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半熟童话 > 第13章 第十三章

第13章 第十三章

=

九二五办公室死气沉沉。

空降两个领导,一个用力过猛圆滑油腻,一个官威太盛拿腔拿调,再加上以往过节,用脚趾头想都知道往后的日子不会好过。

而且送去检验的“石灰”和唐佳妹体内的“云片”单是从名称看,就有云泥之别。除非宋济川和于美华那边打开突破口,否则案件还是毫无进展。

=

刘涛推门而入,看见两张半生不熟的面孔,差点怀疑自己进错房间。

江许抬起手腕看表:“都两点半了,不是只请了上午的假吗?”

刘涛呆住:“啥?”

胡大伟唱起红脸:“好了好了,快回去吧,下不为例啊。”

=

刘涛回到座位,眼神迷茫:“发生什么了?”

朱瑜做出一副讲悄悄话的样子,但音量并未降低:“新官上任,杀鸡儆猴。”

刘涛点点头:“哦,我是鸡。”

朱瑜也跟着点点头:“对,我们是猴。”

=

李慕听得眼前直冒金星。

一个没头,一个刺头,他的七大队真难带。

=

江许清清嗓子,语气郑重:“我着重强调一下咱们专案组的纪律问题,工作要有工作的样子,你们迟到的迟到,闲聊的闲聊,拿什么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还有桌上这些个零食外卖,该收的收,该扔的扔。”

该吃的也得吃,朱瑜按压着外卖盒拖到自己眼前。小笼包外皮已经被泡烂,盒顶蒸汽聚集而成的水滴坠入鲜黄的汤汁,激起层层涟漪。

李慕转过头:“凉了吧?我拿去热一下?”

朱瑜摸摸外卖盒侧面:“温的,能吃。”

“小包那个是醋。”

“谢谢。”

=

江许走进,食指关节重重敲击桌面,人影覆住摊开的文件:“不是刚强调过吗?工作要有工作的样子。”

朱瑜抬起头:“对不起,我去走廊吃。”

江许寸步不让:“现在就不是吃饭的时间。”

朱瑜站起身,语气和缓:“您脱离一线多久了?在座六个侦查员,今天有几个按时吃饭的?整个市局有多少人吃饭的时间依然坚持在工作岗位上?您猜猜,他们是喜欢饿着,还是为了守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江许无言以对,胡大伟再次起身打圆场:“好了好了,大家都是为了工作,互相理解,互相体谅。”

=

朱瑜刚起身时,李慕本能地想要阻拦,想了一下还是决定放任。

在查案上,她和所有同事一样,见缝就插针。可是日常生活里,没有获胜的信心,她是不会轻举妄动的。

就算不幸败了,出出气也是好的。

就算不幸败了,底还有他兜着呢。

=

朱瑜说这话时,其实也是心虚的。

午饭时间她根本就没在工作,而是在洗澡。

幸好这俩领导是下午来的,不然她真会像手里的小笼包一样,露馅。

=

“检验结果出来了,确定是石灰。”王翀放下手机,懒散霎时间烟消云散,“禁毒小队全体都有,收网。”

刘涛依然迷茫:“他们收谁去?”

朱瑜美滋滋:“宋济川和于美华,他们家骨灰坛子里装的是毒品。”

“那咱干啥?”

“我总觉得石宇辰知道点啥,但是又不知道怎么能知道他知道点啥。”

=

走出门外的秦卓折返回来,一颗脑袋挂在门框边:“上我们队找黄姐!保准聊到犯罪分子怀疑人生!”

话说完,他就急匆匆追众人步伐离去。

=

禁毒小队和刑侦小队都给各自安排了任务,刚上任就被架空的指挥组组长胡大伟和行动组组长江许在空荡的会议室里面面相觑。

市局这些小孩越来越散漫了。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纪律问题是重中之重,等下还得再强调一遍。

=

李慕在骨灰行动的路上和禁毒小队通过气,出于信任,后者当时就调查了宋济川和于美华的行踪,并派人一直暗中注意着。

这对知名企业家夫妇离开省厅后,直奔海边的豪华酒店,仿佛在提前庆祝胜利。

禁毒小队持房卡进门,杀了两人一个措手不及。

=

刑侦小队这边,李慕和刘涛前往看守所提解石宇辰,朱瑜则完全拜倒在黄姐专业功底之下。

黄姐本名黄荣,禁毒支队预审专家,视角独特且深入,常用“咬文嚼字”和“捕风捉影”形容自己的工作。

=

朱瑜只是说了一句“感觉太顺了”,连自己都觉得这个句子缺少成分,不清不楚,黄荣却准确理解其含义:“你是说石宇辰发现唐佳妹猝死之后那一系列动作,像是老手,或者演练过?”

朱瑜点头:“对!”

黄荣继续说:“一个大活人死在面前,正常人不吓破胆就不错了。石宇辰能整理房间,能把毒品撒进河里,能订票潜逃,说明他就不是个正常人。”

朱瑜再次用力点头:“对!”

黄荣越说越起劲:“可惜不是我审的,不然死活得挖下去。你们那个金老头,本来就优柔寡断的,上了年纪脑子更糊涂,依我看呐,赶紧退休得了。”

=

朱瑜后撤半分,不自觉与对方拉开一道隐形的界限:“不对。不是金老师的问题,我们当时以为那就是个普通的猝死。”

她旁观过一次金子的预审。

与黄姐的强势主导不同,金子温文尔雅、循循善诱,能让人不知不觉间卸下防备。

=

“居然没把你绕进去?我随口一说,你别往心里去,这事当时金老头就跟我研究过了。”黄荣眉开眼笑,“你这小姑娘不错的,有对象没呢?”

李慕突然跳进脑子里,朱瑜微微一笑:“有。”

“哟,这是真有。”黄荣伸手拍拍她肩膀,满眼怜爱,“小姑娘家家的来干苦力,家里人不放心吧?”

“是啊,都没敢说。”

“男朋友知道?”

=

“知道。”笑意从眼角眉梢漫出来,朱瑜险些控制不住,“就是我们队那个李慕。”

“李慕?”黄荣眼睛瞪得溜圆,“我以前给他介绍过对象,他木得哟,我都发愁。怎么突然开窍了?”

“我也不知道。”

“也是,这玩意说不准。李慕这孩子,别的地方都好,就是木。以后要是犯病,你就把他送我这来,保准给你治好。”

“谢谢黄姐。”

=

两组行动中,抓捕宋济川和于美华的禁毒小队率先凯旋而归。

王翀扒在审讯室门口,满面春风:“一男一女,黄姐挑一个?”

黄荣白他一眼:“我有预约。而且什么都没准备,你叫我审个鬼哦?你第一天当警察啦?”

王翀挑眉:“石灰,六点八公斤,三百多万,大案。”

黄荣又白他一眼:“那也要分先来后到,讲不讲职业道德啦?”

王翀做作地叹口气:“江许和胡大伟说他们亲自审,已经回车里换制服了。没事,我等他们一会吧。”

黄荣拧紧发条似的,弹跳老高:“女的!给我送二号审讯室去。小王,你去找金老头来帮忙审男的,我俩比比谁快!”

=

朱瑜乐不可支,拥有共同的敌人果然有助于保持内部团结。

而且,一千块一克的东西,起名叫石灰,也太草率了。

=

提解石宇辰的刑侦小队归来时,迎面碰上着装整齐的江许和胡大伟。

刘涛礼貌寒暄:“领导,开会去啊?”

江许盯着看起来纯良无害的石宇辰,言语中透着似有若无的失望:“审讯。”

李慕大概猜到前情:为了阻止空降的领导抢功,黄姐不仅抢先出阵,还摇了自己人协同作战。

官高一级压死人,石宇辰这边,怕是只能拱手相让了。

=

审讯室由两个连通的房间组成,一侧是审讯主战场,另一侧是监控后备间。

三号审讯室监控间,朱瑜和刑侦小队汇合,并提出疑问:“石灰这个东西为什么叫石灰?叫个灰珍珠、灰水晶、灰翡翠什么的不会显得高端一点吗?”

刘涛打趣:“再找个明星代言呗?”

“桃子哥很有商业头脑嘛。”朱瑜丝毫不在意调侃,反而顺着竿往上爬,“但是好像太明目张胆了,中间商换个包装,系个蝴蝶结什么的应该行得通。”

=

无论查案还是生活,活跃的思维都不可或缺。从个人角度,李慕也钟情于她天马行空的幽默细胞,离经叛道的反抗精神,和放荡不羁的自由灵魂。

只是有一点,他需要纠正:“这种中间商,一般叫毒贩。”

朱瑜点头:“记住了。”

李慕说,毒品市场更注重实用性,很少依赖现代营销方式,花心思起名和包装意义不大。针对石灰这种毒品,可以考虑制造者有土木方面的背景,因为那是石灰运用最广泛的行业。

李慕还说,灰珍珠这个名字很不错。

=

透过巨幅单向玻璃,审讯主战场的状况一览无遗。

江许头脑清晰,有条不紊;石宇辰积极配合,有问必答。然而态度无法补足能力短板,前者问不到点子上,后者给不出新信息。

朱瑜一开始以为这是审讯常用的循序渐进,直到领导像个专宰外地游客的黑车司机一样兜了二十分钟圈子才意识到不对劲。

别光循序啊,倒是渐进啊!

=

“黄姐刚教我两招,我跟你说说,你进去审呗?”朱瑜手肘撑在桌面上,侧着脸征求李慕的意见。

刘涛率先反对:“那是领导,李子的命不是命吗?”

朱瑜皱着鼻子,加重语气:“你听我说完啊!我还要去找人批准啊!”

“省省吧,橙子跟人家平级,人家还是省厅来的,根本批不了。”

“谁说我要去找橙子了?”

“那你找谁?”

“梁斌。”

=

刘涛后仰贴上椅背,抬手自行按压人中:“你为这么点事去麻烦局长?”

朱瑜理所应当道:“什么局长不局长的,那是专案组组长,第一责任人,不找他找谁?”

=

李慕知道她是胆大心细,而非鲁莽冒失,所以最有可能发生的情况是:“你刚刚见过局长?”

朱瑜在他鼻尖轻点一下:“对啦!我刚去找黄姐的时候,局长正好在那聊案子。他说有什么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越过直属领导,直接找他。天地良心,这话是他自己说的,我可没问。”

“行。”李慕微不可察地点点头,“说正事吧。”

“好。”朱瑜迅速切换状态,“首先是常用手段,恐吓诈骗之类的,你都知道。其次是针对石宇辰个人,他看起来老实本分,实际上自命不凡,死要面子。能切入的角度很多,金钱啊、女人啊、学历啊,怎么刺激怎么来,落差越大他越容易崩溃。黄姐说看过他的体检报告,很健康,受得了。”

=

李慕低头思索,指尖在大腿上轻点:“我组织一下。”

“不急,你看领导心态多好,还在那爸爸的爸爸叫爷爷呢。”朱瑜收回视线,伸个懒腰,“我去麻烦局长了。”

=

刘涛仰着头:“我呢?”

朱瑜顺手拍他肩膀一下:“你安心养病,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刘涛嘴角一抽。媳妇特意嘱咐过,怀孕这事暂时不能声张。看来接下来两个月,他都得伪装成一个病号。

=

换好制服回到监控间,李慕的嘴角也开始抽搐。

不是批准吗?怎么还把人给带来了?

=

李慕规规矩矩打招呼:“局长。”

梁斌点头示意:“李慕啊,以前很少干预审吧?”

“很少,嘴皮子不利索。”

“没事,多练练就好了。准备得怎么样了?”

“差不多了。”

=

梁斌手臂撑于桌面,俯身靠近麦克:“小江同志,你出来一下。”

随即回头拍拍李慕肩膀:“别紧张,去吧。”

=

朱瑜这才意识到,对于冲锋在前的李慕来讲,哪怕得到局长首肯,走进审讯室依然会得罪省厅领导。

凭什么辅警没有执法权?

反正她已经得罪完了,虱多不痒,债多不愁。

=

朱瑜脑袋一歪:“局长,我嘴皮子利索,您看我什么时候有机会参加预审?”

梁斌侧头看她:“你确实利索,刚见面就要给领导吹个喇叭奏个哀乐?”

朱瑜胡说八道,但表情认真严肃:“那是因为领导平易近人,我作为晚辈表演个才艺。”

梁斌波澜不惊:“案子破了,我按特招条例给你申报。案子要是破不了,你就等着被遣送回原单位吧。”

“谢谢局长!”

=

朱瑜眼睛放光,浑身充满力量。

大多数辅警辛劳一生也无法获得警衔,就算是警校学生,毕业后也需要经过一年实习才能成为真正的人民警察。“按特招条例申报”听起来平平无奇,实际上是对能力莫大的认可。

李慕也无须再为她嚣张跋扈的性子背锅。

=

六个经验丰富的侦查员通力合作,省厅专人指导,局长亲自坐镇,案子何愁破不了?

小小警衔,迟早是她的囊中之物。

=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狩心游戏

婚内上瘾

朕真的不会开机甲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哈喽我的脱线宝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