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英美娱摇滚]弦乐回声 > 第6章 控制台

第6章 控制台

廉价波本和更廉价的香烟,成了接下来几天伊芙琳公寓里的主要气味。她没有再去炼狱,只是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对着那把旧吉他和破旧的笔记本。纸上爬满了潦草的和弦谱、效果器参数、甚至画着粗略的混音台推子位置图。她在为那场注定不会顺利的录音做准备,以一种近乎偏执的方式。

尼克·圣约翰那边暂时没了动静。本杰明没再出现,电话也安静着。这种沉默不是妥协,更像暴风雨前的宁静。伊芙琳清楚,他们在等她服软,或者等着积累足够“不配合”的证据,以便用合同条款拿捏她。

第四天下午,敲门声响起。不是本杰明那种小心翼翼的叩击,而是沉稳、有力的三下。

伊芙琳从一堆乐谱中抬起头,皱了皱眉。她走到门边,没立刻开。“谁?”

“尼克。”门外传来那个熟悉的、带着雪茄和金钱味道的声音。

她犹豫了一秒,拉开了门。尼克·圣约翰站在门口,依旧西装笔挺,但脸上没了上次那种商人的圆滑笑容,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审视的平静。他目光扫过她身后杂乱无章的房间,落在她指尖被铅笔染黑的痕迹上,最后停在她脸上。

“不请我进去?”他语气平淡。

伊芙琳侧身让他进来。房间狭小,尼克的存在让空间显得更逼仄。他没坐,只是站在屋子中央,像座格格不入的冰山。

“本杰明跟我说了你的……想法。”尼克开口,省略了无理要求之类的词,“坚持自己制作?”

“坚持对最终声音的控制权。”伊芙琳纠正他,背靠着放满空酒瓶的桌子,手臂抱在胸前。

尼克轻轻笑了一下,没什么温度。“控制权。伊芙琳,你知道在这个行业里,控制权通常是用销量和名气换的,而不是靠……脾气。”他顿了顿,目光锐利了些,“我查过你。在 Olympic Studios 跟过齐柏林飞艇的几张专辑,甚至给乐队做过几场现场调音。履历很漂亮。但那是过去式。你现在是‘夜航’的签约艺人,一个还没证明市场价值的新人。”

伊芙琳的心脏微微缩紧。他查了她。这并不意外,但被他这样轻描淡写地说出来,还是像被揭开了旧伤疤。

“正因为我懂,我才不能容忍我的声音被糟蹋。”她迎上他的目光,毫不退缩,“我知道怎么把它做到最好。”

“‘最好’?”尼克挑眉,“你的最好,还是市场的最好?伊芙琳,唱片公司不是慈善机构,我们投资,是为了回报。你现在坚持的所谓真实,在市场上可能一文不值。”

“那就让我它妈的一文不值好了!”伊芙琳猛地提高声音,压抑了几天的怒火和挫败感终于找到了出口,“至少那声音是我的!而不是你们捏造出来的某个塑料玩偶发出的噪音!”

尼克没有被她的爆发激怒,反而像是看到了他预期中的反应。他冷静地看着她,等她喘着粗气停下来,才缓缓说道:“我给你一个机会。”

伊芙琳喘着气,盯着他。

“公司租用了海岸线录音棚三天,下周一开始。”尼克说,“原本是给另一个乐队的,他们档期冲突了。这三天,给你。你可以按你的想法录两首歌。用你自己的方式,你自己做制作人。公司会派一个基础的技术团队配合你,但决定权在你。”

伊芙琳愣住了。这完全出乎她的意料。

“条件是?”她不相信天上会掉馅饼。

“条件是,”尼克的声音不容置疑,“录完之后,由公司组织的A&R团队和市场营销负责人来听。如果他们认可,觉得有商业潜力,你可以继续按你的路线走,公司会投入相应资源。如果他们不认可……”他顿了顿,目光如炬,“那么,接下来的所有录制和制作,你必须无条件服从公司的安排。没有第二次机会。”

这是一场赌博。用三天的录音时间,赌一个自主创作的可能,赌输了,就彻底沦为提线木偶。

伊芙琳的心脏在胸腔里沉重地跳动。海岸线录音棚,那是洛杉矶顶尖的棚之一,设备比她当年在 Olympic 用的也不遑多让。那是诱惑。而那个评审团,无疑是巨大的风险。他们懂什么狗屁音乐?他们只懂图表和数据。

但她有选择吗?拒绝,就意味着立刻认输。

“好。”她听到自己干涩的声音回答。

尼克脸上露出一丝极淡的、难以察觉的笑意,像是猎人看到猎物终于踏进了陷阱。“很好。细节本杰明会发给你。”他转身准备离开,在门口又停住,回头看了她一眼,“别浪费这个机会,伊芙琳。也别忘了,你赌上的不止是这三天的租金。”

门关上了。伊芙琳还站在原地,手心里因为刚才的紧张而沁出薄汗。赌上了什么?她的未来,她对自己音乐的控制权。

接下来的几天,她像疯了一样投入准备。反复修改编曲,推敲每一个细节,甚至凭着记忆画出了海岸线录音棚主要设备的布局图和型号。她要充分利用这三天,她要做出让他们无法拒绝的声音。

周一早晨,天空阴沉。伊芙琳背着装得满满的旧帆布包,提前半小时到了海岸线录音棚。那栋低调的建筑坐落在相对僻静的海岸公路旁,隔着马路能听到隐约的浪涛声。

技术团队已经在了,一个年轻的录音助理和一个看起来经验更丰富些的混音师。他们对伊芙琳的态度带着点好奇,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保留——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女歌手,自己担任制作人,这并不常见。

伊芙琳没在意他们的目光。她走进控制室,目光扫过那巨大的 Neve 调音台,优质的监听音箱,还有一排排顶级的外设和效果器。熟悉的感觉扑面而来,带着电路板的微热和一种冰冷的、属于精密仪器的秩序感。这里和“炼狱”那个汗津津的、充满混乱生命力的后台是两个世界,但在这里,她同样感到一种归属感。

她没有浪费时间寒暄,直接打开帆布包,拿出她标记得密密麻麻的乐谱和笔记。“我们先设置鼓组收音,”她对录音助理说,语气是纯粹的专业,“地鼓我要更紧实的低频,军鼓上沿要脆,但不能太亮。Overhead 的话……”

她语速很快,指令清晰,甚至直接指出了几种特定型号话筒的摆放建议。录音助理有些惊讶地看了她一眼,然后迅速照做。混音师靠在控制台边,默默观察着。

第一天的录音并不顺利。乐队成员——还是黑水那几个人——显然不适应这种专业环境下的高压工作。丹尼的鼓点总是快一点或慢一点,科尔顿的吉他音色也总是差强人意。伊芙琳戴着监听耳机,站在控制台前,一遍遍叫停,她的反馈通过对讲系统传到录音间,冷静,精准,毫不留情。

“丹尼,第三小节进慢了0.1秒,注意力集中。”

“科尔顿,第二轨吉他的过载再调一下,我要的是 Marshall Plexi 的感觉,不是这种软绵绵的垃圾。”

“贝斯线,跟上鼓的律动,别自己乱跑。”

她的声音透过玻璃,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权威。乐队成员一开始有些不服气,但几次下来,发现她指出的问题确实存在,而且她似乎总能找到最有效的调整方法,渐渐也就闭上了嘴,只是埋头反复练习、录制。

控制室里的气氛变得凝重而专注。只有伊芙琳下达指令的声音、乐器演奏的声音和偶尔的交流声。混音师看着她在调音台前熟练地操作,调整均衡,试听不同效果器的组合,眼神里的保留渐渐变成了惊讶,甚至是一丝敬意。这女人不是瞎搞,她真的懂,而且要求极高。

第二天下午,他们终于录完了一首歌的基础器乐轨。伊芙琳让乐队休息,自己留在控制室里,开始初步的编辑和整理。她戴着耳机,沉浸在声波的海洋里,忘记了时间,忘记了窗外的阴天,也忘记了那份赌约带来的压力。

就在她专注于一段吉他 solo 的微调时,控制室的门被轻轻推开了。她没有察觉,直到一个略带讶异的、低沉而熟悉的声音在她身后响起。

“这相位处理……有点意思。”

伊芙琳猛地回头。

吉米·佩奇站在门口,穿着黑色的衬衫,长发随意披着,脸上带着一丝倦容和毫不掩饰的探究神色。他的目光越过她,落在控制台的屏幕上,看着那些被精确编辑、标注的音频块。

“你怎么在这儿?”伊芙琳脱口而出,下意识地摘下了耳机。控制室里只剩下音箱里传出的、未经混音的粗糙吉他声在回荡。

吉米没有立刻回答,他的视线从屏幕移到她的脸上,那双洞察一切的眼睛微微眯起,像是在重新评估什么。“海岸线的人告诉我夜航有个新人在用棚,制作人很……特别。”他缓缓说道,语气听不出情绪,“我正好在隔壁棚做点个人项目,过来看看。没想到是你。”

他的目光再次扫过控制台,扫过她摊开在一旁的、写满笔记的乐谱。“你自己在做制作?”他问,声音里带着一丝难以置信,以及……或许还有一点别的,更复杂的东西。

伊芙琳感到一种混合着尴尬、愤怒和某种可悲的、想要证明什么的冲动。她不想在他面前显得狼狈,尤其是在这里,在这个属于她专业领域的战场上。

“不行吗?”她反问,语气有些生硬。

吉米没有在意她的态度,他的注意力似乎又被某段音频吸引了。他走上前几步,靠近控制台,仔细听着音箱里传出的、伊芙琳刚刚调整过的那段吉他。

“这个 riff,”他指了指屏幕,“中频可以再挖掉一点,给贝斯留出空间。还有这里的混响,用板式而不是大厅,会更贴耳。”

他的建议专业,精准,切中要害。完全是出于一个顶尖音乐制作人的本能。

伊芙琳愣住了。她看着吉米·佩奇——这个她曾经爱过、恨过、试图逃离的男人——此刻正站在她身边,以一个同行而非前任的身份,讨论着声音的细节。这种感觉怪异极了。

她沉默了几秒,消化着他的建议,然后在控制台上操作起来。按照他说的调整了均衡和混响类型。果然,整个段落的层次感立刻清晰了许多,吉他听起来更有冲击力,却不再干扰低音声部。

“……谢谢。”她低声说,眼睛盯着屏幕,没有看他。

吉米似乎轻笑了一声,很轻,几乎听不见。“你还是老样子,伊芙琳。对自己想要的东西,清楚得可怕。”他的语气里听不出是赞赏还是别的。

这时,休息结束的乐队成员陆续回到了录音间。看到控制室里的吉米·佩奇,所有人都愣住了,丹尼甚至夸张地揉了揉眼睛。

吉米没有多留的意思。“不打扰你们工作了。”他对伊芙琳说,目光在她脸上短暂停留,那里面似乎有某种她读不懂的、一闪而过的情绪。“祝你好运。”

他转身离开了控制室,像来时一样悄无声息。

伊芙琳站在原地,控制台屏幕的光映在她脸上。吉米的出现像一颗投入平静水面的石子,搅乱了她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专注。他看到了她的工作,给出了专业的评价。这非但没有让她感到安慰,反而让她更加清晰地意识到,她正在进行的这场赌博,有多么孤注一掷。

她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把注意力拉回屏幕上。还有一天半的时间,她必须完成两首歌的录制和初步混音。

赌局已经开始,她没有退路。而吉米·佩奇这个不期而至的幽灵,只是让这场赌局,变得更加复杂和令人心烦意乱。她重新戴上耳机,将外界的一切,包括那个刚刚离开的、萦绕着过往阴影的男人,彻底隔绝。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西江的船

六十二年冬

狩心游戏

臣妻

貂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