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繁露春秋 > 第72章 情丝

第72章 情丝

二人就此扎入那天灯阁万千灯海之中。

祁韫目光沉稳锐利,只看不动手,走马观花般掠过极快。郑复年却是东张西望,左冲右突,一会儿扯下灯谜细看,一会儿与猜谜的女子说笑打趣,神出鬼没,却始终绕着祁韫不离三步,活像只粘人的狐儿。

祁韫行得快,自有盘算。她断定瑟若知她要寻,设谜必是存心藏匿,不会选华丽精巧之灯,反倒可能故意取丑、取怪、取素。

因而她看的不是灯形,而是灯下笺纸与缀绳的搭配,这才是瑟若最不肯放松的地方。她素来心高眼严,用物必雅,纸须光润如脂,绳须不俗,哪怕藏于万灯之中,也藏不住那一点风骨。

时间紧迫,一个时辰扫过全阁已属勉强,祁韫不敢分神,只以目光如电飞掠,偶有取下,也不过几盏纸色绢色尚可、字未展开前便隐隐透出几分章法讲究的,一一摊开,却都非瑟若笔迹,更无大内印鉴,显是京中才女所出,终不对路。

眼看一个时辰将尽,且再过三刻便要列队入宫,纵是祁韫也有些焦躁。她正欲强迫自己静下心来,从头推演瑟若可能的布置手法,忽见郑复年在灯海彼端遥遥招手,咧嘴笑得像平地捡了钱,指间夹着一卷小笺,笺尾垂着一截粗砺麻绳。

祁韫心头一沉,隐觉不妙,面色微变,快步上前。郑复年却笑容得意,扬声道:“咱的洋美人儿保住喽!”说罢,还故作姿态将那笺凑到鼻尖欲嗅,惹得祁韫冷脸一把夺去,他却也不恼,只遗憾地瘪了瘪嘴。

祁韫展开那笺时,指尖竟有些无法自控的发抖,既是急切,更是压不下心头翻涌的怒意。方才见纸落在郑复年手中,她便已生出不由分说的反感与排斥,若真是瑟若所书,旁人怎配碰上一指?

待将那笺展开,祁韫的心彻底沉了下去,果然是瑟若的字。

此笺不过是大内无分贵贱皆常用的“细雪笺”,纸性温润、澄净不滞,民间亦不难得。偏偏配了根粗麻绳,挂于灯下,又藏在阴影深处,远远望去几乎与市井俗灯无异,难怪她方才一眼漏过。

至于那盏灯,竟是一只眉眼滑稽的猴儿灯,手舞足蹈,活像在打趣讥笑她……

郑复年却不管她神色如何阴沉,笑嘻嘻跑到不远处一名内侍跟前,抖着眉毛问:“寻着长公主殿下的笺,该怎么领赏啊?”

那内侍肥头圆耳,神态倨傲,慢条斯理地吊着嗓子道:“什么笺?拿来瞧瞧。”

祁韫静立原地,面如寒石。郑复年伸手想取笺,却被她冷冷一避,转而两步上前,将笺亲手递至内侍案前。

那内侍斜瞥一眼,认出确有御前印鉴,便点头道:“是殿下所出无疑。找着不算,猜中才算。二位请移步万岁棚,当面解答灯谜。”

“乖乖!”郑复年惊讶道,“当面解谜?哎,祁二,这个风头你去出吧,灯谜我看了,解不出啊!”

祁韫垂眸将那笺纸再看一眼,反手收入掌心,衣袂微振,转身向万岁棚走去。

彼时林璠、瑟若正与阁臣与六部尚书闲坐灯棚中,笑语温和。众位大臣或俯案拟诗,笔走龙蛇写元宵颂圣之词;或执谜品评,三两成组笑谈灯下风雅;更有者举盏邀饮,对联唱和,席间文墨飘香,尽是太平气象。

就连平日针锋相对的几人此时也笑语融融,往昔动辄拍案而起的王崐,竟与礼部尚书胡叡共执一卷诗谜,低声辩韵押字,眉开眼笑;兵部尚书鄢世绥更是亲自为首辅王敬修研墨展纸,极尽恭敬。

因礼部人手紧缺,被临时抽调自鸿胪寺的梁珣则长身玉立,温雅得体地穿梭席间,每收一份贺诗,便拈词巧赞,语带机锋,引得众人连声称妙,其乐融融。

郑复年向值守内侍说明来意,内侍便引二人入内,高声通传道:“郑复年、祁韫二人,寻得监国殿下所出灯谜,愿当面解答。”

瑟若转过头,目光淡淡掠过祁韫伏地叩拜的身影。那身黛灰貂氅低敛不耀,玄青烟蓝袍沉静如夜,却与星河同辉。她素日并不喜这等繁缛打扮,今夜倒是难得用了心。

瑟若唇角浮起一抹君王得见良才时的得体从容笑意,林璠则接口笑道:“就知祁卿手段百出,不过朕与皇姐所设灯谜,其余五条皆已有人寻得,只差你这一则。”

祁韫微抬身,仍垂首不敢仰视,恭声答道:“陛下谬赞,草民惶恐,此谜实由郑爷所寻。”

“哦?”林璠略显诧异,“赏赐归答者非寻者,你二人,谁来解?”

“禀万岁,在下愚钝,虽得其笺,却解不出。”郑复年立于御前,神色却不见拘束,显然并非初见龙颜,语里还带着笑,“这一百两银子的彩头,祁二爷是志在必得了。”

祁韫自郑复年现身起便心有疑,至此还有何不明白?引局设激,诱她主动发难下赌,再借她对瑟若心意的珍视与了解反其道而行,一环套一环,步步为营,玩得一手“大巧若拙”,她的对手哪里是区区郑复年,分明就是瑟若本人!

闻言,祁韫微微抬眸望向瑟若,见她神情澄澈,不起波澜,唇边却挂着一丝隐约笑意,仿佛在说:你不肯动情,那我便设一局让你破防;你守得再稳,也逃不出我这一盏灯火。

依例,由内侍宣读瑟若灯谜谜面,是一首七言:

“十二画楼月浸霞 ,星桥暗度梅梢谢。铁笔银钩勒岁华 ,烛龙衔照千年瓦。两幺捻碎鲛绡薄 ,夜剪春云千万缕。浮沤三点落灯花 ,东风散作鱼龙舞。”

就算不看谜底,此诗应元宵而作,情景交融,意境清远,词情兼美。

众臣闻罢,皆作沉吟,唯祁韫一笑,揭开谜底:“禀殿下,此谜解作‘青史’二字。”

即使是瑟若也眉心微蹙,看不出喜怒,只淡淡地说:“何以解得?”

祁韫从容不迫,缓缓开口:“此诗为拆字谜,每句上联拆字,下联附为解意。首句‘十二月’,可拆为‘青’,梅花谢后,翠叶新生,皆是青色之象。”

“次句‘铁笔银钩’正是‘史’字,岁月如笔,描摹霜华,烛龙望照,千年瓦存。”

“而末尾‘两幺’合为‘丝’,正如春云千缕。灯花蜷曲,上浮三点,恰是‘心’字,鱼龙虽歇,心影永驻。”

她默默又望瑟若神情一眼,唇角笑意越发笃定:“丝、心二字,看似无关,实则正与‘青史’相合。正如史书所载,虽一笔一划似轻如丝,但一心一意,能成永世之业,铭刻于史,百世流芳。”

祁韫一番解说罢,众臣未有表示,围观的百姓早已欢声雷动,皆赞此人年轻不凡,才思敏捷,言语风雅。

瑟若却是暗地银牙咬碎,只因此谜的谜底,压根不是什么“青史”,而是“情丝”!祁韫分明已将拆字解出,为“青”、“丝”、“心”三字,青心组合,不就是“情丝”?

她本欲借此设局,要祁韫亲口吐出“情丝”二字,哪知漏算一着,颔联并无藏字之意,只为引人入歧、故布迷阵,却被祁韫硬生生从笔画意象中扯出一个“史”字!

什么“史书所载,虽一笔一划似轻如丝,但一心一意,能成永世之业”,分明是以辞饰情,强解成章!

可事已至此,瑟若无法揭晓真正的谜底,那便成了自己吐露“情丝”。更何况她兵行险招,正因上元节素来风雅兼俗,灯谜多涉儿女情长,便是朝臣听出也不会生疑。祁韫此说,正是替她掩去私情,护她体面周全,不叫旁人窥破心迹。

好,好你个祁辉山,我设此天罗地网,竟能叫你寻着缝儿,绝处逢生,反将一军!

瑟若心中冷笑,面上却甚是温婉:“果然答中,赏。”

祁韫躬身谢恩,自内侍手中接过彩盘,起身退下前极快地望了瑟若一眼。

那目光似一个久违的问候,一句狡黠的应答,更是一声温柔的告饶。瞧得瑟若心上也是一软,被那目光之“丝”勾住一瞬,立刻强自按住,化为暗暗冷哼:求饶?岂能容你这般轻巧就过了关?

祁韫心里确实在苦笑:瑟若啊,你可知这一百两银子,便换走了我一座茶庄!钱财都不要紧,若能使你展颜,我输百万亦不妨,何必当众行险,惹人非议,叫我勉强圆谎才能兜底?

按例,御前应谜者可和韵一首,悬挂于万岁棚侧的灯阁之中,非为强制,聊作雅趣。内侍殷勤相劝,郑复年却笑嘻嘻地抬头看天,嘴里念叨着什么“洋美人儿”。

祁韫懒得理他,执笔挥洒,一气呵成,双手呈上笺纸,由内侍悬挂灯上,自己却已飘然转身离去。

瑟若装作与人谈笑,目光却无一刻不绕着祁韫而动。她俯身拂纸、拈笔浸墨,动作优雅从容,眉目低垂间自有一派端肃风仪,却叫人越看越气,恨不得三步并作两步走下御座,揪住她这副正人君子的画皮撕个粉碎。

可终究还是无可奈何地承认,在万千灯火辉映下,那道身影清冷如雪,孤绝如山,偏又隐忍沉稳,负重前行,令人心折。

瑟若望着她,心中忽生柔意。她竟很想走上前去,执起她的手,温声告诉她:吾道不孤,只愿你信我、知我,终肯应我。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狩心游戏

朕真的不会开机甲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婚内上瘾

夫君是纯爱文男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