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路青偏了偏头,隔着千山万水望了眼信岳城的方向。
“总有人比我们还着急。”孟家劳心劳力,好不容易才达成交易,岂会因没有石辘就半途放弃。
“什么?”石月兰没听懂。
石路青安抚地露出一个笑,“问题不大,石辘的事我来解决。”
石月兰抿了抿唇,没再问下去,石路青虽有些无奈之色,脸上并无慌张,显然已经有了成算。
石路青凝神,又问:“三姐,你还记得花婶子家怎么走吗?”
石月兰从记忆里找出这号人来,“记得的,我做姑娘时还与花婶子做过荷包呢。”
“那好,还得麻烦三姐你帮我去接一下花婶子的孙子,小孩叫石越之。”石路青本想着自己去接,结果出了这档子事,而孟家是奔着他来的,他本人去与孟家人解释显得更有说服力些,这才换了。
“我得去同孟家人说说,免得他们闹起来。”
石月兰懂他的心思,点头应是,“好。”
果然不出石路青所料,他一说没石辘可用,院子里的孟家奴仆立马就炸了,闹哄哄地,杂言碎语听得人耳朵疼,院子里活脱脱变成了一个养鸡场。
叽叽哇哇,吱吱嘎嘎。
最后还是里面领头的那人出来打圆场,朝石路青拱了拱手,道:“石公子,您也知制糖首先就得榨汁,榨汁就必须得用石辘,没石辘,我们这行人就跟厨子没锅,做饭没粮一样,完全就无用武之地。”
“你们稍安勿躁,暂且就在我家在休息几日,”石家扩建过,这群人挤挤还能睡下,“石辘总会有的,大家别慌。”
众人又是一阵唉声叹气,画大饼谁都会,就怕只画不给,竹篮打水一场空。
“唉什么气!”领头人拍起掌来,激励着大家,“石公子肯定会说到做到,大家别在这垂头丧气的。”
说完就转头望着石路青,“石公子,您说是吧?”
聪明。
以退为进的话说得滴水不漏,明着安慰孟家人,实则逼石路青表态。
不过石路青不介意卖他这个面子,有个人管束着,下面的人才不容易各自为伍,分崩离析。
“过不了几日就应该会有新石辘。”他胸有成竹地道,“你们别太担心。”
他又从怀里摸出一沉甸甸的钱袋递给领头的,“屋里差什么,就去买,若是缺钱了,尽管跟我说便是。”
这群人在孟家尚包吃住,一朝到了这,总不得让他们自担生活花费。
得了钱的众人面色总算好看了些,抵触的声音也渐渐小了下去,姑且信了石路青的话。
石路青知他们心里还藏着埋怨,只是不好说,但他也没时间再去照顾众人情绪,待石月兰带着石越之一到,就踏上马车匆匆忙忙离开了。
石越之是第一次坐马车,眼睛里是掩不住的好奇,偏性格又怯生生的,不敢打量太过,只埋头盯着视线中的那一点,连侧头都不敢。
“我家还有两孩子也要进学……”石路青简单地同他讲了石立春和沈金,“比你年纪稍大些,性子什么都还不错,你到了家如是有不适应的地方可以同我说。”
石越之偷偷地看了石路青一眼,见他面色温和,才敢轻轻地应了一声“嗯”。
石月兰笑了笑,坐到石越之那面去,就似唠家常一般和石越之搭上了话,没错一会,石越之的羞怯就褪了不少,眼睛里亮晶晶的,已然对石月兰有了几分依赖。
石路青汗颜,哄小孩子,还得专业的人来干,而石月兰显然是个中高手,就连石立春那么难搞的,都被她收服了。
马车晃晃悠悠约摸半时辰,就到了县城,还没到家,石路青就半路下了车,领着石越之去了公孙先生的住处。
公孙先生见到石越之,照例是考了几个问题,石越之开始回答得磕磕巴巴地,后越说越流畅,和答案竟也差不到哪里去了。
要知,石越之只是在家里识过几个字,还从未被老师系统带着学过,可谓是天分极高。
公孙先生脸上也显出丁点笑意,赞道:“不错。”
石立春也在一旁听着呢,闻言不甘心地闭了闭眼,指甲掐进掌心,硬生生的疼。
石路青花大价钱送他读书,他怎么落于人后。
只是可怜了石越之,他尚未与石立春做成好友,就先被敌视了。
石路青虽不知道石立春平静外表下的波涛汹涌,但知其心思敏锐又纤细,生怕他被石越之的天分打击到,赶紧抱了他一把,低头在他耳边讲:“立春你也不差,不必去羡慕别人。”
声音压得低,除了他二人,再无他人听到。
石立春周身低沉的气氛散了些,他埋头在石路青肩上,不情不愿地,从嗓子里发出个“好”的音来。
给石立春顺好了毛,而沈金,完全不需石路青担心,他正兴奋地围着石越之打转,嘴上不停地问东问西,眼睛直勾勾地瞅着人家脑袋看,恨不得掰开来看看,为何石越之这么聪明。
“行,孩子交给我,”公孙先生收完学生,眼见着也休息了这么长时间,该是上课时辰,忙不迭地摆手让石路青出去,“你赶紧走,别耽误我上课。”
石路青算是看出来了,公孙先生只是嘴巴毒了些,但这份传授知识的**,恐怕全胜朝无人能及。
好似自古以来,无论哪个年纪,对老师总有种畏惧之感,石路青一听公孙先生发话,哪敢耽搁,当即就退了出去。
一事已了,另一事还悬着半空,挂在心头。
石路青拟了封信给孟疏昭,大致意思就是石家无石辘,开不了工,不知孟家可以割爱一个。
写完就送到镖局,加了价让他们快点送达。
固然孟家大概率会同意,但石路青却不敢将所有筹码都压在上面,又打听了个老石匠,请求做一个石辘出来。
毕竟求东家央西家,都不如自己手上有东西。
两天后的傍晚。
石家烟囱升起袅袅炊烟,石月兰正在厨房里忙活,石刘氏借着今日最后一点天色,正拿着细针给石立春等人做小书包,书包样式还是石路青提出来的,做成双肩带的,缀个大包好装书本,而石路青本人正磨着豆子,是他这几日从市场上淘的好大豆,专门做来给自己的豆腐生意打响第一炮。
石立春和沈金放了学,抱着几本书推开门,几乎是刚进门,沈金就嚷嚷开了,“石先生,外面有人找你,还有八辆马车排在一起,气派极了。”
应该是孟家的人。
他搁下豆子朝门外走,双脚还没踏出去,门口就有人从马车上下来,小跑而至。
“石公子别来无恙。”
“段叔,”来的还是个熟人。
兴许是孟家和石路青达成了合作,段叔对他的脸色也不复以往高傲,甚至于还乐呵呵的,居然能瞧出几分慈眉善目的味道来。
“石公子,我应大公子的要求给你送信,”段叔从怀里拿出一信递给石路青,再将手向后后朝八辆马车一指,“顺带着把石辘送了过来。”
石辘极重,合起来可达两吨,八匹马合而用力,都累得够呛。
为谨防石辘的模样被有心人偷窥,然后翻版出来,石辘特地被一层黑布裹着,把众人的好奇视线都隔绝在外。
石路青三下五除二的拆了信,通篇读下来,不得不暗骂一句,孟疏昭真是狡猾。
信中句里行间说的都是他见石路青突遭此事,心生不忍,便送了石辘过来,想着石辘昂贵,也就不需石路青掏钱,在二人契约期,石路青都可以免费使用石辘。
换言之,孟疏昭不愿卖,只肯交付临时使用权,待契约期结束,随时都能收回去。
幸好石路青知晓图纸去石匠铺定了个,不然日后任人拿捏。
“多谢孟大公子好意,”卖不卖是别人的事,石路青没那么小心眼,因这丁点事就和孟疏昭生了间隙,“段叔,还得劳烦你把石辘运到清山村去,我家这小,做不了制糖的活。”
“没问题。”其实不止是石路青送信给了孟疏昭,孟家奴仆同样修书一封回去委婉告状,从信中段叔也知石家制糖作坊在清山村。
石辘到了位,制糖的事终于上了正轨,又有石月兰盯着,石路青抽出手来,一心扑到了豆腐上。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石路青豆子都浪费了不少,连累石家天天吃做废的豆腐,人人吃得面如菜色,就连胆小的石越之,都偷偷探石月兰的口风。
“月兰姐,我们还得吃豆腐多久呀?”
石月兰听着好笑,闲来无事把话转述给石路青。
石路青轻拍了一下豆腐,扬声道:“今天就不用了。”
已经成了。
还是与众不同的那种,正好拿来做给甘荣的谢礼。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56章 解决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