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朝蓁浮世录 > 第17章 局势再起

第17章 局势再起

朝堂短暂的沉寂只维持了七日。

第八日,权力重新开始移动。

——

复职的圣旨下得很快。

杨璟回御史台那天,旧堂仍保留着她被查时的痕迹:

地砖未擦,案牍积尘。

她没有动声色,命人关门、整卷、抄旧案。

“先把听风堂留下的人名单拿来。”

“中丞,他们多已被遣散。”

“遣散的去查去向,未遣散的调回来。”

“回堂?圣上未允。”

“那就用别的名目。”她淡声道,“御史不缺名目。”

林文正站在门口看着她,忍不住叹:“你回来之后,台里连呼吸都紧。”

“松散久了,该紧。”

她的声音不高,却让人不敢回话。

——

午后,内阁传来密报:

太子余党再度活动,旧魏氏残部潜入长安。

圣上命御史台与刑部、禁军共同清查。

“这一次,”林文正低声道,“他们不只是查案,是要查心。”

杨璟点头:“越是这样,越要慢。”

“慢?”

“他们动得快,是怕;我们慢,是看。”

她翻开卷宗,指尖一页一页抚过,

直到在一份旧奏里停下——那是魏党当年的商税折帐,签批人是太子。

“把这份送到内阁。”

“可陛下未令……”

“就说,是我误送。”

林文正看着她的神色,心底一凛。

她知道自己在冒险,却又像早就算好了退路。

——

两日后,圣上召见。

“魏氏残部之事,你怎么看?”

“臣以为,太子旧臣不止魏氏。”

“你有证?”

“证未全,但迹已现。”

“讲。”

她取出折册,呈上:“此折四年前太子亲批,折银十万入私库。”

圣上看完,眉色不动:“朕知道。”

“陛下若知,为何留着?”

“要有人替朕说出口。”

那一刻,殿内安静得能听见笔锋落纸。

她抬头,看见他眼底的疲倦——那不是病,而是计算的重。

“杨卿,”圣上淡声道,“你知朕为何用你?”

“因为臣不偏。”

“错。”

圣上缓缓起身,走到窗前。

“因为你够冷。冷的人,不会乱。”

杨璟俯身行礼:“臣受教。”

——

当晚,内廷传旨:

太子旧臣吴启、卢政下狱。

贵妃党彻底散去,内阁由老臣主掌。

御史台升为“风纪院”,权比三司。

这一道诏令,几乎重写了朝堂的版图。

林文正看完圣旨,长叹一声:“这不是整顿,这是改朝。”

阿辛站在一旁,眼神复杂。

“公子,我们赢了。”

“还早。”

“还差什么?”

“信。”

“谁的信?”

“圣上的。”

——

夜里,御史台的灯一盏盏亮起。

她在堂中亲自改律。

新律第三条:“御史之职,不得以情谋政。”

林文正走进来,放下一封信:“六殿下托人送来的。”

她没拆。

“烧了吧。”

“您不看?”

“看了,也不会信。”

林文正看着她:“你不怕他?”

“怕的不是他,是自己。”

她写下最后一行字——

“凡落子,必记后手。”

笔迹稳,墨色重。

——

三日后,圣上再召。

殿中只有两人。

“朕病势加重。”

“臣知。”

“朕要立储。”

她心口微震,却没有抬头。

“陛下要臣何为?”

“为朕看。”

她终于抬眼。

那目光如刀:“看什么?”

“看,谁该活。”

——

她回到台中,窗外阳光正烈。

一纸诏令放在案上,新的朝局正在成形。

她明白——

自己已经不是被动的棋子,而是执笔的人。

只是这笔一旦落下,就无人能改。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还有此等好事?

六十二年冬

我在虫族监狱写小说

我寄长风

狩心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