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残玉照夜行 > 第7章 卷一·复国

第7章 卷一·复国

“最近吹的什么风啊,怎么有幸能天天见到韩博士呢?”出来迎客的还是福子,“店里最近可到了不少好货,韩博士要不要带一些孤本回去?”。

“你先给我备着吧,我今日有空来是找黄掌柜看画的。”

福子把声音压得低了一些,“还是昨天那事儿啊?”又凑近了几分,“我可听说了,周显死得可太惨了。”

韩令仪也不管福子在说什么,就去雅间里面坐好,福子转身要去找黄赋年,韩令仪还叮嘱福子让黄赋年把昨天那幅画带上。

“十分能有九分像。”韩令仪拿着一个放大镜在《雪竹图》和那几张碎片之间来回移动,确认了好几遍才说出这么一句话。

“什么东西像啊?”黄赋年站在一旁,瞧着韩令仪,全然不知她在说何事。

韩令仪放下放大镜,将那几片碎片收好,“我怀疑造假画的五鬼就是周显。”

“什么!周显是五鬼?”黄赋年惊呼一声,“这不能吧。周显的画也算是上品了,不是连宋朝的皇帝都说有神韵吗?”

“一个人的画技随着时间不同会有变化,是模仿他人画作还是自己构思,呈现的画风也有差异,但作画时的细节、习惯是很难改变的。”韩令仪喝了一口茶接着便道,“昨日我在你这里见了《雪竹图》只觉得和《汴京雪夜图》有几分相像,今日见了这几幅仿董源、徐熙的画,终是可以断定皆是同一人所绘。”韩令仪指了指那堆碎片。

黄赋年听完连连称赞,“小姐真是好本事啊。”又有几分惋惜地说,“这周显好好的正经营生不做,偏偏要去做挖人祖坟的勾当,现在死了也算是遭报应了。”

“他应该还没死。”

“什么!”黄赋年惊得站了起来,韩令仪忙叫他轻点声,“他不是被烧死了吗?”。

“那天死在画室的不是周显,周显可能还活着。”韩令仪别的也不说,而是直接转向了二人都最关心的事上,“黄伯,我猜周显身上有玉哀册的残片。”

“小姐是怎么知道的?”

韩令仪又将《秋江晚渡图》上的不寻常之处讲了一遍,可以肯定的是,周显在赶制《秋江晚渡图》时,见过玉哀册的残片。至于证物室里面保管的玉石碎屑到底是什么,现在还不能肯定,但十有**不是玉哀册,而是障眼法。

听了这些话,黄赋年也是连连点头,“我们找了这么久,终于有玉哀册的线索了,南唐复国指日可待啊。”黄赋年又想到周显当今下落不明,“小姐,若玉片真还在周显身上,我们要不要派出人手去找?免得落入他人之手。”

“不急,开封府的人正在全城找周显,案发不过两日,守城的将士也无人见过他,他人必定还未出城。只要开封府能找到他,我就能看到那片玉长什么样。而且……”韩令仪想到赵崇那日出现在烟雨巷,“赵崇本就是主办顺陵被盗案的,如今又已经查到了周显头上,我们莫要和他直接相争。”

黄赋年有些犹豫,再三思索后还是劝了韩令仪,“赵崇实在不是一个好相处之人,我担心小姐与他走太近会有危险,小姐可是金陵道第一要紧之人。”

“黄伯只管放心,我心中有数,我在赵崇面前定不会暴露金陵道的秘密,他想查顺陵,我是金石学博士,他会需要我的助力。而于我们而言,借他之手应是能更快找到玉哀册。”韩令仪一番话确实挑不出错处,于公于私,她都是真心要帮赵崇查顺陵盗墓案,而且即便赵崇要查韩令仪底细,韩令仪的身份也经得起查。

韩令仪祖上是南唐人,周国与南唐开战,以寿州之战最为惨烈。韩令仪的外祖是当时的神武统军刘彦贞,虽率领守军顽强抵抗但还是在此役中殒命。而祖父韩凤是时任寿州刺史,也在城破后殉国。父母怜惜幼子尚在襁褓,没有一道殉国,反是携家眷逃往庐州避祸。

结果在逃难途中幼子夭折。两年后,元宗李璟还是割让了淮南十四州,向周国献出了庐州,如此一来即便是已经举家搬至庐州,韩令仪一出生也成了周国的子民。

韩家、刘家皆是官宦之家,吃的从来都是南唐的俸禄。但韩令仪父母到了庐州后不过问半点官场之事,更不提半句家族渊源,反是做起了书画生意,生意越做越大,也积攒了不小的家底。但只有韩令仪知道双亲殉国、家族流亡、幼子夭折对他们而言有多痛。

再后来陈桥兵变,周国没了,韩令仪又成了大宋的子民。韩家秘密地向南唐军队资助了不少金银,再后来,眼看南唐就要亡国,父母郁结难解,五年前就撒手人寰了。

对韩令仪来说,似是从小便有国仇家恨。也真是奇怪,明明自己有记忆起就已经是宋人了,却总还能想起自己是南唐人。

父母故去后,十四岁的韩令仪原是到了婚配的年纪,但此时已无高堂,嫁娶之事就全成了自己做主,那此事便不急了。而父母留下的产业,外有跟着韩家十几年的掌柜打理,内有莫叔这样的韩家老人把关,韩令仪素来又无其他爱好,这家产存的也算富足。

韩令仪就举家从庐州住进了汴京的这幢宅子,到了天子脚下,她要好好看看这大宋。

韩令仪天资聪慧,又在父母膝下耳濡目染,于金石字画上确实异于常人。原在庐州便已被人称作才女,到了汴京更是声名赫赫,被一些老儒推荐,竟挂名了翰林院编修,专门校勘南国典籍,算是半条腿迈进了大宋的官场。

奇的是三年前,太祖皇帝突然就让人传旨把自己封做了金石博士,连差事都从翰林院换到了崇文院,虽说干的东西大差不差,但名头却同之前全然两样了。

日子这么过着,有一天在博古斋,掌柜黄赋年问了她一句话,“姑娘可知道刘彦贞刘将军?”韩令仪已经很久不曾听到外祖的名字,她虽意外,但面上依旧镇定。

黄赋年见韩令仪并不做反应,便自报家门,“我原名皇甫年,家父皇甫晖,原是奉化军节度使,奉命救援寿州,刘将军死后,家父率残部退守清流关,后来也殉国了。”

韩令仪还是担心有诈,并未直接回答,“黄掌柜,你为何会觉得我知道刘将军?”

“我同令尊、令堂是挚友。”黄赋年原来就是那个帮助韩家秘密资助南唐军队的中间人。早在十年前韩父、韩母经商至汴京就已经结识黄赋年,同为漂泊在外的南唐后人,父辈又同样以身殉国,让三人情同手足。

也是在认识黄赋年之后,韩令仪震惊地发现,这三人竟成立了一个名为“金陵道”的秘密组织,信众已达数万。其内诸人皆是像寿州流民一样受过战乱之苦的南唐人,日夜盼着报亡国之仇。

“韩兄是金陵道的首领,谁知他和嫂嫂二人竟已不在人间,我知复国之事危险,原不想同你相认,但眼下我们复国有望!若是韩兄夫妇泉下有知,若我不说定是要怪我的。”这时顺陵被盗案还未发生,但有关玉哀册的南唐黄金传闻却已经流传开来,黄赋年说的那个机会就是南唐黄金。

这话在韩令仪听来就和从前父母还在时常说的话一样。

韩令仪总在想自己都不曾见过外祖,也不曾见过祖父,怎么他们殉国这事竟就像是真的发生在她眼前一般?而且她还会恨,她恨周国,恨他们发兵攻打了寿州,恨他们让父母活在痛苦之中。

后来周国没了,变成了宋,但皇帝换人了,朝廷还是那个朝廷,韩家人开始恨宋,没几年,宋灭亡了南唐。更奇怪了,韩令仪自打出生就没有在南唐的土地上生活过,但她还是会恨,她恨宋廷让父母的念想落空,恨宋廷灭唐直接带走了父母的性命。

真奇怪啊,原来恨意也会像记忆一样由父辈传下来。

所以当韩令仪听到金陵道要复国时,听到的只有,她要有机会做父母还没做完的事了。尽管甚至她不知道南唐是什么样的,但是她要和几万人一起去恢复南唐了。

那一年她十六岁,成了金陵道首领。

韩令仪同黄赋年也没有说多久的话,交代了几句不要轻举妄动后便打算直接回到韩府。正要跨出门却听见福子在身后急切地喊她,“韩博士、韩博士,先不忙走,我给您把好东西都包好了。”

福子说得殷勤,一边说一边递上来一个靛蓝染的布包,里面包的方方正正,看样子应该是几本书。“韩博士放心,都是按照平日里的口味挑的,质量上乘。”

韩令仪是不敢在这里打开这个包裹的,只因她不知道里面是否会有《则天秘史》、《玄机闺趣》这样不便多谈的话本。

只因黄赋年店中的伙计皆是宋人,而韩令仪若是常来,却只同黄赋年谈天说地又不买一物总是要惹人议论,故而她总是让伙计给自己包上几本孤本带回去。福子第一次给她包这些书,她只看名字还不解其意,真当是什么未曾见过的孤本,才一翻开脸却涨得通红。

叫福子不要再放这些,谁知福子堆笑说着“懂懂懂”,转身就把更“上乘”的“孤本”塞了进来。韩令仪同他说得费力,就只买些石头、纸墨什么的,谁知即便是这样,福子还能时常送几本话本在她的包裹里,若是打开时还有其他人在场,那误会韩令仪的可不又要再多一人。

事已至此,韩令仪就连包裹都不打开了,回府一看,若是有问题烧了便是。

韩令仪回府时玄音也已经回来,可是还未找到周显的踪迹。原以为这案子又要推不下去,谁知第二天,开封府就把死的那人是谁搞清楚了。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春水摇摇晃

狩心游戏

朕真的不会开机甲

婚内上瘾

如何阻止男主发疯[歌剧魅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