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汴京第一酒楼 > 第15章 前后夹击

第15章 前后夹击

那小姑娘长得很是水灵,有鼻子有眼的,年纪虽不大,却已然看得出是个美人胚子了。

她看见沈于归,便笑起来,两只眼睛弯弯的,如同月牙,甜甜开口:“沈姐姐。”

沈于归伸出手,摸摸她的小脑袋:“阿黎,有没有好好听你哥哥的话?”

沈于归认识这小姑娘,她名叫文黎,是文武的亲妹妹。兄妹俩父母早亡,二人相依为命,日子过得很艰难,直到后来文武开了家面店,这才慢慢好起来。

文黎也知道自己的哥哥很不容易,于是闲暇时间便会在自家面店帮忙。有时看店,有时算账,有时磨麦,什么都能做。

这小姑娘性格可好,遇到相熟的客人便会甜甜地招呼,这也是沈于归经常来文家面店买面粉的原因之一。来的次数多了,对文黎的称呼也从“小妹妹”变成了“阿黎”。

文黎的大眼睛忽闪忽闪:“沈姐姐,我可听哥哥的话了!沈姐姐,你买的白面是我亲自筛的,我哥千叮咛万嘱咐说要筛精细点儿,就差没亲自上手了!”

沈于归看向文武,后者却瞟向一边,脸颊有些微红,似乎很不好意思。

文黎继续道:“沈姐姐,我哥他平时从没有这样细致的,但是——”

“阿黎!”文黎话还未说完,文武却出言打断,“我要去送货了,你好好看店。”

“知道了。”文黎撇撇嘴,又朝着文武的背影偷偷做了个鬼脸。

文武早已将麻布袋子扛上肩头:“还请沈娘子带路。”

·

沈于归让文武将面粉送到自己住处,自己则又在早市中添置了好些物资。

猪肉、胡麻油、小白头、葱、姜、茴香、糖、水磨粉,这都是做馄饨时所必须的,沈于归逛了一圈,零零碎碎拎了两手。除了猪肉稍贵些外,其他的倒都还好。

——只是钱袋子很受伤。

沈于归拎着大包小包的东西回家时,腰间的钱袋子已经瘪了。

回到厨房,看着满地的食材,沈于归摩拳擦掌,准备大展身手。

先处理佐料。

沈于归将葱姜切成中段与薄片,又加入自己买来的茴香,往碗里加滚水浸泡。被滚水一激,佐料的香气便散发出来,味道虽不浓,但还是被沈于归敏锐的鼻子抓住。

准备工作完成,接下来便来做馄饨皮。

做馄饨皮最需时间,本着节约时间的原则,沈于归打算开始先和面。

和面的步骤并不复杂,只是需要耐心。

沈于归将白面倒入盆中,又往里头加些盐巴,搅拌均匀。加盐不只可以给馄饨皮增味,同样可以增强面团的筋性,使馄饨皮更加筋道。

搅拌均匀,沈于归往盆里缓慢倒入清水,徐徐揉和,搅拌均匀后揉成面絮,再加入清水,搓成光滑的面团。

完成之后,沈于归将面团盖上湿麻布,放在一旁。

接下来处理猪肉。

对于猪肉,沈于归特意选了三分肥、七分瘦的,肥少瘦多、肥瘦相间的猪肉剁成馅,香而不腻,最是好吃。

去掉猪皮,将猪肉切成小块,接下来便是剁馅了。

在前世,沈家有每年过年全家在家包饺子的习惯,所以,从读小学起,沈于归就已经帮着爸妈剁馅了。

沈于归很喜欢剁馅,尤其是在自己压力很大的时候。手上拿刀,什么都不用想,只需要机械地将肉块剁成肉馅。

耳边是一成不变的“咚咚”声,眼睁睁看着砧板上的猪肉一点一点变得细腻,沈于归觉得非常解压。

以至于后来每次包饺子时,剁馅便成了沈于归理所应当做的事。

沈于归左手拿刀,切好的猪肉就在面前,手起刀落。

咚咚咚咚咚咚……

手上做着机械的活儿,沈于归的脑子开始神游。

虽说本朝的佐料种类不如后世,但还算是差不多买齐了,做出来的馄饨味道应该不会差到哪去……

待会儿这碗馄饨做好了,自己一定要尝尝味道怎么样,毕竟自己还没吃早饭呢……

若是馄饨做得好,要不以后就干脆在城中专卖馄饨吧,就不卖这卖那的了……

可若是卖馄饨,难道每日早晨去御街上卖吗……宋朝人会喜欢吃吗……

要不,早上不卖馄饨,改在晚上卖?就像后世的木鱼馄饨,自己也去弄个木鱼来,打造个特色……

想了半天,沈于归觉得最后一条可行度比较高。就照搬后世的木鱼馄饨,走街串巷,敲着木鱼——

“梆梆梆——”

一阵动静将沈于归从神游的状态中拉回来。

嗯?有人在敲门?

沈于归放下手中菜刀,跑去开门。

原来是邻居郭二娘。

沈于归笑眯眯地打招呼:“郭二娘,早啊!”

郭二娘见是沈于归,脸上亦是和蔼的笑:“沈小娘子起这么早呢!”

沈于归道:“睡不着,便想着早起做些活儿。郭二娘找我是有什么事吗?”

郭二娘道:“也没什么事,只是听见你家有咚咚咚的声响,我害怕你一个人出了什么事,所以过来瞧瞧。”

沈于归笑道:“二娘误会了,方才的声响是我在切肉做馄饨呢!”

“做馄饨?”郭二娘震惊,“做馄饨咋闹出来这么大的动静?”

沈于归看着眼前的郭二娘,心中突然灵光一闪。

自己不是本朝人,吃不惯当朝口味,可面前的郭二娘是啊!

若想知道自己做的馄饨是否符合北宋人的口味,未来有没有市场,面前的郭二娘不就是个很好的实验人员吗!

沈于归的嘴角扬起来:“郭二娘,我正在做馄饨吃呢,二娘吃了早食没有?”

郭二娘摇头:“还没呢。”

“正好,”沈于归很是热情,“那二娘便来我这里一起吃吧,正好,也让二娘尝尝我的手艺如何。”

“沈小娘子,这……不麻烦你吧?”

沈于归热情地笑:“不麻烦!我一个人吃也是吃,两个人无非多加一个碗。更何况,二娘从前也常照顾我,该请二娘吃顿饭的!”

“好,好。”郭二娘见自己又能省下一顿饭钱,脸上笑得灿烂,“那我去洗漱洗漱。”

郭二娘出了门,沈于归的注意力又回到面前的猪肉馅上。

自己的刀工没怎么退步,一摊肉馅剁得细腻又滑嫩。沈于归将肉馅装入干净碗中,开始调味。

盐巴、糖、水磨粉全部加进去,又加了方才泡过葱姜的水,用竹箸一搅拌,闻起来便没有那么腥了。

沈于归只朝着一个方向搅拌,没过多久,肉馅将泡过佐料的水分全部吸收,佐料的香味便压制住了猪肉的腥味。

搅拌了几分钟,沈于归又加了一次水,肉馅变得黏黏糊糊的。沈于归又加入胡麻油——

哎呀,香!

胡麻油一倒出来,狭小的厨房里便全是芝麻的香气,混着肉味,不禁使沈于归深吸了两下鼻子。

这个味道就对了!

待将油与肉馅充分混合,沈于归抬手,往肉馅里加入切好的葱花。葱花是现买现切的,才洗过,上头还带着水灵灵的水珠,配上深绿的颜色,又香又好看!

葱花与猪肉拌匀,馄饨的肉馅便也调好了。沈于归只坐下歇了一会儿,又起来去看刚饧的面。

面已经饧好了,沈于归在案板上撒上面粉,用擀面杖将面团压成长方形,擀薄面团,并不断重复擀面团和加满分的动作,直至面皮薄如纸张。

最后再撒一次面粉,将薄入蝉翼的面皮摞成叠,用刀切成四四方方的小方块。

馄饨皮大功告成!

沈于归不敢耽搁,取一张馄饨皮,放上少许肉馅,指尖轻蘸清水,一抹、一折、一卷,两角交叉处手工捏紧,一个可爱又俏皮的馄饨就这么做出来了。

馄饨的包法千千万,各人有各的不同,但沈于归还是喜欢这种包法。

这种包法是自己还是美食编辑的时候,有一次做关于水饺的专栏,自己特意去学的。这种手法包出来的馄饨圆鼓鼓的,没有棱角,看着像古代的元宝,所以也叫元宝馄饨。

元宝!

样子也好看,名字也吉利!

按着这个手法,如法炮制出一群馄饨,放入热锅中用水煮上三滚,馄饨皮肉眼可见地晶莹剔透了起来,便是熟了。

沈于归盛了些热水在碗中,加入盐巴调味,汤水中是胖乎乎、圆滚滚的馄饨。沈于归又加入香油和葱丝,这碗馄饨就已经很丰富了。

将碗撂在一边,就着方才煮馄饨的滚水,沈于归将刚才抽空洗好的小白头扔进去。青菜焯水不需要很久,只略烫一烫就好。

搭配着翠绿的青菜,沈于归用竹箸略略调整了造型。瓷碗中,晶莹剔透的馄饨占据主导位置,其上点缀着深绿的葱丝,几颗碧绿的小白头弯在一旁,像一轮新月,绿色的新月。

郭二娘早洗漱好了,沈于归将两碗馄饨端出去:“二娘,馄饨好了!”

郭二娘一看见碗里馄饨,眼睛都不自觉睁大了:“好香!沈小娘子,你还在厨房里忙活的时候我便已经闻到馄饨的香味了——咦?你做的馄饨怎么是这样的?”

沈于归放下手中瓷碗,道:“二娘,这是我的家乡的馄饨做法,与汴京城的不一样。”

“是不一样……”郭二娘并没有动筷子,而是先打量起这碗馄饨来,“你做的馄饨个头小些,好看些,精致些,这……我都舍不得吃了……”

沈于归笑着递上一双竹箸:“说实话,日后我是想在城中卖馄饨谋生的。二娘,你快尝尝我的手艺怎么样,若是出门摆摊,大家会喜欢吗?”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还有此等好事?

宁得岁岁吵

不小心与嫡姐换亲后

我在虫族监狱写小说

道姑小王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