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第七封回信 > 第6章 互补性与牛皮笔记本

第6章 互补性与牛皮笔记本

暮色四合,校园里的路灯次第亮起,晕开一圈圈昏黄的光晕。夏叙言跑到老槐树下时,气息还有些微喘。他熟练地掏出钥匙,打开那墨绿色的信箱,将一封崭新的、带着他体温的信投了进去。

“咔哒。”锁舌扣上的轻响,在寂静的傍晚格外清晰。

做完这一切,他并没有立刻离开。背靠着粗糙的树干,仰头望向已然透出深蓝天光的夜空,几颗早熟的星子零星点缀其间。胸腔里鼓胀着的,是一种混合了学习小组顺利进行的踏实感,以及与“秩序追寻者”精神共鸣的兴奋感。

他拿出手机,点亮屏幕,手指在备忘录上快速敲打起来。这不是给任何人的信息,而是他写给自己看的,一种思绪的整理和记录。

【互补性。物理中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数学中的正数与负数,化学中的酸与碱……世界似乎建立在某种精妙的互补平衡之上。那么,理性与感性呢?是否也如同宇宙这架庞大天平的两端?】

【今天,我好像触碰到了这种平衡。他的逻辑为我解开题目的混沌,我的感知为他文字注入温度。我们并未改变彼此的本质,却似乎在交汇的刹那,创造了一个更完整的认知场域。】

【这感觉,奇妙得令人心颤。】

打完最后几个字,夏叙言收起手机,嘴角噙着一抹自己都未察觉的浅笑,转身融入了夜色之中。

研讨室的活动果然按照许砚知设定的高效节奏固定了下来。每周一、四放学后,成为了两人心照不宣的独处时间。

第二次小组活动,夏叙言带来了一盒包装精致的龙井茶。当他在许砚知面前放下书包,拿出茶叶罐时,许砚知正摊开物理笔记的动作微微一顿,目光落在那个深绿色的罐子上,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询问。

“我……我看你上次好像有点咳嗽,”夏叙言尽量让自己的语气听起来自然随意,耳根却悄悄红了,“这个龙井还不错,清热润喉。泡水喝就好。”

他不敢说是因为注意到许砚知似乎有轻微的咽炎,讲话久了嗓音会带上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这细微的变化却总被他敏感地捕捉到。

许砚知沉默地看了他两秒,那目光平静依旧,却让夏叙言的心跳漏了一拍。就在他以为对方会拒绝这种“多余”的关心时,许砚知却几不可查地点了一下头。

“谢谢。”

声音依旧平淡,但夏叙言却像得到了莫大的奖赏,眉眼瞬间弯了起来。“不客气!”他动作轻快地拿起研讨室提供的玻璃杯,为许砚知泡了一杯茶。清雅的茶香随着氤氲的热气在小小的空间里弥漫开来,冲淡了几分学术的冷硬。

许砚知看着面前那杯澄澈碧绿的茶汤,没有立刻去喝。他只是看着那几片舒展开的茶叶缓缓沉降,然后才重新将注意力放回眼前的电路图上。

“继续。基尔霍夫定律,节点电流方程……”

他的讲解依旧条分缕析,逻辑严密。但夏叙言隐约觉得,室内的空气,似乎因为那缕若有若无的茶香,变得柔和了些许。

轮到分析许砚知的作文时,夏叙言拿出了更多的“武器”。他打开那个随身携带的牛皮笔记本,翻到某一页,上面密密麻麻又不失条理地记录着各种优美的词句、经典的事例、不同主题的论证角度。

“你看这里,”他将笔记本推到两人中间,指尖点着一处摘抄,“关于‘孤独与创造’这个论点,除了常用的爱因斯坦、梵高,其实还可以用杜甫。‘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这种深入骨髓的孤独感,某种程度上也淬炼了他沉郁顿挫的诗风。用在你的文章里,会比单纯用西方例子更有文化厚度。”

许砚知的视线落在那个笔记本上。纸页已经有些微卷,字迹是夏叙言特有的清隽风格,间或还有一些随手的涂鸦和思维导图。这是一个充满生命力和个人温度的思维世界。

他的目光在夏叙言的手指上停留了一瞬,那指尖因为用力而泛着淡淡的粉白色。

“嗯。”他应了一声,拿起笔,在自己的草稿纸上记下了“杜甫,孤独与创造”几个字。

“还有这里,”夏叙言又翻过一页,这次上面画着一个简单的时间轴,梳理了某个历史事件的脉络,“你上次那篇关于‘变革与阵痛’的文章,逻辑很强,但如果能把时间线像这样可视化,读者理解起来会更轻松,论证也显得更扎实。”

许砚知看着那个简单明了的时间轴,眼神微动。这是一种他很少采用的、偏向形象化的辅助手段。

“数据可视化原理。”他忽然开口。

“啊?”夏叙言没反应过来。

“你用的这种方法,本质上符合信息处理中的数据可视化原理,降低认知负荷,提升信息传递效率。”许砚知解释道,语气是他一贯的学术腔,但夏叙言却从中听出了一丝……赞赏?

他的心轻轻飘了起来。

“是、是吗?我就是觉得这样画出来比较清楚。”他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合上了笔记本。

许砚知的目光却似乎在那闭合的牛皮封面上多停留了一秒。

小组活动在这样一种微妙而和谐的氛围中推进。夏叙言发现,许砚知并非真的冷漠,他只是习惯用最高效的方式直达目标。而当他开始接受并理解夏叙言的“感性”辅助时,他的吸收和应用速度快得惊人。

同样,在许砚知极致理性的思维锻造下,夏叙言解答数理题目时,也渐渐学会了剥离那些干扰性的描述,直击问题核心。他感觉自己那块名为“逻辑”的肌肉,正在被悄然锻炼。

这天周四,活动结束得稍晚。两人并肩走出图书馆时,夜空已是墨蓝,弦月如钩。

“那个……”夏叙言犹豫着开口,手指紧张地蜷缩了一下,“下周的小组活动,可能要调整一下时间。我……我周四下午广播站有点事。”

他说了谎。周四下午,他需要去取定制的生日礼物。许砚知的生日是三月二日,就在下周。他偷偷记住了这个在一次学籍信息核对时偶然瞥见的日期。他准备了一支限量款的钢笔,笔身上有极细微的、星轨状的暗纹。他觉得,很适合许砚知。

“可以。”许砚知没有多问,只是平静地陈述,“改到周三。”

“好。”夏叙言松了口气,心里又因这小小的秘密而泛起一丝甜意。

就在两人即将在岔路口分开时,许砚知却忽然停下脚步,转向他。

夜晚的风掠过树梢,带来远处模糊的喧嚣。路灯将两人的影子拉长,又交叠在一起。

许砚知的目光落在夏叙言脸上,那眼神依旧专注,像是在分析一道难题。但他接下来的话,却让夏叙言瞬间僵在了原地。

“你的信,”许砚知开口,声音在夜色中显得格外清晰,“关于互补性的观点,很有见地。”

……

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凝固了。

夏叙言的大脑“嗡”的一声,变成了一片空白。血液似乎瞬间冲上头顶,又在下一秒褪得干干净净,留下冰凉的指尖和失控的心跳。

他……他说什么?

信?互补性?

他知道了?他怎么会知道?那个“秩序的追寻者”……就是许砚知本人?而他,是在当面承认他知道自己是那个“迷茫的旁观者”?

巨大的震惊和羞窘像海啸般将他淹没。他张了张嘴,却发不出任何声音,只能睁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看着眼前依旧没什么表情的许砚知。那张清俊的脸,在路灯下仿佛笼罩着一层朦胧的光晕,熟悉又陌生。

许砚知看着他瞬间煞白的脸色和写满惊惶的眼睛,似乎微微顿了一下。但他并没有解释,也没有继续这个话题,只是平静地移开了目光,仿佛刚才只是随口评论了一下今天的天气。

“周三见。”

说完,他转过身,迈着依旧规律的步伐,朝着与他相反的方向走去,很快便融入了前方的夜色中。

留下夏叙言一个人,像被钉在了原地,夜风吹拂着他微凉的脸颊,却吹不散心头的惊涛骇浪。

他知道了。

他一直都知道。

那这些日子以来的书信往来,这些学习小组中的默契配合……他是不是,一直像看一个有趣的实验对象一样,看着自己那些小心翼翼的试探和自以为是的靠近?

一种混合着被看穿的无地自容和秘密被戳破的慌乱,紧紧地攫住了他。

他站在原地,很久,都没有动。

直到手机的震动声将他惊醒。他机械地拿出来,是母亲问他什么时候到家。

他深吸了一口冰凉的空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开始慢慢梳理这段时间的所有细节——许砚知偶尔看向他时那过于平静的眼神,他对自己知识储备的毫不意外,他对自己那些“感性”建议的迅速接纳……

原来,那不是冷漠,也不是单纯的学霸包容学渣。

那是一个知情者,在配合着他,完成这一场……双向的匿名游戏。

这个认知,像一道强光,劈开了他所有的困惑,也带来了更深的悸动。

他抬起头,望向许砚知消失的方向,夜空下,城市的灯火绵延向远方。

秘密被摊开了。

但似乎,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糟糕。

反而,有一种新的、更加真实和刺激的篇章,即将拉开序幕。

他摸了摸书包里那个准备送给“秩序追寻者”的、尚未投出的新信件,又想起下周三即将送出的、给许砚知的生日礼物。

嘴角,缓缓勾起了一个复杂又带着无限期待的弧度。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六十二年冬

西江的船

狩心游戏

貂珰

橘涂十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