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历史 > 白鹰传 > 第6章 投名

第6章 投名

京兆王府的空气仿佛凝固的铅块,每一次呼吸都带着枷锁的重量。元愉那日捏着我下巴留下的青紫指痕早已消退,但他眼中那毒蛇般的审视,却如影随形。他不再轻易在我面前高谈阔论,书房的门也关得愈发严实。我知道,我的“投名状”生效了,但也彻底点燃了他的疑心。每一步,都需如履薄冰。

皇后宫中的“闲谈”之后,我并未立刻得到任何来自宫内的实质回应。这反而让我更加确信,那位御座上的年轻帝王,心思远比我想象的深沉。他需要时间验证我的“价值”,更需要时间看清我的立场是否纯粹。他不会轻易相信一个异族王妃的突然示好,尤其是在我与元愉关系微妙的前提下。

我沉住气,继续扮演着那个安静、顺从、甚至有些木讷的柔然王妃。只在必要的宫廷场合露面,谦卑地行礼,不多言,不多看。但我的耳朵,却从未如此刻般灵敏。元愉宴请的宾客名单、他与心腹幕僚在花园“散步”时压低的声音、府邸库房进出物资的异常……凡此种种,碎片般的信息被我无声地收集、拼凑。

真正的转机,发生在一个看似偶然的午后。

我被召入宫中,名义是为太后抄录祈福的佛经。在通往佛堂的长廊拐角,迎面遇见了正要出宫的元怿。

他身着紫色亲王常服,面容依旧清朗,但眉宇间积郁的疲惫与忧色,即便隔着数步之遥,我也能清晰感受到。他的目光落在我身上,那一瞬间的复杂,如同投入深潭的石子,惊起无数隐秘的涟漪——有难以言喻的痛惜,有深沉的担忧,还有一丝……微弱的、带着探询的期待?他颔首致意,动作标准得无可挑剔,喉结却几不可查地滚动了一下,最终只化为一句平淡却重逾千钧的问候:“京兆王妃安好。”

“清河王殿下安好。”我同样礼数周全,声音平静无波,垂下的眼睫却掩住了心中的惊涛骇浪。他看我的眼神仿佛在告诉我,他知道我在深渊中挣扎求生!那句无声的“好好活着”的承诺,在这一刻得到了回响。然而,下一秒,一个身着内侍服饰的身影便悄然无声地出现在长廊的另一端,看似恭谨垂首,实则目光如隼,牢牢锁定了我们这短暂的、礼仪性的交汇。

那是宣武帝身边的人!

我心中豁然开朗。这绝非偶然!这是宣武帝精心安排的一次试探!他想看看:我这个刚送出“投名状”的柔然王妃,与元怿——他如今最倚重的弟弟、手握兵权的重臣,私底下是否真有不可告人的联系?元怿对我,这个名义上的“弟媳”,又是否还存着旧情?这关系到我在宣武帝心中的可信度!

我立刻收敛心神,将所有的激荡死死压在眼底最深处。我确定,我对元怿的回礼,完美诠释了一个疏离且恪守礼法的宗室女眷形象,眼神平静无澜,仿佛他只是一个寻常亲王。

在我转身离开时,余光瞥见那名内侍悄然退去的身影。我知道,我的表现,通过了第一道考验。

试探之后,我便被“顺路”引向了宫中一处僻静的偏殿。那里并非皇后居所,也非议事大殿。引路的内侍无声推开殿门,一股清冽的龙涎香混合着书卷气息扑面而来。殿内陈设简朴庄重,唯有御案后悬挂的巨大北疆舆图,彰显着此处的核心。

年轻的宣武帝元恪,正负手立于舆图前,目光锐利地扫视着蜿蜒的边境线。他没有穿繁复的朝服,一身玄色常服更衬得他身形挺拔,气质沉凝。

偌大殿内,只有我们两人。空气安静得能听到烛火的噼啪声和我的心跳。

“贺兰真,”他开口,声音不高,却带着无形的威压,第一次直接叫了我的名字,而非“京兆王妃”,“皇后言及的那条‘隐秘山谷’,朕派人探查过了。”他没有回头,目光依旧锁定在舆图上的一点。

我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掌心沁出冷汗。是真是假?价值几何?他是满意还是震怒?

“确有蹊径,可绕过我军三处壁垒。”他缓缓转过身,目光如电,直刺向我,“然其尽头,并非你所言柔然大部落交汇之处,而是……突厥王庭西侧一处备用的退路!王妃,作何解释?”

最后四个字,冰冷如刀!

冷汗瞬间浸透了我的内衫。他对柔然的了解,远超我的预估!我低估了这位年轻帝王的城府和对北疆的掌控欲!这条通道的真正价值,不在于商贸补给,而在于战略机动性。

恐惧如同冰冷的潮水席卷而来。但我不能崩溃!我用命换来的机会,柔然未来的希望,都在此一举!

我强迫自己冷静,迎着他审视的目光,双膝跪地,额头触地:

“陛下明鉴!妾身惶恐!”我的声音带着恰到好处的颤抖和自责,“妾身年幼随父汗行猎,确曾经过那条山谷。彼时天真,只觉其险峻隐秘。父汗曾言,此乃部族迁徙时备用的‘鹰之路’,通向何处,并未深究。妾身嫁入魏室,心向天朝,只知此道或可避险隘,助大军转运,故斗胆进言。至于其竟通突厥王庭要地……妾身愚钝,当真不知!若有欺瞒,甘受雷霆之怒!”

我伏在地上,姿态卑微至极,话语真假参半。年幼确实走过是真,不知具体终点也是真(当时的确懵懂),但“心向天朝”是假,“不知其战略性”更是睁眼说瞎话。但此刻,我只能赌!赌他需要北疆的稳定,赌他更看重我对魏军的潜在价值!

殿内死寂。每一息都无比漫长。

良久,头顶传来一声听不出情绪的低哼:“起来吧。”

我依言起身,垂首肃立,后背已被冷汗湿透。

“你献此道,所图为何?”他坐回御案后,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目光幽深,“莫要以‘心向天朝’这等虚言搪塞。贺兰真,朕要听真话。咸阳王待你如何,朕有所耳闻。”

他果然知道!知道我在元愉府中的处境!这既是警告,也是……给我一个说实话的机会?

豁出去了!我深吸一口气,抬起头,眼中不再是恐惧和卑微,而是压抑已久的、属于贺兰真的倔强与野心之火:

“妾身所求有三!”

“其一,求生!咸阳王暴虐,视妾身如玩物草芥,妾身不求陛下庇护,只求若真有祸事临头,陛下……能稍作保全!”我没有直接求庇护,而是暗示我的价值值得他保。

“其二,立身!妾身不愿做无所事事的笼中之鸟。妾身生于北疆,长于马背,深知柔然各族习性、山川地理、部落强弱。陛下欲定北疆,妾身……或可为一耳目,一助力。”

“其三,”我目光灼灼,带着草原儿女的骄傲,“为母国争一线生机!妾身是和亲公主,非是战利品!柔然愿与大魏交好,而大魏的威胁不是柔然,而是突厥耳。若陛下能对柔然稍假恩信,约束边将,允开互市,互通有无,柔然必感念天恩,守土安边!妾身在魏一日,便是此誓之见证!”

我将最**的野心和最卑微的祈求,一股脑摊开在他面前。没有虚伪的忠诚,只有清晰的利益交换!我赌的就是他作为帝王,需要能用的棋子,需要稳定的北疆,需要能钳制强敌并打击保守势力的契机!

宣武帝静静地听着,敲击桌面的手指停了下来。他深邃的目光在我脸上停留了许久,像是在评估一件罕见兵刃的锋利程度与掌控难度。

终于,他嘴角勾起一丝极淡、却意味深长的弧度:

“耳目?助力?说说看。北疆六镇军户屯田,进展迟缓,入冬前若无法完成基础营建并储存部分草料,明年开春恐生哗变。你有何策?”

考验来了!这是真才实学的考验!我精神一振,迅速在脑中梳理着这些日子收集的碎片信息和我对草原的了解:

“陛下明鉴,军屯受阻,主因有三:其一,军户多募自中原,不谙北地寒苦与耕种之法;其二,戍边任务繁重,难有充足人力深耕;其三,六镇深处苦寒,适宜种植季节极短,种子选择不当则颗粒无收。”

我微微停顿,观察他的反应。他眼神示意我继续。

“妾身浅见:其一,‘引柔然之技’。陛下可下旨,令六镇将领暗中招募少量熟悉当地土壤、气候及耐寒作物种植的柔然老农或牧人,许以重酬或减税,传授经验。柔然各部亦有精于垦殖者,其法虽粗陋,却极适寒地。此事妾身或可协助甄别可靠之人。”

“其二,‘以工代役,巧用战俘’。妾身听闻近来北境小规模冲突中,俘获不少敌对部落劳力。与其羁押耗费粮草,不如发配六镇参与屯田营建等重体力劳役,戴罪立功,以工抵命。既可省人力,亦可震慑宵小。”

“其三,‘就地取材,速成保障’。屯田非一朝一夕之功。眼下当务之急是解决越冬草料。六镇周边多有广袤草甸,可组织精锐骑兵护卫,集中军户及家属中老弱,大规模抢收、晾晒、储存牧草。同时,大力推广易于储存的耐寒根茎作物如蔓菁(芜菁)、萝卜的种植,虽不及谷物,却能果腹充饥。”

我将思路清晰道来,其中掺杂了一些柔然部落的实用经验和我在元愉府中听来的零星抱怨:比如军户来源问题。宣武帝的眼神,渐渐从审视转变为专注,最后竟流露出几分激赏。

“以柔然之人教魏军屯田?以战俘代役?抢收牧草?”他重复着我的话,眼中精光闪动,“贺兰真,你的胆子,比你献上的那条密道还要大。” 语气中听不出褒贬,却已无之前的寒意。

我知道,我押对了!我的见识和胆魄,正是他此刻所需要的急智!

“陛下,”我再次跪倒,但这次脊背挺直,双手缓缓摘下头上的金簪步摇——那些元愉用来装点门面的饰物。然后,我从怀中取出那支贴身珍藏、温润洁白的羊脂白玉笄——母亲给我的遗物,草原的象征。我将它捧过头顶:

“妾身身无长物,唯有此笄,乃柔然王族信物。今日以此献于陛下,非为表忠,而是立契!妾身愿为陛下之耳目,为魏室安定北疆出一份力。所求者,唯陛下记住妾身方才所言三条:妾身之命、妾身之用、柔然之一线生机!若陛下信守,妾身玉碎不悔!若背诺……” 我没有说下去,但眼中的决绝已说明一切。

宣武帝的目光落在那支蕴含着一个异族公主全部尊严和筹码的玉笄上,久久不语。殿内只有烛火跳跃的光影。

终于,他站起身,走到我面前。

他没有立刻接过玉笄,而是沉声道:

“你的话,朕记下了。玉笄,你留着。它在你头上,比在朕的库房里更有用。”

“从今天起,有关北疆柔然动向、六镇屯田实情、乃至咸阳王府中……你认为值得朕一听的消息,”他顿了一下,目光如炬,“每月朔日(初一),自会有人与你联络。记住,你今日之语,皆系于此。”

“至于柔然,”他转过身,走向那幅巨大的北疆舆图,“朕要的是北境安宁。只要你的族人安分守己,互市……不是不可谈。但你记住,贺兰真,你的价值,决定了柔然能得到的空间!”

他没有给我任何明确的承诺,却给了我一条直达天听的秘密渠道和一个模糊的希望!“朔日之约”便是他初步认可的象征!

“谢陛下!”我将玉笄紧紧攥回手心,那温润的触感此刻仿佛带着灼人的温度。这一刻,我知道,我终于在这盘杀机四伏的深宫棋局上,为自己,也为柔然,撬开了一丝缝隙!

走出那幽静的偏殿,春日的阳光有些刺眼。我抬手,将那支象征过去的沉重金步摇随意簪回发髻,指尖却下意识地抚过暗袋中匕首冰冷的鞘身。

宣武帝的青睐,如同悬在头顶的利剑,随时可能坠落将我斩得粉碎。它更是一条拴在我脖颈上、另一端握在帝王手中的锁链。但我终于不再是任人摆布的棋子了。

我是贺兰真。是柔然的朔方公主,亦是刺入北魏权力核心的一枚暗针。前路更险,然我手中,已有剑锋!

为了活着,为了归途,为了那片鹰翱翔的天空!这场以命为注的豪赌,才算真正开局!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护花狂兵

李嘉宁的奇妙之旅

绝品小神农

三国:开局十亿蚂蚁军团,灭匈奴

我绑架了武则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