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活的节奏快得像被按下了加速键。日升月落,教室、食堂、图书馆三点一线,试卷和习题册以惊人的速度堆叠起来。
高一(3)班的教室里,课间的十分钟永远是喧嚣与静谧的分界线。
大部分同学会抓紧时间说笑、打闹,或是趴在桌上补眠。而陈昼,几乎是班里最活跃的那个存在。他仿佛自带聚光灯,笑容明亮,能和男生勾肩搭背地讨论昨晚的球赛,也能和女生轻松聊起最近的热门综艺。他的座位周围总是萦绕着轻松愉快的气氛。
然而,林晚注意到一个细节。
每当上课预备铃响起,人群散去,陈昼脸上那灿烂的笑容会像退潮一样迅速收敛。他几乎没有任何过渡,会立刻从桌肚里抽出上节课的笔记或是习题册,争分夺秒地看上几眼,眉头微蹙,眼神里是课间时从未有过的专注,甚至是一丝不易察觉的紧绷。
那是一种高效的切换,仿佛有两个陈昼:一个属于人群的“小太阳”,一个属于独自奋斗的沉默行者。
林晚的座位在陈昼斜前方,她通常对周围的喧嚣置若罔闻,要么继续做题,要么闭目养神。但几次无意间的回头,她都撞见了陈昼这“变脸”般的一幕。她没说什么,只是默默转回头,心里却留下了一个浅浅的印记。
他们的交集依旧不多,主要停留在学习层面。陈昼似乎认准了她这个“学霸资源”,遇到绞尽脑汁也解不出的难题时,会小心翼翼地过来请教。他态度诚恳,听得专注,举一反三的能力也不错。林晚发现,他虽然基础不算最扎实,但思维偶尔会迸发出一些让她都觉得巧妙的火花。
比如一次物理课上,老师出了一道结合了能量守恒和运动学的复杂题目。林晚在脑中迅速构建了解题路径。老师惯例地问:“有没有同学有其他思路?”
一片寂静中,陈昼有些犹豫地举了手。
他站起来,描述了一个非常规的解法,从功和能的角度切入,绕过了繁琐的中间过程,虽然表述有些磕绊,但核心思路竟直指答案。
物理老师愣了一下,随即眼中露出赞赏:“思路很新颖!虽然步骤不够规范,但这种不拘一格的思考方式值得鼓励!陈昼同学,平时没少看课外拓展吧?”
陈昼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耳根微微发红:“就……随便看了看。”
那一刻,他眼里有光,一种被认可的光芒。林晚看着他的侧影,第一次觉得,这个看似只会傻笑的同桌,内里或许藏着一些不一样的东西。
真正的转折发生在一个周五的傍晚。
临近放学,天空又开始阴沉下来。班主任走进来通知:“同学们稍等一下,月考的考场安排和座位贴条,需要几个同学帮忙布置一下。林晚,你负责总协调。陈昼,王明,李莎……你们几个留下来帮下忙。”
被点到名的陈昼爽快地应了一声:“好嘞!”
同学们陆续离开,教室里只剩下他们几个。林晚效率极高,快速将任务分解:“陈昼,你贴第一到第五考场。王明,第六到第十考场……贴完后交叉检查。”
“明白!”陈昼接过一叠座位号纸条,干劲十足。
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等到全部贴完检查完毕,窗外已是华灯初上,雨也淅淅沥沥地下了起来。
“辛苦大家了,快回家吧。”林晚整理好自己的书包。
其他同学互相道别,匆匆离开。陈昼也背好书包,走到门口,却发现林晚站在那里,看着门外不小的雨势,微微蹙眉。
“你没带伞?”陈昼下意识地问。他记得她总是准备周全的。
林晚摇了摇头:“早上出门时没下雨。”她的备用伞上次给了陈昼后,他第二天就还了,她也就没再多备一把。
陈昼立刻把自己手里的伞递过去,笑容坦荡:“你用我的吧!我家近,跑几步就到了!”
林晚看着他,没有接:“不用。雨不大,我可以等。”
“这哪行,一会儿下大了更麻烦。拿着吧!”陈昼直接把伞塞到她手里,不等她拒绝,便指着校门口的方向,“你看,那不是公交站吗?你快去,别耽误了。”
说完,他朝她挥挥手,拉起校服外套的兜帽罩在头上,转身就冲进了细密的雨帘中,背影很快模糊在夜色和雨幕里。
林晚握着还带着他掌心余温的伞柄,站在原地,看着那个消失在雨中的身影,心里客观地闪过一个念头:他是个好人。
周一,林晚将折叠得整整齐齐的伞还给陈昼,并附上了一板包装精致的进口巧克力。
“伞。谢谢。”她的语气依旧平淡。
陈昼看着那板明显不便宜的巧克力,连忙摆手:“不用不用,一把伞而已,顺手的事儿!”
“谢礼。”林晚言简意赅,将东西放在他桌上,转身回了座位。
陈昼看着她的背影,又看了看桌上的巧克力,挠了挠头,最终还是收下了,嘴角不自觉地弯了弯。
或许是因为那次一起布置考场,又或许是因为那把雨伞,两人之间那种纯粹的同学兼学友关系,似乎多了一丝难以言喻的熟稔。
几天后的放学路上,两人因为讨论一道数学题,意外地同了一段路。题目讨论完,陷入短暂的沉默。夕阳将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
不知怎么,话题聊到了未来的打算。
林晚的目标清晰明确:“A大,计算机专业。”理由是基于就业前景和个人能力评估,理性得像在做项目报告。
陈昼听了,眼里流露出毫不掩饰的羡慕:“A大啊,真厉害!”他顿了顿,望向天边被夕阳染成瑰红色的云霞,声音里带上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近乎梦呓般的温柔,“我想学天文。”
林晚有些意外,转头看他。
“是不是觉得有点不切实际?”陈昼不好意思地笑了笑,但眼神却异常明亮,“但我就是喜欢。小时候第一次用我爸的旧望远镜看到土星环的时候,我就被迷住了。那些星星,在宇宙里走了几百万年甚至更久,才把光芒送到我们眼前……每次想到这个,就觉得我们现在烦恼的这些事情,好像……也没那么大了不起了。”
他说这话时,侧脸被夕阳镀上一层金边,眼神专注地望着远方,仿佛能穿透云层,直达浩瀚星海。他滔滔不绝地讲起脉冲星、暗物质,讲起他对某个未解之谜的猜想,整个人像是在发光。
那是林晚从未在他脸上看到过的神采,比课间那种阳光笑容要真实、深刻得多。那是一种发自灵魂深处的热爱。
她安静地听着,没有打断。直到走到分岔路口,陈昼才恍然回神,脸上恢复了平常的笑容,带着点自嘲:“嗐,我说这些干嘛,好像有点傻。能不能考上还是个问题呢!我先走这边啦,明天见!”
他朝她挥挥手,转身汇入了人流。
林晚站在原地,看着他的背影消失。她想起他刚才说起星空时发光的眼睛,想起他解出难题时短暂的兴奋,也想起他课间迅速收敛笑容后埋头苦读的侧影。
原来,那个看似永远乐观、笑容满面的陈昼,心里藏着这样一片广阔而浪漫的宇宙,也背负着不为人知的压力。
她似乎,稍微看懂了他一点点。
一种微妙的联系,如同初春的藤蔓,在无人察觉的角落里,悄然滋生。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