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从庆余年开始,了我意难平 > 第202章 朝会争执尚书还乡

第202章 朝会争执尚书还乡

范建告老,甚至没有自己亲自上朝,只是上了封折子,言道自己年老体衰,实在耐不住年轻人折腾。

从陛下派洛九牵头查户部的亏空,到范闲洛九大吵一架,再到范建告老,中间只隔了半个月。这样的速度,着实在庆国朝臣们心中掀起了一阵波澜。

没有人因此轻看户部尚书,有识的朝臣都看得出,范建此人深不可测,户部在他的领导下其实已经称得上吏治清明。可如今洛将军高调复出只过半月,便逼得这样的老臣辞官隐退,这其中的意味不得不让人多思量。再想想御书房议事那日洛九从陛下寝宫中出来那副宛如海棠春睡的模样,众臣心里便如明镜一样了——此前庆庙清修绝不是软禁,洛将军圣宠犹在,如日中天。

大抵冥冥之中自有定数,年轻俊彦的崛起,总是有点费老头。司南伯官运的终止,标志着洛将军重新回到帝都权力中枢。

在此过程中,小范大人的感受,是最不重要的一点。悬空庙里舍命相救、江南锄奸一路同行的过往皆是隐秘,在世人眼中,范闲和洛九之间的疏远,早在小范大人大婚起就初见端倪了。这一对年少相交的好友,也终于在残酷的朝堂权斗中被浸染成不再青涩的模样。类似的案例在朝中并不少见,比起少年意气,利益才是永恒的羁绊。

坊间八卦则又是另一种说法了。从小范大人亲自将洛将军送去庆庙,自己风光大婚,到洛将军圣眷日隆却将矛头对准曾经久住的范府,里面显然埋藏着一出爱恨情仇的大戏,让人浮想联翩。围绕这背后的纠葛,数十个版本的书册画本广为流传,让除澹泊书局外的所有书商们乐开了花。

两位当事人默许了流言纷纷,没有做出过任何解释。为了让这场戏足够真实,洛九没有告诉范闲自己开府的消息,对户部的清查也丝毫没有容情。小范大人的焦急、气恼、委屈、落寞,全是本色出演,如实落在了周围或明或暗对他们严密监控的耳目中。

直到很久以后,范闲才开玩笑般对洛九提起这段往事。彼时的洛将军全然不复往日气势,是理不直气也不壮,乖乖俯首认错,任由小范大人欺负到哭也不敢反抗一次,这段戏引来的怒火和歉意,才终于被摊开在阳光下,消散在云雾中。

当然,那是很久以后的事了,在当下的情景中,小范大人还正在气头上。

旬日的大朝会,三品骠骑将军洛九、四品内库转运使兼巡抚江南路钦差范闲都会参加。这是范尚书告老之后这两位炙手可热的风云人物第一次见面,不少八卦的朝臣都在暗暗期待。可惜,范闲和洛九在朝会前没有说话的机会,因为洛将军是随圣驾从后殿来的,进殿便站到了武将那一列,与小范大人隔了八丈远。

“陛下,臣有本要奏。小范大人此番下江南,治水劳苦功高,只是户部清查中却发现,朝廷拨款尚未入账,江南河工物资已然齐备。敢问小范大人,这笔银钱……是从何而来呢?”上奏的人是长公主门下,首倡稽查户部亏空的朝臣之一。

这其实是长公主拿户部开刀的最初原因。谁不知道,小范大人在江南一路救灾对百姓广施恩惠的好名声都是拿银子堆出来的?合理怀疑是,那样数额巨大的银两是户部尚书范建暗中挪用公帑,给自己的儿子刷政绩。

范闲闻言挑起了眉,心里已经被这愚蠢的发言逗乐了。他眼风都懒得扫那弹劾之人一下,也不等御座上的九五至尊开口,径自将那张笑意晏晏的脸转向了八丈开外的洛九,声调拖得悠长:“原来这便是洛大人稽查户部的由头,真是厉~害~这笔银子从何而来,洛大人难道不知?”

他一双狐狸眼弯如新月,语调却阴阳怪气,把刺骨的讽意拿捏到了极致。

洛九噎了一下。

他被好友收放自如的演技所震惊,又因好友再明显不过的怒火而感到心慌,一双拳在袍袖之下握紧又放开,双唇微张,又哑口无言。

范闲便没等洛九回答:“您还真是视金钱如粪土,高风亮节,在下实在佩服!”他一口一个“您”,一口一句“佩服”,可谁都听得出来,他在说反话。

他语气甜得像裹了蜜糖的钉子,双手一摊,无辜极了:“水患凶猛,汛情紧急,拨款未至,在下一介平平无奇的四品小官,上哪去变出泼天的银子救灾呢?”

众臣为他无耻发言一阵咋舌。平平无奇?四品小官?谁不知道小范大人在江南身为钦差便宜行事,如今手握鉴查院执掌大权,是真真正正的天家龙种!他若是平平无奇,那在场诸公简直是在泥里打滚了!

可大家也都因这样的发言,更加好奇小范大人到底是哪来的银子。众人伸长了耳朵,就听小范大人慢悠悠地叹气:“自然只得动用洛大人相赠的两、千、万、两礼金咯~”

满朝寂静。

江南水患,流民遍野,堂上这些忧国忧民的大人们上书调银、献策锄奸已是尽了本分,可不会有哪位朝臣掏空自家家底,去填赈灾的无底洞。是以,没人想到,居然有人会用自己的银子,填国库的空虚。

范闲本不欲以此邀功买名,奈何长公主一系步步紧逼,硬是将这惊世骇俗的真相给刨了出来。这真相太过震撼,太过不合常理,以至于满朝朱紫,上至公卿下至郎官,足足静默了五息,那位跳出来弹劾的仁兄更是面皮涨得发紫,活像只被掐住了脖子的公鸡。

一片寂然中,就听洛将军清淡到有些冷酷的声音响起:“户部亏空银两是一码事,江南赈灾银两是另一码事。”他顿了顿,语气平静无波,像是在讨论别人的事,“礼金既然相赠,与我再无瓜葛。用之济世安民,那是你的功德。”

银子是洛将军给的,可是功劳他不要,连带着送银子的情分,他也像是要拿刀子划个一清二楚。看他这幅避之不及的样子,是一心要与这功劳撇清关系,与范闲,撇清关系。

小范大人就咬住了牙:“洛九你他妈的——”

“肃静!”

御座之上的帝王不悦地沉声开口,打断了范闲脱口吼出的脏话。这一段弹劾闹剧最终以赈灾银两会陆续到账,归还垫付之资的决定而收场。

朝会散罢,洛将军奉诏随圣驾离去,直到身影消失在重重帷幕之后,一次都不曾回头。范闲盯着他的背影,踩裂了脚下的金砖。

他们走远后,朝臣们才指点着地上那道裂隙议论纷纷。小范大人那些反话里说洛将军“视金钱如粪土”,似乎是真的。二人差点当朝大吵一架的剑拔弩张,似乎也是真的。

又过半月,户部尚书乞骸骨还乡的请求得到了恩准,携妻女启程归乡。远在澹州的范家老太太没能等回大孙子,却即将等来久别的儿子。

虽然从尚书之位上退了下来,但司南伯的爵位再晋一级,荣归故里,也算是全了这么多年君臣相得的情分。返乡那日,码头相送者众,范氏宗亲、柳氏族人、范建的朝中同僚、乃至范若若的闺中密友都来了,在岸边依依惜别。

此番离去,范建像是不打算再回来了一样,将府中家私细软、仆役下人几乎尽数带走,只留了一小部分在京中照顾范闲。

小范大人站在送行人群的最前列,看着妹妹和金燕子执手相看泪眼的温情一幕,心里莫名发堵。他压下心绪,轻言细语安慰着不厌其烦叮嘱他好好照顾自己的柳姨娘,回身找到远处一处临河的二层楼宇,朝那边递过去一道凌厉的眼风。

他视线所及之处门扉紧闭,不见人影,但他相信,那人已经接收到了他憋着的火气。

那座楼里隐于窗后的洛九就叹了口气。

他早早就悄然来了此处等候,目送范家一行人登船离开,却不能也无颜上前相送。范闲当然会生气,只是这些时日惹他生气的次数太多,洛将军已经有点债多不愁的光棍心态了。

“做得过了吧?何必非要与他这样划清界限呢?”他身边负手而立的人这么问道。

洛九不答。

“澹州风调雨顺,气候宜人,范大人这么多年兢兢业业、劳苦功高,回乡好好歇几年也好。”一袭白衣的小言公子瞥见洛九眉心蹙起的细纹,忍不住又出声宽慰了一句。

“嗯。”洛九抿唇应了一声,看着大船远去,消失在南边水天相接的云霭中,怔怔出神。

范家伯父原本并无急流勇退之意。户部在他治下多年,早已铁板一块。其间的利益勾连、账目玄机,盘根错节,深不见底。无论谁去稽查,都如同捅了马蜂窝,非但查不出所以然,反而会牵动朝堂千丝万缕的利益,把各部重臣、皇亲贵胄拉下浑水,最终令查案者灰头土脸,铩羽而归。他本就立于不败之地。

只是因为去查的是他洛九,伯父才选择了退让。

而与范闲一夜长谈之后,这位户部尚书的目光已投向更广阔的天地,更艰险的棋局。

澹州确实是个好地方,它离东夷城那般近,港口又直通北齐,还有东海上的群岛……范闲和洛九苦心经营的隐秘后手,通道几乎全在那里。滕梓荆固然与他们同心同德,却很难运筹帷幄总览全局。

如今范伯父回到澹州坐镇,他们,再无任何后顾之忧。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02章 朝会争执尚书还乡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还有此等好事?

我在虫族监狱写小说

宁得岁岁吵

不小心与嫡姐换亲后

道姑小王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