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春眠不觉晓 > 第70章 争辩

第70章 争辩

长桌对面坐着好几位专家和领导,个个面色凝重。而我陈觉身边,坐着领队和堆成山的资料。

这场突如其来的会议,让陈觉几乎单枪匹马应战。

此时陈觉正坐在会议室的右侧第五个,就在会议要结束的时候,陈觉对此次会议提出的要把西北正在挖掘的探方下的文物移到京市这一决定提出了反对。

这个文物并不是已经出土的陶罐之类,而是未出土还埋在探方里的东西,经过勘探,已经确定那个位置有贵重的东西在。

于是在文物还未出土前,紧急的开了这次会议。

以京市这边的专家为主,在未拍案结束的时候,陈觉作为晚辈,没有发表什么意见。

直到领队也似乎默认了这样的结果。

陈觉才把放在桌下的手交叠放到桌子上,做出一副谈判的姿态。

陈觉知道以自己的身份,来这里是沾了老师的光,按照一贯的套路最好不要有什么意见,更不要谈什么反对意见了。

直到大家都准备高高兴兴收场的时候,陈觉才能开口冒犯这些老师了。

“我不认为把文物运来京市是最好的决定。”

这一句话直接引得几个坐在末端的专家阴阳怪气的内涵反驳一顿。

直到陈觉没有说话,只是吧目光望向了前面那几位,因为陈觉知道这些人才是真正的敲定的人。

于是上首的人在会议室安静的针落可闻的时候终于开口说话了:“陈同志,我理解你们西北所的辛苦,但文物,必须运往京市。”

领队小声的在陈觉旁边低声补充到此时开口之人的身份:“他是国家文物局的李副局长。”

李副局长,首先肯定了西北所的辛苦,但同时运往京市的底线却寸步不让。

陈觉不是第一次知道这些人难对付。

脑子里飞快运转应对方案。

抿着嘴没说话。

于是就有旁边的人出来附和李副局长的话,并说出了不可退让的理由:“毋庸置疑,其文物的保护、研究和展示,必须由国家最高级别的机构来承担。这关乎国家文化安全和文化形象,搬迁至京市,集中最优势的资源进行修复和研究,是目前最稳妥、最负责任的选择。”其中一个央市的专家说出了中央这边的考虑。

另外一个专家更是直言不讳道:“京市的研究条件和保护设施,不是你们西北所能比拟的。”

几位来自京城市博物院和研究所的专家纷纷点头附和,一唱一和,若是平常人连这样的气压都难以应付,更别说想办法了。

“我坚决反对立即转移文物。”陈觉的声音平和而有力,打破了此时会议室一边倒的高压氛围,让几位领导微微蹙眉。

明显是不想和这个年轻的毛头小子纠缠。

毕竟大家都忙得脚不沾地的,哪有功夫听一个刚踏入这行的小子说些自以为是的话。

陈觉深吸一口气,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

上辈子的记忆如潮水般涌来,那场天价文物案就出自西北挖掘的探方地。

因而引起的事件让陈觉有些不堪回首。无论如何,这一次,决不能重蹈覆辙。

“李副局长,您说的有道理。”陈觉语气平和,但目光坚定。

“但您可能不了解,刚出土的文物,也许会有锈蚀和完全不可避免的氧化,如何破损面积过大,就失去了太多的价值。”

“老师和我自主研发了特别的保护技术,正是针对这种锈蚀和氧化。”

“如果现在长途运输,温度湿度变化会导致技术受影响如果运到京市后出现大面积损坏,这个责谁来担?”

陈觉说得话实在有些冒昧了,甚至带着一些胁迫,只是没有办法,说些无关痛痒的话,只会加速会议的结束,要让这些专家和领导们都要有危机感才能真正开始谈判。

于是没等李副局长开口,中央博物馆的王研究员挑眉道:“小陈啊,你说的技术是齐教授最近发得论文里论述的那个吗?那确实要好好考虑一下,但不可否认的是北京有全国最顶尖的。”

王研究员感觉会议室的氛围又凝滞了一些,于是很有眼力见的不再说话了。

陈觉却像是抓到了救命稻草和突破口。

忙接着王研究员的话说道:“王老师。”

陈觉从文件夹中抽出一沓数据,“这是三个月来,我们对部分文物进行的测试。您看,在稳定的环境条件下,文物的氧化率降低了百分之十二。”

“而这是模拟运输振动后的样本……”

说着陈觉又抽出另一组照片。

“那是一篇铭文,其边缘出现了明显裂痕。”

会议室又陷入了短暂沉默。

“模拟也并不是百分之百会啊……”

有研究员小声嘀咕道。

但是一些真正的内行,却对于这样的话嗤之以鼻。

“对于西北那样的文物就算有百分之一的破损率也不会被允许。”

又有人补了句:“蠢货。”

声音很小,但是在这样的环境内却能让人听得清楚。

于是便看见说出那话的人,脸红涨得像猪肝一样。

李副局长轻轻叩击桌面:“我们可以调配专业运输设备,恒温恒湿,防震措施做到极致。”

“风险依然存在。”陈觉坚持说道。

“京市有更全面的专家团队。”李副局长声音提高了几分。

明显是十分不愉了。

但是陈觉仍是头铁要继续说道:““但没有人比我们更了解这片土地!”

陈觉终于忍不住,声音也高了几分:“这文物所牵扯的史实问题,可能就埋在我们脚下的黄土中。”

“没有人比我们更清楚,当初采取保护性抢救的时候,领队经常要和村民夜谈到很晚,老师年纪大了为了这个到处奔波,还有那些技工师傅和实习生们,没有一个不为了这片土地劳累辛苦着。”

“是,西北的条件确实不如京市,环境恶劣,甚至连解手的环境都令人难以接受,但是西北所依然挺立在那,尽全力保护着这片土地里埋藏的瑰宝。”

“华国不是央市的华国。”

陈觉最后吐出这句话,像是用尽了全部力气。

又是打感情牌又是打威胁牌,但是好像牌都出尽了,都不能让人松懈半口。

陈觉很久没有这样和人争辩过了。

经过这样来来回回的推拉,嗓子已经有些受不了了,于是打开了放在桌子一旁的矿泉水,直到凉水进入口腔,才感觉那种肝火上行的燥被压下去一些。

上辈子的画面闪现,齐教授那时已经是大拿了,但是因为不愿意离开西北,在西北考古经费大幅削减,整个团队都被拆得支离破碎。

“你这是地方保护主义!”李副局长脸色涨红,甚至想直接拍桌子走人,但是理智和直觉告诉他不能这样做。

陈觉则毫不退缩,“文物考古的第一原则不就是原址保护吗,什么时候变成了‘集中保护’?”

这一句话把整个会议推上了**。

像是扔了一个炸弹在鱼塘里,不仅自己要“粉身碎骨”鱼也别想好活。

会议室内火药味弥漫。另外几位中央专家纷纷加入论战,你一言我一语,陈觉几乎被唾沫淹没。但寸步不让。

就在局面僵持不下时,会议室门被推开,秘书匆匆进来:“李局长,西北的齐岷教授打来电话,还有他亲笔写的信函。”

李副局长愣了一下。

齐岷教授正是他老师的师兄,自己应该叫他为师叔。

全场安静下来,秘书将信件投影到大屏幕上。齐老师的笔迹苍劲有力:““诸位同仁:西北探方地所出文物重要性不言而喻。西北条件虽不如京,然新术有验。恳请给予两年时间,完成初步研究与保护。期满后,自愿护送文物入京,并协助全国巡回展览。此举既顾全大局,亦给地方研究机会。齐岷敬上。”

随后,齐岷亲自来电,声音通过免提在会议室回荡:“给我学生两年时间,我以毕生名誉担保。”

短短一句这样的话,却让整个会议室彻底安静。

并不得不把如此重量级的砝码放到博弈的天秤之上。

李副局长面色复杂。

在业内,齐岷是泰斗级人物,他的介入让天平终于平衡。

经过又一轮激烈讨论,最终达成了那个折中方案:文物在西北保留两年,之后运往北京。

会议结束,中央专家们铁青着脸离场,没有多余的寒暄。

甚至有藏不住脸色的专家们甚至白了陈觉和领队一眼。

领队在旁边陪着笑,陈觉也起身向这些专家们告别。

但陈觉和领队是最后走出这个会议室的。

领队神色复杂的拍了拍陈觉的肩膀说了句:“我出去抽根烟,西北的事情刻不容缓,我们得连夜赶回去。”

陈觉无神的点了点头,刚刚的争辩和博弈费尽了所有的力气。

他在领队出了会议室的门后,沉沉的吐了口浊气。

像是要把刚刚积压在胸口的愤怒也好,无奈也罢通通吐出来。

会议室外是一条铺着地毯的走廊,夜色已深。月光洒在走廊上,勾勒出陈觉的身形。

身心俱疲,但陈觉的内心却有一丝欣慰。

上辈子的悲剧,或许真的可以改变。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宁得岁岁吵

猫总会被蝴蝶吸引

狩心游戏

六十二年冬

怀上前夫他哥的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