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倒也不能怪元二公子倒贴得太热切,将自己这边身为世家公子的气度和姿态都弄得扫地,实在是他觉得,既然自己家里递出了这样一根自带芬芳的高枝儿,至少在赵国之内,应当没有人能拒绝的了吧?
若是从身份上来说呢,那斛律明珠倒确实要更胜几筹,但是架不住他的这位妹妹长得美啊,这一旦长得跑了,夸赞起来的时候就可以加上一句:这就算是去当天上的神仙妃子也成啊。
况且乔舟也不是斛律明珠,在元二公子心里很深的地方,他自己都没有意识到他是这么想的:乔舟这样的人算什么东西,他也配拒绝这漏下来的好意吗?
既然不配拒绝也不会拒绝,那有什么好说的,直接妹夫叫起来也一点儿错都没有,对吧?
乔舟无奈地看他,先叹气再摇头:“二公子,哪有您这样在什么都没定之前就四处说的,平白的好生败坏小姐闺誉。”
元二公子回神想了想自己那位在这一辈中行四的妹妹,想到对方憧憬的是如前朝那位把持了朝政足足三代,大权在握还在死后被称赞为“贤文”的太后这样的角色,想要成为甚至超越对方,他差点儿没能忍住说:那也得看看她自己是不是真的在意啊。
不过,在外头肯定还是要稍微避讳一下的,当今圣上已经有了皇后,不仅仅是糟糠之妻,甚至放在如今这个皇后已然四十有余的年龄,对方的相貌和宠爱依旧十分能打,后宫鲜有能与之匹敌者。
若是被外头的人听到他妹妹有个成为太后把持朝政的梦想,兴许会闹出一些不必要的风闻来。
元二公子兴趣盎然:“哦,说起来,子舫兄如此讲,莫非是还没有考虑好?”
这时间也够长了吧?他爹是在半个月前让他将乔舟请去他书房的,当时乔舟说他这个人虽然已经是孑然一身,没有半个能再上门的亲戚了,但却也需要多考虑一段时日。
元二公子但是就觉得他怎么当断不断的,将心比心,要是太子能和他爹请乔舟一样把自己请进书房去,然后对他说“元二啊,我爹打算把我一个庶出的妹妹嫁给你”,他肯定当场就跪下谢恩,等站起来之后开口的第一句话就是管太子叫“妻兄”啊。
乔舟苦笑,解释道:“二公子还是命好,不明白我这等小人物的纠结。”
元二公子道:“你这话大有问题,我确实命挺好,但怎么就不明白你,而你什么时候又是小人物了?”
乔舟:“没有雕梁画栋,锦衣绣楼,宝马雕鞍,金珠玉壶,甚至还是陋室草堂,蓬门牛车,要是当真让小姐嫁到我那边去,只怕对小姐来说,不仅仅是‘委屈’二字可以道尽。”
元二公子:“这倒是。”
他点头,表示自己不能更赞同,然后又说:“但是你都娶了我家的女子了,我爹难道还能看着自己的女儿在外头受苦不成?况且,那时候你不都是我家姑爷了,那未来不就是一片仕途坦然?子舫兄才华横溢,文采更是斐然,只要有个梯子,你不就能直接登云霄了?这有什么好怕的。”
乔舟:“倒不是对自己不自信,只是哪怕如此也需要时间,再说,小姐能不能看得上我也还两说。”
元二公子:“你要娶的若是别家女子,我一定要嘲讽你婆婆妈妈的不像是个男人,但子舫兄,你现在要娶的是我家女子,我突然就觉得你变得比平常更顺眼了。”
毕竟是自家的姐妹,就算不是从一个母亲肚子里面生出来的,但从小养育却都是放在同一个母亲膝下,元二公子还记得自己小时候,这个四妹妹成天缠着他,想要从他这边接走小人书,为此每天都把糕点省下来给他吃,最后母亲夸了她,奖励了她一匹很好看的料子,却因为他的蛀牙把他狠狠骂了一顿。
……好像感情一时间也没那么深了。
但不管怎样吧,元二公子抬起袖子擦了擦汗,心道这一定是因为天气太热的缘故,总之,妹妹如果能够嫁给一个有点责任心、能够对她多些关怀的男人,那确实是很好的。
他想了想,说:“这样吧,钱财什么的你都不用担心,要考虑的……也就是一个人品相貌而已,对吧?我找个画师,给你画张像,再去找个女丹青手,给我妹妹也画上一张,你们两个交换着看了相貌,若是都喜欢,那岂不是一点儿需要纠结犹豫的都没了?皆大欢喜啊!”
赵国毕竟是已经被那些祖上出身鲜卑的武勋们冲淡了太多讲究习气的一个国家,对未婚女子的约束也没有那么厉害,也就是元家属于禹州世家了,倘若元四姑娘是那些鲜卑武勋家族出身的女子,这会儿甚至能不戴着藩篱上街玩,脸上要是晒出了雀斑呢?雀斑还是赵都中最近才兴起的一种流行妆容呢!
所以说,区区给一张画像而已,交换了也就交换了。
乔舟说:“二公子天天看我这样的中人之姿还不觉得伤眼,又要让令妹受惊。”
元二公子这会板着脸了:“子舫兄,你什么都好,就是这个妄自菲薄的毛病要到什么时候才能改掉!”
乔舟心说自己长得也就一般水平,顶多五官稍微周正一点、皮肤稍微白一点、气质稍微优秀一点罢了,若是那种眼光极高的人看不上他那可不是非常正常。
不过,元二公子都说到这份上了,自己再找借口下去,就会表现得对这桩婚事拒绝得太过明显,其实不好。
于是他点头答应下来:“那就依二公子所言。”
元二公子这才心满意足,高兴地给自己倒了一杯酒,活像是已经保成了一桩姻缘的媒婆。
但这位“媒婆”也没有因此而满足,那一杯酒反而像是一把钥匙,彻底把他的话匣子给打开了,元二公子开始说起自己在东宫这段时日里的见闻。
一开始的时候,他还有点儿清醒,知道自己在东宫当僚属是要干嘛,于是还提醒乔舟说:“子舫兄,你若是听到什么可以教我的,可千万要及时告诉我啊!”
这种模式在他们之间已经发生过很多次了,变得最厉害的,也就只是一开始的元二公子对乔舟没那么客气也没那么信服,而现在却直接开始将乔舟当做自己的外置大脑使用这一反差罢了。
元二公子:“前段时间,我不是与你说过,殿下回到东宫之后就忧愁说想不到要怎么给郑含章下背后黑手的法子吗?”
他现在也算是靠着乔舟的脑子,逐渐挤进了太子比较信重的那些臣子们的身边,因此这种不会放在明面上讨论的问题,他也有了在旁边跟着听听的资格。
乔舟:“自然记得,所以现在是有什么法子了吗?”
他从元二公子这边得到消息之后就往洛州那边传了,想来现在,那位要被针对的殿下应该也已经知道了。
元二公子皱皱眉,仿佛有一只苍蝇从他眼前飞过似的惹了他老大的不快:“嗐,子舫兄说什么呢,就连你都没想出办法来,还能指望着别人有什么好点子?”
元二公子对于乔舟的水平还是非常认可的。
“仍然都还在要找什么宠臣这一步上卡着,也没想好怎么挑出个能够被金钱收买的。”
宠臣嘛,其中虽然一定会有一定比例的奸佞——甚至就连唐太宗身边不也还有个封德彝?只不过是看君主怎么用罢了。
但宠臣当中,也一定会有一些当真是将一颗心双手捧起来,诚恳地递给自己效忠的君上的人。
要是选择错了宠臣,那宠臣将自己被贿赂、被要求做某件事的全部过程以及收受的金银全部都转给了皇帝,那这个计策就被拆穿了个彻底了呀!
所以选择这么个人,是需要好生精细挑选的,一定要看这个人有没有什么容易被拿捏住的软肋,再看看这个人的性格有没有什么大的缺陷。
贪财好色、担心自己的权势无法维持……只要有贪念的,都是可以利用的。
元二公子:“不过今日有人给了个还有点用的建议,说是可以找找雍国三皇子那边的人。”
乔舟:“若是说到雍国朝堂,我却就很不明白了。”
元二公子:“三皇子嘛,不就是雍国朝堂上最有希望当太子的那个?雍帝也宠他,他母亲也受宠,留在长安,本来就是最被寄予厚望的。”
毕竟,太子才要留在京城,做为储君时刻预备着一些意外的发生,又或者是在皇帝离开京城的时候做为监国的存在杵着。
而其他的皇子则是被分封出去才够合理,正所谓天无二日,国无二主,一套班子里面不能有两个核心,所以,在理想的环境下,太子身边最好不要有能够与他形成竞争关系的皇子。
乔舟:“原来如此,那么,那位三皇子,倘若不是什么道德极高的君子、与郑含章的关系不算太好,那他在获得这个消息之后,一定会和我国合作吧?”
元二公子:“谁说不是呢?或许以前,他还能轻松一些,不把这样的邀请当回事,但是现在他的这位小弟弟可是已经给很多人制造了太多麻烦了。要是让郑含章继续这么做下去,天晓得将来那个太子之位会不会是她的。”
虽然说,在前一任元后没有诞生子嗣的情况下,将继后的孩子送到边境去当封疆大吏,这样的政治举措足以让所有不那么迟钝的人感受到雍帝对于这对母子的情感并没有那么正面,但是,要如何选择一位太子,这个问题可以当成是皇帝的家事,却绝对不仅仅是皇帝的家室,就像是当初的臣子们可以劝谏雍帝不要那么着急地将大皇子立为储君一样,太子也可以在水平足够优秀的情况下,被臣子推举到几乎可以“黄袍加身”的程度。
真的到了那个时候,雍帝难道会一意孤行地拒绝让郑含章继位吗?不会的,只要他不是个完全的蠢货,那他都会顺水推舟,因为郑含章确实是那个最有概率把雍国的疆土扩张开来,从而延续宗庙,甚至于一统天下,让全天下的人都要在他死后为他祭祀的人。
在这个将祭祀看得特别重,将生后名也看得特别重的年代,对于皇帝来讲,偏爱自己能力更强的子嗣几乎是铁板钉钉的事情。
元二公子有一点点不是那么满意:“这种事情我也能想到,我就是没来得及说,然后就被杨家的那个小子给抢先了。”
乔舟:“杨家?”
元二公子:“杨端呗,还能是谁,一群人都夸他聪明,但他也就能想到去找雍国三皇子这一层了,太子殿下再问他之后应该怎么样,他也就说不出来了,呸,就这,还一直说自己是杨家的麒麟子呢。”
乔舟没有很把元二公子那充满了个人情感倾向的话语当回事,但他知道这会儿元二公子的情绪自己最好是要安抚一下,于是他说:“我略有一些想法,但具体罗织成一个办法,还要再等回去多想一想才行。”
元二公子:“好好好,好呀。”
他的表情一下子高兴起来了,很显然是已经开始想象自己在太子面前出风头,压过那位杨端一头的样子。
在这样心满意足之后,元二公子又想了想有没有什么正事是要自己的这位未来“妹夫”帮自己做的,想了半天也没能想到什么,于是就开始彻底撒开了所有心思,能想到哪条是哪条地将自己在东宫地见闻讲给乔舟听。
他讲最近皇后着急着要给太子充实东宫,让太子早点将孙辈多生出几个来给她抱抱,甚至因为本国内太子的位置稳固,那几个弟弟妹妹也还年纪稍小,虽然有成婚了的,但是尚且一个怀上的都没有,于是从雍国、燕国和吴国的那些皇子们中挑选已经儿女满后院的出来,特地和赵太子对比。
元二公子动作潇洒地给自己满上:“子舫兄是不知道啊,太子说起这事来,脸上那表情啊……啧啧,你说我是不是该从父亲的窖藏里头那点儿虎鞭鹿茸酒,去敬献给太子殿下?”
而且要选的侧妃好像还是禹州世家出身的,和太子殿下那位鲜卑武勋出身、青梅竹马的太子妃是截然不同的要求。
也不知道到时候会被选进去的是谁家姑娘。
除此之外,侍妾也要选,说是从寒门民间都可以选,皇后娘娘的原话是不需要人有什么出身见识的,只要漂亮好生养,能让她尽早抱上孙子孙女就成。
不等乔舟说点什么,他就又换了个话题说:据说,当然,只是据说,好像是宫里传出来的,子舫兄你可千万不要告诉别人啊,这话要是乱说,被杀头也不是完全没有可能。
——是个什么事呢?是陛下富贵之前,对陛下最是忠心,但能力到底还是有些欠缺的亲戚,也就是陛下的那位舅舅,他的老来子,陛下都要亲热地喊一句“表弟”的,一直以来仗着陛下和娘娘的宠爱肆意非为,这一次竟然是在皇宫里头放肆撒野了,相传,他是在皇后娘娘举办的宴会上,喝得醉醺醺地离了席位,将最近被请到宫中来,住在皇后娘娘宫中偏殿里的慕容姑娘玷污了。
慕容姑娘是谁?就是朝邑城前身死被斩首的慕容培的妹妹呗!慕容家其实没什么人,慕容培死了之后就只剩下那么大猫小猫三两只,原本这样的败军之将都不会被关照的,但是陛下和娘娘心善,想到他好歹也是赵国的功臣,于是作为宽慰,就将在听到消息之后已然哭晕在家中的慕容姑娘接进了皇宫里去。
赵王和皇后的意思,是打算表现出一副鼓励赵国的将士们奋勇杀敌,就算在战场上不敌对手也没关系,因为“汝妻子我自养之”的态度,然而现在,其中多了一个纨绔子弟仗着自己是陛下的亲表弟,将这原本要当成一面旗帜树立起来的人在皇后宫中强行玷污了……
这件事反应了个什么情况,可当真是细思极恐。
乔舟当即就想到:这件事一定会被利用起来。
从先前他和自己的上级对接、以及随后看从上级那边层层传递下来的任务中,他就已经看出来了:洛州那边的那几位,也就是他现在正在为了往日的恩情报偿的那几位,他们的出手作风是真的和赵国不一样。
赵国这边往往是遭了打击之后才开始想要怎么报复回去,而洛州那边却是从一开始就主动攻击,并且四面开花无孔不入,只要是好用的法子什么都用——乔舟冷眼在旁边觑着赵国的朝堂,像是元二公子这样的人都已经爬到了被太子当成近臣的位置上去,可见那边的动手确实有效,而赵国的反制……
说实话,他并不觉得会有什么好效果。
*
元二公子身上的特质,可以很好地反应“狗改不了吃屎”这句话。
他当官之前很喜欢喝酒,三次两次的都喝得大醉,要乔舟把人扶回去;当了官之后仍然喝酒喝得很不少,就像是官僚酗酒根本不算回事似的,也依旧要让乔舟把他扶回家。
元家的下人们都已经习惯了,甚至几个以前和乔舟关系不错的还在看到他的时候调侃一句:“姑爷好。”
他们还能继续调侃乔舟的时间不多了——只要乔舟答应了元家家主提出的婚约要求,那他以后和他们之间就算是真的隔着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乔舟对他们摆摆手,没让他们继续往下说,却在将元二公子送回了房间,交给到他后院的那些通房,以及其他没什么名分的姬妾手上后,转头去前面,就如同是元氏旧识的子侄一番,去短暂地拜见了下元家家主,大约摸在书房中待了有一顿饭的时间,才离开了元家。
离开元家之后,乔舟原本是有很多地方可以去的,做为元家二公子,东宫僚属最信任的幕僚,不知道有多少人对他这个人,以及他知道的事情感兴趣。
这么说吧,他现在不带钱、不带任何礼物,身上什么都不带着,一顿去一家白嫖饭菜,能吃上整整十天不重样。
而这,还是在他和元家四小姐的婚约尚且没有传出来的情况下。
可以想见,倘若那消息再传出来,他会变得更受欢迎到什么程度。
然而乔舟哪里都没有去,他径直回到自己家中,他的家并没有对元二公子说的那样残破,虽然确实不是什么富丽堂皇的地方,空间也略微有些逼仄,但内部也整齐而清爽。
只是不太能细看。
因为贴着墙边放的一张桌子上,放着一列牌位。
而乔舟进屋之后的第一件事,是舀水净手,认认真真地将手上每一寸皮肤都擦干净了,随后取香点燃,在这些牌位前头供上。
淡淡的青紫烟气散出来,沉香的味道静郁地缓慢填满整间屋舍,乔舟又站了一会儿,伸手在一只牌位顶端摩挲两下,又过了好一会儿才不舍地放开。
乔舟坐到了书房里,首先看向桌上的一只小匣子。
他“雇”了个老妇人给自己打扫房屋,顺便让她从自己某个朋友那里拿往来的信件,那上了年纪不认识字的妇人并不知道自己转交的信件是私通他国的东西。
但其实也不能很算是私通他国,因为这信上写的真的是朋友之间的故事,只不过里头藏着些许密文,连在一起就成了要传的信。
匣子里的信件没有更新,最上面的一张还是他烧了原本那个又重新仿照着字迹略改了几个字抄录的。
乔舟倒也无所谓。
他其实也就是给洛州那边写了一句自己收到了这般邀请,真要说他在等着洛州那边给他回了话再说,那就太过荒谬了。
他从头到尾都没想过自己会当提线木偶,什么照着别人的命令过自己的日子……他只是把这件事做完、偿还了恩情,将当初的仇报了,然后万般皆了。
不过,东宫那边兴许会从三皇子处动手的消息要传走,乔舟心想,赵王父子最不差的就是动手的果断。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59章 五十九章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