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两个月过去了,一份份承载着历史痕迹的信件和照片,从全国各地汇集到双河市,流入这栋拥挤的苏家小楼。程少芬像拼图一样,将那些碎片化的信息一点点拼接起来。笼罩在苏家头上的层层历史迷雾,才逐渐被拨开,显露出它真实却令人震撼的轮廓。
整理出来的事实,让程少芬都感到动容:
苏轻侯的爷爷苏翼丰曾留洋日本,竟是中山先生的同学,是早期捐款支持革命的爱国民主人士,与“反动派”毫不沾边。
苏建华老爷子共有六兄弟。其中,三弟苏建国战死于惨烈的淞沪战场;四弟苏建文牺牲于著名的昆仑关战役;五弟苏建军更是作为一名飞行员,在与日寇的空战中壮烈殉国。
苏家唯一的所谓“历史污点”,来自于二弟苏建邦。他幸运地在抗战中活了下来,却随后参加了内战,并在解放后去了美国,成为了苏家一段需要回避的“海外关系”。
当程少芬将精心整理、条理清晰的苏家材料先行呈送给王书记把关时,王万山仔细翻阅后,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许:“你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找到这些关键材料,很不容易,有心了。”
他指着关于苏建邦的部分说,“解放后,你们家与苏建邦划清了界限,再无往来。这个历史问题,不会影响苏家整体落实政策。你们现在就可以按正规手续提交申请,走流程,这件事没有问题。”
得到了王书记的肯定,程少芬心中一块大石落地。然而,王书记接下来嘱咐的一番话,又让她意识到了收回房产后将要面临的现实挑战:“但你要清楚国家关于发还私房的政策。房子收回来后,目前住在里面的三户人家的租金,可以归你们苏家所有,但是,你们不可以赶走他们,也不准随意上涨房租。只有在他们自己自愿搬走之后,你们才能决定空出来的房间是自家住,还是继续出租。”
这意味着,即便成功收回产权,苏家短期内依然无法改变几户人家共用厨房厕所的拥挤局面。未来的路,依然漫长。但无论如何,坚冰已经打破,航道已经开始开通。程少芬知道,她为这个家,为儿子的未来,迈出了至关重要、也是最艰难的第一步。
材料提交上去后,便是漫长的等待。从市里到省里,层层审批,按部就班。程少芬心里清楚,这急不来。然而,她不知道的是,王万山书记在审阅苏家材料时,目光在那满门忠烈的记录上停留许久,最终提起笔,在材料后面不起眼的地方,悄然加上了一句备注:“民主党派抗战烈士家属”。这短短的十个字,如同一张无形的通行证,让苏家的申请走上了“绿色通道”,审批流程快了许多。
到了十一月份,省里第一批关于历史遗留问题拨乱反正的批复终于下来了。苏家,幸运地搭上了这趟头班车。
那天,程少芬从房产局出来,手里紧紧攥着那本崭新、硬挺、红彤彤的房产所有权证。阳光照在封面的国徽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她没有立刻回家,而是在街角站了一会儿,平复着激动的心情。这本薄薄的册子,承载着她这几个月来的全部心血,也承载着苏家未来的希望。
她骄傲地走回那栋三层小楼,脚步沉稳而有力。推开家门,全家人正围坐在那张折叠饭桌旁。程少芬什么话也没说,只是将那份红艳艳的房产证,带着一股决然的气势,“啪”地一声,重重地摔在了饭桌正中央。
“苏家祖宅,三层楼,178平米。全回来了!”她的声音不高,却像一颗惊雷,在小小的客厅里炸开。
苏建华老爷子颤抖着伸出手,捧起那本房产证,仿佛捧着失散多年的骨肉。他戴上老花镜,一遍遍摩挲着封面,再翻开内页,看着上面清晰打印的地址、面积,以及所有权人“苏建华”的名字,双手不受控制地剧烈颤抖起来,老泪瞬间盈满了眼眶。“真的回来了,我这不是在做梦吧?”
婆婆冯淑芳凑过来,看着房产证,又看看儿媳妇,激动得嘴唇哆嗦:“媳妇,你真做到了!我老太婆活这么大岁数,没佩服过哪个女人,今天、今天我真是服了你了!要不以后这苏家,就你来当家吧!”
这时,小姑子苏轻妃尖利的声音打破了这略带感伤的气氛:“爸妈!你们别高兴得太早!这房子留着就是个祸害!现在是没事,谁知道以后会不会又来个什么运动?程少芬她逞强好胜,这是要把我们全家往火坑里推啊!听我的,赶紧把这烫手山芋捐出去,落个清净平安!”
程少芬冷冷地瞥了她一眼,不再理会她的聒噪,转而对着公婆,语气平稳而清晰:“爸,妈,这房产证你们二老收好。从下个月开始,原来由政府代收的那三户人家的租金,就由我们家自己收了。我算过,每个月加起来,能有三十块钱。”
“什么?三十块?”大姐苏轻王惊得瞪大了眼睛,在这个普通工人月薪才三十六块五毛的年代,三十块几乎抵得上一个壮劳力的工资!“天呐,这能买多少斤肉,多少尺布啊!”
程少芬这才将目光重新投向脸色铁青的苏轻妃,扬了扬手中的房产证,语气带着胜利者的从容:“老三,白纸黑字,红章大印。你输了。是不是该履行赌约,收拾东西,离开苏家了?”
苏轻妃像是被踩了尾巴的猫,一下子跳了起来:“程少芬!你想赶我走?做梦!爸爸妈妈和二哥都还健在呢!这个家什么时候轮到你一个外姓的船民女儿说话了?你有这个资格吗?!”
苏建华老爷子见状,赶紧出来打圆场,语气带着息事宁人的恳求:“好了好了,媳妇,上次那就是饭桌上的气话,一家人哪有隔夜仇?我看这样,让老三给你郑重道个歉,这事就这么过去了。一家人血脉相连,以后的日子还长,总要相互帮衬着好好过下去。”
程少芬看着公公,心中了然。苏轻妃仗着嘴巴甜,最会哄父母开心,是家里最得宠的孩子。当年对老大轻王、老二轻侯SSXX,老两口几乎不闻不问,却想尽办法开证明,让轻妃以“身体不好”为由留在了城里,避免了下乡吃苦。也正因如此,苏轻妃总觉得比自己高人一等。
其实,程少芬心里跟明镜似的。把苏轻妃赶出苏家?根本没这个必要。再过两个月,她就要和玻璃厂那位刚升任科长的梁成结婚了。梁成正是春风得意的时候,怎么可能愿意住在岳父家,被人背后指点说是“上门女婿”?不用她赶,最多一两个月,梁成自己就会把苏轻妃接走。
至于苏轻妃放弃的那点祖宅继承权?程少芬更不在乎。上一世,儿子苏凡年纪轻轻就在IT界创出一番名堂,压根没正眼瞧过这老宅子。这一世,她不再糊涂躺平,苏凡的未来更不会局限于此。
她之所以旧事重提,非要当着大家的面坐实这个赌约,目的就是为了堵住苏老爷子的嘴,好顺理成章地提出她真正想做的事。
程少芬不再看气急败坏的苏轻妃,转而面向苏建华,神色认真起来:“爸,您还记得您答应过我,如果我拿回祖屋,您就答应我一件事。”
苏建华连忙点头:“记得,记得。除了要把老三赶走这事不行,其他的,只要爸能做到,一定答应你。”
“好,那我说了。”程少芬深吸一口气,目光扫过全家人,一字一句地清晰说道,“你们都要有心理准备。我的要求是——让轻侯辞掉塑料厂的工作,去省城宁城,住到六叔家里,让六叔辅导他复习,准备明年的高考!”
“什么?!辞职去宁城高考?”此话一出,举座皆惊。
“二嫂,你疯了?!”大姐苏轻王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第一个惊呼出来。
就连一直沉默的苏轻侯也猛地抬起头,脸上写满了惊愕与抗拒:“少芬!这事我早就说过了不行!不可能!你怎么还拿出来说?!”
程少芬毫不退缩地看着丈夫,语气坚定:“苏轻侯,你知道你为什么考不上吗?不是你笨,也不是你不够努力!你还很年轻,脑子跟十年前一样聪明,一样细致。你考不上,唯一的原因就是没有人系统地辅导你数学!你初中那点底子,丢下十年,靠自己摸索,根本不可能赶上!”
她环视一圈震惊的家人,掷地有声地说出关键:“而现在,整个苏家,唯一有这个学识、有能力辅导你考上大学的,只有宁城的六叔——苏建业!”
六叔苏建业,是苏建华老爷子最小的弟弟,只比苏轻侯大八岁。因为年纪小,幸运地没有经历战火。他打小就展现出过人的聪慧,在WG前考上大学,主修地理地质勘探。
苏建华对苏建业不仅有兄弟情亲,还有救命之恩。
苏建业现在进入省教育学院教书,是地理学教授。
程少芬清晰地记得,上一世的苏建业,在十年后将成为国内著名的地理学学者、岭南水利建设领域的权威专家。
只要公公苏建华肯开口相求,凭着当年的恩情和血缘关系,可以让苏轻侯住到苏建业家里,由这位顶尖的学者亲自辅导数学,绝对不成问题。
这件事真正的难点,并不在于六叔是否愿意帮忙,而在于如何说服苏轻侯,以及整个苏家,接受“辞掉塑料厂铁饭碗,脱产去外地复习高考”这个现在看来近乎“疯狂”的决定。
程少芬心里明白,若不是她成功收回苏家祖宅,立下这桩泼天功劳,她提出的这个要求,绝对会被全家人当做疯子说的胡话,嗤之以鼻,甚至可能再次引发激烈的家庭战争。但现在,她手握这份沉甸甸的功绩,有了开口提出这个“非分要求”的底气。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