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风沙戍晚 双生焰归 > 第14章 第 14 章

第14章 第 14 章

流言一旦找到了适宜的土壤,便如同疯长的藤蔓,迅速缠绕、攀附,扭曲着事实的本相。在谢怀玉与陈太妃看似无意、实则精心的引导和推动下,关于林晚的种种非议,不再局限于角落里的窃窃私语,开始变得更加具体,更加具有杀伤力,并且总能巧妙地与一些被精心修饰过的“事实”碎片结合在一起,显得愈发“真实可信”。

“听说她在朔州时,就时常对军中事务指手画脚,连她父亲麾下的老将都要看她脸色呢!这岂不是牝鸡司晨?”

“何止啊!这次入宫,听说带了不少边关的‘趣闻’,在太皇太后面前侃侃而谈,言语间对京中规矩颇有不屑呢!”

“昨日我还见着她身边的丫头,因为份例菜色不合口味,就对尚膳监的人甩脸子,真是有什么样的主子就有什么样的奴才!”

这些话语,如同淬了毒的细针,通过不同人之口,在不同场合,持续不断地传入安太妃的耳中。安太妃起初尚且能保持冷静,认为不过是些妇人长舌,不足为信。她出身清贵世家,自幼熟读经史,最重规矩礼法,对那种凭借军功便骄横跋扈、不守闺训的行为,本就心存反感。流言一次次重复,开始在她心中刻下痕迹。

而真正让安太妃对林晚印象急转直下的,是几件接连发生的“小事”。

一日,安太妃在御花园散步,远远看见林晚与常宁公主、谢怀玉等人在一处亭中说话。忽然,公主饲养的一只颇为名贵的波斯猫受惊窜出,撞翻了石桌上的茶盏,滚烫的茶水眼看就要泼到公主身上。电光火石间,只见林晚反应极快,几乎是本能地侧身一挡,同时伸手敏捷地一把捞住了那只惊慌失措的猫儿。动作干脆利落,毫不拖泥带水,确实显露出不凡的身手。

危机化解,公主无恙,猫儿也安然无恙。这本是好事。然而,落在有心人眼里,却成了另一番景象。谢怀玉立刻上前,扶住公主,连声安慰,又转向林晚,语气带着后怕与一丝不易察觉的引导:“晚妹妹真是好身手!方才真是吓死我了,多亏了妹妹反应快。只是……妹妹这伸手一捞,力道怕是不轻,这猫儿娇贵,不知可否受了惊吓?” 她的话语,巧妙地将焦点从“救驾”转移到了“动作粗鲁”上。

安太妃走近时,正好听到这番话,也看到了林晚因动作过大而略显凌乱的衣襟和裙摆,以及她手中那只确实有些瑟瑟发抖的猫儿。再看一旁的谢怀玉,仪态万方,连发丝都未曾乱了一分,正温柔地抚摸着公主的头发安抚。两相对比,安太妃的眉头不禁深深锁起。她虽未说什么,但心中对林晚“行为失当”、“不够稳重”的印象,又加深了一层。

另一日,几位宗室郡主、县主入宫请安,在太皇太后宫中遇到了林晚。闲谈间,一位郡主好奇问起边关战事,林晚出于礼貌,简单介绍了些匈奴的战术特点和边防的重要性,言语清晰,条理分明。这本是正常的交谈,然而,在谢怀玉事后与安太妃“偶遇”闲聊时,却以一种忧心忡忡的语气说道:“林妹妹见识是不凡,只是……女儿家议论这些打打杀杀、军国大事,终究……唉,或许边关风气如此吧。只是怕言者无心,听者有意,传出去,恐惹人非议,说她妄议朝政,甚至……有干预军务之嫌呢。”

“干预军务”这四个字,如同重锤,敲在了安太妃的心上。她深知后宫干政是历代大忌,是动摇国本之祸源。联想起之前听到的关于林晚在朔州“指手画脚”的流言,安太妃的脸色彻底沉了下来。

更让安太妃不悦的是,关于翰林院赵明轩那首《咏木兰词》的风波,非但没有平息,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势。虽然无人敢明指林晚,但那种暧昧的、引人遐想的氛围,让注重女子清誉的安太妃感到极度不适。她认为,一个真正端庄自持的闺秀,绝不应与这等轻浮的诗词扯上关系,这本身就是一种失德。

终于,在一日清晨,几位宫眷向太皇太后请安后,华贵妃状似无意地提起:“近日宫里倒是热闹,林姑娘来了之后,连翰林院的年轻编修们都诗兴大发了呢。” 语气中的讥讽意味,毫不掩饰。

太皇太后年纪大了,并未深想,只当是玩笑。但坐在下首的安太妃,却瞬间变了脸色。她猛地看向垂首站在一旁的林晚,目光如冰似雪,充满了失望与严厉。在她看来,林晚入宫时日不长,却已搅得宫廷流言四起,规矩松弛,甚至牵连前朝,引得官员作轻浮诗词,这简直是不可饶恕的过错!

“林姑娘,” 安太妃的声音冷得像腊月的寒风,打破了殿内短暂的寂静,“你可知,女子立世,首重德性?宫闱重地,更需谨言慎行,恪守本分!那些不属于女儿家本分的事,那些惹人非议的言行,还是收敛些为好!莫要仗着些许父荫,便忘了自己的身份,丢了林家的脸面,也玷污了这宫廷的清净!”

这一番毫不留情的训斥,如同当众一个响亮的耳光,打得林晚猝不及防。她愕然抬头,对上安太妃那双充满厌恶与不容置疑的眼睛,瞬间明白了这些日子以来的流言,已经彻底扭曲了这位刚直太妃对她的看法。她张了张嘴,想解释那只猫的意外,想说明那只是正常的交谈,想澄清自己与那首诗毫无关系……但看着安太妃那认定事实、不容置辩的神情,看着周围或同情、或讥诮、或幸灾乐祸的目光,她的话,生生哽在了喉咙里。

她知道,此刻任何辩解,在安太妃眼中,都只会是狡辩和不知悔改。她紧紧咬住下唇,将所有的委屈、愤怒与不甘,强行压了下去,重新低下头,用尽全身力气,才让声音保持平稳:“……是,臣女……谨记太妃娘娘教诲。”

然而,那微微颤抖的指尖和瞬间苍白的脸色,泄露了她内心的波澜。安太妃看着她这副“倔强不服”的模样,心中更是厌烦,拂袖而去。谢怀玉上前,轻轻握住林晚冰凉的手,语气充满了真诚的同情与无奈:“晚妹妹,你别往心里去,安太妃她……性子是直了些,但也是为你好……”

林晚猛地抽回手,抬起眼,看向谢怀玉。那一刻,她清晰地看到了对方眼底深处,那一闪而过的、冰冷的得意。一切,都明白了。这把名为流言的刀,已经不仅仅是在背后窥视,而是借着安太妃这把最正直的“刀鞘”,狠狠地、当众刺入了她的身体。鲜血淋漓,却无声无息。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六十二年冬

西江的船

狩心游戏

貂珰

橘涂十一日