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白月光她活到大结局了 > 第67章 边关异动

第67章 边关异动

近来魏国的朝堂中发生了一件大事。

边关异动。

镇守营州的郑通突然间招兵买马,扩充军备,连日来一直操练士兵,时常有军队部署出没在周边地区。

营州地处边塞,出了营州不到几十里便是塞外,再往北便是突厥人控制的领域。

漠南漠北草原各部落杂居,早些时候突厥异军突起称霸草原,各部落对其俯首称臣。

在前朝时突厥便与中原王朝有过多次战争,如今虽是乱世,各地纷争不断,但也不妨碍突厥人会再次南下。

不过魏国曾与突厥有过盟约,约定互不侵犯,友好通商,如今倒也算是相安无事,边境上贸易往来一片祥和。

营州是一个战略要点,对漠南来说是,对魏国来说更是。

不过近些时候边关异动,真正令魏国担忧的并不是突厥人有了南下的倾向,也不是漠南某个部落发生了什么异常事件,而是镇守营州的将领,郑通。

盖因为郑通此人并非魏国朝堂中可以完全信赖的边将。

郑通是燕国降将,魏国攻打燕国之时他率五万部卒投降了魏国,魏国灭燕之后,为了嘉奖他的投降行为,魏帝李成肃亲自下诏加封其为渔阳侯,兼营州大都督镇守营州,掌管营州全部事务。

一个降将,掌管营州全部事务,手中还握有五万兵马,他的权力可以说是非常大了。

在营州,郑通就是那里的土皇帝,营州的一切事务都得听他的,无论是军事调动,还是经济税收,亦或者是政治事务,总之,这些都是他说了算。

他本是燕国将领,在燕国快要灭亡之时投降,这样的降将身份足以令魏国不能对他全然相信,反而要多了几分提防。

既然魏国一直在提防他,那为何还要给他那么大的权力,要知道,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天无二日国无二主,一个国家是绝对不允许出来两个政权,魏帝李成肃在洛阳当皇帝,郑通在边塞当土皇帝,什么都是他说了算,他是营州的无冕之皇。

唉,此事说来话长,都是没办法的办法。

营州是燕国故土,郑通昔日也是燕国边关将领,镇守营州防范突厥,魏国灭燕之时,燕国国内主要兵力皆被魏国消灭,只剩下边将手中的军队,燕帝命令边将调动军队抵抗魏国的进攻,但没想到郑通综合考量之下觉得燕国大势已去,他没必要继续为燕国卖命,手中那五万将士,永远都是他的底气,何苦要为了一个注定要灭亡的国家再搭上他的人马,不值得不值得。

直接回了燕帝一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而后没多久就带着他那五万兵马投降了魏国。

也是因为他最后的临阵倒戈没有听燕帝的命令出兵抵抗魏国,魏国才那么快的灭了燕国。

事已至此,严格来说郑通只是名义上的投降,那五万兵马依旧在他的掌控之中,他也依旧镇守在营州。

镇守营州多年,营州的方方面面皆在他的掌控中,还有那五万兵马,已被他视为是他的私人军队,在营州,只要他一句话,那五万兵马便可倾巢出动。

这五万兵马不听燕帝的,更不听魏帝的,而只听他郑通的。

所以当时他适时的提出他还想像之前那样继续镇守在营州,魏国只得同意,一来是他名义上已经投降,算是魏国将领,即便他这个要求是明晃晃的提出要占山为王,把营州当做他的割据势力,魏国也只得同意,毕竟他都投降了,总不能投降了还要再发动军队攻打他吧,这样名义上他们也不占理。

二来,郑通手里还有五万兵马,镇守边境多年,边境上民风彪悍,他们以前又没少与突厥人打过仗,这五万兵马可都是骁勇善战的精兵良将,战斗力非同一般,若与他们发生冲突,魏国这边绝对会损失许多兵马,大伤元气。

为了一个营州损失这么多,不值得不值得。

反正郑通名义上已经投降了,营州原本就在他的控制之下,那就继续让他控制好了,何况近几年魏国多次发动战争,劳民伤财,损失能减少一点就一点吧。

如此,除位于边塞之地的营州及周边地区,原来的燕国故土魏国已经悉数拿下,尽在掌控之中。

对于整个中原或者说对于整个北方来说,营州算不得什么,它地方不大,不过一州之地,但从地理位置上看它在北边边塞,靠近突厥,用以防范突厥及漠南各部落,它是边疆要塞。

而控制这个边疆要塞的人郑通,他曾是燕国降将,对魏国的投降只不过是迫于时势的考量,他对魏国并没有什么感情或者说忠心,依他所言,皇帝轮流做,谁是皇帝他并不关心,反正都管不到营州来,他手里握有五万精兵良将,谁想对他动手都得先掂量掂量。

魏帝李成肃和魏国朝堂中的各位重臣并没有打算一直对郑通置之不理,毕竟郑通控制了营州这样一个边境要塞,防范突厥及漠南各部落这样的重任还是要交到自己信任的人手里才好,更何况郑通手里那五万兵马始终是一个威胁。

曾经他可以对燕帝来一个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又怎知未来他不会对魏国同样来一个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呢?

以前只是出于对尽快灭燕以及时局稳定的考量才会容忍他这般作威作福,待日后时局稳定下来定不会让他继续如此。

魏帝以及魏国的诸位朝臣都是这样想的,现在对他只是忍耐,日后肯定要解决掉他,只是如今边关异动的消息传回来时,众人也不由得叹一声,这未免也太快了些。

去年魏国才灭了燕国,去年郑通才投降,今年他就在边关有了异常的举动,这速度快得有些令人讶异。

他招兵买马扩充军备还时常操练士兵,很显然不是为了突厥,魏国在突厥的探子并没有传回突厥有什么异常的举动,反而是郑通在营州的所作所为越来越不正常。

一个边将,手中握有不少的兵马,他不是为了与塞外各部作战,那就是他准备造反了。

不,不应该说造反,因为一开始他也不是真心投降的,他只是名义上换了一个国家,其实并未改变什么,他依旧是他。

魏国国内暗流涌动,燕国余孽还潜藏在暗处,很难说这次郑通的异常举动不是和他们没有联系,或许这正是他们一起合谋,各取所需想要做些什么。

郑通只为他自己的利益,谁能够给他带来利益他便倒向谁。

曾经可以因为燕国大势已去而投降魏国,现在也说不准可以因为又想得到什么而对魏国出击。

很显然,他很会挑时机。

魏国出动二十万兵马攻打梁国此时主力部队还在长江以南地区作战,彭城王李兴业带走了魏国的大量兵马,此时魏国国内的兵马并没有多少,只是预留了部分的防御力量。

这个时候若郑通从营州带着骁勇善战的边关将士南下,魏国紧急之间也无法抽调大量兵马以做阻挡。

局势波谲云诡,前些日子传回来一则消息,魏帝李成肃派去营州辅佐郑通的长史丁骆竟然在打猎时从山崖上掉下去摔死了,这更说明了营州有大大的问题,郑通肯定包藏祸心不知在预谋什么。

那长史丁骆虽说是派去辅佐郑通,但很明显他是魏帝的人,他去营州表面上是辅佐郑通,实际上就是为了监督他。

所有人都心知肚明,郑通知道,魏帝也清楚郑通知道,但还是没想到他竟胆大到了如此地步,连面子上都过不去了。

一个魏国中央派过去的长史,好端端的偏偏就在这个时候死了,而且还是打猎时掉下山崖摔死了这样一个死法,未免也太过蹊跷,而与此同时,是郑通在营州越发异常的消息传回。

天天打雁竟被雁啄了眼,一直防备着他没想到他这么快就动起了手,还是趁着彭城王李兴业率领魏国主力攻打梁国这一时刻。

本想等李兴业率大军回来以后再慢慢解决他,但他现在的异常举动却是提醒着他们一触即发的危险,他们还没对他动手,他就先有了对他们动手的意图。

仅凭五万兵马对魏国造不成什么亡国危机,但这五万兵马绝对会使得魏国刚刚统一的北方再度战乱起来,一个不小心甚至会再次造成北方的割裂局面。

所以说,此时的营州极度危险。

不过事情并非没有转机,因为郑通还没有宣布他要明确造反,与魏国为敌,所以若能在他明确展露反意之前先稳住他,待李兴业率二十万大军回来,那一切便可相安无事了,只要李兴业率大军回来,届时就算他想造反也翻不起什么大风浪。

李成肃想要派一个人带上十车珠宝先去慰问一下他,重点是安抚,暂时稳住他,只要他现在别反就好,过些日子待伐梁大军一回来,即使他想反与魏国兵戎相见也不用惧他。

这个任务十分危险,弄不好可能还会丢了性命。

毕竟从郑通展露出来的种种迹象表明,他不可能不反,万一他现在已经打算磨刀霍霍即刻发兵,那现在谁去安抚他那就是去送死了。

尽管危险,但还是要派人去安抚他,而且这个安抚他的人身份一定要不同凡响,若随随便便派一个人去安抚他,只怕显示不出对他的重视。

派谁去呢?

许多重臣面面相觑,其实他们都不想去。

命只有一条,这郑通都有反相了还派他们前去,那不是去安抚郑通,而是让他们送命去了。

虽然这件事办好了是一件大功,但与大功相比他们更愿意安安稳稳活着。

官职不显的人丝毫不用担心,因为他们知道这差事落不到他们身上,有些担忧胆战心惊的就是那些官职较高的人了,他们紧绷起来,生怕下一刻就听到陛下念起他们的名字。

战战兢兢,气氛凝结,所有人都沉重了起来。

有一些武将到时有这个勇气前去,只是他们刚一提出来自荐前往就被李成肃给否决了,安抚郑通需要一个能言善辩可以明确传达他意思的人,武将们虽勇气可嘉战功赫赫,不少人也有几分文化才学,但大多都不是他认为能言善辩可以稳住郑通之人。

当李成肃这样一说,许多还算口齿清晰能言善辩的文臣顿时一凛。

有些人口才好,能言善辩,职位高,但他年纪大了,有些怕死。

有些人虽说有几分才学,善于与人交谈,但职位不高,身份不显,李成肃也不太满意。

于是乎,看来看去,没人合适,没人应答,就在这个时候,冯翊王李玄朔站了出来。

这是自他从梁国回来以后第一次主动请缨。

在此之前他为了魏国潜入梁国打探敌情暗中谋划的事迹刚传出来没多久,他于国有大功在身,魏国的朝臣此时才算真真切切了解了一下这位以往低调默默无闻的皇子。

而现在,这位刚刚为国立下大功的皇子竟然又要主动提出要去完成这样一项危险的任务,所有人不由得对他更加正视。

他不怕吗?

魏帝李成肃也是这样问他的。

他轻轻一句,为国做事,何有惧意。

良久,李成肃终是点了点头。

无疑,他的确是一个合适的人选,身份上,他是大魏七皇子冯翊王李玄朔,能力上,他潜伏梁国多时谋划了那么多事足以见得他能力不凡,且临危不惧极其细心。

身份上合适,能力上也合适,算是毛遂自荐,他自请前往边塞完成此项在别人看来是极其危险的一项任务。

先前紧张的重臣终是松了一口气,只是也因此对他愈发欣赏,且有敬佩之意。

他到底还是他的儿子,虽不受宠,此前默默无闻他鲜少关心他,只是此时李成肃还是对他产生了些许担忧。

下朝后又与他谈了许久。

略微叮嘱,只一句,稳住郑通便好,其他不用管。

李玄朔那时微微点头,在李成肃担忧的目光中他的身影渐渐远去。

没有人看到的地方,他浅棕色的眸子里浮光掠影,幽深的颜色展现一抹光影,危险吗?

他并不觉得。

谁对于谁来说是一个危险,这还说不定呢。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朕真的不会开机甲

如何饲养恶毒炮灰

不言而遇[破镜重圆]

退休大佬拒绝灵气复苏

我不可能是移动天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