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分手美学 > 第6章 第6章:「第一间出租屋」

第6章 第6章:「第一间出租屋」

毕业典礼的喧嚣与泪水,如同夏日的一场急雨,来得猛烈,去得也迅速。湿漉漉的地面上,倒映着被拉扯变形的天空,和拖着行李箱、奔赴天南海北的年轻身影。

周晚和周屿,没有像许多毕业即分手的情侣那样各奔东西,但他们也确确实实,离开了那座承载了他们无数回忆的象牙塔。现实的画卷,以一种具体而微、甚至有些粗粝的方式,在他们面前缓缓展开。

找房子的过程,是他们面临的第一场现实考验。周屿倾向于公司附近、设施完善、安保严格的新建公寓,哪怕这意味着需要支付高昂的租金。在他的规划里,居住环境直接关系到生活品质和通勤效率,是“必要投资”。而周晚则更在意预算,她无法心安理得地将自己大半的工资投入到房租里,更倾向于在稍远一些、但更有生活气息的老社区寻找合适的房源。

“晚晚,靠近金融街的那套公寓我看过了,拎包入住,物业很好,就是面积小了点,但对我们暂时也够了。”周屿在电话里,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期待。他报出了一个数字,那个数字让周晚握着手机的手指微微收紧。

“周屿,”她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静而理性,“我的薪水,支付一半那样的房租会很吃力。而且,我不希望我们刚开始工作,就被房贷……不,是被房租压得喘不过气。”

电话那头沉默了片刻。周屿习惯了效率最优的思维,在他看来,用金钱换取时间和舒适度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他几乎要脱口而出“差额我来补”,但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他了解周晚,知道她骨子里的骄傲和独立,这样的话非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可能伤害她的自尊。

最终,在反复的权衡、拉锯般的商讨,以及几乎跑断了腿的实地看房后,他们折中选择了一套位于三环外老社区的房子。房子在一栋略显陈旧的六层板楼的顶层,没有电梯,面积不到六十平米,两室一厅,户型方正,但装修是十几年前的老式风格,墙壁有些泛黄,木地板的漆面也磨损得厉害。

优点是,它有一个小小的、朝南的阳台,阳光可以毫无遮挡地洒进来。而且,租金在两人的承受范围之内,甚至因为周晚的坚持,最终由周屿承担了稍多一些的比例,理由是“我赚得更多,这是基于现状的公平”。

拿到钥匙那天,是一个晴朗的周末。两人提着简单的清洁工具和第一批打包好的书籍,踩着吱呀作响的楼梯,走上了六楼。打开深褐色的防盗门,一股混合着陈旧灰尘和淡淡霉味的空气扑面而来。

房间里空荡荡的,前任租客留下了一些不成套的旧家具——一张吱嘎作响的双人床,一个掉漆的衣柜,一张布满划痕的餐桌,还有几把摇摇晃晃的椅子。阳光透过没有窗帘的玻璃窗,清晰地照亮了空气中飞舞的尘糜,以及地板上的每一道划痕。

周屿站在客厅中央,环顾着这与他预期相去甚远的“新起点”,眉头几不可察地蹙了一下。这里没有智能门锁,没有二十四小时热水,没有光洁如镜的瓷砖地面。这里的一切,都透着一种粗糙的、未经修饰的生活本质。

周晚却似乎并不在意。她放下手里的东西,快步走到阳台,推开那扇有些滞涩的玻璃窗,深深吸了一口气。楼下传来孩童的嬉闹声和老人聊天的吴侬软语,远处是高低错落、带着岁月痕迹的居民楼屋顶。

“看,阳光多好。”她回过头,对着客厅里的周屿微笑,眼睛亮晶晶的,“而且你听,有生活的声音。”

她的笑容,像一道光,驱散了周屿心头那点因环境落差而产生的阴霾。他走过去,从身后轻轻抱住她,下巴抵在她的发顶,嗅着她发间熟悉的、清淡的香气。“嗯,”他低声回应,“有你的地方,就有生活。”

接下来的日子,被填充了大量的、具体的劳动。他们成了这个小小空间的共同改造者。利用周末和下班后的时间,他们像两只辛勤的蚂蚁,一点点将这里变得像个“家”。

粉刷墙壁是最浩大的一项工程。两人都穿着旧T恤和运动裤,头上戴着报纸折成的防尘帽,脸上、身上都不可避免地沾上了白色的乳胶漆。周屿负责登高爬低,粉刷天花板和墙壁上方;周晚则细致地处理边边角角和下方的墙面。

“左边,左边再刷一下,对,均匀点……”周晚仰着头指挥,像个严格的监工。

周屿举着滚刷,手臂已经酸麻,汗水顺着鬓角流下。他低头看着鼻尖上也沾了一点白漆、却神情专注的周晚,忽然觉得,这种笨拙的、亲手搭建巢穴的过程,似乎比他预想中直接入住精装公寓,更有一种扎实的幸福感。

“周晚同学,”他停下动作,故意板起脸,“你这指挥若定的样子,很有甲方风范。”

周晚拿起小刷子,蘸了点漆,作势要往他脸上画:“那当然,周屿同学,请保证施工质量。”

嬉笑打闹间,疲惫似乎也减轻了不少。当最后一面墙壁变得洁白平整,夕阳的余晖透过干净的玻璃窗洒满整个房间时,他们并排坐在铺了旧报纸的地板上,看着眼前焕然一新的空间,虽然简陋,却充满了共同创造的成就感。

他们一起去逛宜家,推着巨大的购物车,在琳琅满目的样板间里穿梭。周晚在一个豆袋沙发前流连,想象着周末窝在里面看书的样子;周屿则更关注书桌的稳固性和 ergonomic 椅子对腰椎的保护。他们会为选择一个什么颜色的窗帘而讨论半天,周晚喜欢温暖的姜黄色,周屿则倾向于更耐脏的浅灰色。

“姜黄色会让房间看起来更明亮,有活力。”周晚据理力争。

“浅灰色更耐看,而且不容易显旧。”周屿坚持实用主义。

最后,他们选择了姜黄色的窗帘,但周屿成功说服她加购了一副灰色的遮光帘。

这种小小的“博弈”与“妥协”,充满了生活的烟火气。他们用有限的预算,精心挑选着每一件物品:一个简约的拼装书架,一张铺着格纹桌布的小餐桌,几个温暖的抱枕,还有在阳台角落开辟出的、铺着廉价人工草皮的小小“绿植区”——虽然目前只摆着几盆好养活的绿萝和薄荷。

周晚将她带来的书,一本本仔细地码放在新书架上,那些熟悉的哲学、社会学著作,立刻给这个空间注入了一种属于她的精神气息。周屿则把他的笔记本电脑、经济学书籍和那个代表着“启明资本”的工牌,放在了靠窗的书桌上。

当所有的物品大致归位,他们邀请了几个要好的同学来温居。小小的客厅里挤满了人,空气中弥漫着火锅的香气和年轻人的欢声笑语。大家举着廉价的啤酒罐,庆祝他们踏入社会的第一个“家”。

送走朋友,已是深夜。两人都累得几乎虚脱,却谁也不想先睡。他们一起挤在那个小小的阳台上,晚风吹拂着新挂上的姜黄色窗帘,也带来了楼下夜来香的浓郁气息。

城市的光污染让星空变得稀疏,但仍有几颗倔强的星辰,在夜幕上闪烁。

周晚靠在周屿的肩头,看着远处写字楼依旧通明的灯火,那里或许就有周屿即将奋斗的身影。她轻轻叹了口气,声音里带着满足后的疲惫,以及一丝对未来的朦胧不安:“我们真的,有自己的家了。”

周屿揽着她的手臂紧了紧,侧过头,吻了吻她的发顶。“嗯,第一个。”他的声音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低沉而肯定,“以后,我们会换更大的,有落地窗,有书房,有你想要的整面墙的书架。”

他的话语里,充满了对未来的笃定规划,那是他表达爱意的方式——给她更好的物质生活。

周晚听着,心里暖暖的,却又有一丝难以言喻的酸涩。这个小小的、粗糙的、倾注了他们无数心血的空间,在她心里,其价值远非未来那个“有落地窗的大房子”所能简单替代。这里,有他们亲手粉刷的墙壁,有共同挑选的窗帘,有汗水,有争执,也有达成一致后的相视而笑。

这是他们的起点,笨拙,却真诚。

“周屿,”她抬起头,在昏暗的光线里寻找他的眼睛,声音很轻,“我喜欢现在这个家。”

周屿愣了一下,随即明白了她的意思。他看着她清澈的眼眸,那里映着城市的微光,也映着他的倒影。他心中涌动着一股复杂的情感,有怜爱,有理解,也有一丝隐约的、道不清的隔阂。他以为她在担心未来,于是更紧地抱住她,承诺道:“我知道。但这个‘家’,会越来越好,我保证。”

周晚没有再说话,只是将脸更深地埋进他的胸膛,听着他沉稳有力的心跳。

楼下,一辆晚归的汽车驶过,车灯的光柱短暂地扫过阳台,照亮了角落里那盆在夜风中轻轻摇曳的薄荷,也照亮了这对刚刚筑起爱巢的年轻人,和他们眼中,对“家”这个字眼,那悄然滋生的、并不完全相同的定义。

这间小小的出租屋,像一个温暖的茧,包裹着他们从校园到社会过渡期的所有憧憬、努力与不安。它见证了他们如何笨拙地学习共同生活,也悄然埋下了未来因生活理念差异而产生矛盾的种子。今夜,它安静地矗立在城市的边缘,承载着两个年轻灵魂最初的、关于“我们”的梦想。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宁得岁岁吵

狩心游戏

AI指令调到冷脸上司后

怀上前夫他哥的崽

猫总会被蝴蝶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