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的阳光透过雕花窗棂,在椒房殿的地砖上投下斑驳光影。萧云瑾前几日已经呈上河道疏浚之法,众大臣已经有不少人因为萧云瑾的才能对她刮目相看,与她站在一队,而现在她正端坐镜前,看着宫女为自己戴上九凤朝阳金步摇。今日是先帝忌辰,她要去探望自己的‘父亲’。
"公主,"赵明煜的声音从殿门外传来,"周大人求见。"
萧云瑾指尖微顿:"请进来。"
周砚颤巍巍地捧着一个鎏金匣子入内,脸上带着难以掩饰的激动:"老臣在整理先帝遗物时,发现了这道密诏!"
匣中是一道明黄圣旨,萧云瑾展开时,金线刺绣的龙纹在阳光下闪闪发光。随着阅读,她的面色渐渐变得苍白——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之爱女云瑾,聪慧淑慎,特赐婚于兵部尚书谢韬长子谢允,待及笄后完婚,以固国本。钦此。」
落款日期是她出生满月之时。
"这..."萧云瑾的指甲无意识地在圣旨上留下几道划痕。谢家掌握边关三十万大军,若得此姻亲...
"先帝英明啊!"周砚激动得白胡子直颤,"如今公主还未在朝堂站稳脚跟,谢家态度暧昧,若公主履行婚约,必能..."
"赵明煜知道吗?"萧云瑾突然打断。
周砚一愣:"赵公子就在殿外..."
"宣。"
当赵明煜踏入内殿时,萧云瑾已经恢复了平静。她将圣旨递给他,目光却不与他相接。
赵明煜读完圣旨,手背上的青筋骤然凸起。萧云瑾看见他握着的茶杯突然迸裂,瓷片割破掌心,鲜血顺着指缝滴落,他却浑然不觉。
"恭喜...公主。"他的声音像是从很远的地方传来。
萧云瑾别过脸去:"三日后大婚。届时还请赵公子...负责宫禁安全。"
一阵长久的沉默。当她终于鼓起勇气看向赵明煜时,只见到一个挺得笔直的背影大步离去,地上零星滴落的血迹像是一串褪色的朱砂。
大婚前夜的椒房殿,红烛高烧,却冷清得像座灵堂,萧云瑾端坐在描金彩绘的婚床上,嫁衣上的金凤在烛光下熠熠生辉,凤冠压得她脖颈发酸,却比不上心头那股沉甸甸的窒息感。
"公主,已是三更天了..."贴身侍女小心翼翼地上前,"赵公子恐怕不会来见你..."
"下去。"萧云瑾的声音平静得可怕。
侍女慌忙退下,殿门关上的瞬间,萧云瑾猛地扯下试戴的凤冠,珍珠串帘断裂,晶莹的珠子滚落一地,如同她支离破碎的伪装。她颤抖着从袖中取出那把从不离身的匕首,刀鞘上的七颗明珠映着烛光,像是在嘲笑她的软弱。
三个时辰后,紫宸殿张灯结彩。萧云瑾身着大红嫁衣,面无表情地接受百官朝贺。谢允是个面容端正的年轻人,此刻正拘谨地站在她身侧,眼中既有惊艳又带着敬畏。
"吉时到——"礼官拖长声调宣布。
萧云瑾的目光不自觉地扫过殿中侍卫列队。那个熟悉的身影不在其列。她微微蹙眉,正欲询问,忽见周砚急匆匆捧着一封信挤过人群。
"公主...不,娘娘,"老臣声音发颤,"齐城急报,爆发瘟疫!赵将军...赵将军主动请缨前往赈灾,已经离京了..."
萧云瑾一把夺过信笺,上面是赵明煜潦草的字迹:「齐城瘟疫,臣去救人,婚期宫禁臣已经安排妥当。」
信纸飘落在地。萧云瑾忽然想起半年前在断魂崖上,赵明煜让她对着祈愿花许愿时,她说的是"希望百姓富饶,齐城安康"。而现在,他竟为了她随口许下的愿望,抛下性命,奔赴死地?
殿外忽然狂风大作,吹熄了半数喜烛。在一片忙乱中,萧云瑾怔怔望着地上的信纸,恍惚看见有滴水渍晕开了墨迹,不知是雨是泪。
"什么时候的事?"她的声音出奇地平静。
"昨日清晨。"周砚低头道,"赵公子连夜出了京城,此刻怕是已到齐城了。"
萧云瑾走到窗前,推开雕花木窗。夜风裹挟着花香涌入,吹散了一室沉闷。远处宫墙上,一轮血月正缓缓升起,像是某种不祥的预兆。
"传令太医院,调拨防疫药材,即刻送往齐城。"她转身时摘下大婚凤冠,脸上已恢复往日的冷静,"再命户部开仓,调十万石粮食赈灾。"
“谢公子,抱歉,大婚日期推迟,等我回来再议”萧云瑾说完没等回复,已走出紫宸殿。
周砚看着公主远去的背影只能不停向谢允说明情况:"谢公子切莫生气,公主也只是担心齐城百姓,毕竟公主这么多年一直在齐城生活...."
“生气?我萧国有如此心系百姓的公主,作为人臣欣慰还来不及”谢允看着门口已经上马的那个身影,默默微笑说道“她当真是人中龙凤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