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英美娱摇滚]弦乐回声 > 第8章 裂痕

第8章 裂痕

自海岸线录音棚那短暂却深刻的交集后,洛蔓这个名字,连同她那双森林幽潭般的绿眼睛和波西米亚长裙摇曳的身影,便在伊芙琳的脑海里扎了根,像一段挥之不去的、迷人的副歌。

回到那间弥漫着波本和香烟气息的公寓,伊芙琳在完成录音收尾工作的间隙,总会不自觉地分神。她翻出洛蔓所有的专辑——从早期充满棱角与实验性的独立发行,到后来制作更精良但内核依旧不羁的成熟作品。她戴着耳机,一遍遍聆听,试图解析那些让她着迷的声响构造。她发现洛蔓的音乐里有一种独特的“空间感”,并非依靠庞大的混响,而是通过精巧的声像安排、频率的取舍,以及那些看似随意实则精心设计的留白与噪音,营造出一种既开阔又私密,既冰冷又蕴含生命力的听觉场域。这恰恰是伊芙琳在自己那两首歌里试图摸索的方向,只是洛蔓做得更为纯熟和大胆。

她开始留意任何关于洛蔓的只言片语。音乐杂志的访谈,零星的演出评论,甚至是一些模糊的现场视频。她了解到洛蔓确实如她所言,始终独立创作,很少与主流厂牌深度捆绑,保持着一种令人艳羡也令人费解的创作自主权。访谈中的洛蔓言辞犀利,时常带着嘲讽般的幽默,对音乐产业陈规陋习的抨击毫不留情,但对真正的创作本身却抱有近乎神圣的敬畏。伊芙琳看着视频里那个在舞台上被灯光勾勒出轮廓,时而低吟浅唱,时而爆发出撕裂般高音的身影,感觉那个在控制室里有着精灵般空灵气质和精准洞察力的女人,形象变得更加立体,也更加遥远。

这是一种复杂的情绪,混杂着钦佩、共鸣,以及一丝难以言喻的、想要靠近的渴望。洛蔓像一座灯塔,在她这片迷雾重重的海域投来一束强光,指明了某种可能性——或许,真的可以在这见鬼的行业里,在一定程度上保全自己的声音。

这种对洛蔓的过度关注,甚至影响了她对最终混音版本的微调。在反复聆听自己粗糙的母带时,她偶尔会想,如果是洛蔓,会如何处理这个段落的动态?会保留这个略显毛糙的吉他过载吗?这种参照并非模仿,更像是一种精神上的砥砺,逼迫她以更高的标准审视自己的每一个决定。

就在这种心神不宁的状态下,她接到了吉米·佩奇的电话。

“出来喝一杯。”他的声音透过听筒传来,带着他特有的、不容置疑的随意,仿佛他们之间横亘的那些年龃龉和沉默从未存在。“我知道有家小馆子,威士忌不错,音乐也不吵。”

伊芙琳本想拒绝。她需要时间沉淀,需要远离这些与过往纠缠不清的人和事。但心底深处,或许也有那么一丝对熟悉感的微弱渴望,哪怕这熟悉感伴随着刺痛。而且,她无法否认,吉米依然是这个世界上最懂声音的那一小撮人之一,她心底还残存着一丝隐秘的期待,或许能从他那里,以某种迂回的方式,探听到一丝关于洛蔓工作方式的碎片——尽管她知道这想法既荒谬又危险。

那家小馆子藏在一条僻静的街道尽头,门脸低调,内部光线昏黄,木质吧台被岁月摩挲得温润。空气中萦绕着老爵士乐的微弱声响,像是背景里一道永不消失的底噪。吉米已经在了,坐在一个角落的卡座里,面前放着一杯琥珀色的液体。他穿着简单的黑色T恤,长发束在脑后,看起来比在录音棚时放松许多。

伊芙琳在他对面坐下,点了一杯波本加冰。两人之间弥漫着一阵短暂的、但并不太尴尬的沉默。他们聊了些无关紧要的话题,伦敦阴郁的天气,某个老牌音箱制造商新出的复古型号,音乐产业里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蠢事。吉米似乎刻意避开了提及海岸线录音棚的偶遇,也没有问及她那两首歌的进展。他的态度像一个相识多年的老友,保持着恰到好处的距离感,这让伊芙琳稍稍放松了警惕。

几杯酒下肚,身体的紧绷感逐渐融化。就在伊芙琳以为今晚会以这种平静的、近乎寻常的方式结束时,小馆子角落那台老旧的点唱机,不知被谁投入硬币,开始播放一首歌。

前奏是简单的原声吉他分解和弦,清澈、干净。然后,一个女声加了进来。

那声音……

伊芙琳端着酒杯的手顿在了半空。

那声音空灵,带着一丝沙哑的质感,像蒙着薄雾的月光。演唱技巧无可挑剔,但真正抓住伊芙琳的,是那声音里蕴含的一种独特的叙事感,一种将私密情感与疏离氛围完美融合的能力。旋律线条并不复杂,却像蜿蜒的溪流,悄无声息地浸透听者的感官。最重要的是,伊芙琳在那声音的处理方式里,清晰地辨认出了一种熟悉的气质——对空间感的精准把控,对细微动态的极致追求,以及那种在平静表面下暗涌的、危险的诗意。

这声音,太像洛蔓了。

不,不是模仿,是神似。是那种存在于同一高度、同一频谱上的共鸣。

伊芙琳完全被这歌声攫住了。她忘记了面前的吉米,忘记了杯中的酒,整个人仿佛被抽离出现实,沉浸在那片由声音构筑的、既熟悉又陌生的风景里。她试图分析每一个气声的转换,每一个尾音的处理,心脏在胸腔里不受控制地加速跳动。是洛蔓未公开的作品吗?还是某个她不知道的、与洛蔓风格如此相近的歌手?

她的失态如此明显,以至于吉米停下了把玩酒杯的动作,抬起眼,静静地注视着她。他的目光在她脸上停留了许久,那双洞察一切的眼睛里,先是掠过一丝了然,随即闪过一丝极其复杂的情绪,像是权衡,又像是一种带着某种恶作剧意味的、深沉的玩味。

歌声在一段悠长的、渐弱的尾音中结束,点唱机咔哒一声,恢复了寂静。

小馆子里恢复了之前的低语和杯盏碰撞声。

伊芙琳这才猛地回过神,意识到自己的失态。她有些仓促地放下酒杯,冰块撞击杯壁发出清脆的声响。她抬起头,正对上吉米那双深不见底的眼睛。他依旧平静地看着她,唇角似乎含着一丝极淡的、难以捉摸的弧度。

“这歌手……”伊芙琳试图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自然些,却还是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急切,“声音很特别。”

吉米没有立刻回答,他只是慢条斯理地端起自己的酒杯,喝了一小口。昏黄的光线在他轮廓分明的脸上投下阴影。时间仿佛被拉长了,每一秒都带着某种悬而未决的重量。

然后,他放下酒杯,身体微微前倾,目光如同精准的探针,锁定在伊芙琳的脸上。他的声音不高,却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清晰地穿透了周围的嘈杂:

“是啊,很独特。”他顿了顿,语气平淡得像在谈论天气,然而接下来的每一个字,都像重锤般敲在伊芙琳的心上,

“伊芙琳,你还没见过洛蔓吧?我是说,以我女朋友的身份。”

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凝固了。

伊芙琳怔住了。

彻底地,完全地,僵在了原地。

耳边似乎有嗡鸣声响起,盖过了一切杂音。世界急速褪色、收缩,最后只剩下吉米那张平静得近乎残酷的脸,和他刚刚吐出的那句话,在脑海里疯狂回荡。

女……朋友?

洛蔓……是吉米·佩奇的女朋友?

这怎么可能?

那个独立、锐利、像森林精灵般不羁的洛蔓?那个在她困顿挣扎时给予她珍贵认可和提醒的洛蔓?那个她暗自欣赏、甚至隐隐视为某种精神灯塔的洛蔓?

她怎么会是……吉米的女朋友?

无数的画面和声音在她脑海中疯狂闪现、碰撞:海岸线录音棚里洛蔓绿色的眼眸和精准的评价;吉米在同一个地方出现,带着技术性的建议和过往的阴影;洛蔓音乐中那种冰冷的诗意和复杂的空间感;吉米音乐中那些繁复的编曲和恢弘的叙事……这两者,如何能重叠在一起?如何能属于……如此亲密的关系?

一种极其荒谬、极其混乱的感觉攫住了她。是震惊,是难以置信,是一种被愚弄了的愤怒,还有一种更深沉的、连她自己都不愿承认的……失落和刺痛。

她感觉自己像个傻瓜。她这些天对洛蔓的所有关注、所有暗自的欣赏和引为同道的心思,此刻都显得如此可笑,仿佛一场精心编排的、独独瞒着她的闹剧。她像个局外人,一个被排除在某种默契之外的、格格不入的旁观者。

吉米依旧看着她,没有催促,也没有进一步解释。他似乎早已预料到她的反应,只是在耐心等待这场无声的风暴在她体内平息。他的眼神深处,那抹复杂的情绪依然存在,或许还有一丝……怜悯?

伊芙琳张了张嘴,喉咙干涩得发不出任何声音。她试图找回自己的呼吸,却发现胸腔像是被什么东西紧紧箍住了。她只能愣愣地看着吉米,大脑一片空白,所有的思绪都搅成了一团乱麻。

“你……”她终于挤出一个破碎的音节,声音嘶哑得不像她自己,“你说……什么?”

吉米轻轻呼出一口气,靠回椅背,姿态依旧从容,但眼神里多了几分难以言喻的东西。“洛蔓。我们在一起有一段时间了。”他语气平淡地确认了这个事实,像在陈述一个与己无关的客观消息。

这一刻,伊芙琳才真正意识到,她所以为的逃离,她试图构建的新生,在洛杉矶这个看似广阔的舞台上,依然被笼罩在吉米·佩奇巨大的、无所不在的阴影之下。甚至连她刚刚发现的、一束似乎属于她自己的光,也早已被这阴影所缠绕。

她坐在那里,感觉自己刚刚建立起不久的、脆弱的平衡,在瞬间,碎裂成了齑粉。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六十二年冬

西江的船

狩心游戏

貂珰

橘涂十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