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草漫旧灯塔 > 第6章 四叶相连

第6章 四叶相连

命运的丝线一旦缠绕,便很难轻易解开。四人同在(1)班,座位又相隔不远,交集自然增多。

班主任宣布成立学习互助小组时,仿佛是冥冥中的安排,林夏、沈砚秋、苏萧月、陆川的名字被分在了同一组。

当名单公布的那一刻,林夏的心跳莫名加速,下意识地看向前方那个清冷的背影。

沈砚秋似乎对此毫无反应,依旧低头看着摊在桌上的书,侧脸线条冷硬。

苏萧月则开心地低呼一声,眼睛亮亮地看向陆川。

陆川推了推眼镜,对林夏和苏萧月露出一个温和的、带着鼓励意味的笑容。

小组第一次活动定在周一下午的最后一节课上,四张课桌拼在一起,桌面光洁冰凉,窗外是渐渐西沉的夕阳,将室内染上一层温暖的橘红。

气氛起初有些微妙的尴尬。

苏萧月热情地拿出准备好的零食分给大家,试图活跃气氛。

沈砚秋只是冷淡地瞥了一眼,说了句“谢谢,不用”,便自顾自地摊开一本厚厚的物理竞赛题集,沉浸其中,仿佛周围的一切与他无关。

陆川礼貌地接过,温和地道谢。

林夏看着包装精美的进口巧克力,犹豫了一下,也轻声说了“谢谢”,小心地放在一边,没有拆开——她习惯了拒绝,也习惯了不拥有。

讨论的焦点很快集中在一道难度颇高的数学综合题上,题目涉及函数、几何和数列的综合运用,思路刁钻。

苏萧月看了几眼就皱起了秀气的眉头,小声嘀咕着“好难啊”。

陆川眉头微蹙,拿起笔在草稿纸上演算,速度不慢,但似乎卡在了某个关键节点,笔尖停顿下来。

林夏也专注地看着题目,大脑飞速运转。

在县城初中,她习惯了独自钻研难题,习惯了将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解题中,那是她唯一能掌控的领域。

她拿起笔,在空白的草稿纸上快速写下已知条件和可能的思路,笔尖划过纸张发出沙沙的轻响。她的思路很清晰,但走到某一步时,也遇到了和陆川一样的瓶颈,一个关键的转换点始终无法突破。

就在她咬着下唇,苦苦思索时,一只骨节分明的手伸了过来,修长的手指精准地指向她草稿纸上某个不起眼的标注。

“这里。”

沈砚秋清冷的声音在安静的实验室里响起,不大,却异常清晰,像冰珠落在玉盘上。

“你忽略了隐含的周期性。设这个角为θ,利用余弦定理和辅助线构造相似,再结合数列的递推关系。”

他的语速不快,每个字都清晰有力,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逻辑力量。

他甚至没有看林夏的脸,目光依旧停留在自己的竞赛题集上,仿佛只是随口点拨了一句无关紧要的话。

林夏猛地一怔,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大脑里仿佛有电光闪过!那个被她忽略的、看似无关紧要的周期性,正是打开僵局的关键钥匙!

她立刻按照沈砚秋的提示,飞快地在草稿纸上重新演算起来,思路瞬间豁然开朗,笔下行云流水。

陆川也听到了沈砚秋的话,镜片后的眼睛闪过一丝了然和钦佩,也立刻在自己的草稿纸上找到了突破口。

苏萧月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似乎还有些懵懂,但看到林夏和陆川都动笔了,也赶紧凑过去看。

“哇!原来是这样!沈砚秋你好厉害!”苏萧月由衷地赞叹道,声音里带着崇拜。

沈砚秋眼皮都没抬一下,仿佛没听见。

林夏却抬起头,目光不由自主地投向那个依旧专注于自己世界的清冷侧影。

夕阳的余晖在他身上镀上一层柔和的金边,却融化不了他周身那层冰封的气息。

那修长的手指,那精准的点拨,那清冷的声线……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她心里漾开了一圈圈复杂的涟漪。

她张了张嘴,想道谢,声音却卡在喉咙里,最终只是低下头,更加用力地在纸上书写着,仿佛要将那份突如其来的悸动也一并写进复杂的公式里。

这次成功的解题仿佛打破了某种无形的坚冰。

学习小组的活动渐渐固定下来,每周一下午的最后一节课,成了四人之间一种奇妙的联结。

四张课桌拼起的那宽大的桌面成了他们临时的据点,夕阳的光线总是慷慨地洒满桌面,在摊开的书本、演算的草稿纸和偶尔分享的零食包装上跳跃。

林夏小心翼翼地珍惜着这份温暖。

这是她灰暗生命里从未有过的色彩——一种平等的、被接纳的、甚至带着些许欣赏的同伴关系。

她像一株久旱的植物,贪婪地汲取着这来之不易的阳光雨露。她努力地隐藏起自己骨子里的自卑和那个沉重如山的家庭秘密。

在小组里,她总是最积极发言的一个,思维活跃,反应敏捷,尤其是数学和物理方面,常常能提出独到的见解。

她努力让自己显得开朗、健谈,甚至偶尔会学着苏萧月的样子,讲一个从书上看到的冷笑话。

当她那略显圆润的脸上绽放出笑容,大眼睛弯成月牙时,连她自己都几乎要相信,那个阳光开朗的林夏就是真实的她。

只有偶尔在激烈讨论的间隙,当她看到苏萧月手腕上精致的手链,或者听到陆川不经意间提起假期和家人去国外旅行的见闻时,心底那根名为“差距”的刺才会猛地扎她一下,让她脸上的笑容瞬间僵硬,随即又用更大的声音、更快的语速掩饰过去。

苏萧月无疑是小组里最活跃的音符。

她总是带来各种新奇的小零食,分享最新的校园八卦,像只快乐的小鸟,叽叽喳喳地围着陆川转。

她的目光总是追随着陆川,在他解题时专注地看着他镜片后沉静的双眼,在他发言时露出毫不掩饰的欣赏笑容,找各种机会和他说话,问他问题,哪怕有些问题显得幼稚。

她的喜欢,像夏日的阳光一样,直接、热烈、毫无保留。

“陆川,你看这道题是不是用三角函数换元更好?”

“陆川,你笔记借我抄一下好不好?我刚刚走神了……”

“陆川,周末图书馆有个讲座,听说讲宇宙学的,你要不要一起去?”

陆川总是温和地回应着。

他会耐心地解答苏萧月的问题,大方地借出笔记,对于邀约,也会温和地点头说“好”或者解释自己已有安排。他的态度始终温和有礼,无可挑剔。

但林夏渐渐发现,陆川温和的笑容下,似乎总隔着一层看不见的薄纱。

他镜片后的目光,有时会越过眼前兴致勃勃的苏萧月,越过摊开的书本,投向窗外很远的地方,变得悠远而温柔,唇角甚至会不自觉地勾起一抹极淡的、带着追忆的弧度。

那时,他周身仿佛笼罩着一层柔和的、旁人无法介入的光晕。

每当这时,苏萧月叽叽喳喳的声音就会不自觉地低下去,她看着陆川出神的侧脸,明亮的眼睛里会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失落和困惑,像被云朵短暂遮住的阳光。

而沈砚秋,依旧是那个最特别的存在。

他像一座沉默的冰山,大部分时间都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不是在看深奥的竞赛书,就是在演算复杂的公式。

小组讨论时,他发言极少,但每次开口,必是一针见血,直指核心,逻辑之严密,思路之精妙,常常让其他三人叹服。

他对苏萧月的零食和热情永远敬谢不敏,对陆川温和的寒暄也只是淡淡回应。

他似乎只对纯粹的难题感兴趣。

然而,林夏却越来越清晰地感受到,沈砚秋那看似漠然的目光,并非完全无视她的存在。

有好几次,当她被一道难题卡住,眉头紧锁,下意识地咬着笔杆,在草稿纸上无意识地划拉着无意义的线条时,总能感觉到一道清冷的目光落在自己身上。

那目光很短暂,像羽毛轻轻扫过,但当她困惑地抬起头时,往往正好对上沈砚秋刚刚移开的视线,或者他看似随意地抛过来一句简短的提示。

“用反证法。”

“参考课本第78页的引理。”

“这个参数范围限定错了。”

他的提示总是言简意赅,点到即止,从不解释,却总能精准地拨开她眼前的迷雾。

林夏起初会紧张地道谢,沈砚秋也只是面无表情地点点头,或者干脆没有任何反应。

后来,她渐渐习惯了这种沉默的帮助,只是在思路豁然开朗后,会悄悄抬眼,飞快地瞥一眼那个清冷的侧影,心中涌起一种复杂的情绪——感激、好奇,还有一丝难以言喻的、被关注的悸动。

她发现,沈砚秋解题时,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轻叩的节奏,他思考时微微蹙起的眉头,甚至他翻动书页时那干净利落的动作,都成了她观察的细节。

他像一道难解的谜题,冰冷的外表下,似乎藏着某种她无法触及的逻辑和世界。

一次,他们遇到了一道极其复杂的立体几何综合题,涉及空间向量和多面体切割。

陆川尝试用代数方法,计算量巨大,苏萧月看着图形就头晕,林夏努力构建着空间模型,却总觉得缺少关键的一环。

沈砚秋放下自己的书,第一次主动拿过了题目。他拿起尺规,在草稿纸上干净利落地重新作图,线条精准流畅。

然后,他用一种近乎冷酷的简洁语言,清晰地阐述了如何利用空间向量共面定理和体积分割思想,在某个看似无关的顶点处做一条关键的辅助线。

“这里,连接AE,”

他用笔尖点在图上,“将不规则体分割为两个可求体积的锥体。向量点积为零,证明共面,确定分割面。”

他的思路清晰得如同手术刀,瞬间切开了所有迷障。

林夏看着那精妙的辅助线和沈砚秋笔下流畅的推演过程,内心震撼不已。

她忍不住脱口而出:“太巧妙了!你是怎么想到这样分割的?”她的声音因为激动而微微发亮,大眼睛里闪烁着纯粹的崇拜和求知欲。

沈砚秋似乎没料到她会有这么大的反应,握着笔的手指微微一顿,抬眼看向她。

夕阳的光线正好落在她脸上,照亮了她那双因为兴奋和敬佩而熠熠生辉的眼睛,清澈见底,毫无杂质,像被雨水洗过的天空。

那里面没有自卑的躲闪,没有刻意的伪装,只有对知识纯粹的渴求和对他能力的真诚惊叹。

沈砚秋深邃的眼底,似乎有什么东西极其细微地波动了一下,快得像石子投入深潭泛起的涟漪,瞬间又归于平静。

他没有回答她的问题,只是几不可察地移开了视线,重新低下头,淡淡地说:“思路而已。继续。”

他声音依旧清冷,但林夏却莫名觉得,刚才那一瞬间,他周身的寒气似乎散去了那么一丝丝。

那一刻,教室里很安静。

陆川看着沈砚秋精妙的解答,眼中满是钦佩,随即又若有所思地看了一眼满脸兴奋的林夏。

苏萧月则托着腮,看看陆川,又看看沈砚秋和林夏,目光在三人之间转了一圈,最终落在林夏那双亮得惊人的眼睛上,她撇了撇嘴,拿起一块饼干塞进嘴里,小声嘟囔了一句:“哼,不就是解题嘛……”声音里带着一丝她自己都未曾察觉的酸意。

夕阳沉得更低了,将四人的影子在光洁的桌上拉得很长,相互交错重叠。

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翻动书页的哗啦声,苏萧月偶尔的轻语,陆川温和的补充,还有沈砚秋清冷的只言片语……构成了这个秋初最独特的乐章。

林夏沉浸在这种被知识、被同伴、被一种隐秘关注所包围的温暖里,努力地扮演着那个开朗、聪慧、阳光的林夏。

她贪婪地呼吸着这自由的空气,仿佛要将过去十五年的阴霾都涤荡干净。

她觉得自己像一棵终于破土而出的小草,第一次触碰到了真实的阳光。

她几乎要相信,那来自原生家庭的泥泞,已经被她永远地甩在了身后那座灰暗的小县城里。

未来,似乎真的可以像这教室窗外绚烂的晚霞一样,铺展开一片光明。

四片叶子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叶脉相连,仿佛能永远这样相依相伴下去。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狩心游戏

朕真的不会开机甲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婚内上瘾

夫君是纯爱文男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