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阳光透过白色纱帘洒进房间,徐娇被陌生的鸟鸣声惊醒。她眨了眨眼,过了几秒才反应过来自己身处何方——柏林,洪堡大学,交换生宿舍。
手机显示早上七点半,屏幕上还有三条未读微信,全是母亲发来的。徐娇揉了揉太阳穴,昨晚她睡得并不好,陌生的床铺和时差让她辗转反侧,梦里尽是那双湛蓝如海的眼睛,还有那杯打翻的咖啡。
“徐娇,清醒一点。”她拍了拍自己的脸颊,翻身下床。
洗漱时,徐娇盯着镜子里的自己:黑发因睡姿不佳略显凌乱,冷白皮在晨光中近乎透明,眼下泛着淡淡的青色。
她拧开水龙头,用冷水拍了拍脸。
今天是她正式上课的第一天,徐娇换上浅蓝色衬衫和米色长裤,将课程表仔细折好放进背包。
出门前,她犹豫片刻,还是涂了一层淡淡的唇膏,让原本红润的嘴唇更显明艳。
七点多的校园已热闹起来,徐娇按照地图找到文学系大楼,在国际学生办公室完成注册手续。
工作人员递给她一叠资料和一张学生卡。
“你的德语水平可以选修部分德语授课课程,”戴着圆框眼镜的女职员说,“其他课程也有英语授课的选项。”
徐娇低头翻看课程目录,突然在跨院系选修课一栏,看到一个熟悉的名字——“现代都市空间与文化记忆”,授课教师:Prof. Dr. Hans Müller。
她的手指不自觉地停在那一行,这是建筑系面向全校研究生开放的课程。
徐娇咬了咬下唇,在选课单上勾选了这门课。
“这门课下周才开始,”女职员看了眼选课单,“第一次课在下周三下午三点,建筑系A栋203教室。”
“谢谢。”徐娇点点头,心跳莫名加快。
办完手续,她决定去图书馆办借书证。
洪堡大学图书馆是柏林最古老的图书馆之一,主阅览室被誉为“世界上最美的图书馆之一”。
推开厚重的木门,徐娇不禁屏住了呼吸:高耸的拱顶、复古的铁艺楼梯,成排的橡木书架直抵天花板,阳光透过彩绘玻璃窗洒在地板上,形成斑斓的光影。
“太美了……”她轻声感叹,完全忘了此行目的,只是沿着书架缓缓走着,指尖轻轻划过书脊。
说起来,这里的氛围让她想起上海外滩的老建筑。同样沉淀着岁月痕迹,气质却截然不同。
转过拐角,她猛地停住脚步。
就在靠窗的阅读区,一个熟悉的身影正低头翻阅一本厚重的书籍。阳光洒在他的金发上,镀上一层柔和光晕,修长的手指轻轻翻动书页,银色袖扣不时反射出冷光。
是汉斯·穆勒教授。
徐娇下意识后退一步,却不小心撞到身后书架,一本硬皮书“砰”地掉落在地。
汉斯教授抬起头,目光穿过书架间隙,与她对视。徐娇只觉脸颊瞬间发烫,手忙脚乱地捡起书。
“抱歉,我不是故意的……”她用英语小声说道,尴尬得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汉斯合上书本,站起身走来。今天他穿着深蓝色西装,没系领带,衬衫最上面的扣子解开着,露出一小片锁骨。
随着他走近,徐娇闻到了他身上淡淡的冷杉香气。
“徐小姐,”他的声音比记忆中更沉,“第一天上课还顺利吗?”
徐娇惊讶地睁大眼:“您记得我?”
汉斯嘴角微微上扬:“咖啡事故很难忘记。”
“那天真的很抱歉……”徐娇的脸更红了。
“不必再道歉,”汉斯打断她,“图书馆的书很珍贵,还请小心。”他语气依旧严肃,蓝眼睛里却闪过一丝难以捉摸的情绪。
“我会注意的。”徐娇低下头,注意到他手中拿着一本关于中国古典园林的书,“您对中国园林感兴趣?”
汉斯似乎没想到她会留意到,微微一怔:“只是研究需要。东西方建筑理念的差异……很有参考价值。”
“苏州园林讲究‘移步换景’,”徐娇脱口而出,“和西方建筑的轴线对称完全不同。”
汉斯的目光变得专注:“你去过苏州?”
“我外婆家在苏州,”徐娇微笑,“小时候常去拙政园玩。”
“拙政园……”汉斯轻声重复,发音标准得惊人,“中国四大名园之一。”
徐娇点点头,没想到这位德国教授对中国文化如此了解。两人突然陷入一阵奇怪的沉默,却并不尴尬。
“我选修了您的课,”徐娇打破沉默,“‘现代都市空间与文化记忆’。”
汉斯挑眉:“那是研究生课程。”
“我是研究生交换生,”徐娇解释,“在上海外国语大学读比较文学硕士。”
“文学专业选建筑课?”汉斯的语气带着怀疑。
“跨学科研究,”徐娇抬头直视他的眼睛,“城市是最大的文本,建筑是最直接的叙事。”
汉斯目光微闪,似乎被这个回答触动。他刚要开口,口袋里的手机突然震动。他看了眼屏幕,眉头微皱。
“我得走了,”他把书放回书架,“周三见,徐小姐。”
徐娇望着他离去的背影,修长的身影在图书馆长廊中渐行渐远,最终消失在光影交错处。
她深吸一口气,这才发现手心全是汗。
办完借书手续,徐娇又在图书馆待了一小时,找到几本有汉斯·穆勒署名的著作翻看。
与他给人的第一印象一样,他的文风严谨克制。但在专业方面,却总能透露出自己的独到见解。在一本关于柏林城市记忆的书中,他写道:“建筑不仅是空间的构成,更是时间的容器,承载着一代代人的生活和情感。”
这句话让娇娇想起上海外滩的建筑群,那些融合了东西方风格的建筑,见证了多少悲欢离合。她突然很想知道,这位严肃的德国教授对此会什么样的看法。
离开图书馆时,天色已近黄昏。
徐娇的手机响起,是同为交换生的日本女孩佐藤美咲约她一起吃晚饭。
早上六点,她们约在校园附近的一家越南餐馆见面。
“你遇到心动的德国男生了吗?”美咲眨着大眼睛,向来直来直去。
徐娇差点被米粉呛到:“什么?没有啊。”
“你脸上都写着呢,”美咲笑道,“中国女孩的表情我最懂。”
徐娇摇摇头,却不由自主想起那双湛蓝的眼睛,还有那句“周三见”。
她喝了一口柠檬水,试图平复突然加快的心跳。
“对了,”美咲突然压低声音,“你知道建筑系那个‘冰山教授’吗?据说超级严格,从来不给学生高分,但因为他长得太帅,每年选他课的女学生还是爆满。”
徐娇的手指僵住了:“汉斯·穆勒?”
“对!就是他!”美咲兴奋地说,“你认识他?”
“只是……听说过。”徐娇低头搅拌着碗里的米粉,突然没了胃口。
回到宿舍,徐娇打开电脑,搜索更多关于汉斯·穆勒的信息。在校报的一篇采访中,记者形容他“像一座行走的哥特式建筑——严谨、精确、令人敬畏”。文章提到他出身于德国南部一个传统建筑世家,父亲是慕尼黑工业大学的著名教授。
“难怪……”徐娇喃喃自语,想起他那对精致的家传袖扣,还有一丝不苟的着装风格。
窗外,柏林的夜空繁星点,徐娇躺在床上,思绪却飘向即将到来的课程。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