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暴君降临 > 第4章 选侍

第4章 选侍

旧朝奉行一夫一妻多妾制度,为了巩固政权的稳定交替,也为了确保获得“妻”族势力支持,出现了一种诡异的夫贵妻荣现象,但归根究底,一个丈夫想要更换/妻/子,是随意的事。

哪怕贵为皇后,娬娼帝执政从旧帝闹着要出家当道士最凶的那一年开始,起初满朝男臣都只当她是代行,同历史上所有仁德贤明的贤内助皇后一样,管完事,她还得退回内庭,继续相夫教子。

但是,她已经走到这个位置,垂帘听政不如自己称帝,隔着一层窗户纸,始终不安心。

男臣们也开始上表奏请娬娼帝“贤明”。

陈景邈杀掉旧帝的时候,他还在磕仙丹,朱砂铅汞,各类不知名矿物粉末,一股脑丢进炼丹炉,吃得飘飘欲仙不知今夕何夕,孱弱得像一只病鹌鹑。

从前是废物哥哥给她选漂亮驸马,如今她上台,就变成了自主选择漂亮驸马。

诡异之处,就在于这个驸马必须选,搞得好像她登基就是为了选驸马自由一样荒诞。

“崔相觉得选侍与男宠有何不同?”

大长帝姬,她原先是旧朝的大帝姬,与娬娼帝交情甚好,是原先戚氏宗亲里的陈党,先帝登基之日,她为表忠心与亲近,自请改姓。

娬娼帝也如她所愿,赐国姓,改帝姬为爵位一等,食邑,年奉比之旧朝王爷一爵翻两倍,另有官秩。

戚氏宗亲大部分人头还挂脖子上时,也都纷纷请求改姓,连带着先帝原先的亲戚也上赶着求着改国姓。

大长帝姬笑着看老匹夫,她跟崔相不对付很久了,娬娼帝驾崩后,她依旧官拜正三品侍中,与占着尚书省的崔相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水火不容。

“男宠以姿色侍君,身份低贱,腹无点墨,选侍自然挑今天下好男郎,为君打点内庭。”

至于如何打点,只有他们男人自己心里清楚,本质上还是想要篡权。

大长帝姬的身份比较有意思,她与娬娼帝结拜为姊妹,名义上,不是新帝的姑姑,反而是新帝的小姨。

今时不同往日,新帝登基,自带一套领导班底上台,原先就在朝堂上展露身手的尉迟璃,直接官拜三品中书令,与先帝留下来的两位托孤大臣形成三角鼎力之态。

陈景邈的意思很显而易见,她已经上位,那就应该大力提拔自己人上去,朝堂上的大换血,以她一次又一次找事,杀死男臣挪出空位,替换完成。

皇帝不说话,大长帝姬先开口,只有尉迟璃,其余人都觉得理所当然,君弱则臣强,有了权臣,那就得有听话的皇帝。

“那如何打点?崔相可已经有了好人选,听说你认的义男崔式不错,十七八岁,年纪大了些,但要相貌有相貌,从前吏部见过几面,办事能力尚可。”

大长帝姬语笑晏晏,皇帝特别爱看她跟崔相吵架,每次都吵得脸红脖子粗,老有意思了。

“那怎么能行,满朝臣子府邸内多得是乖巧可人的男郎,何须再从朝堂上选取?”

“我觉得崔式就挺乖巧懂事的,关键是漂亮,科举选出来的探花就是好看,陛下不要的话,我就要走了。”

她说完,又把打量的目光投降外面跪着的男臣,“不过光漂亮也不怎么顶事,陛下需要的是贤内助,要懂得情趣,又要懂得照顾人,我看朝中诸位倒是不错,平日里体察圣意,私下亦如此。”

后妃之德,她想起这个词汇就觉得莫名好笑。

“总不可能陛下想换一件新衣衫,也没有个知心人知冷知热,奉上亲手缝制的新衣吧。”

“内庭自有司衣局,何须他们动手?”

“那陛下养着一群吃干饭的小白脸做什么?光有选侍之貌 ,又无选侍之德行,说白了跟男宠无甚区别,反而还要落下乘。”

大长帝姬自己蓄养男宠就只挑年轻漂亮的,年轻的崔式倒是被她看上过,但是怎么说,出身低贱,又想攀高枝,那趁早滚出去。

崔相不跟她说,把目光看向皇帝,“陛下以为如何?总不可能内庭空置,一年到头也不见选侍入宫,微臣看中书令一人兼任前朝内庭,颇为辛苦,不如选些人替她分一分这份辛苦。”

尉迟璃就知道会说到自己这一头,替她分辛苦,换一个意思,就是替皇帝本人分一分“辛苦”。只不过,崔匹夫不敢继续指着皇帝说着说那,他兜里也只有一块免死金牌,架不住皇帝刀多。

“朕觉得这选侍质量不太行,先帝在位时,也有选侍,但都貌美贤明,侍奉体贴,朕怎么觉得那些出身官宦人家的男郎不怎么会伺候人呢,平日里在家就矫情,再来一个谢男郎,朕不喜欢。”

一提到谢男郎,崔式黑脸,早先时候,先帝为还是皇子的新帝挑选丈夫,就选了父族一派的谢男郎,外甥跟女儿,亲上加亲,顺带借力打力。

奈何皇帝本人不喜欢,一听到风声,先杀了谢男郎,出逃宫闱,恰逢娬娼二年夏初洪水泛滥,瘟疫肆虐,皇帝差一点死在琅琊。

有人一说选侍,皇帝就拿矫情要死的谢男郎君堵嘴。

崔相还是不这么甘心,前有大长帝姬陈鹭,后又中书令尉迟璃,依照目前的趋势,他早晚要被清算撤下去。

除非他能插进去属于他自己的人。

【食邑】食邑,古代君主赏赐给贵族、功臣的封地,核心是享受封地内百姓缴纳的赋税作为俸禄,无需直接治理土地。

【官秩】“官秩”指的是中国古代官员的级别与俸禄体系,核心是用固定的等级(如品、石)来明确官员的职位高低、待遇厚薄,是古代官场秩序的核心制度之一。

简单说,它像官员的“身份档案”:一方面用“品阶”(如正一品、从二品)划分职位大小,另一方面用“俸禄”(如年俸多少石粮食、多少两银)对应等级待遇,两者绑定,清晰界定官员的层级地位。

【爵位】(以唐朝为参考例子)唐朝爵位制度以“九等爵”为核心框架,融合了宗室与功臣封赏,等级清晰且与政治、经济特权直接挂钩,具体可分为宗室爵与功臣爵两大体系。

特点是宗室爵跟功臣爵一般是分开的,特殊案例除外,亲王、郡王几乎为宗室专属;国公及以下(县公至县男)主要授予异姓功臣,少数宗室远支也可能获封。

【公主】:“公主”一词的文字记载最早见于《史记·吕太后本纪》,但其称谓的起源可追溯至更早的周代制度。周代天子之女出傢,由诸侯中地位最高的“公”(如周公、召公)主持殙礼,这种“公为之主殙”的仪式,便是“公主”称谓的源头——意为“由公来主傢的女子”,最初并非正式封号,后逐渐演变为对帝王之女的专属称呼。

(工具属性过于强烈,改称帝姬,王姬)

【帝姬】“帝姬”一词出自北宋时期 。据《宋史·礼志十八》记载,北宋徽宗政和三年(1113年),在蔡京的建议下,朝廷仿照周代的“王姬”称呼,将皇帝的女儿称为“帝姬” 。同时,皇帝的姐姐被称为“长帝姬”,皇帝的姑母则被称为“大长帝姬” 。这一制度在南宋初期逐渐恢复为原有的“公主”称号 。

【王姬】“王姬”是周代对周天子之女的专属称谓,因身份为“王”之女,故称为“王姬”,意为“周天子的女儿”。

帝姬跟王姬,依照改制之后的设定,那就等同于“潜在继承人”,先王或者先帝的子嗣,依照宗法制度,大家长死后,由她的继承人继承她的一切,那就得提前确立谁可以继承,继承多少,而谁又不可以继承。取代【王爷】这类男性意味强烈的爵位称呼。

父权制的运转依赖父系宗法制度,生产工具跟资产都只传男,不传女,仿佛是为了确立这个事,爵位里也要是【王爷】【侯爷】这类词汇。

————

历史上也有女人封侯,东汉的阴安侯刘黄,她是光武帝刘秀的大姐,因弟弟登基成为皇帝,被直接封为“阴安侯”,是史书中明确记载以女性身份获得“侯”爵封号的案例。

我觉得历史上什么样的例子都可以找出来,榜样都给你打好了,就看你敢不敢COS一把。

公主,郡主,县主这类【身份封号】不等价【爵位体系】。

以皇帝举例,皇帝的后嗣一般不是郡王就是亲王,这一类又享有法统上的继承权,具备朝上走的【进阶性】。

公主一类,撑死了,也还是公主,不享有【权位】的继承属性,换而言之,公主在父系宗法制度下,她不可能登基,这类规则针对女人,倾向于让女人充当辅助位,去辅佐生物爹,哥哥或者弟弟,亦或者未来的丈夫(父系宗法制能转得起来,就依赖于它默认所有女人必须赘出去,且必须生育男的)

安乐公主李裹儿提出自己要当皇太子,我是真的想看她登基,那多有意思。感觉还是在外面吃苦吃多了,见识到权力这好东西,看见过就不愿意撒手。

不过,也很诡异,公主之类,待在宫廷里,对于权力这东西应该及其敏锐,越靠近权力,对于权力的欲念那就应该越大。反正不甘心只当公主就是了,能当皇帝,谁还稀罕这点芝麻。

吐槽[化了]想起之前偶然刷到的电视剧cut,配角造反,是为了辅佐自己生物爹当皇帝,自己当公主。那种感觉就很诡异,如果你不是继承人,那你这么卖力干什么。如果是口头说一套,实际做一套,干掉生物爹,自己继承皇位当新帝,我反而觉得OK没问题。

演一演又没什么,反正她最后是当皇帝了。辣菜靠男人上位的各类封建老黄男[让我康康]

————

【王爷】其她朝代不知道,唐朝对于亲王称呼,都是“大王”,没有强烈性别指向,起码称呼是看不出是女是男,王爷这类称呼,查资料,是一种俗称,“王爷”一词在唐宋后普及,成为对亲王、郡王等王爵的日常尊称,既用于皇室宗亲封王者,也用于少数因功受封王爵的功臣(如明代徐达被封中山王,可称“中山王爷”)

可以看作是男挤占中性词的用法。

其实我觉得用大长帝姬替换王爷一词,也不怎么好,毕竟放着亲王,郡王这类现有的中性词不用,另外多做事。

感觉古代人还是很喜欢在称谓上下功夫,先用,等哪天想到更好的用法或者让这一套称谓逻辑运转得下去,再改或者留用。

—————

查资料才发现爵位≠获得参政权,还是以唐朝为例子,封爵了也是没有参政权,但是依照看古装剧的潜意识,功臣爵得考功名才能当官参政,但是亲王或者郡王之流不用,这爵位貌似一出场就自带参政权

————

[化了]仔细想一下,涂茗郡主,其实这个称谓也不合适,当时以为郡主享有食邑,管事来着,毕竟名称上都是“县主”,大白话直译就是一县之主,是可以跟宗室爵等价的。

但是我现在发现这东西不一样,原先给陈媂媖的设置是郡主(爵位)+官秩(鸿胪寺少卿),

[化了]就挺混乱的,我知道我世界观跟背景观写得一坨,改天休假改一改,或者顺一顺这个逻辑。

天杀的,本来看中一台比较便宜的笔记本电脑,一看有国补瞬间激动要下单,结果发现,还是要抢名额,那还搞什么[化了]这手气就没好过

等等,我还发现了一个更搞的事,本来是陈鹭认陈至远当妈,邈子得管陈鹭喊姐,我一改,改成了陈鹭跟陈至远一个辈分,大长帝姬是皇帝的姑母,现在已经改制,那就得喊小姨[抱抱]

那就究竟是认义母 还是认姐姐,这是一个问题。[化了][抱抱]好想掐死我的灵机一动,改文总是灵机一动,动完前后就对不齐颗粒度。

干脆各喊各的[化了]反正也不说怎么分得清这复杂的亲戚关系就是了

再吐槽一嘴[化了]原先正文一共有15万字多一点,按照我现在这个龟速改文,真的要改到元旦去,我以为是改到我生日那天就改完来着,天杀的

其实改完第一万字,感觉主线脉络就跟之前不怎么沾边了,继承权这个东西,太重要了,立早了太子一大,就觉得陛下您该退位了,太子立晚了,人人都觉得自己能够当太子[抱抱]

[化了]原先准备的健康系统也没登场。

之前看一份文献,古代妇女死亡率太高,以十八岁成年为准,没成年就死的太多了。

开篇第一件大事,就是祭祀太庙,紧接着就是有人造谣皇帝生物爹是崔老登,换一个说法,就是造先帝的黄谣。男攻击女人一般都爱走下三路,以父系宗法制为继承前提,用这个谣言把陈景邈踩下去。

“亲爹都不是皇帝,那你的继承权不合法”

陈景邈:那只眼睛看见我接的是生物爹的班?

一边觉得用这类设定去推剧情,推矛盾,是对先帝的一种男性意淫,一边又需要反复借事,去确定“母传女”继承法的运转

[化了]要证明a吃了会死,那就不能自己先去吃a这类不知名东西,得让别人去试蠹。这剧情埋了,我看看能不能再找其她事件出来。

其实很简单,让皇帝不是皇帝就行了,没人能够证明当时从琅琊回来的就一定是皇帝本人。

[抱抱]就觉得好贱,个体身份是需要群体去认同赋予的(上认亲经典信物环节)。她还不能证明自己是自己。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章 选侍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狩心游戏

殿下为何如此心虚

六十二年冬

你吃了吗?

穿成渣A救老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