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徽章在台灯下散发着着锐利的光芒。
电视台晚间新闻和门户网站已经报道了表彰会的内容,穿着大国学园校服的夜神月接受泉谦人佩戴徽章的画面被当作主图放在最显眼的地方。
学校老师和关系较为接近的同学已经打来好几个电话,不太熟的同学也发来祝贺短信,更别说家里的亲戚们了。
手机还在时不时嗡嗡作响,夜神月坐在桌前,静默良久。
被耍的心情反复波动,他的脸上没有表现出任何表情。
重生的庆幸和KIRA的成功麻痹了神经,以至于夜神月在这场过于顺利的办案过程中保持该有的警惕。
桥本荣确实是在效仿大阪案,拙劣地将脏水泼到成立不久的KIRA组织。
大阪案和东京案两案相隔时间极短,显然大阪府警视厅有人向上面通风报信。KIRA内部人员背景夜神月是清楚的,初创组织也不会引来有心人的刻意渗透,所以排除内部之间消息互通。
如果不是东京警视厅刑事课在极短的时间内侦破案件,此次受益者必然是致徽党,可偏偏夜神月协助警方侦破真相,形势顿时逆转。大选之际,两大热门党派之间互相使绊子,借题发挥搞这一出,夜神月倒也不会怀疑。
两案发生的时间的确敏感,涉及宗教和都市怪谈的话题本来就容易引人关注,快速引爆舆论很合理。东京案还牵涉国会,东京警视厅被施压快速结案也很合理,父亲是警视厅刑事课课长,牵头负责东京案的调查顺理成章。
佐藤光代表KIRA发布道歉信在他意料之中,接受电视台采访他也了乐见其成,可佐藤光的采访和父亲的采访安排在同一天,父亲被安排接受采访的时候仅仅只有他一人代表警视厅出席,就该引起警觉了。按照惯例,警视厅应当派员2人以上参加这种采访,且所有问题都要经警视厅审核才对。
明明NHN电视台并不是什么激进派群体,偏偏这次采访父亲的时候就剑走偏锋安排大河内由纪做主持人。
后来关于父亲言论的舆论大爆发,夜神家的正常生活都受到干扰,他也被媒体推到众人面前。东京案并没有那么疑难,调动一切警力资源优先结案也不是难事,可他却被隆重表彰。夜神月起初理解这是泉谦人在舆论中扳回一局想借机展开政治表演,表彰会结束之后,他完全不这么想了。
KIRA组织和大阪案、东京案在同一时间爆发舆论,主战场就在NHN和朝日新闻,后来电视台采访也是这两家媒体分别进行,再到这次由NHN报道的表彰会……这两家媒体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观点相左,可舆论阵势相当,巧的是,这两家都公认的民调统计单位。
将这些线索串联起来,泉谦人在表彰会上评价他调查能力“的确”很好,就不是单单评价他的调查能力,而是在评价他果然没有在设下的局里掉链子。
可真是个伟大的前首相和准首相。
夜神月眯了下眼睛,将徽章放在书桌上最显眼的地方。
徽章和检察官徽章有些相似。
中心处的红色圆点在夜神月脑海里不断盘旋,变换,直到成为黑色怪物手中的鲜红苹果。
原来怪物早已在人间呢,硫克。
重生真是让人大脑麻痹,夜神月心想。
但是没关系,这样的局面才更有趣。L注定迎来他的死亡结局,总要有更多的挑战才不会无聊。
夜神月这样想着,心里瞬间涌现的愤怒和失控感又被瞬间掐灭。
此番过后,KIRA和他都都因舆论获利,但这利是他人的“馈赠”。舆论如此好用,他又何必拒绝,如果NHN和朝日已经是他人坚不可摧的工具,那么,他再找到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舆论工具就是了。
夜神月想到了樱花电视台,也想到了如何将其持有。
就如他如今持有佐藤光明面上代表的KIRA那样。
黎华考虑在拿到奈南川的投资后花一部分钱买下樱花电视台的单个频道。虽然她还没有拿到奈南川的钱,并且他们还在控股问题上僵持不下,后续也可能拿不到他的钱。
这样的想法要从几天前准备去四叶集团路演说起。
恰好REMIX的几位给她发了工作邮件,黎华倒了杯热水,在沙发上坐下来一一点开来看。
第一封来自松平瑶。
她简要说了一下晚会筹办进度,并附带了明细表。
目前晚会项目组已经在东京都筹款400万日元,大部分来自流河旱树后援会成员,预计截至到10月底筹款能够突破1000万日元;工作人员编制基本安排妥当,场地还在协调中,顺利的话会定在东京某个酒店;宣发方案雨宫夜已经拟定,等待确认修改;目前最没有头绪的是晚会内容的拟定——她们缺少合适的导演和节目安排。
黎华点开雨宫发的那份宣发方案,总体上就是普通的演唱会安排,针对的受众也是流河旱树粉丝。
这跟她期望的方向不符。
她想要直接对标红白歌会,做出一份完全的商业作品,以此打开公司的市场,而不是仅供粉丝内部自娱自乐。
这份方案仍有让她特别注意到的点:用广播进行预热宣传和转播。
毕竟这才是2003年,网络并不那么发达,影音信息的传播基本上还是靠电视和广播。
眼下以后援会的财力,根本无法买下电视台跨年夜的黄金放松时间段,广播的确是最优选。
黎华想到了樱花电视台——那个起初被弥海砂当作第二基拉宣言窗口、后来在基拉王国事件中扮演重要角色的电视台,此时还只是一个连红白歌会转播权都买不起的岌岌无名电视台。
如果能把它收购下来,在未来几年互联网还不甚发达的舆论战中就不会受制于人。
至于节目安排,黎华倒是有很多想法,只是目前缺少合适的表演人选。
艺人选拔要抓紧提上日程了。这个工作她打算交给松平遥。
黎华一边整理思绪一边给他们回复邮件。
小岛留申也发来了工作邮件,主要是汇报商业计划书的调整内容。
在这次调整之前,黎华和小岛早在上周周末加班加点修改过一次。
拉投资仅靠晚会是不够的,黎华的设想也并不止步于办一场晚会,她需要借助晚会同时打开娱乐和视频网站的市场。
投资人也是生意人,他们在乎的是投进去的钱能够回多少本,这跟其他生意人并没什么两样。
生意的本质是资源互换,一堆持有不同资源的人互通有无,凑在一起换来更有价值的价值。
没有谈不拢的生意,只有谈不拢的利益。
而她要做的,就是展示这个项目能不能行、怎么执行,要多少钱、怎么花钱,以及,能赚多少、怎么分钱。
到了周二,也就是去四叶路演的前一天晚上,黎华和小岛留申在办公室待到11点才陆续回家。
黎华并不是最晚回去的那个,小岛申更拼。
她收拾电脑的时候,提醒了他早点回去休息,明早再检查最后的资料。
小岛申浑不在意地向她摆摆手,表示再呆一会就回家,还叮嘱她路上小心。
黎华没再多劝,微微挥手告别。
她能理解小岛对工作的重视,也能理解他对她的不信任。
是的,小岛并不那么信任她。
毕竟在他的职业生涯中,从未出现过17岁就创业开公司的上司。
她明天的表现,不仅关系着能否说服奈南川出资,还关系着能否真正取得小岛申的信任。
周三早上,黎华第一个到达公司。
她穿着黑色正装盘起头发,简单画了一个淡妆,让自己显得成熟一点。这是她前世当律师时的惯常装扮。
小岛申提着公文包推开门看到黎华后明显顿了一下。
“你今天......”他反应过来,想要说什么,断了一会,吐出两个字,“很好。”
松平遥进来的时候复刻了小岛申的反应,只不过她更外显一些。
“天哪,我差点都不认识你了。”松平遥三步作两步到她跟前,仔细观察,“不错,有个大人样了,东京都未来冉冉升起的商业明星。”说完,欣慰地拍了拍她的肩膀。
做完最后一遍修改核对后,三人加上佐佐木一起下楼草草吃了顿饭,清点好材料整理完仪容,提前赶往四叶集团大厦。
奈南川盯着日本的娱乐板块和互联网市场好久了。
他是美日混血,在美国呆了六年,其余时间几乎都在日本度过,对这两个国家再熟悉不过了。
相较于美国从上个世纪就开始蓬勃发展甚至竞争逐渐激烈的互联网市场,日本这边简直是一片蓝海。
他放弃美国总部的职位,主动请缨来到日本分部,可不是来休闲的。尽管他对外宣称是想要顺便照顾留日康养的母亲。
不做出点什么,他又怎能获得父亲的认可,拿回属于自己的东西呢。
然而日本在互联网方面反应太迟钝了。
近一年来,他的团队经手的互联网相关项目极少,即使有,商业概念也十分老套,跟传统商业模式没有太大区别。
这大概跟日本的网络基建有关,但无论如何也还是令人失望。
直到两周前的那场慈善晚宴,北白川对那个黄毛丫头的态度引起了他的注意。
奈南川自然不觉得是那个小女孩有多么伟大的商业点子,可能让北白川那种人当中做出令人作呕的虚伪姿态,必然是她在什么地方踩到他痛脚了。
能让北白川不痛快的人,就是让他痛快的人。他记得那个女孩提到自己是做互联网娱乐的,听她讲讲故事也无妨。
“所以你们打算靠什么盈利?”他略显不礼貌地打断面前稚嫩的主讲人,食指搭在太阳穴。
其实她讲得很好,很有逻辑,有着超乎年龄的成熟商业思维,对于团队本身和方案他没有太多顾虑,只是想知道盈利点到底是什么。
原本奈南川并没有对她抱有什么期待,可听下来,似乎这个商业点子的确可行。
不过这还不至于让他决定投资她的项目,起码她得回答清楚如何盈利和持续盈利的问题。
基本上所有拿不到钱的说客都败在讲不清楚盈利点上。
有梦想当然好,但他是投资人,不是慈善家。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