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丽一听,小嘴立刻撅了起来:“啊?那人生岂不是少了一大乐趣?”她明亮的眼睛里带着点孩子气的失落。
李伟立刻凑趣地接话:“何止是乐趣啊!简直是剥夺了我们呼吸自由空气的权利!”他挤眉弄眼,试图活跃气氛。
这时,研究室的“老油条”贾姐也端着水杯晃悠了过来。贾佳慧,年近四十,体型富态,是研究室里的元老,和徐组长资历相当。她嗓门洪亮,带着点看透世事的调侃:“哎呀,挨批评啦?多大点事儿!咱们研究室里,谁没被马主任那‘金口玉言’洗礼过几回?能被马主任单独训话,那也是一种‘无上荣光’呢!”她哈哈笑着,脸上的肉跟着一颤一颤。她婚姻不太顺,老公李德龙是个赌鬼,两口子吵架是家常便饭,这些不如意似乎都被她转化成了办公室里的“豁达”。
康宁正没好气,一听这话,火气“噌”地又上来了:“贾姐!你这说的什么风凉话?挨批评还无上荣光?合着我该感恩戴德呗?”
贾姐也不恼,慢悠悠地喝了口水,斜睨着康宁:“你小子懂啥?马主任日理万机的,轻易能‘召见’咱们这些小喽啰?他今天单独跟你说了那么多话,说明啥?说明你在他老人家心里,还是有点份量的!要不然,他才懒得费这口水呢!你看他平时训人,都是对着空气喊一嗓子‘都注意点!’,今儿个可是单独‘垂询’你啊!”她故意把“垂询”两个字咬得很重。
康宁一愣,仔细咂摸了一下贾姐的话,虽然听着别扭,但好像……歪理之中也透着一丝诡异的逻辑?但这念头只是一闪而过,更强烈的念头是:绝对不能再有下一次了!否则在徒弟面前,这“师傅”的威信就彻底扫地了。
“康宁啊,”贾姐放下水杯,难得正经了几分,“听姐一句劝,以后上班时间,真别上网瞎逛了。被徐老师逮着,顶多说你两句;被马主任撞见,那可就是‘雷霆之怒’了。不值当。”
康宁重重叹了口气,像是要把胸腔里的郁结都呼出去:“知道了,谢谢贾姐。以后上班时间,坚决不上网了,免得再招这无妄之灾。”语气里充满了疲惫和认命。
贾姐看他这样,又恢复了那副大大咧咧的样子,拍了拍他肩膀(力道不小):“行了行了,别跟霜打的茄子似的!挨批是咱这儿的‘土特产’,隔三差五就得来一回,你又不是新来的。放宽心,该吃吃该喝喝,啥事别往心里搁!”
“好的,谢谢贾姐。”康宁勉强扯了扯嘴角,回应道,心里却沉甸甸的。
李伟在一旁察言观色,见气氛缓和了些,又嬉皮笑脸地插话:“哟,贾姐还是很关心我们师傅的嘛!这嘘寒问暖的,要不,干脆跟我们师傅来段研究室绯闻得了?”他本是嘴快,想开个玩笑彻底冲淡之前的尴尬,却忘了贾姐最敏感的那根神经。
贾佳慧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了。研究室里谁不知道,贾姐曾经和隔壁研究室那位仪表堂堂、能力出众的陈金海有过一段沸沸扬扬的婚外情,差点闹到处分,成了全局皆知的“风流韵事”。而贾姐对此事的态度颇为微妙,甚至隐隐以此为傲——毕竟陈金海外形俊朗如模特,团队业绩斐然,是局里的明星人物。旁人私下都嘀咕,陈金海到底看上贾姐哪一点了?这几乎成了研究室一个不解之谜。
“李伟!”康宁反应极快,厉声喝止的同时,一脚就踹在李伟的椅子腿上。李伟正晃悠着,猝不及防,椅子腿摩擦地面发出刺耳的“吱嘎”声,他整个人都跟着晃了晃,差点歪倒。康宁脸上是少见的严厉:“胡说什么八道!贾姐是什么人?那是眼睛长在头顶上的人物!咱们这等凡夫俗子,给她提鞋都不配,还想入她的法眼?以后再这么没大没小胡说,看我不收拾你!”他这话,明着骂李伟,暗里却是把贾姐高高捧起,想化解这要命的尴尬。
贾佳慧的脸,瞬间涨成了猪肝色,嘴唇哆嗦着,刚才的伶牙俐齿消失得无影无踪,巨大的窘迫让她一个字也吐不出来,只是死死盯着桌面。
李伟也彻底懵了,知道自己闯了大祸,脸也白了,慌忙站起来,手足无措:“贾姐,对不起对不起!我、我嘴欠!我就是开个玩笑,想活跃下气氛……我真没别的意思!我错了!您千万别往心里去!”他语无伦次地道歉。
何丽也恼了,柳眉倒竖,瞪着李伟:“有你这么开玩笑的吗?!一点分寸都没有!”她是真生气了,既为贾姐的尴尬,也为李伟这莽撞牵连了康宁。
康宁赶紧朝何丽使了个眼色,示意她别再说了。他转向贾佳慧,语气带着安抚:“贾姐,这小子就是个没长毛的小屁孩,说话不过脑子,你别跟他一般见识。回头我好好教育他!”
贾佳慧胸口剧烈起伏了几下,终于从那种难堪的窒息感中缓过一口气来,她强挤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声音干涩:“没、没事……玩笑,玩笑而已……”但任谁都看得出她笑容里的勉强和受伤。
李伟还在不住地点头哈腰:“贾姐,您大人大量,我以后一定管住这张破嘴!”
何丽狠狠剜了李伟一眼,也不再言语,但眼神里的不满显而易见。康宁心里明镜似的,何丽生气,很大程度上是在维护自己。他也隐隐感觉到,何丽对自己,似乎有着超越同事和师徒的情愫,那份关心和在意,带着小心翼翼的试探。只是这层窗户纸,谁也没去捅破。
康宁还记得那个周末的下午,研究室一个项目数据出了点问题,需要他紧急处理。他当时正好出门办点私事,手机调了静音没注意。何丽联系不上他,只好按着通讯录上的地址,忐忑地找到了他家。
开门的是康宁的母亲王阿姨,一位面容和善的中年妇人。
“阿姨您好,”何丽有些拘谨地站在门口,“请问康宁师兄在家吗?”
王阿姨打量了一下眼前这个清秀文静的姑娘,眼中闪过一丝好奇:“是康宁同事啊?快请进快请进。康宁他刚出去一会儿,说是办点事,手机也打不通。这可怎么办?你找他有急事?”
何丽犹豫了一下,点点头:“嗯,阿姨,研究室那边有点紧急情况,需要师兄去处理一下,组长让我来找他。”
“哎呀,这孩子,关键时候掉链子!”王阿姨有些着急,随即又热情地招呼,“别在门口站着,进来等吧!他应该快回来了。”
何丽看了看时间,有些为难:“那……打扰阿姨了。”她走进这间不算大但收拾得干净温馨的屋子。
“我打他手机试试。”何丽说着,掏出手机拨通了康宁的号码。这次,电话很快接通了。
“何丽?”康宁的声音传来,背景有些嘈杂。
“师兄,你在哪儿?研究室有急事,徐老师让我来找你处理。”何丽语速有点快。
“啊?我在外面……这样,你稍微等我一下,我这边事情马上办完,立刻赶回来,然后跟你一起去研究室,行吗?”康宁的声音带着歉意。
何丽只好应道:“好的师兄,那……我在你家等你。”
“好,麻烦你了,跟我妈说一声。”康宁挂了电话。
王阿姨在旁边听得真切,立刻热情起来:“哎呀,姑娘快坐快坐!别着急,他马上回来。等着也是等着,阿姨给你拿点吃的。”说着,她就去柜子里翻出一盒精致的饼干,又手脚麻利地泡了一杯香气四溢的热茶端给何丽。
何丽受宠若惊,连忙起身:“谢谢阿姨!您太客气了,不用麻烦的。”
“不麻烦不麻烦!你们工作辛苦,喝点热茶暖暖。”王阿姨笑眯眯地在何丽旁边坐下,很自然地就打开了话匣子。从康宁小时候的糗事,聊到街坊邻里的趣闻,又很自然地拐到了何丽身上,问她是哪里人,家里几口人,父母身体可好。
何丽起初有些拘束,但王阿姨的热情和亲切很快让她放松下来。她轻声细语地聊起自己的家:家里兄妹三个,她最小。父母原本在家务农,收入微薄,她和哥哥姐姐上大学的学费,全靠兄嫂和姐姐姐夫在外打工辛苦接济。后来父亲看种地实在难以支撑,也跟着出去打工了。这几年家里境况好了不少,父母尤其疼爱她这个小女儿,不仅不要她往家里寄钱,还时常补贴她,只盼着她工作顺心,生活开心。说起这些,何丽脸上带着感激和一丝小小的幸福。
王阿姨听得连连点头,看向何丽的眼神越发柔和,充满了长辈的慈爱。两人竟越聊越投机,从家乡风物聊到工作琐事,小小的客厅里充满了轻松愉快的笑声。王阿姨心里对这个懂礼貌、家世清白、性格温顺的姑娘,是越看越喜欢。一种奇妙的亲近感在两人之间悄然滋生。
当康宁风风火火地推开家门时,看到的就是这样一幅其乐融融的景象:自己的母亲和年轻漂亮的女徒弟正坐在沙发上,吃着饼干,喝着茶,聊得眉开眼笑。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