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荣之死与夜袭将军府,如同两块投入冰湖的巨石,在帝辇之下激起了更为汹涌的暗流。皇帝闻讯震怒之余,更深感颜面受损——堂堂车骑将军府邸,竟在宵禁之后被刺客轻易闯入,京畿防卫形同虚设!禁军统领遭申饬,巡防营指挥使被停职,整个帝京的武备系统进行了一次彻底的清洗与整顿,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然而,这一切并未能缓解萧断与沈墨隐心头的沉重。刺客皆死,线索似乎再次中断。那枚关键的玉兰花银簪,经匠作监高手辨认,确认其制作工艺源于宫内,是二十余年前尚宫局某位已故老匠人的独门手法,曾为不少得宠的妃嫔或高等女官定制过首饰。范围虽然缩小,但时隔久远,当年经手之人众多,查证起来依旧如同大海捞针。
“紫魅”就像一道真正的魅影,藏匿在宫闱深处,每一次出手都狠辣精准,却总能及时斩断所有追踪的线索。
萧断肩头的伤在沈墨隐的悉心照料下愈合得很快,但那夜他闯入房中,不顾自身安危将她护在身后的画面,以及他掌心传来的温度,却在她心中留下了比伤口更深烙印。两人之间那种微妙的张力持续存在着,在商讨正事时的默契与偶尔目光交汇时的短暂凝滞中流转,心照不宣,却又无人轻易踏出那一步。
这日,沈墨隐正在听雪阁内对着那枚银簪出神,林薇竟不顾风雪再次来访。她穿着一身火红的斗篷,像一团跳跃的火焰,驱散了室内的几分沉闷,但脸上却带着罕见的凝重与愤怒。
“墨隐姐姐!你没事吧?听说前几日将军府进了刺客,可吓死我了!”林薇拉着她的手,上下打量,见她无恙才松了口气,随即又愤愤道,“那些杀千刀的歹人,真是无法无天!”
沈墨隐心中微暖,请她坐下:“虚惊一场,劳妹妹挂心了。”
林薇喝了口热茶,压低了声音,神秘兮兮地道:“姐姐,我今日来,除了看你,还有一件要紧事。你上次信中提及北地商贾异常,我回去便留了心,让我身边机灵的小厮时常去那些胡商聚集的市井转转。你猜怎么着?”
沈墨隐心中一动:“有何发现?”
“前两日,那小厮看到有个形迹可疑的婆子,在跟一个胡商接头,神神秘秘的,似乎递了一个小包裹。那婆子虽穿着普通,但我那小厮眼尖,认出她腰间挂着的对牌,是……是德妃娘娘宫中负责采买的下等婆子才用的样式!”林薇语速极快,眼中闪着兴奋与紧张的光,“我觉着这事不简单,立刻就来了!”
德妃宫中的婆子!与胡商秘密接头!
这无疑是一条极其重要的线索!它将“紫魅”的嫌疑,更加清晰地指向了深宫,指向了那位看似温婉与世无争的德妃!
沈墨隐强压下心中的激动,握住林薇的手:“薇妹妹,你这消息至关重要!多谢你!”
林薇反握住她的手,眼神清澈而坚定:“姐姐不必谢我。我虽不懂那些朝堂大事,但也知忠奸善恶。萧将军保家卫国,姐姐和清辞姐姐都是极好的人,我不能眼看着你们被小人陷害!”
送走林薇后,沈墨隐立刻将这个消息告知了萧断。萧断眼中寒光大盛,立刻吩咐赵磐,动用一切力量,暗中监控那个与胡商接头的婆子,以及所有与德妃宫中相关的、非常规的人员与物资流动。
与此同时,沈墨隐也通过加密渠道,将这一线索传递给了宫中的沈清辞。
长春宫内,沈清辞收到妹妹的密信,心潮翻涌。德妃!果然是她!联想到小年夜宫宴上那精准指向妹妹的刺杀,以及德妃平日那些看似无意、实则包藏祸心的言语,一切似乎都串联了起来。
她必须更加小心,也要想办法,从内部找到德妃的破绽。她开始更加留意德妃宫中人员的调动,尤其是那些看似不起眼、却可能接触到核心秘密的低等宫人。同时,她也借着协理六宫事务的机会,不动声色地调整着某些岗位的人选,安插或拉拢一些可能为己所用或至少能传递消息的眼线。
一条来自宫内宫外、明暗交织的调查网,开始向着德妃及其背后的势力,悄然收紧。
然而,“紫魅”显然也察觉到了危险。接下来的几日,异常平静,平静得令人窒息。德妃称病,连每日向皇后的请安都免了,安心在自己宫中“静养”。那个与胡商接头的婆子,也仿佛人间蒸发,再无踪迹。
就在这令人不安的平静中,北疆再次传来加急军报——胡族主力突然放弃对落鹰峡的强攻,兵分两路,一路佯装后撤,另一路真正的精锐,竟真的如之前“无名先生”预警般,试图穿越地势更为险峻、但也更难以设防的阴山古道,意图迂回包抄,断我主力后路!
所幸萧断早有防备,在阴山古道预设了伏兵与陷阱,一场惨烈的阻击战在风雪弥漫的峡谷中展开。军报上字迹潦草,带着血与火的气息,战况极其惨烈,双方伤亡皆重,但最终,胡族的奇袭被成功击退,防线暂时稳住。
军报最后提及,在清理战场时,从一名胡族将领身上搜出了一封密信,信是以胡文写成,但其中夹杂了几个隐晦的中原字符,经过军中谋士破译,那几个字符连起来,竟是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称呼——“凤主”!
“凤主”?
在这后宫之中,谁配称“凤”?唯有皇后!可皇后贤德,母仪天下,且是三皇子生母,绝无可能与胡族勾结!
那么,这个“凤主”,指的难道是……有资格觊觎后位、其子亦有资格争夺储君之位的——德妃?!
萧断带着这封译出的密信,再次连夜进宫。
这一次,他面对的不仅仅是皇帝,还有被紧急召入宫的三皇子李景琰,以及几位绝对核心的宗室重臣。
当那封带着北疆风沙与血气的密信,连同那枚玉兰花银簪,以及林薇提供的、关于德妃宫中婆子与胡商接头的线索,一并呈于御前时,养心殿内的空气仿佛凝固了。
证据链依旧不算完美,缺乏德妃直接下令的铁证。但玉兰花银簪指向宫内高位女子,密信中的“凤主”称呼,德妃宫中婆子的异常行为,周崇明与萧荣的背叛皆与她脱不了干系,再加上十七年前旧案与如今北疆危局的关联……所有的线索,如同无数条溪流,最终都无可辩驳地汇聚向了同一个方向——德妃,很可能就是那个隐藏至深、祸乱朝纲与边关的“紫魅”!
皇帝的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他握着那枚银簪,指节因用力而泛白。他或许对德妃并非没有情分,或许也曾对其子宁王有过考量,但当通敌卖国、构陷忠良,甚至可能危及江山社稷的嫌疑落到她头上时,任何私情都显得微不足道。
“查!”皇帝的声音沙哑,带着一种被深深背叛后的痛楚与暴怒,“给朕彻查德妃宫中一切人等!所有与她有过密往来之官员、宫人,一律严加审讯!没有朕的手谕,任何人不得探视德妃!”
一道无形的雷霆,终于劈向了那座看似花团锦簇的宫殿。
当沈墨隐在将军府中得到宫中传来的消息时,已是翌日清晨。雪后初霁,阳光刺眼。
她知道,最后的决战,即将到来。德妃经营多年,树大根深,绝不会坐以待毙。而她们姐妹,以及萧断,作为将她逼至绝境的关键人物,必将面临她最后,也是最疯狂的反扑。
她走到院中,看着那几盆在严寒中依旧顽强存活的菊花,伸出手,轻轻拂去花瓣上的积雪。
阳光照在她沉静而坚定的侧脸上,也照亮了她眼底那不容置疑的决然。
魅影终将显形,而她们,已做好了迎接一切风暴的准备。
(第十九章完)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