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暗涌 > 第6章 热汤里的江湖

第6章 热汤里的江湖

雨下了整整三天,把黑街的青石板洗得发亮。沈惊鸿坐在馄饨摊的小板凳上,看着王伯的侄子小王擦桌子,少年手忙脚乱地打翻了醋瓶,酸气混着肉汤的香味漫开来,像极了王伯在世时的样子。

“鸿哥,张诚的案子判了无期,虎帮剩下的小喽啰都散了。”阿武把一份报纸放在桌上,头版是李副局长捧着锦旗的照片,角落里有个模糊的身影,是举着证据盒的阿蛇,“福利院的新楼明天奠基,阿蛇说想请你去剪彩。”

沈惊鸿没接话,指尖划过报纸上的日期——距离老帮主死在馄饨摊,正好一个月。他拿起王伯留下的铜锅,锅底结着层薄薄的油垢,是熬了三十年老汤的痕迹。

“红姐让我问你,义联以后怎么办。”阿武递过来个牛皮袋,“这是清理虎帮仓库时找到的,说是老帮主十年前藏的东西。”

袋子里是个上了锁的木盒,锁孔是船锚形状,正好能插进张诚被没收的领带夹。打开的瞬间,沈惊鸿愣住了——里面没有账本,没有地图,是十枚崭新的桃木船,每只船底都刻着名字:周、王、张(真)、沈……最后一只船的名字空着,只刻了个“义”字。

“老东西早就料到会有今天。”红姐的声音从雨幕里传来,她撑着把黑伞,旗袍下摆沾了泥,“这十只船,是给当年同船幸存者的谢礼。可惜啊,真能配得上‘义’字的,没几个。”

她在沈惊鸿对面坐下,小王端来两碗馄饨,热汤在碗里晃出细碎的涟漪。红姐摘下耳环,是枚极小的船锚,和老周汇款单上的图案一模一样:“我也是当年同船的人,只不过那时我才十二岁,是被拐的孩子之一。”

沈惊鸿的筷子顿在半空。

“老帮主和王伯救了我,让我跟着红馆的前任老板学本事,说女孩子在黑街活下去,得比男人更狠。”红姐喝了口汤,“他们从没让我沾过那些肮脏事,只说‘义’字不分男女,不分黑白。”

雨突然大了,打在棚顶噼啪作响。远处传来警笛声,是巡逻队在清查虎帮的残余据点。沈惊鸿想起张诚被抓时的嘶吼:“我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活下去!你们这些□□的凭什么审判我!”

“活下去有很多种方式。”沈惊鸿放下筷子,“老帮主选择守着馄饨摊,王伯选择藏起真相,老周选择用命护着证据……他们都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样子。”

红姐笑了,眼角的细纹在水汽里变得柔和:“所以你打算守着这个摊子?”

“嗯。”沈惊鸿拿起抹布,擦着王伯生前常坐的那张桌子,“老汤还得熬下去,孩子们总要来吃馄饨的。”

阿武突然跑进来,手里拿着个信封:“鸿哥,邮局送来的,说是王伯半个月前寄的。”

信封里是张存折,户名是南城福利院,余额不多不少,正好够建一栋新楼。附页上是王伯歪歪扭扭的字:“汤要常沸,心要常热。”

雨停时,阳光从云缝里漏下来,照在馄饨摊的铜锅上,泛着暖光。沈惊鸿点燃炉火,老汤在锅里咕嘟作响,香气飘出巷口,引来了第一个客人——是阿蛇,身后跟着几个福利院的孩子,手里捧着束野菊花。

“王伯说,煮馄饨要先烧开水,做人要先守良心。”阿蛇把花放在王伯的牌位前,“李副局长让我问你,要不要去警局做线人,专门打击人口贩子。”

沈惊鸿舀起一勺汤,浇在碗里的馄饨上:“我在这煮馄饨,你们有线索就来告诉我,比去警局方便。”

孩子们欢呼着围上来,小王手忙脚乱地给他们端馄饨,汤洒在桌子上,没人在意。沈惊鸿看着他们的笑脸,突然明白老帮主为什么总说“暗涌之下,必有暖流”——那些藏在刀光剑影里的善意,那些埋在利益纠葛下的道义,就像这锅老汤,只要火不停,就永远冒着热气。

傍晚收摊时,沈惊鸿把那只刻着“义”字的桃木船放进铜锅,让它在老汤里慢慢煮着。阿武不解,红姐却懂了:“老东西说过,真正的义,得经得住熬。”

暮色漫过黑街,馄饨摊的灯亮了起来,昏黄的光透过雨雾,像一双温柔的眼睛,看着来往的行人。沈惊鸿坐在王伯的小板凳上,听着锅里的咕嘟声,想起老帮主临死前的眼神——不是不甘,是释然。

或许江湖从来都不在刀光剑影里,而在一碗热汤里,在一句“加辣”的默契里,在那些愿意用生命守护平凡温暖的人心里。

晚风掀起沈惊鸿的衣角,露出左臂的刀疤,在灯光下像条蛰伏的蛇。但他知道,这条蛇早已褪去毒牙,只用来守护锅里的热汤,和汤里翻滚的、属于他们的江湖。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狩心游戏

朕真的不会开机甲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婚内上瘾

如何阻止男主发疯[歌剧魅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