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学医救不了十二钗 > 第193章 瓮中捉鳖

第193章 瓮中捉鳖

宫里那些初时惹人爱的小不点们陆陆续续长大,曾经的软萌已经被早熟这把杀猪刀雕琢得不伦不类。看上去还是孩子面孔,却已然有了泛着思量的眼睛。

王喜凤没有娃控属性,也为了不惹麻烦,一向不跟育有子女的嫔妃来往,远远望见便各自走开了。宫中传什么的都有,不用搜集信息她也能想到,不外乎可怜她上位太晚生不出,笑话她“眼不见心不烦”。无论什么,至少她得了清静。

宫中的太医每个月都请平安脉,想在肚子上做文章的人也不是没有,可惜在她这里完全没必要。系统就是这点好,再你怎么作都生不了孩子,这杠杠滴底气!想想嬛嬛的眉姐姐,若有这得天独厚的优势,怎么会被人用“假孕”这种伎俩陷害成功?

想来也搞笑,后宫还真的有严防死守盯着对家是否有孕的无聊人士。当然,她们不觉得自己无聊,反而像是被赋予了什么神圣使命,扒人**到无所不用其极。宫里服侍的宫人好像每个人都进修过说话的艺术这门课程,机锋打的那叫一个丝滑,若不是王喜凤拥有广泛的追剧追文经验,以及在后宫闯荡多年的经验,还真参不透那些只在同行之间流通的黑话。

随着年龄的增长,皇后娘娘的早间课堂话题也变得很有层次感。争风吃醋退居二线,拼孩子的妈妈团奶奶团占据制高点。这种时候,王喜凤毫无参与感,当然,明里暗里那些或怜悯或不屑的眼神倒能收获若干。

抱琴曾经也想安慰自家娘娘,可娘娘一句“有没有都不打紧,省事。”就让她闭嘴了。

宫里为了子嗣掀起过多少风浪,每一个健康长大的孩子背后都有一位殚精竭虑手段百出却依然伤痕累累的母亲。当然,在求生的道路上夭折的孩子更多,被责罚冷落甚至是遗忘的母亲更是年年推陈出新。娘娘在宫中能平安度日已是不易,的确不能强求更多。

贾敬的丧事告一段落,宁荣两府的龌龊事儿也接踵而来。当然,大户人家的阴私事不是这时候才起头,无论是凤姐还是王夫人,拿着贾赦的名帖办事儿也不是一回两回,不过是在这种时候显得更加突出和集中罢了。辉煌的时候,可以遮掩道:瑕不掩瑜;落败的时候,只剩糟污一片。

凤姐身子才休养的七七八八,贾琏因往平安州办事得力,贾赦赏了他一侍妾秋桐,凤姐的日子就热闹起来。随之,与东府尤氏继妹尤二姐的事曝光,牵扯出数条人命,没有赢家。

就贾府而言,大房又失子嗣,反观二房,至少有了贾兰。且不论贾赦如何憋气,贾母已然管不动这些内乱。贾府岁月静好的表皮破开,已见枯骨败絮。

王喜凤跳出贾府的框框,结合曾经不止一次做过的梦,大概有些猜测。似乎有一只无形的手,在拨动贾府的敏感神经,从而引导了剧情走向。朝堂的谋算与她的打工人世界相去甚远,内里的弯弯绕更不是她这种过惯了“苟且”生活的普通人能所驾驭。哪怕理论学了千千万,当个不懵圈的看客就算有天赋,谁还不是个赵括了?

凤姐在宁国府大闹一场,尤氏的面子里子都掉完了,曾经亲密无间的妯娌关系荡然无存。尤二姐及腹中那个已经成型的男胎,彻底打掉了她与贾琏之间的本就所剩无几的夫妻情分,她刚刚养出点样子的身子骨又有缠绵之势。

平儿苦劝不得,却也深知凤姐内外交困的处境,如今能让她安心的,唯有这一点点权柄。

所有人都在失去。

大观园的少男少女们依稀也闻得不详的气息,加之好几个身负管家之责,抽不开身,竟是许久不曾开怀相聚。宝玉是个能为自己找乐子的,只要不逼着他读书,怎样的日子都是好日子。

王喜凤从王夫人那些琐碎中也能察觉出贾府的低气压。主子们乱成一团,下人们也心思不定。便如凤姐的陪房,她如日中天的时候,个个都鹌鹑般如臂使指;她不过养了几个月的病,处理尤二姐的未婚夫事宜时,便掉了链子。

这种事情她往日干的还少了?偏偏这回就留了首尾,只能说此消彼长,气运一词的确玄之又玄。

凤姐不过是贾府的一个缩影。凤姐hold不住她的阴私算计,贾府同样不可能捂住那一桩桩令人破家败业的腌臜。这些首尾都将成为政敌攻讦的把柄,只待贾府自我消耗到一定程度后给予致命一击。

到了这么个瓮中捉鳖的境地,王喜凤也没有放松对自己的要求。

虽然她很想逛一逛这座巍峨严严的宫城,看看被历史浸染过的宫殿,领略那些将古典美学与实际用途兼收并蓄还独具匠心的园林设计,为自己有那么些许长进的画技增添新的素材和灵感。

她没有挽救贾府的能力,却也不愿自己成为贾府雪崩中的一片雪花。

抱琴早过了出宫的年纪。王喜凤也曾问过她的意愿,安排她出宫嫁人不过是应有之义。并不是每个姑娘都向往相夫教子的生活,便如抱琴,见多了世面,便觉得不过如此。不说她家姑娘,便是皇后娘娘又如何?嫁了世间最尊贵的人,她快活吗?皇宫如此,升斗小民的日子就轻快些?

算了吧,若真如此,为何人都一个个削尖了脑袋往上爬?

王喜凤深知,她在一日,抱琴便得一日安好;若她不在了,即便抱琴嫁了人,贾府的下场摆在那里,难免被婆家打压。既然是一条绳上的蚂蚱,嫁不嫁人又有什么分别?有一日便享一日的安生罢了。

贾政外任不在家,贾赦是个宅男,贾琏当着贾府的外管家,身上捐了个闲官只是充脸面,并没有公务要跟官场打交道,故而贾府对政局的敏锐度一度闭塞到令人发指。贾政即便在京中其实也于事无补,不过勉强能充当一众妇孺的主心骨。

众人盼星星盼月亮,总算等到主心骨一波三折地顺利回京。述职之后得了一个月的假,贾政总有种不祥的预感。其实这样的预感不止一次的出现。譬如猜灯谜那回,小辈们拟的灯谜全是镜花水月般转瞬即逝不得长久之物。

照理说,他这趟差使办的还算不错,中途还奉旨往灾区去了一趟,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怎么着也该趁热打铁给个好前程。圣上当面的几句夸赞的确让他热血沸腾了许久,恨不得肝脑涂地以报皇恩。可回家听腻了奉承话后,冷静一想,仿若踩在软趴趴的云间,心慌慌落不到实处。

贾政面圣后续种种,王喜凤自然不必从王夫人口中得知。宫中什么消息都传得飞快,一点点风吹草动都是无聊人士八卦的话题。

王喜凤摊上了贾政这个便宜爹,有关他的消息自然顺理成章往她这里吹。其实这些都不是她关注的重点。

游戏玩了这么多轮,主要剧情她总是能记住的。贾家的幺蛾子还没出完,想看戏的还得伸长了脖子等。贾府跟个筛子似的,都说家丑不可外扬,可他们想捂却不一定捂的住。干正事的不多,拖后腿的成群,不然贾府也不会成为京中市井八卦话题的核心。

等贾母过完大寿,抄检个大观园,探春再一语惊醒梦中,该来的就准备来了。问题是,她还不知道自己是怎么个死法。

网上对于元春的死法众说纷纭,毕竟搞红学的那么多,每个人的脑洞都很清奇。一个可能是身材发福,三高猝死;二个是难产而亡;三是被做了手脚,像贾敬那般:暴毙。

贾府人的饮食习惯颇有武将风范,大口喝酒大口吃肉那种,一桌子大荤,少有清淡素食。凤姐向刘姥姥介绍的那碟子茄鲞,看着是素菜,却是拿了几只鸡配出来的美味。若元春入宫依然是这样的饮食习惯,养尊处优,中年发福,还真不排斥变成个三高胖子的可能性。人一旦发胖,什么突发疾病的可能性都会大幅度提升。

王喜凤其人,一向讲究荤素搭配。其实正常人的饮食也多半是这样,大鱼大肉天天吃真的会腻。当然,她的饮食习惯从贾府模式调整成了清粥小菜模式,大半人都觉得她是想模仿那些“我欲乘风归去”的才女,暗暗吐槽东施效颦。她本就立着这样的人设,既然有人自发将她的行为合理化,那她只能说句谢谢。

胖死这个选项明显不符合如今的她。

难产同理。生不出孩子的她无所畏惧。

那么,暴毙?

排除了不可能,剩下那个便是唯一的真相了。至少在王喜凤这里,十有**。

作为一名认真学过医术,理论和实践都得到过锻炼的前出家人,比寻常人家的姑娘多了一点点保护自己的技能。那以后她是该打个盹呢,还是打个盹呢?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还有此等好事?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假少爷回村后

狩心游戏

女帝的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