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天光未亮,张明义便已醒来。他本也想多睡片刻,可一想到科举之路漫漫,便不敢懈怠——学好三年,学坏三日,这个道理他再明白不过。
这次他没再重蹈覆辙,醒来后立即唤醒了外间的小二。想到这小仆不久后也要去识字启蒙,他不禁觉得这主仆二人倒像是要一同进学的同窗。
"小二,你来给少爷讲讲,这穿衣都有什么讲究?"
小二闻言一惊,慌忙跪地:"可是小的哪里伺候不周?请少爷责罚。"在张府这样的门第,从未有少爷亲自更衣的道理。
张明义只得寻个由头:"与你无关。只是听说以后要去的长鹿书院规矩严,许多事都要亲力亲为。"这话半真半假,长鹿书院确实要求学子自理起居,但他此刻问起,更多是想快些熟悉这个时代的礼仪。
小二以为少爷是想去寻赵家公子,便不再多问,仔细讲解起来:
"回少爷,本朝服饰规制森严。官宦之家多着宽衣大袖,平民与奴仆则只能穿窄衣窄袖——其实多数百姓也穿不起宽袍,太费布料了。样式上,直筒连身袍是官家特有,家中有一人为官,直系子弟便可穿着。"
他稍作停顿,见少爷听得专注,又继续道:"领口一律交领右衽,禁用纽扣,以系带固定。腰间可佩玉饰,下裳长短不一,倒无严格限定。"
"今日这身该如何穿?"张明义指向备好的衣物。
"先穿胫衣。"见少爷面露疑惑,小二忙解释,"就是您常说的白裤。"
张明义恍然,原来就是类似衬裤的衣物。转念一想,这时代的胫衣竟是开裆的,不禁有些尴尬。好在小二并未察觉,继续指导:
"接着穿中衣,先系左带,再系右带,将余带缠绕腰间固定。"
在小二指导下,他笨拙地系着衣带。最让他惊艳的是那腰封——系上华丽的织锦腰封,再用博带固定,顿时显得身姿挺拔,颇具风范。
待全部穿戴整齐,张明义已是满头细汗。他望着镜中那个广袖博带的少年,恍惚间竟真有了几分古人的气度。
整理好衣冠,他深吸一口气,向着明心院走去。晨光透过廊下的海棠花影,在他衣袂间投下细碎的光斑。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