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历史 > 北光 > 第7章 火锅的温度

第7章 火锅的温度

北京的三月,春寒料峭。

顾应宁站在张琪家楼下,裹紧了风衣。

她抬头看了看那栋老旧的六层红砖楼,楼道口的感应灯坏了,只靠一盏昏黄的声控灯照亮半截台阶。

这地方离核心CBD不远,租金却便宜得像是上个世纪的遗物,张琪说:“住这儿,省下的钱能多买两支口红。”

电梯是那种老式的铁栅栏门,开合时发出“嘎吱——哐”的声响,仿佛随时会散架。

顾应宁按了五楼,电梯缓缓爬升,像一头疲惫的老牛。

门一开,热气裹着牛油火锅的香气扑面而来。

“你可算来了!”张琪穿着一件印着“社畜永不为奴”的卫衣,头发扎成乱糟糟的丸子头,手里还拿着锅铲,“我等你等到锅都快干了!”

“路上堵。”顾应宁脱下风衣,挂在门后那根歪斜的衣帽架上。她把包放在玄关的小凳上,看着张琪在厨房里忙活。

“堵?你从哪儿来?五环外?”张琪翻了个白眼,“我都说了,你搬来跟我合租吧!我这儿虽然破,但离你公司更近一些,省下的通勤时间够你看三集《甄嬛传》。”

“不了。”顾应宁笑了笑,“我喜欢一个人。”

“喜欢一个人?”张琪端着一盘毛肚走出来,放在桌上,“你是喜欢孤独吧?”

两人在客厅的小圆桌前坐下。

桌上摆着电磁炉,锅里红汤翻滚,花椒和干辣椒在油面上浮沉,像一场微型的火山喷发。

墙上贴着几张明星海报,角落里堆着几箱未拆的快递,空气里混着火锅底料、香水和旧地毯的味道。

张琪给顾应宁倒了杯啤酒:“来,先干一杯,庆祝你从西北‘流放地’归来。”

顾应宁笑着碰杯:“什么流放地,我老家。”

“行行行,‘诗意的栖居地’。”张琪夹起一片毛肚,在锅里涮了涮,“不过说真的,你这次回去,感觉怎么样?见家长了,是不是要谈婚论嫁了?”

顾应宁没说话,只是低头涮了一片土豆。

“哎,你别这样啊。”张琪戳她,“你俩都五年了,再拖下去,孩子都会打酱油了。陆迦言那家伙,到底是个什么态度?”

“他……”顾应宁顿了顿,声音很轻,“他那天说了,会好好待我。”

“就这?”张琪瞪眼,“‘会好好待你’?这话说得跟物业承诺‘会好好打扫楼道’一样敷衍。他没提结婚?没提买房?没提以后两人的规划?”

“没有。”顾应宁笑了笑,把土豆放进嘴里,“不过也没关系,我现在也不急。”

“你不急?”张琪差点把筷子摔了,“你都三十了!再不急,等到四十岁,人家孩子都上小学了,你还在等一个男人的‘态度’?”

“我不是在等。”顾应宁抬头,眼神平静,“我只是……不想逼他。”

“逼他?”张琪冷笑,“你不是逼他,你是纵容他。顾应宁,你是不是忘了,你们去你家那天,他回来之后,连个微信都懒得回你?”

顾应宁的手微微一顿。

她当然记得。

那晚从老家回到北京的凌晨,她发了条“到家了吗”,等了半个多小时,才收到一个冷冰冰的“到”。

没有问候,没有关心,没有“今天辛苦了”,甚至连一个表情包都没有。

就像他们之间,只是一场公事公办的出差。

“也许他忙。”顾应宁低声说。

“忙?”张琪嗤笑,“他再忙,能忙过我?我上周连续加班七天,每天到凌晨,可我还是给我男朋友发了二十条微信,打了三个电话。因为我知道,感情是需要经营的,不是靠‘等’就能等来的。”

顾应宁没说话。

火锅咕嘟咕嘟地响,热气模糊了她的镜片。

“你知道我为什么离婚吗?”张琪忽然问。

顾应宁抬头。

“不是因为他出轨,也不是因为他家暴。”张琪夹起一片牛肉,放在锅里,“是因为他‘忘了’我。”

“忘了?”

“对,忘了。”张琪冷笑,“他忘了我们的结婚纪念日,忘了我生日,忘了我最讨厌吃香菜,忘了我说过想去看极光。他忘了我是一个活生生的人,而不是他生活里的一个背景板。”

她把牛肉夹进嘴里,嚼得很用力。

“后来我发现,他不是忘了,他是不在乎。他觉得只要每个月给我打生活费,周末陪我吃顿饭,就算尽到丈夫的责任了。可我要的不是这些。我要的是被看见,被记住,被珍惜。”

顾应宁低头看着锅里的红汤,那翻滚的油花像极了她心里的情绪。

“你和陆迦言,不一样。”张琪语气缓了些,“他是真的喜欢你。可问题是,喜欢不等于担当。他喜欢你,但他更怕他妈妈,更怕家族压力,更怕失去他那个金光闪闪的‘陆氏继承人’身份。”

顾应宁苦笑:“你这么一说,我倒像个多余的累赘。”

“你不是累赘。”张琪认真地看着她,“你是他不敢面对的现实。你是他理想中的爱情,可也是他现实里的麻烦。他爱你,但他更爱他自己那个安全的世界。”

顾应宁沉默。

她想起那天晚上,陆迦言坐在她家的方桌旁,穿着高定西装,吃着粗瓷碗里的炖羊肉。他努力地笑着,可眼神里有一种藏不住的局促和疏离。

她不是不知道自己和陆迦言之间的差距。

可她一直以为,爱可以跨越这些。

现在她才明白,有的爱虽可以跨越山海,却跨不过人心的距离。

“所以,你打算怎么办?”张琪问。

“我不知道。”顾应宁轻声说,“也许……顺其自然吧。”

“顺其自然?”张琪摇头,“你这种‘顺其自然’,最后只会变成‘自生自灭’。你要么主动出击,要么干脆放手。别在这儿耗着,耗到最后,连自己都找不到了。”

顾应宁笑了,笑得有些苦涩:“你知道吗?我小时候最怕黑。我妈就说,别怕,抬头看,天上总有光。后来我去了北京,才发现,这里的光都是人造的,霓虹、路灯、写字楼的玻璃反光……可它们都不是真的光。”

“那什么是真的光?”张琪问。

“是……”顾应宁顿了顿,“是有人记得你喜欢吃什么,记得你怕冷,记得你小时候的梦想。是有人愿意陪你走一段泥泞的路,而不是只带你去五星级酒店吃饭。”

张琪看着她,忽然笑了:“你这话说得,像极了我前夫当年追我的时候。”

“然后呢?”

“然后他忘了。”张琪耸耸肩,“人啊,最容易忘记的,就是曾经真心爱过的东西。”

两人沉默了一会儿。

火锅的热气渐渐散去,汤底变得浑浊。

“其实,我有点羡慕你。”张琪忽然说。

“羡慕我?”

“对。”张琪点点头,“你至少还敢爱,还敢等,还敢相信。而我……我已经不敢了。我现在要是谈恋爱,第一件事就是问对方:有房吗?有车吗?年薪多少?父母有没有退休金?”

顾应宁笑出声:“你这哪是谈恋爱,你这是在做尽职调查。”

“没办法。”张琪摊手,“我输不起。离婚后我才知道,感情是最不值钱的东西。钱、房子、户口,才是硬通货。爱情?爱情能当饭吃吗?”

“可如果没有爱情,饭吃得再香,也不过是嚼蜡。”顾应宁轻声说。

“那是你。”张琪看着她,“你清华毕业,斯坦福硕士,年薪六十万,就算单身,也能活得体面。可我不行。我普通本科,新媒体工作月薪就一万二,不找个条件好的,难道要靠自己在北京买房?做梦呢?”

顾应宁没说话。

她知道张琪说的是现实。

可她也知道,现实不是全部。

“那你呢?”张琪反问,“你条件这么好,干嘛非得吊死在一棵树上?陆迦言不行,换一个呗。北京这么多优质男,名校海归、外资投行、互联网大厂,随便挑。”

“不是随便挑的问题。”顾应宁摇头,“是……我不想将就。我花了这么多年,才好不容易找到一个让我心动的人。我不想因为他的犹豫,就否定自己的感受。”

“可他已经变心了。”张琪直视她的眼睛,“变心不是突然的,是慢慢发生的。他不再主动联系你,不再关心你的生活,不再为你付出时间和精力——这些,都是变心的征兆。”

顾应宁低头,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啤酒瓶。

她知道张琪说得对。

可她就是不想承认。

“你知道我妈怎么说吗?”张琪忽然换了语气,“她说,男人变心,就像秋天的树叶,不是一夜之间黄的,是风一吹,就落了。可女人不一样,女人的心像树根,扎得越深,拔起来越疼。”

顾应宁抬头,眼眶有些发热。

“所以,你要想清楚。”张琪轻声说,“你是要一棵已经枯萎的树,还是重新种一棵新的?”

火锅彻底凉了。

窗外,北京的夜空灰蒙蒙的,看不见星星。

顾应宁站起身,走到窗边。楼下,一辆出租车缓缓驶过,车灯划破黑暗,像一道短暂的光。

“也许……”她轻声说,“我该给自己一个答案了。”

张琪没说话,只是默默收拾碗筷。

良久,张琪忽然说:“下周我让朋友介绍个大帅哥给你,麻省理工毕业的博士,现在清华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作,父母都是北航教授,条件贼好也是单身,见不见?”

顾应宁回头,笑了:“先让我把这顿火锅的账结了再说吧。”

张琪也笑了:“行,那你扫码,三十块,现金不找零。”

两人笑作一团。

笑声在狭小的客厅里回荡,像一簇微弱的火苗,在北京的寒夜里,倔强地燃烧着。

顾应宁知道,明天醒来,她还是要面对陆迦言的沉默,面对高压的职场,面对这座冰冷的城市。

可至少今晚,她还有火锅,有闺蜜,有笑。

而这,或许就是北漂生活里,最真实的光。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抗战之超级山寨工厂

奶爸兵王

隋唐天下:我能杀敌爆奖励

大秦:开局邀请岳父造反,结果岳父是祖龙

女帝问鼎娱乐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