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博物志 > 第4章 馆里无人

第4章 馆里无人

何因用湿巾把接待台里里外外擦了个遍。擦完后,她坐回接待台,打开谢泽提到的前台业务操作手册。那是本A5尺寸的薄册子,塑料封皮上布满划痕,看起来已经有些年头了。她从第一页翻到最后一页,连目录都没跳过。内容不多,语言也干脆,像是有人在下班前硬着头皮赶出来的文件。总的来说,全书的主旨可以被浓缩成一句话:“能打发走的参观者就打发走,像是学校参观这种政府委派的任务,打发不走的,就找领导。”

何因合上册子,把它丢进抽屉,怀疑自己之所以坐在这里,八成是因为自己本身就是一个打发不走的“政府委派任务”。阳光从正门顶上的高窗照进来,她的视线越过前台玻璃,看向外面的石板路。玫瑰巷的一侧,石板在日光下已经干透,色泽泛灰,而另一侧因被高楼阴影遮挡,还潮湿得发暗,表面覆着一层浅浅的青苔。

她盯着那片青苔看了很久,脑子也跟着放空。坐久了,腿麻。她站起来活动了一下,顺着之前露西指的方向去了茶水间。茶水间里面的空间非常简陋,只有一个直饮水龙头,一个烧水壶和一盒廉价茶包。水壶旁边的电源线还有裂痕,用胶布缠了一圈。没有冰箱,没有牛奶,甚至连杯子都只有一只塑料透明杯,看起来像是某次活动剩下的一次性用具。

“……连北部湾茶水间的最低配置都达不到。”何因小声吐槽。

她突然想起一件事,露西临走前还没跟她说卫生间在哪。

不过她也没太担心。毕竟这是个公共建筑,有游客,有标识,只要跟着图标走,总能找到。她顺着走廊走到卫生间门口,结果发现门上挂着“维修中,请勿使用”的牌子,锁还拧得死死的。她站在门前沉默了两秒,扶了扶额角。很好,这个博物馆,真是死气沉沉得恰到好处,完美适合摸鱼。而且现在也确实没有人来参观,就算有人要来,也会被门口贴着的购票二维码指引去线上平台。只要他们别走错方向,就能自己刷码过闸,连前台都不会看一眼。

何因想了想,干脆起身走到钥匙柜前,从里面翻找了一下,拿出标着“工作人员闸机”字样的一把银色钥匙,“原来钥匙柜里有钥匙,那正大门的钥匙却随意扔在抽屉里,太不正规了……”

用钥匙打开员工通道,她走进展区,打着上班第一天,先把馆里熟悉一下的名义,开始了摸鱼。馆内共有三层,但全靠楼梯通行。何因想:“很好,这完全不符合‘无障碍标准’,对残障人士的友好程度为零。”

一层是常设展区,以文物陈列为主。展厅中央区域宽敞开阔,中间放着几艘船只模型和一排导航仪器,沿墙是玻璃展柜,摆着早期的造船工具、船体零件、捕鱼工具、望远镜、捕鲸叉,还有几套渔民制服。何因绕了一圈,发现这层空间的格局很“行政”。中央展厅明显是过去的正厅,顶部挑高,采光良好;外围的几个展室狭长狭窄,像极了曾经的办事窗口*。

上了二楼,展区变成了“复原类展示”。走廊左右边排列着仿造的房间,有渔船内部构造、远洋船船员卧室、船上的简易厨房,还有一个摆了起居桌和挂钟的“渔村家庭客厅”*。何因注意到,这些房间大小不一,间距也不均匀。她很快意识到,这里原本就是海事署的办公区域,这些“展厅”其实是原先的办公室。现在不过是换了家具、刷了墙漆,把过去的功能遮掩在一层陈列之下。

她正准备继续往三楼走,忽然回头看了一眼走廊尽头。在那里,在蓝底浅白花纹的“渔民住宅复原”展区中,有一扇红棕色的门。那门嵌在客厅背景中,几乎与展陈融为一体。如果不是门上那块小牌子写着“办公区”,她很可能会以为那也是布景之一。门紧闭着,一点声音都没有。何因盯着它看了一会儿。不知为何,她总觉得,那扇门后面的空间,不太属于这座死气沉沉的博物馆。像是一颗被隐藏在废墟里的心脏,仍在无声跳动。

何因的目光没在那扇“办公区”门前多停留,转身继续朝三楼走去。楼梯比前两层更陡,扶手上有一道修补痕迹,像是临时焊接过。三楼是临时展厅,目前处于闭馆状态,走廊一侧拉着施工隔离带,后面隐约能看到堆放着木板、展柜支架,还有几块还未装上的展板。一块临时挂牌上写着:国庆特展筹备中,敬请期待。

何因站隔离带的外围望向三楼的展区。整个三楼空间开阔,但异常空旷。隔离带后是一些尚未被装订上墙的展板,下一个特展的内容就这样明晃晃地展现在何因的眼中。

“还真当这地方没游客了,一点遮挡的保密工作都不做。”何因这样吐槽着,走下了楼梯。

从三楼的布局来看,这层原本应该是海事署的会议层,楼板高度比其他两层更高,内部无横梁支撑。这样的大跨度空间更适合做临展或对外开放活动,也许正因如此,才成了现在的“特展区”。

何因边走边在脑子里默默总结:三楼临时展区,在修。二楼复原展厅,是老办公室改的。一楼常设文物展,展品不全。以及茶水间寒碜,厕所锁着,没有游客。

她何因在心里感慨,这座博物馆虽然表面保持运作,实际上已经在以极低功率运行。就像一台快被遗忘的机器,靠几个人的惯性维持着表面秩序。而她现在就是被这台机器塞进来的一个小齿轮。

她慢悠悠地走回一楼,刚转进前厅的走廊,就远远地看见前台那儿站着一个人。他穿着卡其色风衣,带着玳瑁色眼镜,留着短胡茬,看起来比谢泽和善些。他斜靠在接待台前,像是在等人。何因愣了一下,下意识以为是游客进来了,连忙加快脚步迎上前去。

“你好,请问您是预约参观还是——”她话没说完,那人就已经先开了口。

“你是何因吧?”那人笑着朝她伸出手,“我是阿方索,是这个博物馆策展部的负责人,你这接待台擦的挺干净嘛。”

何因愣了一下,连忙握手,磕磕绊绊地做了自我介绍。“您好,我……我今天第一天上班,刚才、呃,走开了一下……不好意思。”

她说完这句,脑子里已经开始反思是不是第一天上班就犯了什么不合规矩的事。

可阿方索只是笑着摆了摆手,语气轻松得出乎她意料:“没关系,反正这儿平时也没什么人。”

更让她没料到的是,他接下来干脆利落地换了种语言,用一口还算流利的普通话接着说:“很高兴认识你。新来的嘛,随便看看熟悉下环境没关系。”

……这个博物馆还有能讲普通话的老外?何因一时没接住话,只能尴尬地点了点头。

阿方索也没在意,从旁边的宣传册架子上抽出一份折页册递给她:“这是我们的游客手册,上面有地图。你要是感兴趣,可以照着走一圈。”

何因接过翻开,看到地图下方画着一艘帆船的平面图。她指了指那个图:“这艘船是……?”

“‘探险号’。”阿方索说,“第一共和国时期的极地远洋船,只参与过一次航行,就被封存起来了,后来被拖回来当成展品。你可以去看看,不过注意安全,船舱比较小,天花板也低,小心磕头。”

他说话语速很慢,语气温和,还带着点无伤大雅的幽默感。比起谢泽,他显然属于那种好相处的类型。

“另外,船边还有一个接待部的同事,叫妮基。”阿方索补充道,“她今天值船上的岗,你们可以认识一下。”

何因点了点头,道了谢,手里攥着那张折页册,犹豫了下,还是没忍住,小心翼翼地问:“你……为什么会讲普通话?”

阿方索听见这话,笑着答:“谢老大教的嘛。你来之前,我们这儿就他一个会讲普通话。”

“可……”何因皱了皱眉,“我今天跟他说普通话,他却让我讲英文。”

阿方索眼神微微一滞,下一瞬便迅速笑着接了话,语气像在打圆场:“哎呀,他那人就那样,第一次见面嘛,总想给新人一点下马威。你跟他熟了就好了。”

说是解释,但何因总觉得这听起来更像是在转移话题。阿方索的眼神在那一瞬间飘得太快,好像意识到自己刚才那句话暴露何因不该知道的东西。何因没接话,只是在心里默默画下一个问号。

“我是葡国人,”阿方索像是有意岔开话题,“我部门的露西,你们今天应该见过了吧?她最近在学葡语,我俩讲葡语的时候被谢老大撞见好几次,他也没说什么。”

何因脑中突然被敲了一下。脑海里回响着阿方索刚刚说的话:“……你们今天应该见过了吧?”何因记得露西走的时候可没说要汇报什么,连“我去跟他们说你到了”都没提。所以阿方索是怎么知道的自己和露西见过了?难道是自己想多了,阿方索是露西的上司,他们可能无意间提起了自己?或者那个在帮忙接应藏品的同事就是阿方索?

阿方索却像是没事人一样,神情不变地推开员工闸门:“好了好了,去馆里转转吧,别站在前台虚度了大好时光。”

何因拿着那张馆内地图,又重新回到了展厅。她顺着地图标示走到展区后门,才发现自己第一次来时竟完全忽略了这里。

门外是一大片空地,旁边的水域里停着一艘老式木质远洋船,应该就是“探险号”了。探险号由舷梯桥和陆地连接着,舷梯桥一侧搭着一个和船身一样颜色的木质亭子,亭子里果然坐着一个人,应该就是妮基了。

何因正准备走过去,那人却先开了口,声音中气十足地喊:“今天船关门了,改天再来啊!”语气熟练、毫不犹豫,大概是把她当成了普通游客。

何因快步走近亭子,尽量不让自己看起来像一个刚从导览图上迷路的观众,“我是接待处今天新来何因,被安排在前台工作。刚才策展部的阿方索说,今天没什么人,让我随便转转。”

那人一听“新来”两个字就反应过来,抬起头笑道:“啊!你就是那个新来的何因啊,我在邮件上见过你!”

亭子里坐着的是个跟何因差不多大的女生,皮肤晒得有点黑,头发是泛红的金色,卷发随意地用夹子抓了起来。她从亭子里走出来,冲何因挥了挥手,操着一口高地味的英文说:“我叫妮基,接待处的。这几天西恩不在,都是我在这边盯着探险号。你来得正好,我早盼着接待处再来个人了。”

何因露出一个略带尴尬的笑。她不太擅长应付这种热情直接的社交方式,尤其是对方还带着一种“组织终于派人来接我了”的悲壮。

“在你来之前,”妮基继续说,“就我一个正式员工,剩下全是兼职。那帮人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说来也不能管太严,不然估计第二天就消失了。”

何因点点头,正准备接话,妮基又像突然想起什么似的问:“对了,你工牌领了吗?西恩出差前可能还没来得及安排你。你要是想要,去后勤问问吧。他们办公室就在博物馆一楼,很好找的。但是也没关系,反正博物馆八百年也没个游客,而且西恩人很好的,你要不等他回来跟他讲也行”

何因正想解释,自己其实只是个政府项目的“临时工”,干两年就走的那种,但看到妮基那双满是热情的眼睛,还是咽了回去。估计之前的通知邮件她没看仔细,看了也没记住。

“……我等下就去问问。”她点头答应,心想,哪怕只是象征意义,能有个工牌,也总归像是找到了份正经工作的样子。

“对了,何因,你邮箱是什么?咱俩加个通讯录,回头我把你拉到工作群组里。”

“我邮箱是我全名,比较长,要不你直接从之前馆里发的那个邮件里找吧。”

“哎?之前的邮件还发你联系方式了?”妮基抓了抓她本就乱蓬蓬的头发,“我好像没仔细看。”

“果然是个粗心大意的人。”何因心想。

“没事,你扫我这二维码也行,这是邮件系统前几天刚出的互换名片功能,或者你加我短信好友直接发给我也成。”妮基不知道从哪里拿出了一部套着粉红色壳子的旧款手机,伸给了何因。

“我……手机今早被抢了。”何因又回忆起了今早的狼狈。

“啊!这地方就这样,本来治安就不太好,再加上玫瑰巷没监控,习惯就好了。”

何因不由得暗暗吐槽,这姑娘真是没心没肺,连老外最基本的安慰话也不用一句,不过这样也好,省得自己去绞尽脑汁想那些客套话了。

“没事,本来也不是什么值钱的手机,早就想换了,不如你手机借我一下,我直接帮你输入进去。”

何因接过了妮基递来的手机,输入自己的信息后,又检查了一遍才还给她:“那我先进船里转转,一会再见。”

“行,那你随便转转吧,我得继续守着。”妮基挥了挥手,又回到亭子里坐下。“对了,还有,”她忽然又补充,“船舱最下面那层别去,上面通知说里面在翻修,本来那地方通风就不好,现在进去估计能把你熏晕。”

何因点点头,踏上舷梯桥进入了探险号。

*博物馆的布局略借鉴苏格兰的珀斯博物馆和苏格兰渔业博物馆,其余为虚构内容。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章 馆里无人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春水摇摇晃

狩心游戏

朕真的不会开机甲

婚内上瘾

如何阻止男主发疯[歌剧魅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