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逢春识音 > 第5章 恩怨

第5章 恩怨

轩窗支起,穿堂风清冽。

凉风吹过脸颊,孟昭音双臂相叠,矮下腰身,趴在圆檀香桌上。

岑老夫人的话音犹荡在耳,她睁着一双微泛水光的清眸,静静望向某处。

春潮湿冷,孟昭音只着一袭薄衫。

月枝怕她冷,将支着的轩窗摘下。

“姑娘,回府时我已经将记有孤女名姓的册子交给老爷,听说妙仁庵主也已经伏法下狱。”

自从知道妙仁庵主拐卖孤女,孟昭音便想方设法记下无辜之人的名姓。

冤屈大白的一天终究来临。

孟昭音依旧趴在桌边:“她坏事做尽,苍天有眼。”

即使听闻这样解恨的事,她的眉目仍然有些怏怏。

自从出了善仪院后,孟昭音便是这般。

月枝有心纾解,却不知从何说起。

“等过几日姑娘修养好了,我带姑娘去府外瞧瞧吧。”

月枝说完,似乎想到什么,一向沉稳的眉目微扬,话音也变得轻快:“花朝的日子要到了。”

孟昭音直起身,好奇问:“这是什么日子?”

见她涨了兴致,月枝连忙尽力描摹:“是青州春日踏青的日子。”

“花朝那日,有个不成文的民间习俗。”

“少年郎君折花相赠心上人,女娘若有情,回以香囊,若无情,则也折花回赠。”

孟昭音闻言,鼻尖仿佛嗅到花香:“哪家郎君香囊最多?”

“年年最香的都是表公子,女娘们不仅赠香囊,还送花枝。”

“赠香囊能见一面表公子,折花枝又能见一面表公子,所以,即使花枝本意无情,但在表公子身上,都是有情之意。”

“表公子……柳时昀?”

见孟昭音不识,月枝这回说得清楚:“表公子是老爷和夫人所出,柳府就这么一个独子。”

“他不在府中?”

月枝摇头:“表公子如今在上京的官学书院求学。”

夜色渐深,府中一片宁静。

淡淡银晕洒在夜空。

孟昭音躺在榻上,望明月不语。

此时,将盈盈明月作一张屏风,孟昭音看到的,不是月宫嫦娥、玉兔捣药。

而是柳云婵隐在月后,手中持刀,一下、一下地杀死柳云韶。

温热的血溅了柳云婵满脸。

她抬头,与屏风外的孟昭音对视。

孟昭音知道柳云婵亲手杀了她的母亲。

柳云婵知道她知道。

……

春雨初霁,正是春和景明的时景。

挑一担杏花的人沿街绕巷在叫卖。

有过路人上前挑拣了些碎红的山杏,张嘴闲谈道:“这花真香!”

那卖花的也卖笑:“是哩,这都是刚摘下的!侯府里的贵人也钟爱呢。”

他努努嘴,示意过路人看向那大户高门。

贵人买过的东西就是好,过路人心里想着,也掏出荷包拿出碎银充当了回杏香君。

卖花的笑得合不拢嘴,低头数着碎银自言自语道:“不愧是贵人大喜的日子,连我也能借回光。”

上京城内长平街最为显赫的那片地方,坐落着达官显贵的府邸。

今朝人声笑声两相辉映,高门不似往日那般遮拦了贵人行迹。

远安候府上下一片喜乐。

侯夫人身边的邓妈妈拎着一篓香,快步穿过廊庑,行至花园。

她手上的杏香清淡,一瞬便沁在这儿的胭脂粉香里,再也寻不得了。

孟昭窈今日生辰,她端坐在一群娇色贵女中,正谈笑作诗。

花团锦簇,彩绣辉煌间,那身气韵容颜仍是最为显目的。

邓妈妈垂首,送上杏花后便行礼告退。

她临走时,听到女娘们的话题从诗作绕到杏花上。

等她走得够远,再也听不见这里声音的时候,女娘们又换了个一年须谈一次的话题。

先开口的是礼部侍郎的女儿钟离澄:“听说,你那位姐姐今年终于要从青州回来了?”

钟离澄咬下一口杏仁酥点,等着孟昭窈的回话。

年年都说如此,该回来的人还是没个正影。

孟昭窈似嫌无趣,同样的话不知说了几次,这回连张口都是懒的:“应是吧,她总不能一直赖在外祖家不回来。”

“没准她在青州过得自在,不愿回来了?”

“不回来也好,省得到我们跟前碍眼。”

……

这些姑娘们的谈话邓妈妈从未知晓。

她只知晓自己身上沾染的那些花香、脂粉香都随着那端的娇笑声渐渐消散。

邓妈妈应了一路下人谄媚的问安,一只脚要踏入内院时,忽被人拦住。

“侯爷请夫人即刻到书房去。”

邓妈妈皱着眉头:“即刻?何事如此要紧?”

小厮摇头,只说别让侯爷等急了。

邓妈妈把人送走后便直往凝玉轩。

凝玉轩很清静。

邓妈妈步子放轻,只见柳云婵正倚塌上,一只手揉摸怀中银白相间的狸奴,

柳云婵见邓妈妈欲言又止的样子,便唤人将小猫儿抱走。

“小心着点,这猫猫儿不温顺的。”

婢女应下,极为轻柔地放软双臂。

等人走出凝玉轩,柳云婵的目光才从猫儿移到邓妈妈身上:“怎么了?”

邓妈妈道:“侯爷身边的人方才递了口信,说请夫人到书房,侯爷有要事相商。”

“何事?”

邓妈妈摇头。

柳云婵不得已起身。

她虚掸一下衣袖,目光落在明窗外的曦光,问道:“窈儿还在花园么?”

邓妈妈提步至旁,微微笑道:“二姑娘如今正和各府姑娘赏花作诗。”

迎面有风吹来。

柳云婵舒坦地微微眯眼。

“日子过得真快,一转眼窈儿也要及笄了。”

……

挂满字画的书房内,一位青衫书生满目冷肃。

底下人半口大气不敢出,皆屏息敛声,生怕祸端无故殃及自身。

“夫君唤我前来,可要说什么?”

一道柔音如春风,融化书生眼中的冷冰。

那书生正是远安候。

远安候一见她,肃容稍霁。

他扶柳云婵坐下。

柳云婵端着温婉贤良的姿态:“多谢夫君。”

心爱的妻子一如既往地体贴,远安候的疲倦略微减淡。

他开口说道:“今日下朝后,陛下身边的陈公公突然请我留步,让我到侧殿用茶。”

柳云婵静静听着。

“殿内除了我,还有谢敬那老狐狸。”

晋阳王谢敬,一向与远安候政见不合、私交不善。

柳云婵轻蹙柳眉,不知在想些什么。

“说是用茶,那茶汤还未来得及入口,陛下便指婚了。”

说完最后一句话,远安候眉头紧攒,嘴唇平成一道不满的线。

“指婚?”

指甲掐住掌心肉,柳云婵压住情绪:“和晋阳王府?”

“嗯,圣旨都下了。”

柳云婵顺着远安候的视线,看向书案上一卷明黄。

“可我们和晋阳王府一向不和……追溯祖上,两家之间还有积压的深仇大恨。”

谢孟两家的恩怨,上京皆知。

追溯仇恨渊源,放到今日,不过一件小事。

可在当年,实实在在是一件要人命的大事。

前朝闹饥荒年间,孟氏先祖抢夺谢氏先祖的米粮,两人因一捧饭大打出手。

孟氏先祖不敌,险些丧命。

最终孟氏先祖竟含恨在谢氏米粮中下毒,残害好几条人命。

恨意日长而积,行至今日,酿成世仇。

“这些年过去,虽说情有可原,但我们孟氏终归声名受损。”

“所幸知情者都年岁已深,朝局多变,众人只知我们两家不和,不知原委根本。”

柳云婵绞紧丝帕,神色难辨:“圣上怎会突然指婚?”

“如今河清海晏,天下太平。家事国事天下事,想来是圣上看在贵妃娘娘的面子上,赐我们孟氏两姓联姻之恩,以平过往云烟吧。”

远安候握紧柳云婵的手:“夫人,若我们的窈儿嫁到晋阳王府,以王府的地位,可谓是泼天富贵。”

“只是,圣上赐婚是一回事,他谢氏的肚量又是一回事。”

远安候叹气。

女娘不比儿郎,一生恣意。

尚在闺阁时,多得亲宠,但嫁至夫家,却又是另一番光景。

光景好坏,无人可知。

柳云婵拿起书案上的那卷明黄,尽力扯开笑颜,仔仔细细地读:“……圣旨上只写了谢孟两姓联姻,却未曾指名道姓。”

“夫君可知,晋阳王府上有哪些还未婚配的儿郎公子?”

“谢氏大族向来人丁兴旺,晋阳王多兄弟,府上未婚配的儿郎也多,但这毕竟是圣上赐婚,绝不可能是旁系子弟。”

半晌后远安侯道:“他膝下唯得一儿,但其人招鹰斗犬,不堪良配。”

“长公主向来宠他宠得没边,若涉及婚约大事,她必然在场。”

“有可能不是晋阳王世子?”

“若不是谢殊,那就是谢敬他亲侄孙了。”

远安候又喟叹道:“如果不是谢殊,这纸婚约便不值钱了。”

“即使谢敬再宠那小侄孙又有何用?终究是他哥的孙子,不是他的亲孙子。”

“不知前途,不做王妃,这算什么好婚事?吃人罢了!”

远安候抚掌叹道:“可惜我儿唯有阿窈一人。”

柳云婵原本煞白着一张脸,远安候最后这句话却如上京最好的胭脂,叫她一下恢复血色:“夫君莫不是忘了,除了阿窈……还有姐姐的昭音。”

犹如落水者见浮木,她紧紧抓住远安候的手,目生恳求。

不知是想到什么,远安候的脸色陡然阴沉。

柳云婵只当没发现远安候的不对,柔声续道:“阿窈今日及笄,昭音比她大半岁。”

“足足五年光阴,我想她定是改过了。”

“夫君……”

这声夫君唤得远安候回神。

他的面色恢复寻常。

……

得了远安候的答复后,柳云婵出了书房。

等在书房外的邓妈妈迎上,见柳云婵面色不佳,忙问:“夫人,究竟发生何事?”

夜风萧瑟,柳云婵稳住身子,有些憔悴。

她望着隐在云后的明月,答非所问:“妈妈,马上便是窈儿的及笄礼了。”

夫人怎么了?

这难道不是好日子?

邓妈妈不明所以,扶着柳云婵,抿唇试探笑道:“姑娘今日及笄,此后也是成了岁的女娘。”

到了凝玉轩,柳云婵似脱去浑身的力气,愣怔地坐在塌上,心中唯有一个念头。

那念头自书房生起,如今愈演愈烈,渐渐灼烧了心尖上的软肉。

“五年过去了。”

她听到自己开口说道:“妈妈,把孟昭音召回府吧。”

邓妈妈瞪大眼睛,不确定地看向柳云婵。

说出这句话后,柳云婵面目平静地从妆奁中拿出一只香囊。

那只香囊经过岁月无情的洗礼,已然蒙上一层陈旧的灰。

素手拂开灰尘,香囊上的金丝纹绣依旧精细。

一只被藏者妥善保存,却久未见天日的香囊。

邓妈妈看清柳云婵手里把玩的那只香囊,血色褪去,垂软双膝跪下。

柳云婵恍若未闻,月光烛火相映,照亮她冷淡的眉眼。

“姐姐,你恨我,还是不恨我?”

“你已经死了,所以……我不准你恨我。”

……

一封书信连夜快马加鞭送到青州,彼时孟昭音正要和常氏出府亲自赏看花朝。

“阿音,幸亏你昨日养好了伤,今日能赶巧。”

常氏眉舒眼笑道:“这花朝节可是春三月最最热闹的盛事。”

孟昭音见她双颊红润,随口打趣道:“自从舅父与舅母喜结连理后,花朝节也成了青州女娘儿郎们相会的佳日。”

常氏面颊微红,羞赧地将鬓边碎发捋到耳后:“当年你舅父拿完我香囊后,走路走得同手同脚,可惜你没亲眼见他那副傻样。”

几人正欲出府,忽被奔来的小厮出声打断步子。

“夫、夫人!”

那小厮累得喘气,见人停下,忙平止气息:“夫人,老爷有事请孟姑娘回府,然后公子回来了!”

听到前半句时,常氏皱着眉头,正要开口时,又听清后半句,眼眸瞬时晶亮,立马忘记自己要说的话。

她睁大眼,不敢相信,再三确认道:“我昀儿回府了?他不是在书院吗?”

“肯定是公子趁书院休沐,特地赶回来看夫人的!”

常氏双手相拍,眉飞色舞道:“走,走,我们回去!我的昀儿!”

常氏拉着孟昭音,匆匆往回赶。

柳府上,一片喜气洋洋。

常氏步履飞快,孟昭音跟不上,索性自顾自在后慢步跟着。

“月枝,这位表公子是什么样的人?”

正要踏入前院时,月枝忽听孟昭音这般问道。

月枝一向是孟昭音在柳府的引路人。

“表公子自小养在老夫人身边,与老夫人感情极深。”

“世人对表公子赞赏有加,都说表公子是端方君子。”

君子?

世间少有真君子。

孟昭音心中默念,眼前不由浮现一只板正到迂腐的虚影。

“姑娘,那位便是表公子了。”

孟昭音循声而望。

眼前的虚影落实。

与她方才所想甚远,那人不曾板正也未有迂腐。

白衣上,是一张清冷雅正的君子相。

他手中捧花枝,花枝缀香囊。

君子香衣。

不是竹香,是花香。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西江的船

狩心游戏

六十二年冬

我的18岁男房客

宁得岁岁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