通知:
“早上八点准时开会,各组派三人参会,迟到扣工资。”
“也不知道主编抽什么风,这么着急喊开会。”周叮音撇撇嘴,小声嘟囔着。
许茵抬眼瞥了眼电脑右下角的时间——07:56。
她迅速抓过桌上的笔记本和笔,起身往会议室走。往常陪她去开会的总是周叮音和汪水,其他组员都打心底里怵开会。
毕竟多半是听些“心灵鸡汤”,也就这两个小年轻愿意跟着凑活。
推开门的瞬间,许茵愣了愣:会议室里竟已快坐满了人。
“人到齐了,开始吧。”李绥之坐在长桌正中,手指轻轻敲了敲桌面,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劲儿。
三人赶紧找位置落座——座位是按组级排的,对面恰好是“A组”叶清的人马。
“近期重点抓两个项目:叶清组的《天下女神》专题,还有许茵组的电竞采访。你们俩作为组长,必须上点心。”李绥之的目光在两人身上转了圈,最后停在许茵这儿。
多嘱咐了一句,“尤其是许茵,电竞是咱们余薪传媒头一回碰,你得给我打出个开门红。”
她顿了顿,语气更重了些,“不只是拿专访,赛事报道、内容创作,哪样都不能差!”
许茵垂眸应下:“我明白。”
话音刚落,对面的叶清突然开口,声音软中带刺:“主编,这个电竞题材,我们组还想再争取争取。毕竟是公司第一次涉足,分量太重了,交给经验更足的团队才稳妥。”
李绥之的眼神果然晃了晃,转头看向许茵,语气带了点试探:“许茵,你这边……能行?”
“主编,我能行。”许茵抬眼,眼神亮得很坚定,又补了一句,“我会把所有精力都扑在这上面。”
叶清在对面轻笑一声,声音不大却刚好能让周围人听见:“空口说大话,谁不会啊。”
许茵没看她,只盯着李绥之,语气平静却掷地有声:“要是做不好,这个‘金牌记者’的头衔,我也没脸再挂着。”
“好!这任务交给你,我放心!”李绥之听完,拍了下桌子,斩钉截铁地定了调。
接下来又是一堆叮嘱和“励志发言”,等从会议室出来时,三个小时已经悄摸摸溜走了。
许茵正弯腰收拾桌上的资料,周叮音就凑过来,声音里满是急慌:“茵姐,你刚才那话也太冲了!这不等于立军令状了吗?”
“空喊口号,不是主编想听到的。”许茵把笔记本塞进包里,语气轻描淡写。
她回头看了眼周叮音紧绷的脸,突然笑了,调侃道:“怎么?你这么怕咱们做不好?对我这么没信心?”
“不是不是!我就是怕你压力太大!”周叮音被逗得一下松了劲,脸颊有点红。
许茵没再说话,只是弯着嘴角收拾东西。
这时,叶清的声音突然从身后飘过来。
昨天被落了面子,她显然没咽下这口气,主编刚走,就故意停在她们旁边。
“许茵,别高兴得太早。B组就是B组的水平,别到时候砸了公司的招牌。”
说完,她生怕许茵反驳似的,踩着高跟鞋快步走了。
许茵懒得跟她掰扯,低头继续整理资料,倒是旁边的汪水和周叮音,脸都垮了,眼睛里的白眼快翻到天上去。
许茵余光瞥见,忍不住笑出了声:“你俩翻什么白眼呢?”
两人的白眼还没停下。
“这个叶清,”周叮音咬着牙,话没说完。
汪水就接了上去,语气跟她如出一辙:
“真是讨厌得很!”
许茵笑着拍了拍两人的肩膀,安慰道:“好了好了,别气了,回去干活了。”
三人一起回了办公区,各自埋首进工作里。等再抬头时,窗外已经黑透了——忙了一天,竟没察觉时间过得这么快。
许茵揉了揉发酸的肩膀,清了清嗓子:“明天早上咱们去赛场踩点,你们记得早点起,到时候碰面。”
组员们纷纷点头,眼里终于有了点盼头。“好了,下班!”许茵话音刚落,办公区瞬间活了过来。
键盘声停了,椅子被拉开的声音此起彼伏,连空气都好像轻快了不少。
许茵看着这阵仗,忍不住勾了勾唇:果然应了那句话,“下班不积极,思想有问题”。
等她忙完收尾工作,才拿起手机。
置顶的对话框里,孙淼淼的消息格外显眼:“茵茵,你不去聚会吗?”
许茵皱了皱眉,手指飞快敲着屏幕:“什么聚会?”
消息发出去还没十秒,孙淼淼的回复就跳了出来:“大学同学今天组织的聚会啊!”紧接着又是一条,“你是不是把同学群都退了?”
许茵的思绪一下飘回了大学那年。也是一场同学聚会,她本不想去,是孙淼淼拉着她才去的。
刚走到包间门口,就听见里面几个女生在嚼舌根——那几人,还是她同住了两年的室友。
“你们看许茵,那么多名牌衣服包包,谁知道是怎么来的。”一个女生的声音裹着阴阳怪气,飘出了门缝。
“还能怎么来?靠小白脸呗。”另一个声音更尖,带着点幸灾乐祸。
“你小声点!别被她听见了,还指望她给咱们送点礼物呢。”
“怕什么?她最不喜欢这种聚会了,肯定不会来。”
这些话,许茵听得一字不落。她确实反感这种满是攀附的场合,若不是孙淼淼,她根本不会踏进来。
那天她没忍住,推门进去,对着说“小白脸”最狠、平时跟她走得最近的那个女生,抬手就是一巴掌。
她眼神冷得像冰,盯着那几人。
“跟你们做朋友,算我眼瞎。”
没再多说一个字,她转身就走。后来那几个女生才知道,许茵是实打实的“京圈大小姐”。
父亲是商界大佬,母亲在教育界深耕了半辈子。
她们又厚着脸皮找过来道歉,想和好,许茵虽没再追究,却再也没跟她们有过往来。
毕业之后,那些同学群,也早就被她悄无声息地退了。
手机的提示音把许茵的思绪拉了回来,是孙淼淼的消息:“茵茵?你还在吗?”
许茵指尖顿了顿,轻轻敲下回复:“我就不去了吧,都这么多年没见了,没什么好聊的。”
“好吧,你不想去咱就不去!”孙淼淼的回复永远这么顺着她。
许茵收拾好东西下楼,站在公司门口等网约车。
就在这时,一个陌生号码打了进来,来电显示是本地的,备注里没有存过——接起来才知道,是大学同系的师姐徐素雅。
“茵茵啊,我还以为你换手机号了呢!”徐素雅的声音还是和当年一样温柔,像浸了温水的棉花。
“没换,师姐。找我有事吗?”许茵的语气也软了下来。
“大学聚会你不来吗?”徐素雅笑着问。
其实这种聚会没什么规矩,只要是认识的校友,不管哪一届、哪个系,都能来凑个热闹。
“我刚下班,怕是赶不上了。”许茵委婉地拒绝。
徐素雅却不肯放弃,语气更热络了些:“没事没事,你来嘛!正好我有件事想跟你聊聊,电话里说不清楚。”
“师姐,有什么事你直接说就好。”
“哎呀,你来了咱们再细聊!我们这热闹着呢,能玩到大半夜!”
许茵想起大学时,徐素雅曾手把手指导过她的毕业论文,这份情她一直记着。
犹豫了几秒,她还是松了口:“那好吧,我马上过去。”
挂了电话,许茵把网约车的目的地改成了“华东酒店”。
车来得很快,她拉开车门准备坐后座,却愣在了原地。
后座上已经坐了个人,黑色外套遮住了来人的脸。
“师傅,我没选拼车啊?怎么还有别人?”许茵的语气里带了点不耐,好好的心情被搅了。
“哎呀美女,这位帅哥跟你是一个目的地,顺路就带上了,你不介意吧?”师傅笑着打圆场,没觉得这是什么大事。
许茵还没开口,旁边的人突然抬手,把黑色外套往下拉了拉,又抬了抬眼。
许茵顺着动静看过去,只觉得那张脸有些眼熟——再仔细一看,心脏猛地跳了一下:
是韩述!
“韩述?”她的声音里带着点不确定。
师傅一听这话,立刻松了口气:“原来你们认识啊?那太好了!”
韩述却闭回了眼,声音淡淡的,没什么温度:“不认识。”
许茵抿了抿嘴角,强行把翻涌的情绪压下去——为了电竞专访,这点气她能忍。
她对着前排的师傅说:“师傅,走吧。”
“好嘞!”师傅踩下油门,车子平稳地驶了出去。
路上格外安静,许茵盯着窗外的夜景,脑子里却突然灵光一闪:这不正是跟韩述拉近距离的好机会吗?
她侧过头,目光落在韩述的侧脸上。
流畅的下颚线,高挺的鼻梁,连下颌处的淡青色胡茬都透着股凌厉的帅,活脱脱像小说里走出来的男主。
她看得入了神,连窗外的车水马龙都好像成了模糊的背景。
“看我干什么?”韩述闭着眼,却像长了后眼似的,突然开了口。
许茵下意识反问:“你怎么知道我在看你?”
“直觉。”
他还是没睁眼,许茵心里却冒出个念头:怎么会有男人这么“臭屁”?
她往韩述身边挪了挪,脸上堆起友好的笑:“韩述,你怎么这么困啊?我上车到现在,都没见你睁眼呢。”
“睁了。”
“什么时候?”许茵疑惑的问着。
“现在。”话音刚落,韩述真的掀开了眼皮。
那双眼睛里带着点没睡醒的慵懒,却又透着股肆意的傲慢,猝不及防对上许茵清澈的目光时,她的心跳竟漏了半拍。
可下一秒,他又闭上了眼,仿佛连多看她一眼都觉得费力气。
许茵看了眼手机——才九点半而已,他至于这么困吗?
正想着,她突然想起个关键问题,赶紧问:“韩述,你怎么也去华东酒店啊?”
“关你啥事?”
韩述连眼都没抬,语气里的疏离像一层冰,瞬间浇灭了许茵刚才那点悸动。
她攥了攥手指,真想当场翻个白眼。
车子终于到了华东酒店。
韩述掏出钱包,抽出钱递给师傅,淡淡道:“不用找了。”
说完推开车门就走,背影拽得不行,连脚步都带着股“生人勿近”的劲儿。
许茵看着他的背影,心里正犯嘀咕,就听见师傅说:“美女,不用给钱了,那位帅哥已经把你们俩的车费都付了!”
许茵收回刚掏出来的手机,点了点头:“好,谢谢师傅。”
刚走进酒店大堂,就听见有人喊她:“茵茵!这里!”徐素雅正挥着手朝她小跑过来,脸上满是笑意。
许茵笑着迎上去,目光却不经意间扫过不远处的男桌——韩述正朝那边走过去。
“阿述,你可算来了!”一个穿着黑色衬衫的男人站起来招手,语气熟稔得很。
韩述没什么表情,走过去拿起桌上的一杯威士忌,仰头喝了一大口,靠在桌边看着男人。
“你说的江湖救急,就是参加这种聚餐?”
那男人许茵越看越眼熟——她下午刚恶补完电竞战队的资料,这不是KB战队的中单傅知遥吗?
她忽然想起,傅知遥和韩述都是北城大学毕业的——原来两人是老同学。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