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叫头遍时,唐若瑶就醒了。
不是被吵醒的,是自己睁开的眼。窗外的天刚泛出点鱼肚白,葡萄架的影子在地上晃,像幅没干的水墨画。她摸了摸枕边的红胶鞋,鞋帮上还沾着昨天摸鱼时溅的泥,却没像往常那样觉得硌应。
“醒这么早?”萧芹端着水盆从厨房出来,见她坐在竹床上发愣,忍不住笑,“今天要去学校,紧张了?”
唐若瑶摇摇头,掀开被子下床:“不紧张,就是想早点去看看。”话虽这么说,手指却不自觉地绞着衣角——她昨晚把那套蓝白校服翻来覆去熨了三遍,生怕穿得不合体。
校服是孙知遥昨天送来的,说是找教务处阿姨要的新的,还带着股淡淡的浆洗味。裤脚有点长,萧芹连夜给她缝了两针,针脚细密,看不出来痕迹。
早饭是红糖馒头和小米粥。唐若瑶吃得飞快,嘴里还塞着馒头就去拎书包——书包也是新的,帆布的,上面印着“花溪中学”四个字,是李阳昨天硬塞给她的,说“新同学得有新书包”。
“慢点吃,没人跟你抢。”萧芹给她递了袋腌黄瓜,“路上饿了吃,别跟同学抢零食。”
“知道啦!”唐若瑶背上书包,红胶鞋在青砖地上“咚咚”响,像敲着兴奋的鼓点。
***刚到村口,就看见两个身影。
孙知遥靠在老槐树上,白衬衫领口敞着两颗扣子,手里转着个篮球,看见她就吹了声口哨:“唐同学,今天穿校服挺精神啊,就是这红胶鞋——”他故意上下打量,“跟我们这蓝白校服不太搭,建议换双解放鞋,复古又时尚。”
“就不换,”唐若瑶扬起下巴,“这叫混搭风,你不懂。”
“哟,还懂时尚了?”孙知遥笑着抛给她个煮鸡蛋,“路上吃,补充体力,免得等会儿跑操掉队,被王老师罚站——他罚站要求‘抬头挺胸像棵松’,上次李阳站了十分钟就腿软,说‘我宁愿去犁地’。”
李阳在旁边脸红:“你少造谣!我那是故意配合老师,给他当‘罚站示范标兵’。”
“对对对,”孙知遥点头如捣蒜,“示范怎么把‘站如松’变成‘瘫如泥’。”
两人又开始斗嘴,唐若瑶跟在旁边笑,手里的鸡蛋温温的,像揣了个小太阳。晨光穿过槐树叶,落在他们身上,把影子剪得碎碎的。
***花溪中学的校门是两扇铁栅栏,刷着蓝漆,掉了好几块,露出里面的锈迹。门柱上挂着块木牌,写着“花溪中学”,字迹苍劲,是孙知遥说的“王老师亲笔题的,他说比书法家写得有‘土气’”。
校园里已经热闹起来,穿着蓝白校服的学生三三两两地走着,看见唐若瑶,都好奇地回头看,却没人指指点点,只是笑着打招呼。
“那是初三的学姐,”孙知遥凑到她耳边,压低声音,“上次运动会跑八百米,把男生都甩在身后,人称‘飞毛腿’;那个扎马尾的是我们班的学习委员,数学每次考满分,据说能背圆周率后一百位——不过她背单词总卡壳,上次背‘ambulance’,说成‘俺不能死’,全班笑了三天。”
唐若瑶被逗笑,觉得这些同学比城里那些只会聊名牌的伙伴有趣多了。
进了教室,王老师已经在讲台前等着了。他头发花白,戴着副老花镜,看见唐若瑶就笑:“这就是唐旭的女儿吧?跟你爸小时候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就是比他文静。”
“王老师好。”唐若瑶鞠了一躬。
“好好好,”王老师点点头,指着孙知遥旁边的空位,“就坐那儿吧,跟孙知遥一桌,他能帮你熟悉环境——就是别被他带跑偏了,他上课总爱接话茬。”
孙知遥立刻坐直,举手:“报告老师,我那是‘课堂互动小能手’,能活跃气氛,提高学习效率!”
全班哄堂大笑,王老师也笑了,摆摆手:“少贫嘴,上课认真点。”
唐若瑶放下书包,刚坐下,就看见孙知遥在课本上画了个小人,小人戴着眼镜,旁边写着“王老师”,还画了个对话框:“孙知遥,再说话就去操场跑十圈!”
她忍不住笑出声,被王老师看了一眼,赶紧低下头,肩膀却还在抖。孙知遥在旁边用口型说:“下课教你画,保证比你那本漫画书有趣。”
***上午的课过得飞快。孙知遥果然没说错,王老师的数学课像讲故事,讲函数时说“就像种庄稼,你得顺着它的性子来,急不得”;语文老师读课文带着乡音,读“稻花香里说丰年”时,会突然停下来问“你们家今年麦子收了多少”,教室里立刻炸开锅,七嘴八舌地报数,比任何课堂讨论都热闹。
课间操时,唐若瑶果然差点掉队。广播里的音乐跑调跑得厉害,她跟着队伍左摇右晃,像只笨拙的小鸭子。孙知遥在旁边故意放慢脚步,用口型喊“左、右、左”,还时不时撞她一下,帮她调整步伐,结果自己顺拐了,引得周围同学笑成一片。
“都怪你,”唐若瑶喘着气,“害我也差点顺拐。”
“这叫‘同甘共苦’,”孙知遥抹了把汗,笑得露出小虎牙,“以后你就是我们‘顺拐小分队’的荣誉成员了。”
***放学时,夕阳把校园染成了金红色。唐若瑶背着书包,跟着孙知遥和李阳往家走,手里还攥着块李阳妈妈给的红薯干,甜得粘牙。
“明天有体育课,”孙知遥突然说,“要测八百米,你行吗?不行我替你跑——我跑得快,老师看不出来。”
“不用,”唐若瑶咬了口红薯干,“我能行。”
“那我在终点给你准备‘奖品’,”孙知遥神秘兮兮地,“保证让你跑快点。”
唐若瑶看着他眼里的光,突然很期待明天的体育课。她想起城里的健身房,想起私教制定的“塑形计划”,觉得跑在尘土飞扬的操场上,比踩在跑步机上有趣多了。
暮色漫上来时,村口的老槐树影影绰绰。唐若瑶回头望了眼花溪中学,教学楼的窗户里亮起灯火,像串星星。她知道,从今天起,这里就是她要待两年的地方,有会斗嘴的朋友,有有趣的老师,还有个总爱开玩笑的孙知遥。
“走快点,”孙知遥在前面喊,“再慢晚饭就被老黄抢了——它最近学会了用头拱厨房门,我妈说再这样就把它卖了。”
“别卖啊,”唐若瑶跑上去,“卖了谁给我们当‘翻墙缓冲垫’?”
孙知遥愣了一下,随即大笑起来,笑声在暮色里荡开,惊飞了槐树上的麻雀。李阳也跟着笑,连空气里都飘着甜甜的红薯干味。
唐若瑶跟着他们跑,红胶鞋踩在土路上,“咚咚”的,像在为这刚刚开始的两年,敲起欢快的序曲。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