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结束后的那段日子,像是被偷来的时光。紧绷了近三年的弦骤然松弛,陈默头几天几乎都是在昏睡和放空中度过。他帮着外公外婆干了点农活,带着弟弟去小河里摸鱼,偶尔和王磊、代静约着在镇上闲逛,聊些与学习无关的闲天。夏日悠长,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暂时卸下重担后的慵懒和空虚。
然而,这种平静底下,潜藏着对未知结果的焦灼等待。就像悬在头顶的第二只靴子,不知何时会落下,会发出怎样的声响。
终于,到了成绩公布的日子。
那天,学校公告栏前被人群围得水泄不通,空气闷热而粘稠,混合着汗味和一种几乎实质化的紧张。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期盼、恐惧与不安。陈默、代静、王磊三人挤在人群中,心跳如擂鼓。
当视线艰难地捕捉到那几个决定命运的数字时,时间仿佛静止了。
“啊——!”代静第一个控制不住,捂住嘴发出一声短促的惊呼,眼泪瞬间涌了出来,那是喜悦和宣泄的泪水。她的分数,远超县一中的录取线,甚至摸到了市重点的门槛!她做到了,她用这张成绩单,牢牢捍卫了自己继续求学的权利。
王磊也长长舒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笑容,他推了推眼镜,分数一如既往的稳定优秀,县一中毫无悬念。
陈默的目光在自己的分数和排名上停留了许久。过了县一中的线!虽然不是顶尖,但稳稳过线了!一股巨大的、混杂着激动、欣慰和难以言喻的酸楚的热流冲上他的眼眶。他仰起头,拼命眨着眼睛,才没让泪水掉下来。这张成绩单,证明了他这近一年来的拼命没有白费,证明了他的重生之路,第一步,走稳了!
人群中爆发出各种各样的声音。有狂喜的尖叫,有压抑的啜泣,有难以置信的反复确认,也有瞬间黯淡下去的眼神和默默转身离开的落寞背影。
他们班整体考得不错,除了他们三个,还有七八个同学也过了县一中或其它普通高中的分数线。欢呼声、祝贺声此起彼伏。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能分享这份喜悦。
曾经和陈默、王磊一起学习的一个女生,趴在好友肩膀上失声痛哭,她以两分之差与县一中失之交臂。那微小的差距,此刻却如同天堑。
更多的人,成绩徘徊在高中录取线的边缘之下。那个曾经嘲讽过陈默的赵峰,看着成绩单,脸色煞白,嘴唇紧抿,最终一言不发地挤出人群,背影僵硬。陈默后来听说,他家里已经托人在外地给他找好了工厂的活儿。
张强和李明几人,成绩自然不理想,连最普通的高中分数线都差得很远。他们聚在操场角落抽烟,神色复杂地看着公告栏前的人潮。张强狠狠吸了口烟,对李明说:“算了,不是读书的料,早点出去闯闯也好。”语气里带着认命,也有一丝对未来的茫然。他们的人生轨迹,从这一刻起,将与教室里那些继续求学的同学,截然不同。
曾经的班级,这个承载了三年欢笑、汗水、甚至泪水的集体,在那一刻,无声地裂开了缝隙。一些人将继续背着书包,走向更高的知识殿堂;而另一些人,则将收拾行囊,踏上南来北往的火车,汇入打工者的洪流,去经历社会的磨砺。
放学时,陈默、代静、王磊最后一次并肩走在熟悉的回家路上。夕阳依旧,心情却已不同。
“县一中见!”王磊说,带着对未来的憧憬。
“嗯,县一中见!”代静用力点头,眼神明亮。
陈默看着两位挚友,心中感慨万千。他知道,前方的路依然充满挑战,但至少在这个岔路口,他们幸运地选择了同一条,并且能够继续同行。
他回头望了望渐渐远去的学校,那里,记录着他荒唐的前世,也见证了他奋斗的新生。而未来,正像眼前这条延伸向远方的路,等待着他们去探索,去书写。人生的画卷,刚刚展开截然不同的一页。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